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国府来客

李若风轻取金昌和凉州,自然让马仲英欣喜若狂。

当然惊喜的同时,心里对李若风的实力也越来越忌惮。

身边守着一头不受控制的猛虎,任谁也睡不好觉。

李若风能这么轻松下渗透进河西走廊,便实际控制了甘州、金昌和凉州,很大程度上,钻了西北兵力分散空虚的漏洞。

再加上马仲英急于扩充势力,求贤若渴,结果“引狼入室”,导至河西行省的绝大多数军权被李若风控制,不得已才接受城下之盟。

拿下金昌和凉州后,李若风马上召集部属,一方面稳定地方政治、经济,一方面商量谋取兰州。

马仲英的迅速扩张,让兰州陷入慌乱之中。甘肃省主席马鸿宾一面安排手下八大员杨思、张维、裴建准、喇世俊、赵元贞、王廷翰、王祯、李朝杰加强舆论造势,夸大河西行省赤化形势,一面加紧连系马鸿奎,让他赶紧带兵增援。

马鸿宾虽被老蒋任何为甘肃省主席,但他的政令有时连兰州都出不了。这个时候的甘肃,自从冯玉祥军大部调走,地方大小军阀分割盘踞,极为混乱,马仲英等在张掖、酒泉一带;马步芳部下马驯在凉州、金昌一带;马廷贤在天水一带;鲁大昌在陇西、洮、岷一带;陈珪璋在平凉一带;黄得贵、王富德、李贵清等在固原一带,蒋介石都给以各种名义,使之反冯。所以各霸一方,不相统属.横征暴敛,为所欲为。

冯玉祥残部只有吉鸿昌留下的一个旅,旅长是雷中田,后扩充为一个师,蒋介石也给以暂编第八师的番号,雷任师长,驻在兰州。

兰州此时的兵力,也就马鸿宾的暂编第七师和雷中田的暂编第八师。

雷中田的暂编第八师根本就不听马鸿宾的调动,马鸿宾能动用只有暂编第七师。

而暂编第七师的兵力连马步芳的兵力都比不上。其编制:十九旅旅长马玉麟,第一团团长冶成章(后升骑兵旅长),第二团团长马应图。二十旅旅长马显诚,第一团团长马赞良(兼北路保安司令),第二团团长马开基。直属工兵营长马忠,炮兵营长马普仁。全部兵力加起来不足一万五千人马。

而就是这个时候,陈立夫带着叶蓓等一众国府官员,乘飞机经西安中转来到兰州。

陈立夫的到来,让马鸿宾心中大定,他极力夸大马仲英赤化的程度,要求中央派兵进行围剿,不然后果难测。

陈立夫一面安抚马鸿宾,一面派人与马仲英进行联络。

马仲英接到兰州方面的电报,当即回电热烈欢迎南京国府特派员来河西行省视察政务、民生。

聪明如马仲英之流,当然知道能得到南京中央政府的认可,对他经略河西行省的重要意义,同时,他也认识到这是他跟李若风摊牌的绝佳机会。

地盘已经打了下来,李若风也不打算再躲在幕后,从家族所拥有的情报网传来消息,知道自己近年来的作为已经成功引起了国民政府高层人士的注意。是以他按自己的既定思路,开始整编部队。

李承啸这个时候也迅速安排人员,进驻凉州和金昌,整合这两块地盘的地方经济。

尽管李若风实施的商业经济政策,与马仲英推行的新政有所区别,但二者却在某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特别是在土地政策方面,马仲英也没完全按张韶雅、吴应祺等共党人士提出的苏维埃模式,把地主富农资本家一杆子打死,而是只对在当地民愤较大的恶绅劣霸采取镇压手段,对开明富绅则用温和策略要求其降租减赋以减轻农民的负担。

让农民拥有土地,是李若风和马仲英在他们的领地实施地方治理的共同方针。也正因为这样,李若风才没有对马仲英及其势力动用暴力手段。

陈立夫的到来,让李若风的兰州只能攻略胎死腹中,从而把精力集中起来应对陈立夫这位最高当局派来的钦差大臣。

对老蒋的治国方针和政治手段,李若风还是有所了解,明白只要不碰老蒋的“逆鳞”,老蒋对那些已经取得地盘的地方军阀基本上还是以安抚拉拢分主。

谈判,当然其核心就是各自利益。要想在谈判桌上将利益最大化,手中有副好牌无疑是最佳选择。

李若风从来就不担心自己手中没牌。

四月二十一日,陈立夫一行抵达甘州。

以马仲英为首的甘州势力,进行了相当隆重的欢迎活动。

其中尤以李若风刻意组成的那支由三百名身高体型基本相当的年轻战士组成的仪仗队,最为引人注目。

这些支仪仗队,是李若风从现有部属中精调细选组成的。他们年龄都在二十左右,身高在一米八零上下,体重在七十五公斤左右,全部五官端正,脸上没任何伤痕。

三百名战士,分成三个百人方阵,横成排直成线,斜看也是一溜线。每人身装崭新的西北军制式军装,一水的德国毛瑟98步枪,刺刀擦得雪亮。

每个方阵前架了六挺马克沁重机枪,八门60迫击炮,四门80迫击炮,十八挺勃朗宁轻机枪。

此番随李立夫一道前来的,还有马鸿宾和陈诚。作为军事观察员,陈诚和马鸿宾对马仲英部下所展现出来的士兵素质和装备,感到深深震惊。

作为马仲英的唯一陪同者,一身西北军上校军装的李若风,从见到他的第一面起,便引起了陈立夫的莫大兴趣。

对于这个只闻其名而不得见其人的神秘人物,陈立夫可是关注他差不多一年了。

于是,这就造成了陈立夫一路上大多数时间都在跟李若风交谈,无形中把马仲英给晾在了一边。

这种场面,也让马仲英暗暗惊心。因为他没想过李若风居然早就受到了南京政府的关注。他现在甚至有点怀疑,李若风会不会是南京中央政府特意安排对西北势力进行渗透安插的棋子。

以马鸿宾的精明,他当然也看出了此中的奥妙,敢情现在的甘州也不是铁板一块啊!此下他心中更定。

李若风及其部下全都穿着西北军制式军装,明显跟马仲英自制的甘宁青联军灰色服装不同。

马仲英的失意,自然也落入了张韶雅、吴应祺、黄文忠等人的眼中。

李若风的突然崛起,让张韶雅、吴应祺等共党人士有点措手不及,他们一直以为甘州的军权是掌握在孙震和庄宇这两人手中,对于李若风,他们手头没有任何关于此人的资料。

一旦马仲英失势,河西走廊重新落入国民党反动势力的掌握,他们这些共产党势必遭到反动武装的清洗。而此时江西瑞金的苏维埃政权正面临蒋介石的第一次围剿,形势非常严峻。

甘州的局势,几方欢喜几方忧。

在陈立夫的暗中示意下,欢迎活动结束,李若风撇开马仲英,将陈立夫、陈诚请进了司令部办公室进行密谈。

李若风的气质、风度,以及不亢不卑的谈吐,深得陈立夫、陈诚的好感。

陈立夫来之前,没想到李若风如此好说话。他原本以为以己度人,凭李若风的家世经历应该是那等心高气傲年少轻狂之流,哪想到他会如此恭谦随和有礼有节。

其实,陈立夫又哪会明白李若风的心思。

第205章 家族论计第109章 国防新军第51章 板垣之智第51章 板垣之智第244章 延伸破击第100章 权衡得失第168章 大跌眼镜第39章 大伯来访第95章 川岛芳子第223章 歼灭蒙哥马利(中)第9章 谋定方动第11章 洞房花烛(一)第63章 重炮攻击第23章 巧舌如簧第213章 还施彼身第93章 分工合作第41章 李氏军械(续)第188章 釜底抽薪第167章 祸水南引第105章 对日宣战第187章 英国首相第91章 奉天谍影第11章 洞房花烛(一)第228章 大歼灭(三)第199章 日美合谋第132章 松沪抗战(二十一)第66章 胜利全歼第12章 洞房花烛(二)第108章 冯帅出山第204章 天意使然第109章 国防新军第150章 对应策略第86章 制造混乱第92章 少帅返程第238章 撕杀大岛第198章 中国威胁第147章 曝光黑幕第231章 摩步逞威第2章 ,游子归来(二)第242章 烈火纵情第127章 松沪抗战(十六)第243章 双线激战第62章 拖刀之计第134章 松沪抗战(二十三)第146章 杜公登门第48章 再添胜算第128章 松沪抗战(十七)第244章 延伸破击第177章 出乎意料第78章 以狮搏兔第118章 松沪抗战(七)第137章 松沪抗战(二十六)第226章 大歼灭(二)第209章 核暴风云第139章 无心之失第186章 磨兵砺剑第175章 战争策划第47章 历史真相第195章 重用经国第96章 策反魔女第69章 日军反应第210章 强硬立场第183章 平息风波第9章 谋定方动第212章 以彼之道第26章 虎头蛇尾第37章 夫妻交心第156章 焦灼战局第173章 以退为进第121章 松沪抗战(十)第189章 坐地分赃第153章 当即立断第237章 登陆序幕第126章 松沪抗战(十五)第62章 拖刀之计第43章 回归军营第133章 松沪抗战(二十二)第51章 板垣之智第149章 全军备战第39章 大伯来访第206章 末日疑云第1章 ,游子归来(一)第53章 战斗怒吼第165章 诡异战局第93章 分工合作第15章 家族会议第249章 微妙的世界格局第81章 调整部署第37章 夫妻交心第229章 占领印度第85章 反间之计(二)第77章 战局变化第142章 戴笠求情第6章 未雨先筹第157章 攻防对战第149章 全军备战第153章 当即立断第54章 誓死还击第82章 亲临前线第229章 占领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