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毒计(2)

“变主动为被动?不进山清剿,那您的意思是?”敢以一个区区关东军参谋的身份便胆大包天背着东京擅自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也不是笨蛋。佐佐木到一的想法只是稍微透露一些,他便明白了。

佐佐木到一点了点头道:“不错,我的意思就是利用严密的封锁将他们逼出来,逼的他们主动现身。这些人既然擅长伏击作战,那么我们进山在不可能调动大批部队的情况之下,在北满这种人烟稀少,山高林密的情况,进山清剿就意味着要分兵,这样一来反倒是很容易给他们创造一定的战机。”

“人去少了,那是给人家增添战绩。去多了,又无法抽调那么多的兵力。最关键的是我们对他们内部的情况,至少到现在还一无所知。所以,我的建议便是采取围困战术将他们逼出来。”

“现在已经是十月,北满的天气马上便要入冬。满洲的冬季,尤其在这北满的冬季是残酷的。零下三四十度的酷寒足可以毁灭一切。这些支那人在深山老林之中,没有冬装、粮食,他们怎么能熬的过这个严寒的冬季?没有足够的冬装,就算冻也将他们冻死在这北满的莽莽群山之中。这里可不是温暖的南支那。”

“就算他们在苇河县城获得了部分的粮食,但他们离开苇河县城后又连续转战,为了保持部队的机动性,这粮食无法携带多少。现在归屯并户的计划已经完成,山中的百姓已经尽数的迁出,他们在山中无处补给。”

“就算缴获了部分粮食,而在无处补给的情况之下,这些粮食做吃山空又能坚持多久?要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主动的从山中出来。这岂不是比我们进山去清剿他们要好的多?”

“至于封锁的范围吗?既然在我上任之前,石原君已经对五常、阿城、珠河、苇河进行过拉网似的搜捕,那么我们就将封锁的重点放在牡丹江以西、滨绥铁路以南、蚂蚁河以东的山区。”

“鉴于每一个帝国士兵的生命都是宝贵的,所以我决定此次围剿依旧以满洲国军为主,只抽调步骑各两个中队作为督战使用。我的意见是抽调满洲国军中战斗力比较强的兴安军、靖安军步骑兵各一个团的兵力分别部署于宁安县城与苇河县城作为机动兵力。”

“另外抽调满洲国军第四军管区的两个混成旅,以及驻扎哈尔滨的四个宪兵连、宁安宪兵团再加上宁安森林警察、滨绥护路警察驻扎在五常、帽儿山的两个团封锁这一带山区所有可以通往外界的每一个隘口。严禁一粒粮食,一两食盐,一斤棉花,一匹布匹进山。在抽调第五独立警备队的部分兵力参加封锁,以严密监视满洲国军的行动。”

“另外,发布命令,将所有的归屯并户据点中的粮食和食盐,除了留下三天的定量外全部收缴上来,全部集中到驻有重兵的大集镇。每隔三天由据点警察武装领取之后,再行发放。我让这些人即便突破了我们的封锁,打下一两个据点,也得不到足够的补给。”

“不单单是这里,北满、南满所有有反满抗日分子活动的区域,都要照此办理。严格控制当地百姓手中存粮的数量,棉花、布匹、煤油等所有物资按人头供给,一点多余的也不能留。”

“就算将整个北满山区的满洲人全部冻死、饿死,也决不能让这些反满抗日分子得到一点的补给。”

对于佐佐木到一严格控制粮食的计划,石原莞尔想都没有细想的便同意了。只是对于其他的计划,犹豫了一会后,石原莞尔又道:“阁下,这些支那悍匪手中的粮食有多少我不知道,但是在苇河县城的那列军列上,除了关东军调拨给朝鲜军的部分武器弹药之外,还有准备运给边境各守备队的三千件全套冬装。”

“只是这列军列在悍匪临撤走的时候被其炸毁,军列上的物资究竟被运走了多少,因这些悍匪在撤退的时候严密封锁,现在已经无法统计的出来。”

“对于帝国陆军专门为关东军特别研制的这些冬装的保暖性,您应该清楚。一旦这些支那人将这些冬装全部运走,我想他们熬过这个冬季并不成问题。”

“这些支那人曾在苇河县城雇佣了大批的畜力运输马车。只是在抵达苇安山一线之后,这些支那人出了高于这些马车五倍的价钱,将那些马车买下之后,将所有的车夫全部打发回来。”

“那些被其雇佣的车夫因为过早的被赶了回来,所以也不清楚这些人究竟躲藏在何处,也不知道车上运的都是什么。他们唯一知道的便是这些人出手很大方,态度虽然很和善,但对其管理的却是非常的严格。而且这些人还可以说是他们这些车夫见过的军纪最好的一支军队。”

“因为装车的时候,这些支那人没有假手任何人,都是自己装运的。车上又盖满了油布,蒙的严严实实。即便中途休息的时候也绝对不会打开。”

“所以我们无从得知这些支那人究竟运走了多少的物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数量绝对不会低。在那列军列上,仅仅调拨给朝鲜军作为补充装备的轻重机枪就有上百挺,炮弹上万发。这还不算足够装备两个迫击炮中队的迫击炮以及大量的轻武器弹药。这些武器全部都是由奉天兵工厂生产帝国陆军制式武器。”

听到犹如乌鸦嘴的石原莞尔又报上一个坏消息,现在早就已经麻木的佐佐木到一却也没有在发火,只是淡淡的,但语气却是异常坚定的道:“无论这些支那暴徒在苇河县城缴获了多少物资,能不能够维持他们渡过这个冬天。如果植田谦吉大将还是决定由我指挥,我就是这个意见。”

“以铁路为柱、已经修建完毕的满洲国防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将这些支那人困死、饿死、冻死在深山老林之中。他们缴获的物资再多,也不可能坚持太长时间。”

“那些满洲国军驻扎在那里都是驻扎,换一个地方无非便是挪了一个地方而已。不过封锁归封锁,但对于其所谓的秘营的具体位置还是要继续进行侦察。还有他们的兵力总数,装备如何,我都需要第一手的资料。”

看到佐佐木到一坚持,石原莞尔也没有在固持己见,而是深深的对佐佐木到一鞠了一躬道:“既然中将阁下坚持,那么您的意见我会转达给植田谦吉大将的。”

“请您放心,我会说服大将阁下接受您的计划。还有,我也会全力以赴提供给您所要求的支援的。您所指定的部队,我会以最快的速度调过来的。这里的事情就拜托给阁下了,关东军实在丢不起这个人了。”

佐佐木到一放下手中的指挥棒,摆了摆手道:“石原君客气了,你我都是为帝国圣战效力,无所谓拜托不拜托的。请石原君回去转告植田谦吉司令官,对付这些狡猾的悍匪需要时间,绝对不能操之过急。”

赶着回关东军司令部汇报的石原莞尔与佐佐木到一谈完便告辞。看着石原莞尔的背影,佐佐木到一手在石原莞尔事先放在桌子上得那叠厚厚的从关东军司令部带来的防疫给水部所有逃脱犯人的资料轻轻的拍了拍:“支那人?没有想到那些放下武器后的支那人居然还有如此的勇气。”

大概的翻了翻资料,佐佐木到一按响了桌子上得电铃,将跟随自己多年的副官唤了进来,指了指桌子上得资料道:“告诉技术部门,将资料上所有的照片全部翻拍、放大,然后把资料整理好。”

看着副官将资料拿走,佐佐木到一搬了一把椅子坐到了地图前边,沉思良久,用手中的红蓝铅笔在地图上的宁安东南部山区直到敦化北部画了一个大大的圆圈,在圆圈中还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对于号称伪满洲国军之父,曾经给抗联带来过巨大损失的佐佐木到一抵达哈尔滨接替第五独立警备队司令官兼北满剿匪总指挥的情况,此时还在深山老林中,与外界已经基本失去所有联系的杨震自然不知道。对于佐佐木到一准备将自己困死在山林之中的计划更是一无所知。

傍晚,在头上盘旋了小半天的日军飞机终于飞走后,杨震马上便命令部队准备好三天的干粮。同时对秘营中各处营房、仓库又重新进行了一遍伪装,以保证不被日军飞机发现。

根本就不相信日军的侦察行动会就这么草草收场的杨震检查的很仔细,一点疏忽也不敢有。这个秘营是现在自己的根本,储备了足以让部队熬过冬季酷寒的所有物资。一旦暴露,就意味着失去在漫长而又酷寒的冬季可以修养生息的支撑,对于部队的威胁将会致命性的。

曾经在北面的兴安岭进行过冬季生存训练的杨震,对于北满山区的酷寒可谓是记忆犹新。在自己后世所处的温室气候的环境之下,这里零下三十多度都还常见,更何况基本上没有什么污染的现在?

因为秘营的安全与否,涉及到部队在冬季的生存,所以对于秘营的隐蔽性,杨震很重视。日伪特务虽然不见得有这么大的胆子,深入林区这么远。但对于拥有现代化装备的日军来说,侦察手段并非就单靠特务一种。空中侦察这种消耗小,作用大的侦察手段,想必日军不会不用。今天不就是一个良好的例子吗?

尽管干粮的口味并不好。大米炒制的口感还对付,但是杨震按照后世所知道的志愿军所用方法,用高粱米做得炒米的味道,说实在的几乎可以用难以下咽来形容。但在不能生火的情况之下,却是可以起到了让战士基本上能够填饱肚子。

虽在苇河县城缴获了大批的粮食,但其中的大米只占了三分之一,其余的还是以东北人传统主食高粱米和黄豆以及玉米为主。在收购物资的时候,也是以盐、药品等部队必须物资为主。

可以在炒米中调剂口味的糖数量并不是很多,再加上给二路军总指挥捎去的部分,现在部队手头的糖的数量很少。没有糖,只加了盐,用高粱米参上黄豆、玉米制出来的炒米味道可想而知了。

杨震下令将少量用大米与白糖制成的炒米全部留给伤病员,而他们这些指挥员除了彭定杰因为胃部因受刑而受过重伤保证大米之外,其余的人与一般战士一样在这三天之内同样吃高粱米炒制的炒米。

看着杨震与李延平、郭炳勋几个人口中嘎巴、嘎巴的,就着凉水嚼着生涩的,难以下咽的高粱米炒米,再看看自己手中饭盒内加了糖的大米炒米,还有搪瓷缸中用秘营中唯一的一一个暖壶中倒出来奶粉,何一盒打开的罐头,彭定杰实在有些吃不下。

实在有些吃不下的彭定杰,抓过杨震几个人的与他手中同样的日本猪腰子饭盒,就要把自己的大米炒米还有罐头倒进他们的饭盒。

杨震见到彭定杰的举动,连忙一把把自己的饭盒抢回来道:“老彭,你得胃有伤,不能吃粗粮,必须要保证营养。我们倒是没病没伤的,只要能填饱肚子,吃什么无所谓。你赶快吃吧,一会奶粉给凉了。”

杨震不要,李延平与郭炳勋更不能要。两人把自己的饭盒抢回来之后都劝彭定杰将自己的饭赶快吃了。

看到几个人都不要自己的炒米,彭定杰叹了一口气对着杨震道:“司令员,你不是一直强调官兵平等吗?我是政治部主任,是部队的政工干部,我更应该给部队带这个头。你们与战士们都一样吃这高粱米炒米,单单就我一个人吃这大米制成的炒米,还有这奶粉,你让我怎么吃的下?”

说到这里,彭定杰抬起头看着杨震道:“撤到秘营这几日,你们吃饭的时候都躲着我,可我知道,你们躲着我并不是自己弄好吃的。是你们吃的与战士都一样,都是在吃高粱米和玉米面,而单单给我弄的大米饭,还有罐头?”

“老杨,你一直强调官兵同甘共苦,为什么单单给我搞特殊化?你别忘了,我是党员,对于战士们来说,我更是他们的首长。越是在危难的时候,我们这些做党员的、做领导的更应该起到带头模范作用。”

听到彭定杰的话,杨震微微一笑道:“老彭,你并没有搞特殊化呀。我们的伤病员的伙食跟你都是一样的,你可别忘了,你虽不是伤员,可也是病员。”

“哦,除了这些奶粉。没有办法,咱们的暖壶就这一个。保证全部伤病员不够,现在只能先保证你。不过,差别也就在这一两天。等鬼子的飞机撤走了,我们能生火了,其余的伤病员也就和你一样了。”

郭炳勋在一旁也劝说道:“老彭,你要按照具体的情况不同,分别对待,不能感情用事。司令员说的没有错,你是病员,跟我们不一样。饮食必须要按照你得身体来。我们今后的路还长着那,只有养好了身体才能继续打鬼子。至于司令员说的官兵平等,等打炮了小鬼子,我们大米吃个够。这东北的大米可比关内好吃多了。呵呵,我们吃大米,不在这一时。”

说罢,郭炳勋拎着自己的饭盒走到司令部的门口处看了看天上还在盘旋的日军侦察机,转过头来对着杨震道:“司令员,这小鬼子的飞机从昨儿下午,折腾到今天,看来小鬼子是不我们找出来不甘心啊。”

“昨儿夜里,要不是你预见的早,趁着小鬼子飞机撤回去的间隙,制作了足够的干粮,下令部队夜间禁止生火,我们这里真就被小鬼子的夜航飞机给发现了。谁都没有想到小鬼子这次居然下了这么大的本钱,连夜间也派飞机出来侦察。”

杨震揉了揉因为嚼高粱米炒米而弄得有些发酸的腮帮子后道:“这一片山高林密,方圆几十里内没有人烟,小鬼子在没有查到我们具体位置的之前,他轻易不敢进山来。人不进来,派飞机也是一样的。”

说罢,杨震站起身来走到郭炳勋的身边看着在山头上盘旋的日军飞机,皱了皱眉头道:“我们隐蔽的不错,而夜间只要不生火,小鬼子也轻易的发现不了我们。可他们的飞机总是在咱们脑袋上这么盘旋,一是会影响战士的情绪稳定不稳定。二是影响咱们的训练。三总是吃这东西,不吃点热乎饭,也影响士气。”

说到这里,杨震苦笑一声,低声对郭炳勋道:“这东西伶仃吃着还行,可吃多了这实在烧心的厉害。还有这腮帮子也受不了,都快酸死了。”

看着手中饭盒中的炒米,杨震心中暗自对现在应该说是后世的志愿军佩服不已。自己这才连吃两顿就有些受不了,而后世的志愿军只要在作战的时候,就经年累月吃这东西,不说别的,单就这一点就足够堵上那些无知的人的嘴了。

郭炳勋沉默了一下,抬起头看了看天上的鬼子飞机道:“司令员,我想鬼子的飞机最多再侦察一天也就该撤了。这一片的山林这么大,鬼子不可能将精力牵扯在一点之上。”

“鬼子在昨儿连侦察带敲山震虎弄了一天也一无所获的情况之下,今儿还派出飞机来与其说是侦察,我看还不如说是不死心。鬼子昨儿连侦察机带轻型轰炸机足足派出了七八架,今儿却只有这么两架。我看他们也该折腾的差不多了。”

第五十七章 刻薄对尖酸第三百三十九章辽西之战之调整第五百六十七章 够分量的对手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满第一百八十九章 吃撑到了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不变应万变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国人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这个底气的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锅卖铁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战(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东北战场的态势第十六章大本营的最低要求第二百四十九章 无法说出的原因第二百三十七章 大将之才的杜开山第二百五十九章 态度坚决第五十四章 被困(1)第二十四章 行动(4)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执与坚持第二十八章 借道第二百九十二章 搂草打兔子中的意外第七十九章 清风店(三)第一百五十章 杨继财的麻烦第二百零九章 你不能再带兵了第五百一十八章 也算是应变的考验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并夺回来第九十三章 很难被说服的杨震第四十九章 日军援军的抵达第247章 您必须休息第五十四章 一号,我坚持第二百六十二章 让四十联队好好放放血第九十七章 杨震的警觉第四百零四章 王德耀的打算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线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与正规化的冲突第一百六十章 东京的火海第七十五章 总攻击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群策山(3)第二百零五章 杜开山的思路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们的敌人不仅仅是倭寇第五十一章 超重磅级人物第一百五十二章 魄力有余、出奇不足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选第二十章 攻击发起时间提前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胁第五十八章 翻身仗第三百七十章 漫天要价第一百一十八章 南下(8)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讯第三百六十九章 燕子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点第一章 郭邴勋的判断第六十一章 处置第三十七章 郁闷的手冢仲一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泷治郎的心态第三百七十四章 江北之行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变数第二百八十六章违令调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群策山(4)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给予极高的警惕第三十一章 毁灭 (3)第三百七十六章 杨震的苦心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疯了的土肥原第一十八章 杨震的算计第二十五章 砸锅卖铁的穆长秋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绝对不能被俘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力封锁网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战果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双城(三)第十九章 计划 (4)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师团第三百七十七章 承诺第五十九章 杨震的警告第七章 两头冒尖的刺头部队第一百八十三章 归绥之战(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部署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与落幕第二百零二章 军分区第十三章 为了活下去第四百三十五章 危害第三十五章 龙入大海 (2)第一百九十八章 马其昌的要求第八十四章 定策(2)第五百八十二章 就地转入防御第三百七十六章 卡脖子第一百零四章 消灭在萌芽之中第二百零三章 感觉与恼火第一章 郭邴勋的判断第二百二十二章 判断上的失误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窝下蛋第七十章 最应该做的不是检讨第二十三章 走后门的航空兵第二百八十章 判断失误?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四百七十四章 这就是性格第二十五章 冈村宁次的嗅觉第二百零三章 救兵如救火第二百五十二章 收尾与落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