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近乡情怯(二)

程家骥吃完那碗对他而言意义重大的米粉后,即让马三宝护着于三姑在桂林城里走走,而他自己则带着屠靖国直奔桂林行营而去。

“据确切情报,日军目前已集结三万以上的兵力于汕头一带待命,随时有可能在桂南的防城、钦州地区登陆。现我已有三个军在桂南布防。行营决定以三十六军驰援桂南方向,以四十六军移防南宁,担任核心守备任务。其它各军于驻地待命,随时准备参战。”正在介绍情况和下达命令的这位林中将,就是行营的参谋长。

桂林行营的作战布置其实没什么新鲜的地方,无非是以重兵待敌罢了。可这看似平平无奇的一手,却足够让因野心太大,占地太多,而导致兵力分散、后力不继,实际上只能靠运用避实击虚的战术,方能达到目的的日军大感头痛的了。

在程家骥看来,面对桂林行营以南宁为中心,好整以暇的摆开了五个军十几万人部队,静等着三万鬼子主动撞上来的布署。那位新升任二十三军司令官的安藤利吉中将,未必有以三万孤军来踹在这个场子的勇气。

开完了行营召集的军事会会议。广西省政府请今天到桂的军以上军官和他们的随员们,看了一场新编桂剧《梁红玉》。一众军官少有品得出个中滋味的,唯有程家骥和黄中将等少数几个看的是津津有味。

这让坐在程家骥身边的,知道程家骥对戏剧从来不大感兴趣的于三姑大为不解。

“别人是看门道,我看你是看台上的花旦吧!”于三姑这句话说对一半对一半不对。对的是黄中将他们几个资深京剧戏迷,确是看戏出味道来了。不对的那一半,就是程家骥还真能掰乎几句桂剧。这也正常,谁从小没听过几场家乡啊!

“别污蔑好人,我是那种人吗!”

或许是连程家骥自己觉着,自己说的这句话,没什么说服力,便向于三姑买弄起了他那少得可怜的桂剧常识来。

“这桂剧属于二黄体系,起源是徽班,形成的年代,比京剧都早。桂剧和京剧可谓是同出一脉。京剧和桂剧两个剧种都有一出戏叫《打棍出箱》就是明证,你要还不信,可以问培民兄吗,他可是行家”急于证明自己是好人的程家骥连黄中将都搬了出来。

在得到了黄中将的证实后,于三姑更是惊诧了。面对于三姑投过来的那佩服的眼神,程家骥这回可得意了,足足乐了一个晚上。

事实证明,程家骥预感是正确的,日本人也不是聋子、瞎子。在已知中方有充足的准备的情况下,汕头的日军并没有贸贸然在原定地点登陆。日方只是在不停的往汕头等地集结部队,显然打的是挟重兵强行攻下南宁,切断中越交通线的主意。中国方面自是也不会闲着,第四战区的部队也在源源不断的涌入广西。

交战双方的将帅们都清楚,短期内桂南必有一场恶战。可双方又各有各的难处,日军是苦于兵力不足,且对方已是有备而战,不敢轻妄动。日军在一年左右的时间里,频频受挫,在行动上比之开战之初已是慎了许多。而中方的烦恼,则是手上没有强大的海空军可用,无法将日军在海上拦截下来不说,甚至都没有足够的预警时间,只能被动的日军最可能进攻的地段守株等免。

时间就这么一天一天的耗着,随时有可能的爆发的这场战事,硬是一直没有打起来。

这些天程家骥在部队和桂林城之间两头跑,虽然累些,却过得很充实。

十一月二十五日,桂林,南门桥对面的宁远河畔。

在这条不起眼的小河边走了半天,程家骥是越走越兴奋,于三姑实际已是兴致缺缺了。但她在表面上却没有留露出半点不耐烦的表情。之所以于三姑会表现得如此的有耐心,那是因为心思细腻的她已看出来了,程家骥对这条小河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依恋。

“三姑,我要是在这一次战役中殉国了,你一定要把埋在这里。”程家骥走着走着突然说出了一句惊人之语。

程家骥突然从嘴里冒出来的这句话,把全无心理准备于三姑吓了一大跳。再结合,程家骥到桂林以后的种种异常。历经风霜于三姑已敏感的感觉到,自己在不知不觉间已走近了程家骥内心里深藏着的一个秘密的门槛外。迎面而来的一种莫名的紧张,促使于三姑紧紧的握住了程家骥的手。

“我本天涯漂零人,何处吾乡,我心是安处,即吾家!”程家骥一面高声喊出自己心中所想,一面沉浸在一种因脑海里有两个时空相交错而产生的微妙情绪当中。于三姑握着程家骥的小手抓的更紧了,好象她一松手,程家骥就会永远离他而去似的。

此刻于三姑的心情无疑是恐惧和期待相交缠的,一方面她已经意识到,程家骥只要一开口,说出来的内情绝对是非同小可。人对未知的事情感到恐惧是一种天性,任于三姑再坚强也概莫能免;另一方面,她也明白只要自己能走进程家骥心中的那间上了千万把锁的密室,那她这一生就算是和程家骥真正融为一体了;对于只能拥有程家骥的四分之一的于三姑来说,还有什么,比能和程家骥分享一个两人间的秘密,更能让她感到有安全感的事情了。

正当因重游小时嘻戏的地方,而心潮澎湃不能自己的程家骥,实在忍不住,想把自己的身世(保守秘密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也是一种心理负,秘密越大,这负担也就越重,若是有可能,鲜少有人不愿意与人分担的。),对于三姑合盘拖出时。匆匆赶上前来的马三宝,让程家骥把说到嘴的话,又生生吞了回去。这一吞,把本就对坦露身世一事,顾虑重重的程家骥,向于三姑坦诚一切的勇气,也吞得无影无踪了。

“师座,行营来人了,请您马上到八桂厅去一趟。”马三宝并不知道,他的这次普通的通报,让程家骥险些抱憾终身。

夫妇之间,有些涉及个人稳私的话。时机一到,张口就能说。而时机一过,这一辈子也许就再也不会、或是没机会说了。

桂林行营的驻节地,八桂厅。

这里原是前清时的广西布政使司,又称藩台衙门。自本世纪二十年代,新桂系统一广西以来,八桂厅先是民政长署,后是广西省政府。现在桂林行营也在这里和广西省政府合署办公,可以这样说,这十几年来,此地一直是新桂系的大本营。

“浩然,坐!”许是因为程家骥是五战区司令长官一手提拔起来的青年才俊,一向自视甚高,为人又有些刚愎自用的行营主任,对程家骥还算热情。

“主任,您招部下来,有什么要训示的。”人家长官能随便,程家骥可不敢有一丝造次,毕竟,姑且不论彼此间的地位的差距,光是对方在民国后灿如星海的军事家当中那名列前茅的排名,就足以程家骥这样“冒牌”的军事天才,在这位行营主任面前颤颤惊惊的了。

“目前的局面,你怎么看,有什么法子打破这种僵局没有。”行营主任一面下意识的摸着自己那中年谢顶的脑壳,一面用漫不经心的口吻问道。

“主任,长者垂询,小子不敢辞,那我就姑且妄言了。”程家骥从行营主任不自觉的摸头这个动作中,已看出对方在和日军熬了这么多的耐性后,已是有些焦燥了。这也难怪,双方这些天来,已是把两广一带的有生力量,几乎集中到了桂南和汕头两个地方,要是再照这样集中下去,无论是日军,还是中国军方都快要无兵可调了。集结大军,旷日持久对峙。在外行们看来是也许是不算什么,说不定还扯出些兵法上道道,来赞扬这种沉得住气的行为。可要是那个将军在面临这种情况时,就没那么轻松了。单是长期集中补给的压力就不可小觑。尤其是在中日双方其它战场也并不沉寂的时候,长久的在一个地区盘弓卧马的各种成本,是双方都承受不起的。

再加之,程家骥从历史书上和现实上得到关于这位行营主任的信息告诉他,对方并不是个喜欢部下绕圈子的人。故而,程家骥觉着自己还是实话实说的好。反正自己不是建议者,采纳不采纳在对方,也没什么好忌讳的。

行营主任也挥手示意程家骥尽可畅所欲言。

“主任,如依我之愚见,还是边等边打的好。”程家骥开门见山的抛出了自己见解。

“浩然、何谓边打边等。”行营主任很感兴趣的追问道。

“主任,职以为光以大军在桂南待敌,实在是太被动了,若是能以第五军那样的机械化劲旅为箭头,再以一个以广东籍的官兵为主的有相当战斗力的军,先发制人,朝日军的心窝里捅一刀,至少能打乱日本人布署,要是顺利的话还迫使日军在没有准备好之前,提前发动攻击。”程家骥很欣赏第五军的战斗力。对历史上第五军取得的昆仑关大捷也是闻名已久。可这些,并防碍他得出,第五军其实在抗战期间在国内就没打过一个顺手的仗,尤其是昆仑关一役的打得最别扭的结论。用机械化部去攻群山环绕的昆仑关,绝对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去做的事情。第五军是什么部队,那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日后五大主力军其中三个的母体。兵员素质、将领的指挥能力、武器装备都堪称当时中国军队的楷模。可翻遍史书,程家骥发现这支部队在抗战中的大多数时候,都没有发挥出自己的强项。一支机械化部队,竟一直以步兵的方式在作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程家骥提出这个计划说白了,就是要充分的发挥出第五军在机动力、打击力上的优势,并以这种优势来打击日军。

“那这一刀捅在那里?”程家骥这个先发制人一出口,倍感新鲜的行营主任追问得就更急切了。

“广州!那里有日军港口,又处要地,日本不敢不应战。”程家骥侃侃而谈道。

“要是鬼子趁机攻击桂南了。”

“我主力未动,只须再调一个军进驻昆仑关,前后六个军浑然一体,日军就是有六七万大军,安能在短期内,撼动我由十几万将士组成的坚固防线。”

“日军要对出击部队实施包抄,我何以对之。”

“第五军系机械化部队行动迅速,足可以摆脱日军。那个广东籍官兵组成的军人地两熟,撤出战斗再转回广西,问题应不会太大。”

两人连珠炮似的一问一答,起初倒还能守着上下分野,到后来,竟如同辈人一般顶起牛来。

“浩然,容我想想,今天所谈之事,兹事体大,你先不要与人言及此事先!”行营主任语气带慎重的说道。

其实程家骥这个胆大的计划,还是颇和他的心意的,只不过以两个军的兵力主动攻击日军,这个事还真不是他一个能定的下来的。那个广东籍的军,还好办些。第五军这支全国军级校阅的冠军,没有重庆的命令,就算他位高权重也是调不动的。

“是,主任。”程家骥又何尝不知,行营主任也有他的苦衷。他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已是难能可贵了。考虑到实际情况,他只也好把下一步如何歼灭来犯桂南的日军的构想,先藏在心里先了。

出了八桂厅,程家骥便回到了自己才安在“丽泽门”附近的小家。

第48章 人间五月天(二)第44章 钦州攻防战(七)第62章 岳阳记事(二)第44章 钦州攻防战(三)第41章 吴城鏖兵(四)第8章 抗战版的“生死时速”(中)第40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四)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宾一第44章 钦州攻防战(七)第31章 喋血萧濉河(三)第43章 五十五联队的末日(七)第35章 千里大回还(十四)第51章 风起青萍末(十)第10章 “收官”(下)第51章 风起青萍末(三)第65章 挑战“绝对国防圈”(九)第17章 雷霆万钧(下)第46章 风起云动奈何天(十二)第42章 近乡情怯(三)第11章 升官发财(中)第47章 双雄初会(一)第51章 风起青萍末(九)第61章 魂牵武昌(三)第57章 同古保卫战(八)第36章 信阳保卫战(九)第2章 赌场美人(下)第44章 钦州攻防战(二)第30章 徐州大突围(一)第61章 魂牵武昌(二)第51章 风起青萍末(七)第45章 新扎军座(二)六十七章 燃烧的废墟三第38章 血火笼城(一)第39章 雾都缘(九)第39章 雾都缘(一)第40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六)第5章 收获的季节(下)第52章 未雨先绸缪(三)第57章 同古保卫战(十二)第63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召唤(三)第20章 第十骑兵联队的挽歌(下)第51章 风起青萍末(三)第36章 信阳保卫战(十)第63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召唤(六)第46章 风起云动奈何天(二)第47章 双雄初会(二)第46章 风起云动奈何天(七)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三)第32章 一战成名天下知(三)第53章 四国四方(一)第62章 岳阳记事(一)第57章 同古保卫战(四)第38章 血火笼城(十)第36章 信阳保卫战(六)第55章 赶狗入穷巷(三)第54章 碧血染红土(五)第15章 血旗长空舞(上)第34章 浴血富金山(九)第51章 风起青萍末(十一)第57章 同古保卫战(四)第65章 挑战“绝对国防圈”(三)第16章 最长的一个下午(下)第57章 同古保卫战(九)第46章 风起云动奈何天(一)第52章 未雨先绸缪(四)第33章 暂编第十八军(一)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宾三六十六章 '搏弈'菲律宾一第22章 贾汪一日(中)第44章 钦州攻防战(十一)第37章 “日”落南昌(四)第11章 升官发财(下)第61章 魂牵武昌(三)第37章 “日”落南昌(七)第40章 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三十三章 暂编第十八军八第63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召唤(三)第10章 节 收官(中)第69章 航向,本州岛!(五)第61章 魂牵武昌(二)第50章 巍巍昆仑关(十一)第44章 钦州攻防战(十五)第38章 血火笼城(八)第32章 一战成名天下知(十一)第48章 人间五月天(六)第45章 新扎军座(二)第32章 一战成名天下知(九)第58章 凯旋(二)第20章 第十骑兵联队的挽歌(下)第26章 大捷(下)第52章 未雨先绸缪(六)第3章 抗战号角(上)第36章 信阳保卫战(七)第33章 暂编第十八军(三)第42章 近乡情怯(二)第35章 千里大回还(十二)第28章 家事 军事 天下事(上)第22章 贾汪一日(中)第23章 大战序曲(中)第20章 第十骑兵联队的挽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