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潜心发展之金融

韩云华相信经过这次整编,部队的成分将会进一步被淡化,到时候也就不会在有人时不时提一提内xxx军区的成分问题了,那这个东东攻击韩云华和整个内xxx军区。而且经过整编之后内xxx军区各二级军分区其实就是一个指挥灵活的集团军,并且还是一个省略了军一级这个鸡肋编制,只会将会变得更为灵活,不但有大部队的合作的整体协调性,而且还有小部队的灵活性,只要经过磨合期部队的战斗力将会发生质的提高。

5月7日,历时一个星期的会议终于接近了尾声,同时张家口那边也传来消息,说旧城的瓦砾以及乱七八糟的东西已经清理干净了,军区司令部随时可以搬迁。接到这个电报之后,韩云华命令各二级军分区领导人即刻上任,在最长一个月的时间内要完成部队的整编和军区的组建。

同时军区各部门也接到了韩云华亲自下达的命令,他命令军区后勤、情报、后方总院等等部门都要做好搬迁的准备,而军区司令部直辖的两个警卫师之一的金盾部队即可开拔赶往张家口。

5月8日,上百位师级以上的军政干部像来时一样浩浩荡荡的返回了各自的军分区,这次不管是谭震林、粟裕、周子坤、王维舟、陈赓这些升职为军分区领导的干部也好,还是其他人也好,心情都是高兴的,因为通过这次会议大家都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中央对于内xxx军区的支持还是很大的,从中央对内xxx军区的支持就可以看得出来中央对韩云华这位军区司令员还是及其信任的。

再加上中央对内xxx军区所有战士干部作出的承诺,他们打心眼里高兴,刘明远等人的冤死让这些干部们人人自危,军区高级领导也这样说被弄死就被弄死,更不要说他们这些人了,说实话就是生命没有保障。

能走到这些师旅级这样级别的干部没有一个是吃干饭的,当然也没有一个真正的怕死,贪生怕死在xxx八路军的部队里是成不了气候的。有的人说xxx部队和xxx部队最直接的区别就是两句口号的区别,每逢大战xxx军官往往是高喊:“弟兄们,给我冲!”,而xxx八路军的干部们却是高喊:“同志们,跟我冲!”。

就这么两句话就可以看得出来,xxx部队里的军官都是真正凭着本事从枪林弹雨里杀出来的,用现在的话说,没死那是运气,死了才是最正常的。

xxx员不怕死,但是xxx员怕死的不明不白,为了革命献出生命是他们入党时的誓言,但是他们害怕为了革命献出生命以后还被贴上叛徒、xxx贼的标签。

有了党中央的保证,这些干部们的心稳了,干部们的心稳了那么整只部队的军心也稳了。军心稳定了之后才会有发展,否则就像中央红军在苏区的时候,前四次反围剿那一次不是以少胜多。但是翩翩地五次反围剿就被打得一败涂地,原因何在?

往细了说其实就是军心的问题,由于王明左倾路线的的错误指挥,打出什么拒敌人于国门之外,要和xxx上百万大军打阵地战,再加上肃反扩大化,大批有经验的干部战士遭到了错误杀害,部队的战斗力有所下降,最重要的是因为肃反整的整个苏区的军心动荡,军心不稳还打个屁的仗,哀兵必胜那也得有那股子哀气不是。

解决了这个问题,内xxx军区一下子从上到下都多了一股喜气。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笑容,甚至归绥的市民们也受到了感染,这几天出门的人明显比以往多了不少。

忙碌了这么多天韩云华也确实累了,在送走李大勇和许世友这两个赖皮之后韩云华终于让自己的警卫员将车子开到后方总院去,今天他要接雨涵和女儿回家。

这几天原本雨涵是不需要再到后方总院来的,因为她的调令已经下来了,中央直接下的调令,调雨涵担任八路军129师385旅政治委员,不久之后就要到前线去了。

说实话对于中央的这个命令韩云华很不理解,自己的老婆自己知道,雨涵的文化水平倒是不错,但是要是说去担任一个团政委还行,担任旅政委那可就勉强的很了。之前雨涵担任的是内xxx军区后方总院的副院长,按照级别来说应该是副师级干部。但是医院就是医院,和部队上有着质的区别。

而且这次调令直接是从xxx下达的,韩云华原以为自己的老婆就算是要调动工作也肯定是在内xxx军区,毕竟干革命是干革命,但却不一定非要牺牲家庭,况且自己家大大小小三个孩子可不能不管吧。

但是出乎韩云华意料的是,军委会的命令直接下到了他的办公桌上,另外还通知他必须执行,一个月内到任。

韩云华不明白,但是罗荣桓心里却是和明镜似的。最后耐不住韩云华那疑惑的表情,罗荣桓还是给了韩云华一点提示。经过这位罗大政委一提醒韩云华顿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中央调自己的老婆却八路军任职,其实并不是看中了雨涵的能力,这一点韩云华早就知道了,自己家的媳妇心慈手软根本就不是个带兵的料。

按照罗大政委的判断,自己家的媳妇不是个带兵的料,但是他韩云华却是一个不择不扣的军神,另外在中央首长看来韩云华和整个内xxx军区就是一个地主老财,自己家的部队是不兴打土豪分田地的。但是要是你韩云华的老婆调到了八路军,再这么说你韩云华也不会让自己的老婆吃亏不是,到时候八路军要枪要炮恐怕是少不了的。

韩云华也不是真的什么也不懂,只不过一开始他就想错了,经罗政委这么一提醒,韩云华顿时也明白了中央的用意。恐怕十有九是像罗大政委说的那样,自己的老婆当不当这个旅政委都无所谓,不过是充当起了纽带和传话筒的作用。以后129师或者整个八路军有什么需要的话,自己就算是不想帮忙也不行了。党中央这样做也是为了平衡八路军和内xxx军区之间的实力,同时也是为了平复八路军各级干部对内xxx军区的不满。

韩云华知道自己说什么也不可能改变党中央的决定了,所以干脆也就不在说什么了,趁雨涵还在就多陪陪她,所以这段时间只要韩云华有时间就回到后方总院接雨涵下班。

看到韩云华的车停在后方总院门前,大家伙也习以为常了,反正人家李副院长就是司令员的妻子,丈夫接妻子下班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任何人都说不出什么。

抱着女儿,带着雨涵韩云华出了后方总院。说实话医院这地方韩云华一刻也不想待,尽管隔一段时间韩云华就要到后方总院视察一次,但是那股消毒水味隔二里远也能闻得到,韩云华最是讨厌了。

“雨涵,家里有米没了?”

“有一点,不过没有菜了,要不我们去买一点吧!”雨涵为韩云华拍了拍身上的微尘说道。

“爸爸,我们今天吃土豆泥吧,好不好!”小家伙也不时插嘴道。

韩云华笑了笑说道:“你个小馋猫,土豆泥不容易消化,偶尔吃一顿还行,经常吃肠胃受不了,昨天你吃了一大份土豆泥,今天不能再吃了。今天爸爸给你们做焖面,而且还是羊肉门面,好不好?”

“不好,羊肉不好吃,鸡肉好吃,我们吃鸡肉吧,妈妈也爱吃鸡肉。”小思涵很聪明地搬出了妈妈这座大神。

雨涵笑道:“云华,你就不要再逗思涵了,你又不是不知道咋们家这几个小家伙都不吃羊肉,行了,今天我们就吃鸡肉焖面吧。”

“得嘞,老婆大人有令,小的遵命,哈哈哈!!!”

“讨打…….”

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不行走向不远处的菜市场,现在这个时候菜市场的人已经不多了,但是卖菜的小贩依然没有几个打算收摊,因为这个时候城里人来人往,正是街道拥挤的时候,再加上这个时候也有不少等着买降价菜便宜菜的普通人家出来买菜,有时候碰到一个顾客,剩下的菜都可能被包圆了。

整个菜市场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有五百余个摊位和铺面,这里是归绥城南最热闹的地方,自从内xxx军区接手归绥的防务之后,韩云华就命令杨瑞华的后勤部门管理整个归绥的市场,所以杨瑞华就让部队在城里开辟了五个大市场和十几个小市场。

这个时代的市场和韩云华后世的那些大卖场不一样,这里就是一个综合市场,油粮米面之类的吃食以及布匹麻绳之类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这里买得到。

“大娘,这个韭菜怎么卖?”韩云华走到一个卖韭菜的老大娘小摊前问道。

看到韩云华穿着一身军装,老大娘先是吓了一跳,接着便热情地说道:“是八路军同志啊,今天韭菜基本上已经买完了,剩下的一些都是卖剩的底子了,要是不嫌弃的话我老太婆就送你们了,看你们小两口还带着一个孩子,也不容易。”

韩云华笑道:“那就谢谢大娘了,不过我们八路军有规定,任何人都不能拿人民群众的一针一线,这样吧,您这点韭菜我就给您一角钱怎么样。”

“一角钱实在太多了,你们这些当兵的就是实在,大娘这点韭菜也是自己家种的,值不当多少钱,况且这些菜肴是今天不卖掉的话就会变坏了的,所以你们就拿回去吃吧,顺便提我们这些老百姓谢谢韩老总,要不是他来到我们这里,我们这些老百姓还不知道要熬到什么时候。”说着老大娘便把一小捆韭菜塞进了韩云华拿的买菜的小篮子里。

内xxx军区现在使用的还是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纸币,这里人们一般叫边币。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原苏维埃国家银行西北办事处改名为陕甘宁边区银行,曹菊如任边区政府财政厅厅长和边区银行首任行长。根据国共合作协议,边区不设立银行,不发行货币。所以边区银行当时没有公开,主要任务是经营光华商店,在西安领取xxx政府发给八路军的军饷,将其拨出一部分用来组织土产出口和货物进口,供给军需民用。 但是国民政府发行的法币却在边区根本无法满足人民的日常所需。

边区当时流通的是xxx法币,辅币十分缺乏。1938年,陕甘宁边区银行为解决市场交易找零的需要,临时以光华商店的名义发行了“光华商店代价券”。代金券分为2分、5分、1角、2角和5角,作为法币的辅币流通市场。后来又发行了一种7角5分的大面额辅币。这种面额十分奇特,它的奥妙在于2张就是一元5角、4张是3元。既解决了辅币的不足,又可以代替主币。这种面额的货币,在我国货币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对此,xxx政府曾提出异议,边区政府为了维护两党的团结与合作,专门就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一事致函xxx天水行营主任程潜进行说明,指出:“查边区境内,法币信用甚高,流通亦畅,惟于开始推行之期,流通市面之法币,多系五、十元者,而零星辅币,万分缺乏……该光华商店为巩固法币流通,畅旺市场交易起见,业经呈请本府,准许发行二分、五分、一角之代价券,原系暂时权宜便民之计,而其流通范围只限于辅币缺乏之陕甘宁边区。”边区政府在多次复电、复函说明理由的同时,为便利群众,仍根据市场需要,继续发行“光华商店代价券”,对此国民政府尽管不愿意也只能听之任之了。

1939年,xxx掀起了抗战时期的第一次xxx高潮,边区外援开始受阻,财政供给比较困难。为了战胜困难,坚持抗战,中共中央提出了“自力更生、自己动手,生产自给”的方针,开展了闻名于世的大生产运动。1940年下半年,xxx政府更加变本加厉,不断拖延、扣发应给八路军的军饷,发动了第二次xxx高潮。1940年11月19日,xxx政府军需局面告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称“奉军政部长何应钦之命令,从本日起,停止发给八路军经费,即十月份欠发之二十万元,亦一律停发。”在这种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边区政府为了支持边区的生产和财政,不得已又增发了七角五分面额的“光华商店代价券”。

这是边区政府发行小面额边币的始末,但是据韩云华所知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金融战争财拉开帷幕,相对于之前的小打小闹,到1941年1月国共双方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矛盾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势头。1月6日,xxx政府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并不准国内外一切援助款汇入陕甘宁边区。与此同时,胡宗南、马步芳、马鸿逵等部50万部队对边区实行了军事包围。妄图用经济xxx和武力威胁摧毁边区政府。

鉴于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和边区政府对xxx进行了正义反击。党中央对于这种摩擦早有准备,对于国民政府倒行逆施也有预料。在坚持正义、坚持抗战、反对分裂、反对投降的社会舆论谴责下,在八路军、新四军的坚决抗争下,1941年3月,打退了xxx的第二次xxx高潮。

xxx的经济xxx给边区造成巨大的损失,进一步加剧了边区政府的负担,再加上进入1941年以来,不管是国民政府还是中共中央以及边区政府都迎来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时期。为彻底粉碎xxx政府的经济xxx,发展边区经济,稳定边区金融,在“皖南事变”后,边区政府立即颁布法令,禁止法币在边区流通,并指示陕甘宁边区银行加紧准备,发行陕甘宁边区银行自己的主币,决定逐步用边币兑换回收“光华商店代价券”。2月18日,边区政府发布关于发行边币的布告,指出,政府为巩固边区金融,便利资金流通,保障法币不外流资敌,兹决定发行边区银行1元、5元、10元钞票3种。随后又发行了50元、100元、200元、500元、1000元、5000元等多个品种,截止到1943年边区政府授权陕甘宁边区银行共发行有15个品种。从此陕甘宁边区银行发行的边币正式登上了政治、经济的舞台,为巩固边区政府,发展边区经济、活跃边区金融,赢得抗日战争的主动权,粉碎xxx的武力进犯和经济xxx立下了汗马功劳。RO

第129章 落幕(四)第230章 韩云华的日本女儿(五)第287章 初战告捷第402章 中央视察第295章 景阳冈反扫荡(三)第324章 山东大风起(三)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第524章 整饬军纪第428章 1940年的开年的大戏(十)第85章 前奏(二)第204章 难得的平静(一)第224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六)第349章 战冀南(九)三月份打赏名单第106章 震撼出击(四)第454章 备战华北(二)第141章 风云再起(二)第588章 延安变化第306章 景阳冈反扫荡(十三)第581章 东征之中计了第349章 战冀南(九)第61章 黑田重德的死亡之旅(二)第472章 战山东(二)第56章 倒霉的谷寿夫(二)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五)第118章 冀东事变(九)第614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二)第82章 敲诈老蒋第579章 东征之东北人民解放军雄起(三)第51章 塞外风云(三)第22章 大青山二次保卫战(一)第169章 武汉会战之彭泽争夺战(四)第191章 武汉会战之完美演讲第201章 军政会议(一)第80章 战争的阴霾(二)第329章 山东大风起(八)第六百五十五四章 日本军国主义的挽歌第615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三)第353章 布局华北(三)第612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第507章 潜心发展之陈云到任第196章 拜见丈母娘(二)第236章 冀南反扫荡(五)第96章 巅峰对决(十)第471章 战山东(一)第659章 最后之决战(五)第389章 华北会战(三十五)第12章 大同攻略(一)第389章 华北会战(三十五)第619章 关东军的末日(十七)第474章 战山东(四)第55章 倒霉的谷寿夫(一)第467章 华北无战事(十三)第428章 1940年的开年的大戏(十)第194章 武汉会战之撤军北上第227章 战德州(一)第627章 大休整第158章 武汉会战之湖口攻防战(九)第132章 回师察哈尔(一)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战略布局(一)第37章 震怒的莲沼蕃第262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二)第240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二)第350章 战冀南第224章 1940年的开年大戏(六)第362章 华北会战(九)第295章 景阳冈反扫荡(三)第83章 老蒋的打算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谍战交易(三)第437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四)第111章 冀东巨变(二)第233章 冀南反扫荡(二)第129章 落幕(四)第604章 关东军的末日(二)第104章 震撼出击(二)第574章 东征之忽悠美国佬(一)第572章 东征之欧洲传来的好消息(一)第661章 建国大业第88章 巅峰对决(二)第97章 乱战(一)第567章 东征之坦克间的激烈碰撞(二)第178章 武汉会战之两大师团的覆灭(四)第374章 华北会战(二十)第589章 幸福时刻第515章 皖南、皖南!!!第538章 战德州之总攻到来第626章 开罗会议第336章 新的战略布局(三)第64章 兄妹情第374章 华北会战(二十)第465章 华北无战事(十一)第268章 第二次塞北会战之尾声(二)第16章 占阳原(二)第57章 倒霉的谷寿夫(三)第116章 冀东事变(七)第96章 巅峰对决(十)第438章 第三十三师团覆灭记(五)第460章 华北无战事(六)第141章 风云再起(二)第78章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