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一十一章 满月一

这次针对华北地区**队,主要是针对八路军以及内méng古军区的会议整整开了十一个小时。尽管所有的日军高级军官都是疲惫不堪,但是每个人脸上都丝毫没有一丝不悦。这段时间的颓势让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高级军官备受指责,尤其是在**77师重兵围攻北平的时候击毙了近两万以在乡军人以及日本侨民为主的武装力量,这使得整个华北方面军在战后便备受日本国内的斥责,否则单单就凭一场战斗的失败是不可能导致华北方面军那么多的军官受到牵连的。

这样说吧,由于华北方面军指挥的失误让韩云华所部钻了空,导致北平天津以及整个华北地区近五万日本侨民被击毙或者被俘,还有一千余人则是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其不乏日本桂勋豪mén财团甚至是皇族成员,事情生之后整个东京一片喊杀声,几乎一半以上的大财团大豪mén力主要华北方面军主要军官承担责任,很多人直接上书军部和天皇明着要彬山元大将为死去的亲人偿命。

在这样的大cháo下,就算是军部和天皇想偏袒以彬山元为的华北方面军的军官也是不能的,民意不可违,况且如此多的财团联名上书其威力可不是几万普通人所能比的,最后彬山元这颗棋无奈之下只能被舍弃了。也许对于一个军人来说不能死在战场上已经是平生最大的耻辱了,所以在彬山元在接到天皇的旨意以及军部来的勒令时他并没有自辩,而是只是向日本天皇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要天皇特赦华北方面军所有将以下的军官并且让这些人尽快返回战场,因为这些人是整个日本最了解塞北**队的军官,对于消灭支那军队的抵抗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出于对这位老将的尊敬,日本天皇丝毫没有犹豫便同意了彬山元的请求,正好此时军部的闲院宫载仁亲王也上书希望天皇能够免去山下奉等人的罪责,并且尽快让那些人返回战场。反正一个6军大将的死完全可以平息国内民众的怒火了,日本天皇也乐得卖彬山元和闲院宫载仁亲王一个面,所以下达诏书特赦山下奉为的五名将官、四十一名佐官的罪名,并且以这些人为骨干重建山下师团。

北支那会战惨败虽然以彬山元自裁暂时告一段落,也没有人在跳出来向政fǔ以及军部问责了。但是很快一个问题有摆到了大本营所有高层面前,尽管前一段时间惨败已经有人为此负责了,但是现在很多人却将矛头指向了报仇雪恨,直接责任人自裁大家很满意,但是导致他们亲人死亡或者失踪的凶手却依然逍遥法外,所以新一轮要求政fǔ报仇的1àngcháo在东京掀起,而且这一次比之前一阶段的抗议更加的声势浩dàng。

前一段时间向政fǔ和军部施加压力大多数都是京津地区死难日本侨民的亲属,但是这一次要求尽快为战死的士兵以及侨民偿债的却是整个日本所有阶层,其还不乏高级军官以及政fǔ大员。

尽管裕仁很讨厌被人如此bī迫,尤其被自己的国民和大臣bī迫,但是作为一个统领过八千万以上国民的君主,裕仁比任何人都清楚民意的力量,日本皇族之所以能够称为“万世一系”的皇族,这其不乏有明治这样的英明之主的经营,但是更多的却是因为日本的历代天皇都比较注重民意,所以日本历史上很少出现农民暴动起义的事件。这一次也不例外,当奏折、万言书像雪hua一样飞到大本营以及裕仁天皇面前时,裕仁知道自己不能沉默了,但是他自己对于行军作战了解并不多,虽然他曾经在部队服役过一小段时间,但是说起行军打仗他并不是行家里手。

很快,裕仁的诏书便大达到了大本营,要求大本营立即催促北支那方面军立即着手反攻的作战计划,最多三个月必须出成绩,不然国内的抗议1àngcháo必将进一步扩大。

接到天皇的诏书后,整个大本营都忙了起来,自从同国开战以来天皇陛下虽然也很关心战局的展,但是就具体的战争进程却很少关心,一般都是jiao给了军部自己处理。就连台儿庄大败那样的大事件天皇陛下也没有过多的表示。

但是这一次却是亲自下达诏书要为死去的勇士报仇雪恨,这不能不引起整个大本营的震动。不过大本营可不是一般的部mén,那可是日本战争时期最高的军事指挥部,同时也是此时日本最重要的部mén,没有之一。而且大本营可不是常设部mén,平时这样权力如此集的军事指挥部mén是不允许设立的。原本抗日战争爆初期,日两国都没有正式向对方宣战,所以大本营是不能成立的。但是规定是规定,规定也必须为现实需要而改变,于是在1937年(昭和12年)11月18日,日本现任天皇裕仁下达第658号敕令,废止大本营只能在战时设置的规定,另颁大本营令规定大本营在生事变时也可以设置。11月2o日,依新令设置了大本营,这次设置的大本营一直到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9月13日为止。?大本营会议由天皇、参谋总长和次长、军令部总长和次长、参谋本部第1部长(负责作战事务)和作战课长、军令部第1部长和作战课长组成;6军大臣和海军大臣列席会议,但没有言权。大本营不包含内阁总理大臣、外务大臣等政fǔ官大本营下辖的机构大部分是参谋本部和军令部的机构。

如此复杂的军事机构其运转是很严密繁琐的,每一次大战役大事件或者是事变都必须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以及论证,然后制定详细的计划,最后才下达给具体执行的部队。所以裕仁的这份诏书下达到大本营后引起了一阵慌1uàn,大本营立即给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了一份紧急电报,命令华北方面必须尽快拿出一份可行的作战计划,务必在三个月内打一个漂亮的翻生仗,不然的话整个大日本皇军都必将陷入难堪的被动。

所以多田骏才在丝毫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召开了这次会议,不过会议尽管也有些不和谐,但是结果却是很让人满意。方面军的各个师团长确实是被塞北的那个韩将军惹怒了,尽管大家伙都不敢胡1uàn应战,更不敢打包票说是一定能将那个韩云华怎么怎么样,但是每一个人都力主尽快洗涮方面军的屈辱,同韩云华所不开战那是毋庸置疑的了,而且第十师团师团长又对具体的作战指挥给出了诸多的建议,现在多田骏心里对接下来的战斗也有了一定的信心。

很快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司令官多田骏下达了第765号司令官令,命令华北方面军各部队立即做好战斗准备,以最快的度储存弹yào补充士兵,各地的皇协军也要加紧对占领区的农民征收足够的粮饷。

由于今年华北方面军的地盘缩水了不少,但是各部队的数量却在短时间内增加了不少,连即将回国的第114师团也被紧急留在了华北,所以给沦陷区的农民增加了很多负担,今年日军征收的粮饷比往年足足增加了四层。

往年大家伙的日虽然不好过,但是一年忙活下来,除掉给地主家的,然后再被汉jian鬼抢上一会,再趁着秋收结束到山里打点野味和采点野菜之类的东西勉强还可以过活,最起码不会在大过年的一家人和西北方,等开了net树皮嫩草之类的东西也可以裹腹,勉勉强强一年也就下来了。但是今年如此重的税收让沦陷区如此重的税收让很多人家都陷入了绝境,很多人家一盘算,一年下来平均每个人一天连二两粮食都得不到,顿时间整个沦陷区的国人都陷入了恐慌之。

沦陷区的恐慌很快就传回了归绥,韩云华在喜得佳儿之后第一次正式上班接到的第一封情报就是关于沦陷区的。对于沦陷区人民群众的生活韩云华是深有体会,那是一种真真正正的亡国奴的生活。不说日军要欺负他们,日本1àng人挑着一副日本国旗就可以在整个沦陷区横行霸道,而那些依附于日军的汉jian伪军更是为虎作伥,对日军那是一个卑躬屈膝,但是面对自己的同胞时却是另外一副嘴脸。

当得知整个沦陷区因为日军征粮而恐慌之时,韩云华敏锐的判断出此时绝不简单。日军像沦陷区的农民征粮那是常有的事情,据韩云华所知,在抗日战争期间?,驻在国大6上的日军作战兵员多达百万?,这还只是直接上战场参加战斗的战斗兵员的人数。再加上后勤及职人员、侨民?,人数甚巨。粮食对军队生死攸关?,是日本侵略军能否赖在国大6上作战的关键问题。但其军粮耗量之大?,运输路线之长是日本本土力不能及的。再加上日军在国战场由于连年的物质损失,本土逐渐断绝了国战场日军的给养,只满足其武器弹yào需求,国战场日军便被迫广泛开展了现地自活运动,起初?,日军每到一地就疯狂掠夺粮行及民间粮食?,在部队驻地及兵站附近建立临时粮仓?,积备军粮。稍后?,日本侵略军在各城乡扶植维持会?,责令其定时定量向日军jiao解米粮、食油、禽ròu、柴薪和烟酒等食品及日用品?,以换取不滥施烧杀的空头保证。从1937年八月以来,随着日军军事行动的顺利推进,各地的伪军以及伪政权之类的自治委员会66续续成立?,对日军来说?,提供军粮是各级伪政权的重要“职责”和“义务”。仅浙江吴江一县,沦陷之初?,吴江伪政权从征收的田赋供给日军粮饷尚少?,1?93?8年实征法币?8?6万元?,1?939年增至法币?135万元。

但是在韩云华的记忆,日军不顾沦陷区的经济状况胡1uàn而又疯狂的向国农民征收粮饷的事情应该是从1941年之后开始的,现在的日军虽然疯狂,但是多少还是会顾及沦陷区的经济展的,毕竟按照日军的初步计划,他们入侵国并不是抢一番就走,而是要留在国的,是要将国彻底划入日本的版图。将沦陷区的经济搞垮并不符合日军的利益,但是太平洋战争爆之后,日军本土压力陡增,而南线战场上同美军争夺日趋jī烈,所以对国战场上的部队的给养便限制的大了很多,到1942年的时候除了部分国沦陷区不能生产的弹yào外,其他的物资几乎不会再往国战场上运输了,同时还要从国战场上掠夺回日本本土大批的物资原料。

所以,至此国战场上的日军的部分jīng力逐渐转移到了自给来,没有粮食就自己去抢去种,而?1?942年日军更是明了比扫dàng更加严酷的“清乡”运动,清乡运动开始以后?,沦陷区田赋剧增。严重破坏了沦陷区的经济展,同时也bī迫的更多的国人起来反抗日本人的残暴统治。

但是在1939年日军还不至于如此不顾一切地征收粮饷,而且此时天平杨战争还没有爆,日蹦国内还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粮食生产也没有收到影响,基本可以满足部队的需求。就算是今年日军在华北丢掉了不少地盘,但是华北地区真正产粮的地方却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日军如此做就显得有些不可思议。而且华北地区刚刚经受过大战,尤其是华北方面军各年更是遭到了重创,这个时候日军最紧要做的就是维稳综治,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将整个沦陷区搞得人心惶惶,所以韩云华判断日军这样做必定有其用意,但是他却猜不到日军到底要干啥。

尽管不清楚日军如此做的用意,不过韩云华却知道内méng古军区的麻烦来了,日军这个时候如此不知情重虽然并不全是来自于粮食和军饷的压力,但是现在日军缺粮却基本是事实,而现在农民们刚刚收获粮食,日军派部队到乡下抢粮那是必然的了,甚至还会到军区控制的范围内抢,所以护粮行动势在必行。

但是现在各部队的集训还没有完成,按照内méng古军区的规定,从1o月分开始各部队必须进行三个月以上的军事集训,尽管训练的程度并没有特战队那么艰苦,但是就训练的量而言也不小。再加上军区各部队还有其他任务要执行,所以韩云华下令各部队进行轮训,也就是每一支部队都将全军的训练任务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简短是派出一部分直属部队执行任务,将野战部队列入训练计划,三个月后再将野战部队同执行任务的直属部队调换,这样一来半年的时间就可以让全军所有的部队都进行了集训。

第145章 武汉会战之出兵武汉(一)第43章 奇袭偏关第460章 华北无战事(六)第257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冀东大捷(二)第658章 最后之决战(四)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突如其来的装甲部队(四)第608章 关东军的末日(六)第346章 战冀南(六)第186章 武汉会战之武汉授勋第284章 初战告捷(一)第351章 布局华北(一)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突如其来的装甲部队(四)第226章 争执第63章 无奈的老蒋第2章 魂归1937第649章 华北方面军的悲剧第416章 特战精英闹华北(三)第107章 震撼出击(五)第437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四)第608章 关东军的末日(六)第181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七)第452章 延安之行(三)第294章 景阳冈反扫荡(二)第224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六)第547章 韩云华的组合拳第104章 震撼出击(二)第174章 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九)第178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四)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鹰第597章 未雨绸缪第85章 前奏(二)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二)第534章 战德州之再布局第577章 东征之东北人民解放军雄起(一)第179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五)第21章 特战大队第215章 华丽的演出(六)第140章 风云再起(一)第224章 绝对震撼(五)第281章 南下山东(三)第458章 华北无战事(四)一百零二章 日军的反击第161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十二)第128章 落幕(三)第357章 华北会战(四)第310章 尾高龟藏的愤怒第564章 东征之双辽之战二百九十三章 景阳冈反扫荡一第283章 占山为王第444章 张家口攻防战(四)第84章 华北会战(三十)第327章 山东大风起(六)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二)第443章 张家口攻防战(三)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谢幕第91章 巅峰对决(五)第125章 偷天(三)第662章 开国大典第57章 倒霉的谷寿夫(三)第657章 最后之决战(三)第464章 华北无战事(十)第241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大战风云起(一)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228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三)第393章 华北会战第427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九)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三)第78章 对策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316章 锄奸(一)第181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七)第202章 军政会议(二)第578章 东征之东北人民解放军雄起(二)第464章 华北无战事(十)第605章 关东军的末日(三)第344章 战冀南(四)第348章 战冀南(八)第484章 审干风波第49章 塞外风云(一)第26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五)第33章 兄妹见面第85章 前奏(二)第579章 东征之东北人民解放军雄起(三)第637章 烽火再起第593章 日军空袭第382章 华北会战(二十八)第603章 关东军的末日(一)第369章 华北会战(十六)第392章 华北会战(三十八)第511章 潜心发展之冀中军分区第420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二)第622章 关东军的末日(二十)第608章 关东军的末日(六)第130章 落幕第372章 华北会战(十八)第86章 前奏(三)第220章 绝对震撼(一)第473章 战山东(三)第638章 方先觉VS横山勇第389章 华北会战(三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