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华北会战

山下奉文中将同他的老上司彬山元一样,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变得,一次失误就导致西诗园旅团覆灭,而剩余的最后一个旅团也被牛岛中将带到了大青山,所以整个张家口现在就是一座空城。由于兵力捉襟见肘,所以山下奉文很明智的的将所有的部队都收缩到了城里,因此万国权所部很顺利的就赶到了张家口城下。

张家口攻防战没有任何悬念,山下奉文也是一个识时务的人,知道就自己手中的这千数多人根本就不是万国权所部的对手,所以根本就没有抵抗,除了负责掩护的一个步兵中队外,其他的鬼子都是直接城南门逃走了。万国权这次是携怒而来,没想到却是一腔怒火打在了棉花上,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

不过万国权也不是一无所获,张家口作为牛岛所部的后勤基地,其家底之富裕可想而知,武器装备以及粮食金银不说,单单囤积在张家口的油料就足以让万国权兴奋地了,在张家口火车站不远的一个大油库里万国权找到了机械化旅最想要的东西,整整六百个大油桶整齐的堆在哪里。虽然这些油料并不多,只能够机械化旅半个月作战之用,但是却最少值20万大洋。这对财政困难的内蒙古军区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横财,再加上缴获的其他物品,机械化旅这次可是赚大了,唯一遗憾的就是让那个山下奉文中将逃了。

不过这么大规模的战斗逃上个把个指挥官也没什么,尽管万国权心里有些不高兴,但是整个机械化旅的战士们的情绪还是很高涨的。张家口已经是内蒙古军区收复的第三个省会城市了,所以战士们都很激动。

但是很快万国权就高兴不起来了,就在机械化旅占领张家口不到两个小时,万国权就接到了大青山发来的电报,在电报中韩云华告诉万国权,大青山的防御体系出现了致命的漏洞。日军将西面的山崖用高爆炸药炸毁了,导致西面原本不能攀爬的山壁出现了可以攀爬的缓坡。

最为致命的是,由于事情出现在半夜,警卫团根本就没有想到日军竟然会来这么一招,所以西面山崖除了一个步兵班几乎没有任何部队,而这个步兵班在山崖垮塌的时候就全部被埋在了山崖下,无一生还。所以当警卫团赶到西面山坡的时候已经晚了,日军的大部队已经冲上了山坡。

不过幸好垮塌的山崖很不利于攀爬危险性很大,所以给警卫团争取了一定的时间,现在警卫团已经在山崖的半山崖修筑了简易的防线阻击日军。但是由于估计不足,所以西面压根就没有任何的防御工事,此时日军已经深入大青山半山腰了,所以整个大青山防线已经摇摇欲坠,整个前敌总指挥部危在旦夕。因此韩云华命令万国权的机械化旅以及摩托化步兵团放弃攻占张家口的计划,立即赶回大青山救援总指挥部。

原本按照韩云华的估计,大青山防线最少可以坚守一个月,但是他却没有想到日军军中竟然有能人。他看得出阻挡日军进展进度的并不是日军的战斗力,而是险峻的地形地势。所以就想到了炸毁崖壁来抵消韩云华所部地形地势的优势,这一招别说一般人想不到,就算是韩云华这个特种作战的天才也想不出来。

说实话,对于山下的那些日军韩云华一直都没有放在眼里,那些人的不管在战术上还是在谋略上都不行,尤其那个牛岛实常中将更是草包一个,在冀南的时候韩云华就和这个第二十师团打过交道,根本就不足畏惧。韩云华之所以一直都没有解决山下的日军,完全是想趁机扩大战果,否则的话单单万国权的机械化旅以及傲烈格的骑兵部队再加上整编第300师以及兴和县城里的部队,想要全歼损失惨重的这支日军部队也费不了多大的事情。

同一时间,现任整编第三百师政治委员兼野战五师师长杨成武以及兴和县城里的左大政委也都接到了韩云华的电报,命令整编第300师以及野战五师立即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正面之敌,协同机械化旅以及张北的中国部队一起围歼日军第二十师团。

接到韩云华的电报后,所有的部队都像疯了一样像大青山聚拢,几乎所有的战士都得知了司令员有危险的真实战报,几乎不用干部们动员,所有的战士都爆发出了百分之二百的战斗力。

先不说韩云华自己怎样脱身,时间已经到了1939年9月1日了,不管人们愿不愿意,但是欧洲所发生的一切,自然不会以中国人的愿望为转移。苏德条约签订后,欧洲加速了滑向战争的进程。9月1日,德国大举入侵波兰。欧洲战争终于降临,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了。

德国突袭波兰的消息国民政府远要比韩云华知道的早,就在德国进攻波兰不到八个小时,国民政府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其实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国民政府除了震惊之外就再也没有别的表情了。没有惊喜没有期待,当然也没有恐惧和绝望。

其实如何应付欧战爆发后的新局面?在最初的一段时期中,国民政府高层的认识并不统一。实际上,这种政策分歧在集权体制下虽不能形成公开的争论,但综合分析各种零星的记载,高层政要的政策歧见还是有迹可循的。当时在中国的外国人就已通过各自的渠道获知了国民政府内的这种分歧。如英国驻华使馆参赞裨德本在给哈利法克斯电的报告中,便将重庆政府要人的意见分为以下几派:“一派主张立即对德宣战,以此来确定和强化英法对中国的责任。少数但非常有影响力的亲德派主张谨慎行事,并逐渐发展与德国的友好关系。他们认为形势可能会发展到这样地步,即中国支持欧洲的德国,同时中国通过波兰和苏联而获得德国的物资援助。以孔博士为首的很少一部分人则主张绝对中立。还有一派人数最多,观点也与蒋介石本人的看法最接近。他们认为,穿越迷宫的惟一路线是在抵抗侵略的问题上与英国和法国保持紧密的协调。”可惜,这一情报并不很准确。尤其是在对蒋介石的判断上。

在德国入侵波兰后的当日,蒋介石便在重庆的官邸召集行政院长孔祥熙、外交部长王宠惠、军委会参事室主任王世杰、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张群、参谋总长何应钦、国民党中央执委会秘书长兼中统局长朱家骅等人,讨论今后的外交方针。孔祥熙、王宠惠、张群、朱家骅等均主中立。但蒋介石主张对德宣战,“以期先发制人,遏止日本对英之妥协”。只有军委会参事室主任王世杰大体上赞成蒋介石的意见,但他提出,苏德协定规定,苏联不得援助与德交战的国家,如中国对德宣战,苏联对华物质援助,是否受影响,颇成问题。王世杰主张经过一番仔细考虑后再作决定。

其实中苏关系历来就奇妙的很,尽管在欧洲战争爆发一段时间后,蒋介石开始声称,欧洲战争的爆发对中国是有利的,中国的目标便是将中日战争与欧洲战争联系起来,争取获得一同解决。然而,这一认识不能代表欧战爆发前蒋对欧洲时局的真实想法,或至少不能以此来概括他的全部认识。自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以来,中国一直期望着能得到苏联和英美法等国的全力援助。因此,任何有可能分散苏英美法等大国对远东问题注意力的事情都不为国民政府所乐见。

其实国民政府考虑的也是有道理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中国处于多个西方列强的控制争夺之下,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利用列强无暇东顾之时出兵中国山东,占据胶州湾,迫订以“二十一条”为基础的“民四条约”。20多年前的这段历史,对中国来说是一个记忆犹新的惨痛经历。因此,中国不希望看到欧洲再次爆发战争,国民政府害怕日本帝国主义再一次重演20年前的卑鄙。

最起码现在不管是英法还是美苏,对于中国都是同情的,但是要是欧战在一次爆发,那么欧洲的大国根本就自己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还有精力管中国的事情。这样一来,中国的抗日环境必将变得极为艰难,这是国民政府以及整个中华民族都不愿意看到的。

蒋介石在接到欧洲方面情报人员发来的情报后也是大为头疼,欧战爆发后,中国最大的担心就是苏日妥协和英日妥协。为此,中方必须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中国担心苏联正在玩弄一个机会主义的游戏,会努力从其他国家的冲突中为自己谋利益。有消息说苏日正在谈判互不侵犯条约,德国也在促成此事。尽管苏联政府本身并不热心与日本建立友好关系,但苏联、日本和德国这三国还是很有可能在牺牲中国利益的基础上达成交易的。但是,如果苏联感到它在中国还有其他选择的话,它是不会倾向于和日本联手的。因此,如果英国政府在远东采取“绥靖”政策的话,那将产生最不幸的结果。

尽管自身的安全依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但是韩云华最关心的还是欧洲的事物。但是很遗憾,不管是内蒙古军区还是共产党方面都没有能力将自己的眼线安插到遥远的欧洲,所以尽管韩云华心急如焚,但是却无能为力。

看了看怀中的怀表,韩云华暗自说道:“时间应该到了,现在德国佬应该行动了,哎就是不知道自己会不会改变原来的历史。”

说实话,韩云华此时的心情那是真正的忐忑,他做不到神马都是浮云那种豁达,也许是关乎国家命运,也许是不想成为国家和民族的罪人,所以韩云华对于因自己的到来而产生的每一次负面的影响都会千百倍的放大,狠狠地自责自己。

山下的炮声越来越急,作战指挥室已经搬迁到了原来的弹药库了,重要的文件已经被韩云华销毁了一小部分,包括毛主席发给韩云华的所有的书信和电报。尽管韩云华自己也很清楚那些东西在后世都是不可多得的文物,但是现在他却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韩云华从来到这个时代,大仗小仗打了何止百场,但是这一次却是最最凶险的。这一次不管是韩云华麾下的部队还是日军都表现得极为出色,第二十师团这次四万余人突袭兴和县的军事冒险还是很有用的,最起码将韩云华这条混江龙困在了大青山这个浅水潭里,而且现在已经具备了屠龙的实力和机缘。

“哥,你赶紧撤到弹药库吧,西面的阵地已经快要崩溃了,再不走可就麻烦了”韩云华跑进来急切地说道。

韩云华眼神锐利地看了看韩云倩,然后大声说道:“慌什么,脚长在我身上,只要我愿意,我随时都能走得脱。先告诉我,前线的战斗怎么样了?”

“很糟,日军从西面的断崖上来后虽然遭到了警卫团的顽强阻击,但是上来的这批鬼子显然是久经战场的特种部队,武器都是清一色的冲锋枪,火力很猛。而且一部分越过山坡绕到了上山的山路上,同山下的日军夹击我们的阻击阵地。山道上的第二道防线在十分钟前已经失守了,部队只好撤到最后一道防线了。”韩云华的声音很是低沉。

韩云华继续问道:“部队还剩下多少,还能坚持到长时间?”

“警卫团只剩下一千一百余人了,除了留下一个连固守弹药库外,剩下的全部集中到了最后一道防线。预计最多守到今天夜里,十几个小时吧”

“十几个小时,还行。云倩,杨师长和左政委他们已经到了大青山下,正同鬼子战斗。并且进展很顺利,我们现在就是和小鬼子拼时间,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一秒种。无论如何都要守下去,我们已经没有后退的路了。”韩云华满脸决绝地说道。

“放心吧,哥,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我和你以及所有在座的人一样,都随时准备好了为党和人民献身的准备,我代表警卫团在这里表一个态,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人,警卫团还会坚持下去的。如果敌人上来了,那就说明警卫团已经全部牺牲了。”说完,韩云倩又带着部队出去战斗了。

韩云华伸了伸手,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是最后还是没有说出口。

缓了缓神经,韩云华说道:“所有的人都撤到防空洞,带上所有的伤员。”接着又对报务员小刘说道:“报务员,立即给王小虎发报,告诉他们可以行动了,我不管他们怎么办,两个小时内我要听到鬼子的重炮旅团是去战斗力的消息。”

大青山下,一座小山谷内现在聚集满了韩云华所部的特战队员,此时已经升任特种部队总教官的王小虎焦急的等待着。

“有消息了吗,山上回电了吗?”

“教官,还没有,再过一个小时小鬼子就要接防了,再不动手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没有司令员的命令,我们不能动手啊,袭击小鬼子的炮兵阵地的机会只有一次,一旦搞砸了就不会再有机会了,而且我们也不会撤出多少人,先别急着动手,给我等。”不是王小虎不动手,而是因为机会太珍贵了,由于日军已经知道了特战队的存在了,所以对于野战重炮旅团的保护很严密,足足有一个步兵大队的部队保护。其实特战队盯着这个重炮旅团已经好几天了,但是一直都找不到机会。今天要不是山下的战事吃紧,日军将保护重炮旅团的步兵调走了两个步兵中队的话,特战队还真没办法拿下这个重炮旅团。

“教官,司令员回电,命令我部立即出击,两个小时内务必解决鬼子的重炮旅团。”报务员跑过来低声报告道。

“很好,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对表,现在是下午五点零三分,七分钟后我们行动,执行A方案。半个小时后无论如何要撤出战斗,不然的话就会用云留在这里。好了,准备吧”王小虎略显兴奋地命令道。

七分钟很快就到了,王小虎等人藏身的山沟距离日军的炮兵阵地并不远,直线距离不足三百米,只不过隔着一座山梁,大家都相互看不到对方。要是前几天的话,日军的警戒哨会放到山梁后的。但是今天由于兵力严重不足,所以警戒哨就只放到炮兵阵地二十米外,所以让王小虎逮住了机会。

等部队全部运动到了山梁后,王小虎一声令下,三百多名特战队员一起冲了出去,向着日军野战重炮第一旅团的炮兵阵地冲去。

第192章 武汉会战之撤军北上(一)第586章 东征之尾声第663章 疯狂地日本第212章 华丽的演出(三)第568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一)第125章 偷天(三)第492章 提前出现的报告第288章 主动出击第7章 新兵军事训练第421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三)第14章 阳原休整第430章 电子对抗中队第343章 战冀南(三)第63章 无奈的老蒋第90章 巅峰对决(四)第628章 东北土改与军队建设第518章 争锋相对第458章 华北无战事(四)第557章 营救赵尚志第140章 风云再起(一)第419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一)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第232章 冀南反扫荡(一)第590章 委员第277章 婚礼(二)第140章 风云再起(一)第328章 山东大风起(七)第204章 难得的平静(一)第596章 空军联合指挥部第337章 新的战略布局(四)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370章 华北会战(十六)第467章 华北无战事(十三)第290章 强悍的土匪(一)第295章 景阳冈反扫荡(三)第421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三)第466章 华北无战事(十二)第292章 强悍的土匪(三)第357章 华北会战(四)第88章 巅峰对决(二)第274章 韩云华的新任命(一)第657章 最后之决战(三)第649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第六百四十八 战略大包围第605章 关东军的末日(三)第446章 张家口攻防战(六)第572章 东征之欧洲传来的好消息(一)第239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一)第228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三)第六百四十八 战略大包围第471章 战山东(一)第83章 老蒋的打算第570章 东征之日军的双辽危机(三)第158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九)第417章 特战精英闹华北(四)第603章 关东军的末日(一)第645章 合并第365章 华北会战(十二)第462章 华北无战事(八)第126章 落幕(一)第505章 潜心发展之八路军第100章 乱战(四)第614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二)第528章 战德州(二)第373章 华北会战(十九)第667章 扬刀跃马入东京(一)第395章 中央工作组第660章 最后之决战(六)第231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六)第461章 华北无战事(七)第642章 巨变第42章 出兵晋西北第169章 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四)第300章 景阳冈反扫荡(八)第4章 初战告捷第421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三)第232章 冀南反扫荡(一)第636章 奇袭日本本土第37章 震怒的莲沼蕃第451章 延安之行(二)一百零二章 日军的反击第377章 华北会战(二十三)第357章 华北会战(四)第187章 武汉会战之晋见委员长第446章 张家口攻防战(六)第333章 历史的原点(二)第559章 美援苏援第482章 条件第297章 景阳冈反扫荡(五)第69章 你们就是种子第595章 血战长空第351章 布局华北(一)第511章 潜心发展之冀中军分区第539章 战德州之日军的反击第621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九)第145章 武汉会战之出兵武汉(一)第464章 华北无战事(十)第562章 风起东北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285章 初战告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