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强硬立场

北平紫禁城紫光阁。这一天成了整个世界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凡是进入紫光阁记者招待会现场的各国记者,无不接收了最为严格的安检程序。包括每一架相机,每一支钢笔。

三百四十二名记者将紫光阁的大堂挤得满满的,但是四周全副武装一个个有如凶神恶煞般的元首警卫团士兵虎视耽耽下,没一个敢无礼喧嚣。

李若风双手轻轻搭在主席台的边沿,看着下面提问的柳生静斋莞尔一笑,“柳生先生,在你的理解中,报复,这两个字,是作如解答的?”

柳生静斋显得有点紧张,用力咽了口唾液,期期艾艾的答道:“元首阁下,中国有句古语,叫你做初一,我做十五,在下觉得,这应该是对报复二字最好的诠释。”

“哈哈哈!”李若风宏声大笑,“柳生先生的中文看来学得不错。不过,你似乎还忘了一句中国的名言,叫有仇不报非君子。诚如你刚才说言。这个世界上,侵占我们中国领土最多的就是当年的俄国现在的苏联。苏联的创始人列宁先生在世的时候,曾经交待过苏联政府,要他们把本属于中国的远东地区都归还给中国,但是,斯大林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却无视列宁先生的遗训,甚至还变本加利的把蒙古强行据为己有。

所以,这个不讲信用的政府,在几天之前,从这个世界消失了。新生代的俄罗斯帝国,则是我们大中华联邦的兄弟盟邦。莫斯科的毁灭,是战争行为,是我们中国人敦促前苏联政府归还占据我们数百万平方公里领土未果的军事打击。如果你觉得在这种战争行为是一种报复行为,是对旧仇新怨的一种彻底清算,我可以正面回答你,是!在此,我还告诉你一句我们中华民族老祖宗留传下来的至理名言,犯我强汉天威者,虽远必诛!”

静,现场在李若风最后一句话落音后,变得异常的安静,甚至可清晰的听到部分记者粗浊的呼吸声。

“元首先生,我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您这是要向全世界宣战?”美国记者杰克逊忽然用英语向李若风问道。

在场所有的记者不由而同将目光投向杰克逊,然后又一齐把视线投向主席台上的李若风。

李若风深深地看了这位美国人一眼,缓缓答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中国,本身就是参战国!”

“元首先生,据我所知,中国与美国并没有相互宣战,美国当年也是八国联军中的一员,您是否也要像毁灭苏联一样,向美国进行报复?”杰克逊勇敢的回视着李若风,强作镇定地提出在场所有记者都有想知道的疑问。

“德国也是当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中的一员,但是,现在中国和德国是世代友好的盟国。”李若风环视了在场的记者们一圈,微笑着答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来的优良传统。朋友来了,我们有美酒招待,豺狼来了,我们有钢枪对付。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伟大民族,我们无意与世界为敌,但是,如果世界若想与我们为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绝不退缩!”

“元首阁下,我是瑞士记者凯瑟琳,我想请问,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贵国是否还会考虑继续使用核弹?”一名金发美女记者站起来提出又一个敏感的话题。

李若风微笑着挥手示意这位美女记者坐下,然后扫视了在场所有的记者一眼,笑道:“我想,这位瑞士记得提出的问题,是在场所有的记者朋友们都想知道的,在此,我可以负责任的当着各位的面,向全世界作出承诺,在中国没有受到敌对国核威胁和核攻击这个前提下,中国,不会再将核弹应用于常规战争。

但是,我刚才也说过,核武器的主要作用是战略防御,如果滥用核弹,必然加速地球的毁灭,人类的终结,所以,作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研制出核弹的国家,我们中国人,有必要对核研究采取一定的限制手段。在此,我奉劝那些别有用心的阴谋家,不要以小心之心而度君子之腹,任何从事核研究的国家,必须征得中国的同意,并备案留档。不然的话,与其将来让他们乱用核武将这个世界毁灭,不如我们中国现在对这类国家先进行人道毁灭!”

“嗡”的一声,招待会现场再度开了锅,记者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我觉得中国元首的话有道理,必须对核弹进行限制。”

“如果这个世界只有中国拥有核弹,那么其他国家不得都看中国人的脸色?这绝对是阴谋,是中国人想称霸全球。”

“我认为应该得相互制衡,刚才中国元首的话,并没有说不准其它国家拥有核弹,而是提出得相互协商。世界上不能只有一个国家拥有核弹,最起码美国有必要掌握这种终极武器。”

“我不认为美国有必要掌握核弹,作为中国的近邻,我们大日本帝国应该拥有这种武器,便于中日两国共同监督。”

“现在中国和德国都拥有核武,轴心国必将赢得这场世界战争的胜利,轴心国万岁!”

“……”

李若风双手虚按,随着他两手的下落,招待会现场回复了原有的安静。

见记者们都将视线在自己的脸上聚焦,李若风忽然显出一种极为冷峻的表情,沉声说道:“诸位。我希望能借你们的笔和口,告诉全世界所有国家,原子弹,是我们中国研制出来的,对这种能够毁灭地球和人类的武器,我再次郑重地重申,我国政府有权力也有义务对其进行限制。如果我国发现有其他国家和政府在秘密进行原子弹的研究,而没有与我国达成协议,那么,我国保留动用一切手段对这类国家和政府进行制裁的权力,包括使用核弹!”

面对李若风这种赤裸裸的核威胁。所有的记者们不由得都有点傻眼,特别是他最后说出的那句“使有核弹”时脸上的表情和果决的语气,让记者们清醒地认识到,这位中国元首不在是开玩笑,也不是恐吓,他真的有可能再度使用核弹进行攻击。

“元首阁下,对您刚才的话,我可不可理解成,中国将对核弹进行垄断?”柳生静斋站起来望着李若风,略显颤颤惊惊地提问。

“垄断?”李若风淡然一笑,“我觉得用这个词有点不贴切。我们中国人信奉讲**也得讲集中,有**还得有专政。我知道,现在日本、美国、英国三国政府正在集中核研究专家进行核弹的攻关,在此,我向这三国政府提出建议,尽快派出专家团来中国与我们共商核物理在军事和民用方面的应用研究事宜。有我们中国专家的指导,可以使你们在核研究方面少走很多弯路。鉴于核弹对地球和人类有着毁灭性的威胁,所以,必须就核弹拥有量方面进行商权。这就好像当年对各国海军拥有的舰船总吨位有必要进行限制一样,关于核弹的配额,我希望大家能坐下来友好磋商。中国无意于称霸全球,但是,中国有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和义务,对于任何的霸权主义,我们中国政府都将予以坚决的打击!”

“元首先生的意思是,中国政府愿意将核弹技术拿出来与各国共享?”美国记者杰克逊眼中有着明显的不信任神色。

“是不是拿出来共享,这当然取决于各国政府的态度。”李若风不置可否的答道:“尽管现在是战争时期,但中国和美国毕竟还没有相互宣战,所以,正常的技术交流,还是可以进行的。众所周知,现在我们中国政府已经成为这个世界多项尖端科技的领跑者,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由我们中国制订出来的众多标准,对各个领域的加工型企业在质量和产量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现在,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商人企业家到中国来购买标准和专利使用权,可以说凡是与中国保持友好邦交的国家。他们的工业改革和经济改革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这方面,德国是最具代表性也最有说服力的。因此,保持对华友好亲善政策,是世界发展的需要,也是世界和平的需要,当然,如果某些国家非得坚持对我们中国采取敌对交恶的政策,我李忠国作为大中华联邦的元首,在此,可以代表联邦九亿五千万人民,明确的告诉这些国家,等待你们的,只能是自取灭亡!”

李若风在这次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在接下来一周的时间里,成了全世界各国新闻报纸的头版头条争相报道。各国的军事政治研究专家,也就李若风的讲话进行了综合评论。

轴心国阵营自然是全体高唱赞歌,同盟国则尖锐的指出,中国已经完全展露其企图称霸世界的尖牙利爪,李若风的讲话,是对世界各国赤裸裸的威胁和讹诈,发年肆虐欧洲的*祸,业已无限度扩大,整个世界都将面临*祸的危害。为了坚定不移的与*祸进行斗争,美国政府向全球呼誉,凡是对核物理研究有想法和经验的专家学者,请来美国,美国完全具备研制核弹的实力和工业基础,只有美国成功研制出来核弹,才能对意图称霸全球的中国进行制衡,不然的话,这个世界将变种黄种人主导的世界,其他人种都将面临被奴役的威胁。

对于同盟国在舆论上的攻击,李若风也懒得去理会,因为希特勒应他的邀请,再度访华,就世界和平稳定的问题,共商大计。

希特勒的这次访华,自然受到了中国政府最高规格的隆重礼遇。中德世代友好,这么多年来早就成了两国人民经常挂在嘴皮子之上的口号。

现在从欧洲到中国,可比前几年方便得多。整个欧亚大陆上,中国与德国的新版图早已连成一片,北平到柏林的铁路也在热火朝天的修建,中东西亚的军用和民用机场现在也达到了一百二十四个。

通畅的交通运输,使得中国和德国在消化了欧洲强大的工业基础后,工业和经济实力实现了第二次从量变到质变的腾飞。

难怪历史上有那么多人喜欢打仗,战争,的确是掠夺资源最快最有效的途径。

太和殿御书房里,李若风和希特勒正站在一张新版的世界地图前,表情轻松的对着地图指指点点,有说有笑。

“阿道夫,我看这样,对原苏联的地盘,爱沙尼亚、拉脱维亚、明斯克、立陶宛都归第三帝国,另外,莫斯科以西的大幅领土包括高加索地区,也属第三帝国,苏联在欧洲的地盘,我只要乌克兰,如何?”

“李,你真是比狐狸还要狡猾,乌克兰号称苏联的粮仓,你拿走的可是最肥沃的一块土地。”希特勒略显夸张的瞪大他那双小眼睛。

“阿道夫,要不,你把高加索拿过来与乌克兰对换一下?”

“不不不,李,高加索必须属于德意志帝国,既然你如此喜欢乌克兰这块美丽的土地,我也只能吃点亏,让给你了,谁叫我们是朋友呢。”

“阿道夫,你太不厚道了,我把苏联最有价值的地盘都给你了,仅仅只要一块小小的乌克兰,你还这么不爽快,不行,咱们得把苏联的地盘重新再分一次。”

“我的上帝,李,你不能这样,中国有句话,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你是中国的元首,怎么可以出尔反尔,不行,就按你刚才说的,乌克兰归你,其他的都归我。”

李若风心中暗笑,但脸上却是一本正经地说道:“阿道夫,这次意大利、土耳其、芬兰都有出兵出力,咱们是不是也得考虑一下他们的利益?”

希特勒脸上显出一种不以为然的表情,摇头说道:“不用,欧洲只能是德国和中国的欧洲,墨索里尼他的重心在非洲,到时候我们帮意大利在非洲抢几块地盘给他就行了。芬兰嘛,我把列宁格勒以西,包括科拉半岛都划给他们了,估计现在芬兰人正乐得找不着北呢。至于土耳其,这帮该死的突厥人后代,前不久他们不经我们两个的同意,擅自出兵意图染指格鲁吉亚等地,所以,我们得对土耳其人进行惩罚,这次,苏联的地盘一点都不分给他们,等将来打下非洲,再给他们一点好处就行了。”

李若风微微的点了点头,拉着希特勒从地图前离开,回到沙发坐下来,“阿道夫,我们现在终于把欧亚大陆上最不稳定的因素给铲除了,现在要做的,就是关起门来,埋头消化苏联人留给我们的大量资源和工业基础,集蓄力量,向英格兰本土登陆作战。可是,我听说你现在计划向非洲进军,作为朋友,我有责任和义务提醒你,非洲早晚都是我们的,你的军队必须进行休整换装,半年之后,打下英国本土,把后患解除,再向非洲进攻。”

“李,我觉得你太过于小心谨慎了。”希特勒撇着嘴说道:“我们手里可是握着原子弹,英国佬如果敢不投降,我就把伦敦变成第二个莫斯科。”

一听希特勒又把话题扯到原子弹上来,李若风不由心中一阵暴汗,知道老希现在对原子弹那真是情有独钟,苏联人面临德国百万雄师的进攻都没露出半分屈服的意思,但两颗原子弹却使得整个苏联在一夜之间彻底瓦解,希特勒现在绝对把原子弹当成了德国军事力量的王牌中的王牌。

在对莫斯科实施核打击后,看过纪录片实拍的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希特勒就三番五次的缠着李若风要核弹。李若风实在拗不过老希的“唐僧神功”,只得挑了两颗三百万吨当量的第一代原子弹运到柏林。

“阿道夫,核弹绝对不能再轻意动用,否则,你我将成为毁灭地球和人类的千古罪人。”李若风神色肃然的看着希特勒,郑重地说道:“莫斯科废墟的情况,你已经都了解了,据可靠的情报,美国、英国和日本正在抓紧时间对核研究进行攻关,把原子弹制造出来也仅仅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即算我们现在动用核威慑,迫使他们向我们屈服,但是,谁敢保证他们是心口如一,万一将来他们秘密研制核弹,然后在柏林,北平引爆,我们为了进行报复,必然也将向美英日三国的本土实施核攻击,如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由常规战争升级成核战争,阿道夫,人类的末日必将降临!”

“那我们就绝对不能给他们制造原子弹的机会!”希特勒眼露凶光的说道:“原子弹只能掌握在中国和德国手中,其他国家如果想从事核弹的研制,我们就从肉体上将他们消灭!”

———————————————————————————————

第54章 誓死还击第97章 激情燃烧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103章 抢占日资第23章 巧舌如簧第183章 平息风波第244章 延伸破击第59章 奉天战况第215章 朝鲜事变第161章 狙击建功第112章 松沪抗战(一)第78章 以狮搏兔第159章 势均力敌第140章 风起上海滩第80章 紧急刹车第151章 心中悸动第209章 核暴风云第237章 登陆序幕第247章 东西搏奕第47章 历史真相第132章 松沪抗战(二十一)第190章 尔虞我诈第198章 中国威胁第216章 深谋远虑第151章 心中悸动第139章 无心之失第36章 准备严打第65章 总攻反击第164章 连琐反应第49章 掠夺计划第83章 斗智斗勇第157章 攻防对战第65章 总攻反击第235章 出兵北非第46章 秘密谋划第240章 两岛齐进第177章 出乎意料第36章 准备严打第228章 大歼灭(三)第65章 总攻反击第249章 微妙的世界格局第36章 准备严打第96章 策反魔女第120章 松沪抗战(九)第62章 拖刀之计第125章 松沪抗战(十四)第186章 磨兵砺剑第112章 松沪抗战(一)第57章 活捉板垣第145章 战略构想第212章 以彼之道第24章 外籍兵团第60章 活捉建川第35章 采取措施第218章 定计印度第80章 紧急刹车第168章 大跌眼镜第41章 李氏军械(续)第180章 谍影迷踪第28章 正式编制第150章 对应策略第40章 李氏军械第82章 亲临前线第73章 风良结盟第185章 狼烟将起第158章 铁壁铜墙第62章 拖刀之计第44章 战前准备第207章 利剑出鞘第31章 中统美女第23章 巧舌如簧第153章 当即立断第178章 舰队出访第97章 激情燃烧第243章 双线激战第42章 整合西北第119章 松沪抗战(八)第174章 国防改革第146章 杜公登门第129章 松沪抗战(十八)第112章 松沪抗战(一)第124章 松沪抗战(十三)第104章 暴发冲突第201章 忙里偷闲第189章 坐地分赃第165章 诡异战局第63章 重炮攻击第24章 外籍兵团第239章 海港激战第29章 难言心结第41章 李氏军械(续)第56章 突袭行动第180章 谍影迷踪第69章 日军反应第68章 外交策略第135章 松沪抗战(二十四)第186章 磨兵砺剑第93章 分工合作第41章 李氏军械(续)第142章 戴笠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