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章 杨震的感慨

看着听完自己的话后,立即从可怜巴巴更是直接降成一副狗腿样,站在自己面前的熊大缜。被这个家伙弄的彻底是无语了的杨震,干脆转过头看向了王光宇不在搭理这个家伙。以免自己年纪轻轻的被他气出心脏病来。

一边的王光宇看着因为刚一下飞机,就连续找人谈话的杨震现在满脸的疲惫。又看了看边上因为演戏被拆穿,而显得尴尬不已的张镇华和熊大缜两个人,不由的摇头笑道:“一号,这个家伙您也不是不知道,就这么一副狗脾气,您也就别和他一般见识了。我看您是有些疲劳了,不如咱们放松一下。”

“老张和老熊这次来,带来了二百支新式步枪和部分的轻机枪、轻重两用机枪,还有无后坐力炮和五十七毫米、二十三毫米两种高炮,以及十四毫米多管机枪。现在就存放在距离机场不到十公里外的一个原来日军的靶场内,正在准备进行实战试验。”

“这样,咱们一起去打打靶。一是检验一下这些武器的效果,看看有没有老熊这个家伙吹嘘的那么好。二是也放松一下,您的神经绷了这么长的时间,也该放松一下了。三,也好久没有见到您的枪法了,总想再一次领会一下您的射击水平。”

听到王光宇的这个建议,虽然知道这是王光宇在变相的为这两个家伙求情。但杨震微微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这些武器都已经开始批量生产了,自己也亲手体验一下跟后世有什么不同。

再说,就算自己和这两个家伙,不,是熊大缜那个家伙斗气也没有什么用。难道还能将他撤了不成?恐怕这个家伙,正是知道自己至少现在在抗联之内是无人可代替的,才干这么做。是狗改不了吃屎这句话,杨震现在是深有体会。和这个家伙斗气,只能气坏了自己。

见到杨震点头,王光宇连忙出去安排了。而熊大缜和张镇华见到杨震点头,也都微微的松了一口气。一号只要答应了,也就意味着火气已经没有了。只要一号不生气,别的一切都好说。

全军区的人都知道,不怕一号笑,不怕一号气,就怕一号不说话。杨震一绷着脸不搭理人,张镇华和熊大缜都知道,一号这是真的生气了。别说已经跟着杨震两年,已经熟知杨震脾气的张镇华。

就算胆大包天如熊大缜者,见到一号不理人也多少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也知道一号这是真的动怒了。此刻见到王副司令将一号的注意力吸引过去,帮自己解了围,两个人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都感激的看了王光宇一眼。

而王光宇对于两个人投来的感激目光,只是一笑置之。一号说的没有错,张镇华是一个老实人,玩不出这么多的花花肠子。刚刚的双簧,只能是熊大缜这个家伙捣的鬼。只是王光宇也没有想到,一向对熊大缜有些特别宠信的一号,这次会真的生气。

王光宇之所以这个时候提出去靶场,一是真的想让杨震好好的放松一下。二也是给这两个家伙,主要是熊大缜一个台阶下。否则能怎么办?熊大缜这个家伙虽说有些桀骜不驯,但在军区内却是无人可以代替。要是真的被一号一生气撤了职,损失的是部队。

实际上倒也不用王光宇怎么安排,因为用来试用那些的武器的靶场,就在机场以东不到十公里。所有用来试射的武器装备,早在张镇华与熊大缜到齐齐哈尔的时候,就已经先行运到了靶场。王光宇最需要做的,就是要安排好警卫。

接到下面已经部署完毕的电话,王光宇在征得杨震同意之后,将与杨震同机抵达的袁芷若和李慧兰也带上。反正也是放松,有两个女同志陪着,也好让一号彻底的放松一下紧绷了这么长时间的神经。

反正这两个人一个是一号的秘书,一个是一号从皖南新四军那里带来的人,都应该说是与一号最贴近和最亲近的人。虽说那个叫李慧兰的王光宇不熟悉,但这个女人能让一向对女人敬而远之的一号,千里迢迢从皖南带回来,想必之间的关系不会太浅。

而且那个女人在看着一号时,眼神之中那一抹异样,亲自到机场迎接杨震的王光宇不是没有看出来。有了这个底气,他才敢邀请两个女人一起去靶场。否则以王光宇的谨慎,他不会这么冒失的带一个陌生人去看现在还需要严格保密新式武器的。

十公里的距离并不远。再加上靶场与机场之间有着良好的公路,没用多长时间便抵达了靶场。在靶场的一角,十支新式步枪、两挺新式轻机枪和两挺轻重两用机枪,都已经压好了子弹,整齐的摆在一边。

而在靶场的另外一边,一个高炮连的战士笔直的站在一门五十七毫米高炮和一门双二十三毫米高炮,以及两挺十四点五毫米双联装高射机枪,还有几门无后坐力炮的旁边,已经备足了弹药做好了随时发射的准备。

在抵达靶场后,杨震没有先去看那些费劲苦心才“研制成功”的高射武器,而是先拿起一支后世的六三式自动步枪拔下弹匣拉开枪栓,仔细的看了一遍。又打开刺刀,试了式重量。在拍了拍水曲柳制造的极为结实的枪托之后,才满意的点了点头。

边上的熊大缜看到杨震显得很满意的点头,连忙上前道:“一号,这是我们军工厂自己生产的试制品,边上的才是从美国人生产的。两种枪的外在区别主要是在使用的木材上不一样。美国制造的步枪使用的核桃木制造成的枪托,而我们自己生产的是用东北地区产量很大的水曲柳制造的。”

说到这里,熊大缜颇有些尴尬的道:“另外,就是美国人制造的工艺,要比我们强一些。而且我们制造这些试制品的时候,使用的苏联制造的枪钢。与美国人制造使用的枪钢,在分量上稍微重了一些。而且美国人在枪膛里面镀的铬,比我们镀的工艺性好的多。”

“不过,我们使用的苏制枪钢虽然在同等体积之下,重量上的确要比美制枪钢重一些。但苏制的枪钢抗腐蚀性要比美制的好一些。苏制的枪钢里面含镍的成分,要比美制的多。所以对使用环境的限制,要比美制枪钢好一些。”

“我们做过实验,使用苏制枪钢制造的枪支埋在泥水里面二十四小时后,不用仔细擦拭也不会生锈。而且在射击之后,枪支的钢铁部位也不会出现走形。美制枪钢就不行,埋进泥水中超过一定时间之后,必须仔细擦拭上油。否则,就会出现锈迹。”

听到熊大缜这么一说,杨震来了兴趣。将两支步枪进行仔细进行了一番对比,果然美国进口的在做工上,要比自己兵工厂使用苏制枪钢制造的要精细的多。两支枪在外观上,就能看出差别来。自己兵工厂制造的显得有些粗糙,而美国制造的像是一件工艺品一般精细。

看着手中两支仅仅从外观上,就能看出差别的枪支,杨震不由在心里面的感叹:“到底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制造出来的东西真他妈的精细。这工艺水平,自己生产的东西简直没有办法相比。”

“还有这个产量。从拿到图纸,到现在这才几个月的时间。到那个美国老兄承诺的五月中旬,居然就生产出来六十万支步枪,这换了任何一个国家都做不到。难怪在M一半自动步枪正式开始大批量生产后,人家能在五年之内生产了四百万支。而M一卡宾枪的产量,更是在三十八个月之内恐怖的达到了六百万支。”

“不算轻重机枪和冲锋枪、手枪等其他轻武器的产量,仅仅这两种步兵使用的轻武器就相当于二战其他参战国的总和。老美这个工业底子实在雄厚的很,在没有开动战时生产能力的情况之下,居然也能达到这个水平。”

其实正在感叹美帝国主义果然不一般的杨震不知道,已经感觉到战争阴影,面临参战压力的美国人,现在已经开始陆续整顿军备。尤其是战争中消耗量最大的步兵武器,已经逐渐的开始扩充生产能力。

他去年下的这六十万支自动步枪订单,只不过给人家一个难得的正式参战之前检验生产能力的机会而已,自然会全力以赴。而且对于一战留下来的雄厚轻武器生产底子来说的各个轻武器工厂,他这六十万的订单也的确算不上什么。单一的一个厂家虽说不见得能完成,但几个厂家加在一起,几个月之内生产出六十万支就不算什么难事了。

相对于接英国人订单忙得不亦乐乎的各大航空公司。不仅本土有大量的轻武器生产能力,在远离战场的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同样有着相当不错轻武器生产能力的英国,自然不会在花费宝贵的外汇去大量订购轻武器。

而自己国家的陆军扩军计划刚刚开始,订单虽然下了一部分。但要想满足美国各大轻武器生产厂家的充足的胃口,根本不可能。一向小气的国会,在审核陆军订单的时候,总是过于斤斤计较。

早已经看着接大量英国人订单,而生意显得异常红火的各大航空公司异常眼红的美国轻武器生产厂家,对于杨震这笔订单自然兴奋不已。而且对于美国人来说,这笔订单也为一些轻武器生产厂家在美国国会拒绝为各个兵工厂拨款改进设备的情况之下,提供了改进设备的宝贵资金。

第一百六十一章 鏖战汤原(8)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军内部的分歧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长青的犹豫第三百二十四章 挨骂和喜讯第三百八十一章 这是原则问题第二百二十六章 内奸第五十九章 积蓄实力(2)第三百九十九章 走极端的转变第一百八十六章 兴山要塞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七章 虚张声势第四百五十七章 国崎登的犹豫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关东军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一百六十三章 马春生第二百零七章 轻敌的日本海军第四百二十二章 老子也是考上来的第三百一十三章 防着这个家伙第三百七十二章 雷霆手段第二百八十九章 机会到了第一百七十八章 别样的负担第四百一十九章 你必须要习惯第九十七章 事件的后续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复第四百二十一章 继续你没做完的事第四十五章 处 置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四百零二章 王德耀的机会第一百六十章 平静的背后第五百六十一章 玉碎准备第四章 攻击发起时间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锅?第一百三十章 血战天津(三)第三百三十章 谈话之不择手段第七十八章 错过了最佳时间第三十六章 东施效颦的日军第三百三十九章 不能确定第四十八章 假想敌中队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后机会第八十三章 形势变化第四百三十五章 胆寒与恐惧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围的方向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七章 军婚保护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政治任务第一百五十四章 但使龙城飞将在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头那个打人疼第二百二十章 战场的选择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三百九十章 让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杀鸡取卵第四百二十七章 固执与垫背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胁第三十章 什么手段有效用什么第四百七十三章 疏漏第三百七十八章 要面对现实第四百四十六章 难以磨灭的印象第六十八章 重庆的阳谋第四百八十八章宝剑锋从磨砺出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敌情第一百八十八章 内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不是避重就轻第一百三十二章 杨震的无奈第四章 攻击发起时间第三百三十三章 谈话之束星北第三百二十三章 中央来电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二百七十二章 战争就是风险第四百零八章 是谁毁约在先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里有数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选择第二百五十章不能在重演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报德?第257章 要遵守科学规律第三百六十四章 习惯从对方角度去琢磨第七十五章 血色残阳(3)第五十五章 实在有些窝囊第五十二章 配角兼主角第一百一十九章 选择东京的原因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一百零九章 余波之花絮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军派来的刺头第二百九十三章 陈龙的秘密任务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似乎没有弱点第二百一十二章 六月挫折第一百一十九章 选择东京的原因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四十四章 血战的序幕第一百八十五章 刘长顺第三百四十章 第一张骨牌第二百五十七章 被炸垮的七十联队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买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队第一百九十九章 杀气第三百五十一章 无法摆脱的宿命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于雪耻的日军第四十一章 冀中之战(一)第一百五十五章 鏖战汤原(2)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