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章 第四百三十七章 战后反思(1)

日军的第二十三师团可以说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野战师团,尤其是其配备了独立战车联队,因为在日军装甲部队中,战车部队都是野战主力师团的附属,这次在南昌之战中冈村宁次第一次将战车集团投入使用,在日本陆军的历史上也是第一次。

与西方列强相比日本陆军在军事学术的诸多领域表现出明显的滞后,其中,坦克兵种的弱小是最典型的例证,这主要体现在坦克的质量、数量以及战略战术的运用上,由于坦克部队的建设直接涉及国家经济实力、战备技术水平以及军事思想的演进等基本方面,与坦克硬件建设最直接相关的是坦克制造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而其主要依托是该国冶金业中的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里的汽车工业的状况。

日本贫弱的钢铁和汽车工业,注定了其坦克制造业决难有大的作为。日本人一直到1926年才开始自己尝试造战车,此前主要是向英国购买MK-IV和MK-A坦克,向法国购买雷诺-F17轻型坦克,在此之前日本根本无法制造战车。

在日本从事坦克和坦克部件生产的厂家主要有,川崎汽车厂、大阪兵工厂、小仓兵工厂、名古屋兵工厂、石川岛兵工厂、东京瓦斯电气公司、相模造兵厂、三菱重工业、日立制作所、日野自动车、日本制钢所、汽车会社、新铁工所、神户制钢所、池贝自动车等,日本人的所有企业都有两套标准的平战转换机制,也就是日本的所有企业都是军工企业,这句话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这些所谓的军工企业中的百分之九十五属于民营,其余百分之五属于国有,生产能力总体非常低下,加之日本国内贪腐盛行,所以日本人的所谓战车工业相比中国是显得强大,如果面对欧美简直不值一提。

日本人将十吨以下的战车称为为轻型,十至二十吨为中型,二十吨以上为重型,这是日军划分坦克级别的通常尺度和标准。但就欧美的标准而言,二十吨以下均属轻型坦克,因此,日军的主战坦克实际上都是轻型的,它和欧美坦克综合比较中的主要技术弱点是火炮口径小、装甲薄弱、吨位低、速度慢、行程短等。这在实战中直接导致了火力、防护力和持续力的低下,此外,日本人在悬挂装置、发电和传动装置、液压气动装置、机件坚牢度、无线电通讯、光学器材等方面也与欧美存在着显著的差距。

这也是攻坚南昌日军战车部队全军覆没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守军的反坦克步枪和战防炮,日军的九五式与九七式轻型战车就好比豆腐一般,很轻易的就被击毁,根本达不到掩护步兵突击的任务,更无法达成装甲部队快速突击的战术要求,而且日军的战车补充极为困难,也拼不起消耗。

所以日军的第二十三机械化师团开赴中蒙边境之后,冈村宁次就被迫根据□□派遣军总司令官西尾寿造的第一道命令,停止对南昌的攻击,防止中国军的反扑,西尾寿造这位□□派遣军的总司令下辖华北方面军和华中方面军,寺内寿一与畑俊六成为了西尾寿造名副其实的部下,冈村宁次自然也不例外。

而西尾寿造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评估南昌之战与华中整个战局,并协同关东军的战略调整,因为在南昌战役之前,帝国方面就只留下第十一军这一支野战攻击军,结果冈村宁次把一场奇袭战给打成了攻坚战,但是西尾寿造也清楚期间也有大本营御前会议干涉的问题所在,因为裕仁天皇的震怒要彻底消灭高飞的新一师,结果突击战的围点打援变成了强行攻坚,又啃了一块铁骨头,中国军没有如同以往一般的采用添油战术增援而来,而是全部援军集结完毕在齐头并进。

西尾寿造不是一个蠢货和笨蛋,战役的契机已经丧失,外围的中国军队已经多大五十九个师,如果南昌战役在拖一周时间的话,中国军就会从外围包围上来,最为关键的是参战的各部伤亡颇大,弹药消耗巨大,士气极为低落,一旦被中国军队包围实施突围的话,恐怕会损失惨重。

所以西尾寿造就下令冈村宁次攻击立止,参战各部交替掩护后撤,这个命令对于冈村宁次来说无疑是等于天降甘霖一般,因为只要有西尾寿造大将的命令,那么他冈村宁次的责任就会减少很多。

不过冈村宁次也清楚他第十一军司令官的位置也算到头了,因为颇为看重他的板垣征四郎已经由陆相变成了□□派遣军的参谋长了,明显被边缘化了,而南昌大战他的指挥又连连出现失误,以至于第六师团之步兵第三十六旅团所辖步兵第二十三联队全军覆没,联队旗被中国军队斩获。

实际上在是否最后停止攻击的问题上,西尾寿造也一直在与大本营御前会议进行沟通,因为西尾寿造同样也承担不起遗失军旗的责任,关键的是物资储备以及不足以保证部队作战所需,连续高强度的作战让部队万分的疲劳,并且在南昌城下皇军各部倒下了四万多名官兵,与中国守军的伤亡达到了一点五比一的水平,日军也非常明白,他们一个战役就消耗掉了几乎与武汉攻略一般的弹药基数,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情,炮弹竟然可以如此奢侈的打?

如果在继续战斗下去,即便攻克了南昌城,一旦外线的中国军队实施了合围,南昌与长沙两个主要方向的部队被分割开,会不会在丢失一面联队旗?这个恐怕谁也说不准,既然已经出现的步兵联队被全歼的战例,那么成建制的损失旅团甚至师团在战术理论上亦是可能出现的问题。

最后西尾寿造上报给了御前会议,愤怒不已的裕仁天皇独断乾坤称步兵第二十三联队这样废物部队还留其何用?

| |

第100节 第四十四章 战火红颜(1)第166节 第七十一章 日本第一搅屎棍(下)第686章 决战缅甸之锅满盆满(十七)第912章 血染的旗帜(七)第604节 第三百二十二章 上海大追杀(下)第520节 第二百六十五章 武汉会战之精兵对阵(下)第217节 第九十一章 无事献殷勤(2)第590章 外强中干(上)第407节 第一百八十八章 打人必打脸(1)第624章 同古保卫战(六)第127节 第五十四章 富士井末吉的担忧(3)第884章 石原的担忧第662节 第三百六十一章 铜墙铁壁(2)第690节 第三百八十二章 连日血战(1)第143节 第六十二章 绝域轻骑(1)第697节 第三百八十七章 电惊天下(上)第154节 第六十六章 英烈千秋(2)第549章 美国军事参谋观察团(上)第243节 第一百零二章 酒醉言真(3)第562章 血染昆仑关(上)第558节 第二百九十一章 武汉会战之战略转第976章 登陆日本(七)第204节 第八十六章 畑俊六的伤疼(3)第496节 第二百四十五章 兰封危局(三)第569节 第二百九十八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1)第603章 坑蒙拐骗(下)第816章 押运武器第686节 第三百七十八章 战略变动(2)第584章 要就要最好的(上)第629章 同古保卫战(十一)第777章 第四百四十七章 色胆包天(1)第365节 第一百六十二章 生死十二小时(六)第506章 血拼格罗斯特营第467节 第二百二十六章 衷肠与热血(1)第422节 第一百九十九章 恶魔石井四郎(1)第572节 第三百零一章 千里诛贼(三)第789章 复土故都(六)第958章 风卷 残云(九)第48章 有机可乘(2)第585节 第三百一十章 疾风骤雨(上)第32节 第十四章 长官垂询(2)第337节 第一百四十七章 致命一击(1)第607章 缅甸风云起(一)第225节 第九十五章 醒狮勋刀(1)第779章 其心可诛(中)第717章 太平洋波涛(一)第143节 第六十二章 绝域轻骑(1)第732章 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昌空投(下)第697章 决战缅甸之突袭(二十八)第669节 第三百六十六章 血战三昼夜(二)第279节 第一百二十章 吃不上饭的皇军(2)第639节 第三百四十七章 调虎离山(2)第499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中)第431节 第二百零四章 下榻六国(1)第334节 第一百四十五章 告黑状的技术(3)第651章 激战密支那(八)第41节 第十八章 忠义救国军(2)第853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三)第207节 第八十七章 参加自己的葬礼(3)第960章 风卷 残云(十一)第440节 第二百零八章 日本第一兵家(上)第741章 第四百二十章 生死较量(中)第957章 风卷 残云(八)第938章 锋芒所向(十九)第513节 第二百五十九章 决战武汉之制(1)第583章 给老子添堵?让你更堵!第519节 第二百六十四章 武汉会战之精兵对阵(中)第549节 第二百八十五章 武汉会战之螳螂捕蝉(1)第624章 同古保卫战(六)第464节 第二百二十三章 山下部队(上)第278节 第一百二十章 吃不上饭的皇军(1)第559章 广西危机(一)第799章 烽火连天(四)第823章 血漂瓜岛(下)第751章 重庆迷雾(中)第21节 第九章 野望南京(1)第488章 世界大战序幕(下)第940章 锋芒所向(二十一)第116节 第五十章 二十四小时(3)第346节 第一百五十一章 历史惊变(二)第729章 日本人的新式武器(上)第231节 第九十七章 养精蓄锐(1)第803章 流在太平洋上的血(中)第178节 第七十七章 一流的士兵(1)第629节 第三百四十章 鹰派集散地(下)第894章 裕仁的愤怒(上)第414节 第一百九十三章 密电破译王(1)第721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联队旗(1)第30节 第十三章 敌后遇伏(2)第275节 第一百一十八章 腹黑之争(下)第267节 第一百一十四章 客访战地(1)第163节 第七十章 日本第一搅屎棍(上)第238节 第一百章 贵妇芳仪(2)第714章 血战!血战!(下)第140节 第六十章 血肉防线(上)第721章 第四百零六章 我想要联队旗(1)第861章 鼹鼠突击(下)第509章 栽赃嫁祸(下)第102节 第四十四章 战火红颜(3)第643节 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斩后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