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巧舌如簧

“嗯,都是原白俄军人,现在俄国被红色苏俄取得了政权,像他们这样流落到中国来的军人有不少,我听说迪化就有一支数百人的由这类军人组成的部队,为迪化政府效力。”李若风不以为然地说道。

“那些俄国佬跟你这些不一样。”马仲英呐呐地说道:“迪化的那些人像流寇,而你的这些人才是真正的职业军人。”

“呵呵,不都是俄国人嘛!没什么不同,都一个德行。”李若风显然不愿在这个问题上跟马仲英过多地探讨。

马仲英不住地晃着脑袋,喃喃地道:“不一样,不一样,他们一个个都像是出鞘的战刀……”

李若风没跟马仲英再多说废话,而是径自走进了警备司令部的大门。

马仲英望着那群地狱火,一步三回头慢吞吞地跟在李若风身后走着。

司令部司令办公室中。

李若风,马仲英在欧式真皮沙发上相对而坐,闭门长谈。

屋内除了他俩,再无第三人。

马仲英自进来坐下后,一直没吭声,轻闭着双眼,不知在琢磨什么。

气氛一时间显得很沉闷,墙角摆着的那座落地钟发出的嘀哒声让人格外觉得发悚。

“马主席,其实,我觉得,咱俩实在有太多的相似之处,我们应该可以成为朋友,知己,甚至兄弟!”李若风主动地打破了二人间的沉默。

“别叫主席,我很清楚你根本就没放在眼里。”马仲英摆着手将两眼睁开,平静地道:“我马仲英虽说自视甚高,但在你面前,我还是有自知之明。”

“大丈夫岂能妄自菲薄!”李若风冷笑着说道:“在西北地境,谁不知尕司令七人举兵,以弱冠之年便打出一片天地,三打河州二战宁夏,连蒋总司令都亲自接见过的人又岂是等闲之辈,在我眼里,你比东北那个张汉卿强得多!”

“呵呵,三打河州二战宁夏,马某都是败军之将……”

“此非战之过!”李若风打断了马仲英的自嘲,“我指的是尕司令的血性,是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势!”

“你真这么看?”马仲英凝视着李若风问道。

“字字由心!”李若风目光炯然地回视着他毅然答道。

“李承啸是你什么人?”

“我四叔。”

“你们李家最终目的何在?”

李若风深深的看了马仲英一眼,缓缓说道:“河西走廓我还没看在眼里,我只不过是借道,我的目标,新疆!”

“新疆?!”马仲英怔了怔。

“没错,就是新疆!”李若风将身体朝沙发靠背上向后一靠,“仲英兄,谋取新疆,我也只是暂时之举,说真的,我对中国人打中国人并不感兴趣,我最终的目的,是抗击日本人!”

“日本人?!”马仲英不解地问道:“你要对付日本人,应该去东三省才对,这河西走廊,新疆,也离那边太远了吧!”

李若风身体前倾,正视着马仲英道:“仲英兄,以你之见,日本人一旦入侵东三省,凭他们的国力,还有完善的工业体系,发达的科技,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你觉得,东北军能守得住?国民政府敢跟日本人开战?五三济南惨案,国民政府有放个一个屁?派过一个兵?”

“日本人的确太猖獗!济南血案,是每一个中国军人的耻辱!仲英经略河西,就是想组建抗日力量!”马仲英咬牙切齿地说着,忽然似是想起什么,星目一亮,问道:“你想把新疆建成一个抗日根据地?”

“对!甘、肃两地,资源太少,远远比不上新疆。”李若风说道:“我们家很早以前就多次派人对新疆进行地质调查。新疆有着辽阔的地域,适宜的气候,复杂多样的地貌和土壤,不仅风光旖ni,而且特产资源十分丰裕。

在群山峻岭、绿洲戈壁之间,有着数不尽的‘粮仓’、‘肉库’、‘油盆’、‘煤海’。在这块‘宝地’上,拥有大多的量煤、铁、金、铜、钨、汞、锡、铅、石油等丰富矿产,拥有近331万公顷耕地,1000多万公顷可垦荒地。新疆日照长,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水资源也较充足。这些都为发展农业、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著名的丝绸之路,则可把新疆的物产远销中东和欧洲。”

马仲英听得差点没傻眼:“你有没有搞错,你说的是新疆?就那又穷又破的地方?”

“千真万确!仲英兄,新疆可是个宝地,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李若风神秘地笑道:“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杀向新疆?那里可比咱们现在所在的这强太多了。这个信息,除了你,我可是再没告诉过第二个人。”

“如果你不是蒙我,这么大的一个宝地,傻子才不去!”马仲英两眼贼亮贼亮地答道:“若风兄,你真没骗我?”

“仲英兄,你觉得我有骗你的必要?”李若风一本正经地反问道。

“是啊!你还真没骗我的必要。以你现在的实力,没有我,也能轻易地把新疆拿下。”马仲英像是自言自语地道。

“安啦!仲英兄,你完全可把心放肚里。”李若风笑道。

“已被你算计过一回来,我能对你放心才怪。”马仲英苦着脸道。

“行了行了,过去的事咱们就别提了,再说,你现在也没什么损失啊!”李若风板着指头给他算道:“你看,你们独立建省,我支持;你当省主席,我赞成;你要搞新政,我从不反对;现在,马步芳进犯,我又第一个挺身而出,帮你分忧。你说,纵观天下,还有谁像咱这么仁义?”

“你不费吹灰之力就把我费尽心机打下的甘州弄到手,这些当然都是你该还我的。”马仲英轻松地笑道。

“仲英,这话咱可得挑明了说。”李若风虎着脸道:“我虽控制了甘州的军权,但可有干涉过地方事务?这么长时间以来,我有在甘州征过一分税?收过一分饷?我出人出力出钱,替你挡风避险,你还敢说我得到了甘州?仲英兄,咱们做人,可得讲良心啊!”

好了,李若风现在义正辞严地倒打一耙。

这不,还把马仲英说得张目结舌,无法反驳。

“听你这么一说,好像还是我马某人欠你的啊!”马仲英呆呆地自语道。

“那是当然,咱可是有理走遍天下。”李若风大言不惭地答道:“不过呢,仲英兄,兄弟还有那么点家底,所以你也不用放在心上,甘州,你想要,我随时都可把人撤走。”

可怜的马主席,从跟李若风见面一开始,就被震住了心神,结果不知不觉间被李若风牵着他们心思走,最终导致他不但不能恨李若风,反过来还得感激他。

这做人,真是不能太无耻啊!

马仲英这时哪能会肯李若风把人撤走,只能苦笑着望着李若风道:“若风兄,兄弟被你耍得团团转,却还无话可说,佩服佩服!”

李若风面容一肃,说道:“仲英兄,待兄弟收拾完马步芳,回来定当专程为你摆酒陪罪!”

“若风兄,言重了,此战,你我一荣俱荣,一辱皆辱。仲英定当跟你同进同退!”马仲英郑重地说道。

“行,仲英兄,你把家看好,等着我的捷报!”

“若风兄,仲英恭祝祝旗开得胜!”

“承仲英兄吉言,改日你我兄弟再聚,界时再煮酒论英雄。兄弟军务在身,不敢再多耽搁,就此别过!”

说完,李若风长身而起,第二次向马仲英伸出右手。

马仲英双手握着李若风的右手,用力一握,由衷地道:“兄弟,保重!”

“保重!”李若风说完,毅然转身,不再回头,朝门边走去。

马仲英默默地看打着李若风的背影,脸上很平静,但眼神却是十分复杂。

他实在看不透这个跟他一样的青年俊杰。

此番前来,他也没兴师问罪之意,实力不如人,就只能承认现实。

他原来一直认为甘州丢了。

可刚才经李若风那么一讲,回过头来再仔细寻思,发现还真是那么回事,孙震的部队到目前为止,还没从甘州财政伸手要过一分钱军饷,而且所有的税警都是由甘州政府指派,孙震的部队从来没设过任何税卡。他们除了合理的征粮,完全充当了一支合格的纪律严明的甘州守备军队。

再这么看来,李若风此人真是志不在河西走廊。

否则以他的实力,完全可以一鼓作气把肃州也纳入囊中。

看来,他还是比较有诚意的。

合作是没问题,但合作后,利益如何分配,谁来当这个最高决策者,军权如何划分,财政归谁掌控等等系列问题,肯定不会是他马仲英说了算。

马仲英再度陷入深思。

第228章 大歼灭(三)第215章 朝鲜事变第200章 费尽心机第122章 松沪抗战(十一)第58章 巧夺重炮第59章 奉天战况第115章 松沪抗战(四)第81章 调整部署第106章 风起云涌第189章 坐地分赃第210章 强硬立场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175章 战争策划第32章 夫妻情话第43章 回归军营第101章 合纵连横第99章 参谋论战第248章 利益互换第82章 亲临前线第67章 防御布署第231章 摩步逞威第47章 历史真相第170章 佳人在怀第195章 重用经国第111章 整合资源第212章 以彼之道第11章 洞房花烛(一)第240章 两岛齐进第245章 国家战略第247章 东西搏奕第73章 风良结盟第16章 深谋远虑(上)第41章 李氏军械(续)第118章 松沪抗战(七)第219章 阴谋论(上)第162章 大好局面第48章 再添胜算第44章 战前准备第45章 秘密潜入第217章 小家大国第181章 铁血手腕第217章 小家大国第114章 松沪抗战(三)第5章 国内局势第87章 城内混战第35章 采取措施第203章 南洋支队第127章 松沪抗战(十六)第127章 松沪抗战(十六)第113章 松沪抗战(二)第34章 己所不欲第35章 采取措施第37章 夫妻交心第98章 夫妻夜话第58章 巧夺重炮第161章 狙击建功第71章 国内态势第230章 抢滩登陆第131章 松沪抗战(二十)第202章 四虎归来第5章 国内局势第117章 松沪抗战(六)第102章 盘点日资第251章 大将和元帅第224章 歼灭蒙哥马利(下)第214章 无可奈何第77章 战局变化第152章 迷离战局第160章 疯狂反扑第15章 家族会议第224章 歼灭蒙哥马利(下)第160章 疯狂反扑第163章 斩首行动第49章 掠夺计划第63章 重炮攻击第165章 诡异战局第212章 以彼之道第165章 诡异战局第23章 巧舌如簧第20章 整军备战第89章 连锁反应第3章 ,四通商社第5章 国内局势第1章 ,游子归来(一)第21章 部属交心第239章 海港激战第125章 松沪抗战(十四)第189章 坐地分赃第166章 接见石原第65章 总攻反击第5章 国内局势第115章 松沪抗战(四)第15章 家族会议第218章 定计印度第111章 整合资源第37章 夫妻交心第26章 虎头蛇尾第158章 铁壁铜墙第142章 戴笠求情第118章 松沪抗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