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自七七事变以来,十四师团经历过的几次大战,时任师团长的都是特工出身。两年前兰封会战,孤军深入被合围,如果不是中国军队内部相互拆台,作战不利差点没有被全歼时的师团长土肥原贤二中将,就是特工出身。

如今在方正县城,这个北满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县陷入困境时,师团长又是特工出身。这位喜多诚一中将,与好赖也干过两任联队副的土肥原贤二相比。虽然也是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毕业,但指挥官生涯最多只干到了大队长,剩下就一直在特务机关混。

尤其七七事变后,从上海特务机关长、天津特务机关长,一直做到华北方面军特务机关长。实战经验不仅与其他那些从步兵或是炮兵爬起来的同僚相比,就是与他前任的前任土肥原贤二相比也差很多。

要说搞特务工作,弄点情报,拉拢汉奸成立亲日伪政权,他也许是行家里手。但是要是打这种硬碰硬的作战,他的军事理论水平也许不差,但是最关键的实战经验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了。

这类人脑子活,但处事往往有些过于瞻前顾后。与他那些正儿八经从基层一步步的从中队长、大队长、联队长走上来的同僚相比,明显缺乏战场上杀伐果断的坚毅性和战场分析、判断能力。

换了那位二十九师团长上村利道中将,早在发现友军失去联络,对手有下一步合围自己的趋势时,当时就连招呼都不打一声,甚至为了保住师团主力,不惜留下了近一个联队的兵力吸引对方的注意力,自己则趁机会撒丫子跑路。

而这位喜多诚一,枉费了他多年特工生涯锻炼出来的灵活脑子,却还傻愣愣的等待关东军的指示。除了东线方向还有些动静,其他方向战火已经平息,对手随时可以抽调大量的兵力合围自己的情况之下,还在固执按照关东军的命令留在方正。

尽管他在江防又一次被突破,侧翼也被对手打到眼皮子底下的时候,已经明白再不跑就被对手合围在这巴掌大的方正县城了。可他却依旧要固执的等待关东军司令官许诺的,现在还在纸面上的援军。

也许是喜多诚一的威胁起了作用,也许是梅津美治郎大将明白事态如果再恶化下去,恐怕整个北满都危险。天亮之后,援军虽然依旧没有到。但是一直作为空头支票使用的空中支援却是到了。

面对日益窘迫的战局,梅津美治郎这次是下了血本。距离战场最近的关东军驻哈尔滨几个机场的陆军航空兵第十七飞行团、由嫩江转场到哈尔滨的第十飞行团、驻齐齐哈尔刚刚完成换装以及补充的第九飞行团几乎是倾巢出动。

九七式重轰炸机、九七式、九八式轻轰炸机,九七式战斗机、九七式侦察机,足足出动了二百多架。这还是关东军自诺门罕作战以来,第一次同时出动如此大的编队进行对地支援。

由于已经得知对方有了航空兵,关东军航空兵团一改过去与抗联作战时候的飞扬跋扈,对地攻击作战从来不带护航战斗机的做派。这次一次性出动了第一、第七十两个飞行战队的九七式战斗机,甚至连原来驻扎在龙镇,还装备九五式战斗机的第七七战队都派了出来。出动的飞机中战斗机足足占据了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原本按照梅津美治郎的意思,用这些飞机全力支援十四师团,至少让喜多诚一将战局先稳定下来,让其至少坚持到援军的抵达。对于梅津美治郎来说,现在已经成为哈尔滨东北屏障的方正地区是绝对不能丢的。

丢了方正,不仅哈尔滨东北方向已经是无险可守。如果对方愿意的话,随时可以从方正直插哈尔滨。而且从方正向西,关系着黑河境内的第一师团后路的问题。方正必须守住,这是梅津美治郎的观点。

经过一个多月的反复拉锯苦战后,十四师团兵力不足的情况,梅津美治郎并非不知情。只是他现在手头能调动的实力实在有限,调集援军需要时间,而从那里调集援军更需要反复的掂对。第一阶段损失的大批部队,需要新的去填补。对于喜多诚一援军的要求,梅津美治郎也只能先拖着。

实际上从十一师团一去没有了音讯后,梅津美治郎就琢磨从那里抽调兵力去填补那个巨大的漩涡。可一下子损失了四个师团,这么大的窟窿那里是那么好弥补的?虽然手头还有几个师团,但一个萝卜一个坑。抽调那个都要反复掂量。

而且从前一段的战事来看,抽调少了,是给人家送上门的菜。抽调多了,整个关东军的后防就全部空虚了。尤其是在剩余的几个师团不是情况不尽如人意,就是位置关键动弹不得的情况之下,抽调那个师团北上增援,对于梅津美治郎来说很是一件头疼的事情。

去年秋季作战损失最大的二十四、二十五师团因为补充缓慢,到还没有增补完毕不说。一个在热河镇压活动越来越猖獗的共产军,另外一个则担负着保证新京外围的防御。那个都轻易的调动不得。

剩下的几个师团中,去年几乎打成了光杆的第二师团虽说因为比较聪明,出征前联队以上的军旗一面都没有带。使得没有因为去年的惨败,丢失军旗被撤销编制,但是也因为损失巨大,调回国内重新整补去了。剩下的二十八师团还要担负整个南满,尤其是新京到沈阳的防务。

至于五十一、五十七两个师团还在组建之中,尚未完成编组。炮兵、搜索等技术兵种还尚未配备齐全,战斗力还有限的很。而且这两个师团一个要负责保障黑河的第一师团、兴安地区的二十三师团后路,并随时策应这两个师团作战。

另外一个驻扎在珲春地区,要保证满洲与朝鲜之间联系,并保障满朝苏三国边境,尤其是保障关东军与朝鲜军之间陆路联系的安全。这两个师团均责任重大,与二十三师团类似,没有东京大本营的命令,自己根本就无法调动。

二十三师团是负责西满地区防御苏军的主要力量,大本营是轻易不会同意调动的。而第九师团,虽然已经抵达旅顺地区,却迟迟不北上。还没有等自己张嘴催促,调个头又被调到了朝鲜军。也就是说东京大本营原来答应的第九师团,不会在按照原来的计划调拨给关东军。

至于最后一个第一师团,是没有人敢轻易让他上战场的。第一师团代表什么?是近代日本陆军的老祖宗,第一个组建的师团,这从其代号玉上就可以看得出其尊贵。其军官出身大部分非富即贵,几乎汇集了日本所有权贵从军子弟。

这个第一师团与通称宫的近卫师团并称日军两大豪门,现任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就曾担任过第一师团的师团长。要是第一师团再折了进去,就算大本营会再给自己一个机会,天皇和参谋总长阁下也不会饶了自己。

手头上的师团看似不少,可拨了来、拔了去,梅津美治郎却找不到多少眼下可以调动之兵力。除了十二师团与二十九师团之外,梅津美治郎尴尬的发现自己手头已经没有可用之兵了。只是调动这两个师团他实在心里面有些打怵,生怕再把关东军最后两个可以用于机动的师团在填进去。

但在十四师团现在所处的位置极端重要,不能不救的情况之下。在十二师团已经被对手缠上根本就无法西调的情况之下,梅津美治郎还是决定以二十九师团为基干,加上抽调驻哈尔滨的独立第二警备队快速的增援十四师团。同时将驻扎在新京至哈尔滨铁路沿线的二十五师团火速调往哈尔滨,在接替担负哈尔滨防御的同时,作为第二梯队。

对于眼下已经是火烧眉毛的梅津美治郎大将来说,尚未补充完毕,各个联队还有不少缺额尚未补充的二十五师团,兵力不足已经不再是不调动的理由了。只要是距离战场近,又可以保持机动能力的部队,他只求多多益善。

由勃利一鼓作气撤到了宁安的二十九师团,已经被严令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赶到方正境内接应十四师团。同时由哈尔滨抽调的独立第二守备队不等接替的二十五师团部队赶到,便立即使用卡车集中车运至延寿。

尽管梅津美治郎的动作已经很快了,但这些部队从动员到集中需要的是时间。而方正境内已经打成一团糟的战局却恰恰无法给援军抵达提供充裕的时间。梅津美治郎不顾关东军航空兵团的反对,坚持出动大批航空兵参战就是想通过航空兵的支援,让十四师团能坚持到援军赶到,至少也要先完成部队的收缩。

只是事情的发展,会不会像梅津美治郎想象的那样,那就两说了。对手有航空兵一事,梅津美治郎包括关东军航空兵团已经知道。但对手手中究竟有多少飞机、战斗力如何、都是什么装备,对于关东军来说却是两眼一抹黑。这也是关东军航空兵团反对贸然出动飞机作战的原因。

也就是说他的对手,现在也有了航空兵。当然这个事情对于日军来说,已经不在是什么秘密了。但装备了多少架飞机、训练程度如何,由于进行了严格的保密,却是日军上下所不了解的。

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涟漪第六十一章 处置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点的事情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国人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战(一)第二百二十一章 形势突变第四百五十一章 别无选择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三百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关内部队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三百零九章 必须打的准,打的狠第九十二章 德械化第二百二十二章 采取一切手段第一百八十二章 归绥之战(二)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务第四十三章 你们终于查清了一件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尝不是一种幸运?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开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惊蛇也有区别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样第一百五十二章 摸清对手的心理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击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慑第四十九章 试探一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何尝不是一种幸运?第一百四十三章陶净非的感慨第三百七十四章 杨震的算计失误第一百四十二章 投鼠忌器第六十八章 最了解杨震的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战术调整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静的背后第一章 杨震的秘密行动第一百三十六章 辉煌的开端(4)第三十七章 郁闷的手冢仲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锅?第三十八章 龙入大海(5)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队第三百二十七章 绝对不能离开这里第五百七十八章 清剿与反击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战模式第一百六十四章 二十三师团的乌龟战术第一十七章 我还你一个大油田第七章 两头冒尖的刺头部队第245章 当务之急第三十五章 龙入大海 (2)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气第七十六章 血色残阳(4)第二百零二章新式手枪引起的感叹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经济账第二百八十章 不择手段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飓风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说服我要有足够的理由第五百二十九章 日军的新战法第九十章 杨震的异样平静第259章 历史的车辙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结局第十八章 增援部队我一个没有第一百八十一章 血肉双城(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对关东军的最终要求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力打力而已第三百三十五章 谈话的重中之重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来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战役(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励士气的奖与罚第一百七十九章 意见与马屁第三百七十二章 南太平洋上的涟漪第八十六章 新形势、新问题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转入防御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远第266章 无法预测明天的事第九十七章 过于谨慎的穿插第二十五章 砸锅卖铁的穆长秋第二百五十九章 东施效颦的日军第四百三十三章 老子的嗅觉不一般第二百二十章 战场的选择第六十八章 最了解杨震的人第五十三章 傲气的来源第四章 攻击发起时间第一百六十二章 所剩时间不多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倾巢而出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头那个打人疼第四十七章 杨震苦心的算计第二百零八章 各怀鬼胎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一百六十章 杨继财的联想第四十六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二百一十七章 雷厉风行第一百七十六章无处使力的感觉第三百九十三章 我只能给你两年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四十六章 布置第二百零七章 兴奋的高田泰宏第二十章聪明反被聪明误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严厉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