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一次见蒋公

南京,汉府街旁,夫子庙金陵路1号,南京国民政府。道旁树木林立,没有多少高大建筑物。后世总统府四周,许多高楼拔地而起,真是今非昔比。

国民政府总揽中华民国之治权,政府由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考试院、监察院组成,设主席1人,委员10~12人,国民政府主席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蒋介石当选国民政府主席兼陆海空军总司令,政府辖区包括江苏、浙江、安徽(一部)、福建、上海、南京、广东、广西等。从此蒋公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统治,直到1975年4月5日病逝于台北。

12月29日,张学良在奉天宣布东北易帜,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31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至此,南京国民政府成为得到国际承认、代表中国的合法的中央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洋军阀势力完全退出历史舞台,但实际上各个地方军阀势力依旧盘根错节,心怀鬼胎,蠢蠢欲动老实说老蒋比起**,无论是政治工作还是关心民生都要勤勉,但是他失败就失败在没有**会收买人心,太孤高了。当时老蒋可以说是中国最高统帅,但是他没有奢侈挥霍,生活简朴,勤于政务。

国民政府居于大院中部;东花园里有社会部、地政部、水利部和侨务委员会;西花园有主计处、军令部、总统府军务局、首都卫戍总司令部。这么多机构挤在这个院子里,一方面说明院子很大,另一方面说明当时的机构比较精简,吃皇粮的官员不多。如今政府机构臃肿,恐怕连其中的一个乡镇机构也放不下。

走进国民政府的西式正门,眼前是数十米的笔直走廊,两侧有礼堂、外宾接待室、总统休息厅及参事处、文官处等。走廊尽头,后院里有栋西式楼房,以林森的号命名为“子超楼”。别看貌不起眼,确是国民政府的中枢,总统办公室就在楼内。行政院、参谋本部和主计处也在这里办公。

蒋介石上班的“子超楼”办公楼只有一部老掉牙的电梯,嘎嘎作响,恐怕很少有人敢乘坐。20世纪20年代末期,上海国际饭店的电梯已经相当先进了。据说,蒋介石从来不坐电梯,走上走下。电梯是给来访的老先生们准备的。也许是这个原因,侍卫长懒得更新电梯。

蒋介石的办公室在二楼119,在戴笠的带领下,冯全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兴奋。戴笠看在眼里,轻声说,“别紧张,只要不犯错误,蒋公还是很和蔼的。你为党国立下这么大功劳,蒋公很满意,不要怕。”

也许戴笠看来自己的安慰起了作用,实际上冯全也想开了,我又不真的是蒋的部下,勉强可以称得上是合作关系,怕他干嘛,又不会吃了我。

来到门口,侍卫长看了看戴笠,点了点头,示意两人稍等。“噔噔”,轻敲了两下,马上,带有一点奉化及上海方言,不太标准的国语声音传来,“请进!”

侍卫长除了负责“总统”安全,领导武官,协调宪兵、警察和部队外,还得注意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包括“总统”的吃、喝等问题。“总统”的安全保护,包括吃喝在内,必须提防有人从此处下手。蒋介石回家吃饭,有专门的厨师帮他打点,就连饮用水都是从家里带,有专人为他准备。

在蒋介石时期,因为“总统”的秘书编制在侍卫室,所以“行政院”和国民党的公文,都要先送到侍卫室。因此,传递公文也就成了侍卫室例行的工作之一。尤其是情报系统的公文,历来都是由侍卫长亲自送到“总统”办公室,绝不假手他人。

蒋介石的办公室只有三十多平米,靠墙几个文件柜,一张办公桌,几把椅子,所用家具极为普通,远没有当前一些乡镇领导的办公室阔气。墙上交叉挂着国民党的党旗。孙中山先生的照片下,挂着他老人家手书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蒋介石身高179,不算高,但绝不算矮。一身长袍马褂,很是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其相貌,既有军人的男子气概和刚烈,又有似文人的儒雅与清俊,最关键的是都不失浩然正气与霸气威风。蒋的个人魅力,冯全偷偷地观察,感觉此人气度番茄,相当神气,威严不敢与其对视,一看便知不是凡人。

蒋、毛两人都对发型从一终,一个始终把头发剃的极短,另一个始终梳着中长发,貌似都很适合自己,从来都不换发型。历史上光头也不少,呵呵,当然包括出家的真假和尚,但蒋介石绝对是最著名的一个,没有之一。

“雨农啊,这位是?”此时的蒋介石28年41岁,刚和宋美龄再婚,“校长!学生把披露日本《田中奏折》的党国忠臣带来了。”

口快的戴笠带着完成任务的欢喜兴奋地说明了来意。蒋介石把目光又朝向冯全,看了看,感觉很是满意。

“校长好,学生冯全冯子公前来报到!”

冯全精神抖擞,声音很洪亮。

虽然是两世为人,冯全却没穿过军装。知道他用人行事十分注重仪表和风度,为给蒋介石留下一个好印象,以便日后加深合作。穿了一深蓝色的中山装,黑皮鞋擦得铮亮。掩盖不住浑身的精神干练,一看就是身手高超,能征善战之辈。

听到冯全称呼校长,不仅蒋公不解。戴笠更加迷惑,“妈的,老子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次落榜了后改名再考,才考上黄埔六期学员,你这家伙上来就称校长,不带这么拍马屁的。”

“黄、浙、陆、一”即黄埔军校毕业、浙江人、陆大毕业、第一军出身,讲的是蒋介石的用人偏好,这样的人就最有可能飞黄腾达,仕途无量。

蒋介石低头沉思,不得其解,考虑了一下,轻声的说“你不是黄埔毕业,不是我学生,不必叫我校长。”

“蒋公作为我国政治和军事领袖,领导敢死团攻打杭州,光复浙江,是辛亥革命的功臣,又领导北伐打倒军阀,重建南京国民,结束我国长期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现状,把地方割据的权力收归中央,统一了乱世中的中国,堪比秦皇汉武。又创立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与政治人才,组成以黄埔学生为骨干的革命军,使军队走向正规化。经济政策注重富国强民,大力推广文化教育事业,在内忧外患,极度艰难的情况下,稳固了边疆,巩固了中央政府的统治,避免了国家分裂。是晚辈学习的楷模。”

第226章 认祖归亲第252章 求打包带走第107章 地极仙果的威力第356章 一家团圆第319章 郎情妾意第199章 双刀客第46章 全歼日本先头部队第104章 土豪,咱们做朋友吧第152章 送给第八师团的礼物第212章 请蒋公保媒第283章 好事成双第243章 我要开银行第75章 又推倒一个第76章 日本毒气岛第67章 咱们结婚吧第287章 再回基地第328章 王者归来第64章 城镇化第88章 和美人野炊第100章 首次遇挫第187章 古北口大捷第126章 火烧连营第140章 五见蒋公第210章 六尊望夫石第216章 备荒储备第277章 情难自禁第396章 俘获货轮第34章 正金银行大劫案第345章 招工启事第343章 武藤之死下第331章 低调的临时工第22章 蒋公请喝茶第122章 等会吃马肉第257章 九州银行第404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28章 被人截和第344章 轻轻的离开第378章 一辆新马车第183章 西白虎出阵第332章 火山口第68章 推倒第238章 尴尬的小两口第178章 雪中送炭第407章 以直报怨第154章 捞一票就走第13章 黑龙江的新胡子火麒麟第326章 青年金日成第3章 真的有系统的存在第244章 我不喜欢当官第16章 惊喜连连第34章 正金银行大劫案第313章 大胆的走第168章 鸡犬不宁第70章 再捐3000万大洋第359章 泽被苍生第223章 钱也要,人也杀第149章 第四旅团的菊花第179章 夜布口袋阵第310章 绝望的女犯第178章 雪中送炭第406章 转危为安第154章 捞一票就走第17章 田中奏折 举世震惊第215章 文明结婚第244章 我不喜欢当官第64章 城镇化第99章 防谍运动第11章 搅局皇姑屯事件第361章 安保小组第123章 骑兵第四旅团的末日第165章 打蛇打七寸第135章 计划实施第168章 鸡犬不宁第75章 又推倒一个第304章 遭遇抗联第58章 一二八事变第22章 蒋公请喝茶第138章 各方反应第37章 收二房第320章 鸡飞狗跳第371章 今晚住哪儿第397章 危机来临第206章 难忘的晚餐第124章 翠花,上马肉第302章 一窝端第367章 冯全是谁第15章 合作剿匪第113章 疯狂DISCO第105章 虎口救美第291章 请蒋公来陪审第124章 翠花,上马肉第271章 两个人去哪儿了第383章 福利分房第51章 全歼第二师团第25章 举荐蒋百里第10章 全歼日本土匪(二)第177章 大刀队重现江湖第200章 醉卧沙场第319章 郎情妾意第26章 日本战略情报收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