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调整部署的伪军

说到这里,李子元看了看天上正在盘旋的敌机,以及地面上正在隐蔽的部队。从身边的王均手里面要过电报纸,快速的起草了两封电报。一封是给军分区的,将眼下潞东境内战况向上级做一个详细的汇报,另外一封是给现在还留在硚口一线隐蔽待机的三营。

李子元在电报上,命令宋维业的三营立即放弃硚口一线阵地,全营就地北上。直插伪第五十师的背后,监视该师下一步的行动,并密切监视壶北至壶关的公路。如果这个伪第五十师继续北上就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是打光了也要缠住他们。

总之一句话,就是绝对不能让这个伪五十师剩余的部队,与正在从东面向着九鼎山区扑过来的伪第三十八师形成配合,对九鼎山区形成真正的钳形攻势。在电报上,李子元甚至用了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语气。至于硚口一线,现在只能暂时的全面放弃。

根子都已经出现了危险,其他的什么也都顾不上了。对于李子元来说,眼下的关键问题是,绝对不能让九鼎山区出现任何的危险。他的部队就算打光了,也得将九鼎山区坚壁清野的那几万群众,以及大批地方干部给掩护出来。

否则这个后果,他李子元承受不起,潞东军分区承受不起,就连整个太行军区都承担不起。面对着眼下的这个局面,李子元能够做到的也只有全力以赴了,绝对没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

下定决心破釜沉舟的李子元,在王均指挥几挺对空重机枪,以及用人当高射枪架子对空射击的苏制转盘机枪,交叉火力掩护之下带着部队。不顾天上日军飞机的轰炸和扫射,强行向着九鼎山口战场穿插增援。

为了掩护部队冒着敌机轰炸,强行向九鼎山区穿插。眼下全团最精通对空火力的王均,将李子元调拨给他指挥的团重机枪连,以及一营重机枪连发挥到了极致。在留下来亲自操纵缴获的那门布雷达小炮的周同配合之下,将密集的火网洒向了天空。

他的意图很明显,不仅要将敌机吸引到自己方向来,尽可能的减少部队向九鼎山区穿插途中,因为敌机轰炸和扫射带来的伤亡。整个行军路线上,全部都是山路。一枚*落下来,这个伤亡数字会相当大的。

王均带着李子元交给他的机枪,组织的对空火力网就暴露在光秃秃的几个山头上,不顾自己的伤亡将敌机给吸引了到了自己头上。保证了部队主力在强行穿插过程之中,未因为敌机的轰炸和扫射付出太大的伤亡,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

不断在天上盘旋的几架日军飞机,因为八路军一向缺枪少弹。不仅几乎无高射武器,而且就算有也没有多少人会用。因为没有可靠的弹药补充,基本上就是偶尔有使用,绝大部分也只是一锤子买卖。

就算他们装备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当高射机枪使用的重机枪,也因为弹药匮乏而无力还击。一般在与日军飞机遭遇的时候,除了就地疏散隐蔽之外,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只能硬着头皮挨炸。

估计压根就没有相当底下的八路的火力这么凶猛。虽说只有一门可以高射的小炮,但可对空射击的重机枪数量并不少。这些在空中逞凶惯了的日军飞机,对于王均不顾自己轰炸和扫射,架起来的机枪根本就没有理会。

自认为对八路作战他们可以放心的俯冲轰炸、扫射,而根本就不必担心地面火力打击的日军飞机。饰无忌惮的继续不断俯冲,卖弄着自己的飞行本领。就像王均架起来的九二式重机枪,以及苏制轻机枪根本不存在一样。

而王均也很能沉得住气,举起李子元特地给他配发的那部六倍望远镜,不断的估算着日军飞机俯冲的速度和距离,直到这些飞机已经到了他认为最佳射界的时候,才下令几挺重机枪和六挺苏制转盘机枪开火。

接到王均的命令,所有的机枪射手狠狠的扣动了扳机。亲自操纵那门二十毫米小炮的周同,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将弹匣中的几发炮弹打了出去。密集的火网直接将天上几架日军九九式轻轰炸机中的两架打的凌空爆炸,一架日军飞机拖着长长的黑烟落荒而逃。

击落两架、击伤一架日军飞机,知道日军一旦吃了亏肯定要报复习惯的王均,却是不敢有任何的大意。整个部队向着九鼎山区强行穿插过程之中,王均带着李子元调配给他的机枪,一路上不断采取跳跃式的行进,沿途给部队撑起一张火网。

如果不是有被俘的几百伪军俘虏,沿途帮着搬运重机枪和那门二十毫米小炮,估计仅仅不断的采取交替向前运动,就把王均和他的机枪手给累垮了。别的部队沿着山路快速的前进,他们却需要不断的爬山,并抢占山头制高点以满足射界的要求。

几乎可以说,王均带领的掩护小组整个穿插其间,要比一般的部队疲惫几倍。如果没有那些被俘的伪军临时充当搬运工,扛着上百公斤的机枪不断的爬山,压也把机枪连的战士给压垮了。

在这些被俘伪军帮忙的时候,王均这才明白为何在眼下部队并不适合携带俘虏行动的情况之下,自己的那个团长为何坚持将这些俘虏带上。原来就是为了让这些俘虏,在必要的时候帮着背背扛扛啊。

其实王均哪知道,李子元之所以坚持带着这些俘虏行动,甚至不惜在兵力紧张的时候,拨出来两个排专门押送这些俘虏。他判断的原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担心这些俘虏被释放回去,会被两支伪军在第一时间补充战损。

这些可都是完成训练的士兵,并不是那些无法上战场的新兵。现在与正规作战部队,除了没有武器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差别。只要将他们放回去发给武器,这些家伙马上就可以上战场作战。

而自己的部队,哪怕是在战场上彻底打残,在眼下反扫荡作战任务极重的情况之下,也是没有办法补充的。这就意味着将这些伪军俘虏放回去,双方的实力对比是此消彼长的。将这帮家伙释放回去,这不是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就算要遣散,也得等到这场反扫荡作战完结。否则,只能增强敌人的实力。再说,这些人动员过来,就是极好的兵员。自己不能放着这群眼下除了思想上,那里都合格的补充兵员不用,再去动员那些民兵参战吧。

李子元算计的不仅很精确,这些俘虏行军期间,李子元还将身边几乎所有的政工人员都派出去。用李子元的话来说,他们的任务就是要在最短时间之内,用洗脑的方式尽可能的转变这些伪军的观念。

这也那些顽固不化、不容易转换,或是因为家属的原因不敢留下的军官,还有老兵油子直接被他遣散的原因

相对于一路小心翼翼的王均,挨了一闷棍的日军果然转手就要报复。被击落击伤三架飞机之后,剩余的几架日军飞机虽说不敢在像之前那样毫无顾忌。但却通过各种通讯联络手段,又调来了六架挂满了*的飞机。

好在王均早有准备,不断的以火力驱逐这些日军飞机。只要他们不能低空扫射,或是不能进行精确轰炸,对于王均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只是李子元唯一计算失误的地方,就是那些被遣散的军官和老兵油子,在对日军和伪军炮兵作战的时候,又一次被他给逮了回来。

这次这次军官和老兵油子,在被李子元遣散的时候,却是因为再一次成为自己长官的出气筒,却是死活都不肯走了。尤其是那个在首战之中,与他对峙的那个伪军官,态度最为坚决。既然回去也是一个死,我就暂时跟你们走到底了,反正你们八路不杀俘虏。

既然这些家伙死活不走,李子元倒也干脆的将他们留了下来,让他们协助王均搬运机枪和子弹。也正是有了这些家伙的帮忙,王均和他的机枪手才能跟上部队运动的速度,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就在李子元不惜代价,向着九鼎山区快速穿插的时候。那边的日伪军则在李子元这边一出动,就依托空中侦察发现李子元的行踪。在发现正向自己侧翼方向迂回过来李子元增援部队之后,正在九鼎山口发起猛攻的日伪军,也立即的调整了部署。

除了留下日军一个加强中队,以及伪军一个团继续围攻九鼎山口之外。其余的日伪军立即转向,向着李子元增援方向迎头攻了过来。只不过因为日军此时的机载无线电,相当不可靠以及地空之间直接联系手段复杂的原因。

九鼎山口日伪军得到的航空兵通报,只是从一架日军轻型轰炸机投下来的纸条。因为篇幅所限,他们知道的只是一股规模不小的八路,正在向这里快速增援。至于来的八路装备,就是纸条上所没有的了。

之前他们虽说接到顶头上司,关于自己南线友军与八路激战之中损失不轻的报告。但这个损失究竟有多少,被缴获了多少武器和弹药,电报上却是有些含糊其辞。所以这些日伪军将来增援的八路,还是按照与八路作战的常规情况来判断。

尽管该部日伪军快速南下,准备一鼓作气吃掉来援的八路。但自持火力和兵力都占据优势,并未太过于将这股八路放在心上。在他们的心中,更担心的是这股八路见势不妙,又来一个什么跳出外线作战。

所以,这股日伪军不仅在第一时间将大部完成转向,同时还采取了两路迂回的战术。试图将来援的八路,一鼓作气彻底的吃掉。尤其是那个伪师长,更是信誓旦旦的要一举建功,以一雪教导团被歼灭的前耻辱。

第八百一十八章 家人(一)第三百零七章 困境第四百二十八章 突围(一)第七百五十二章 噩耗第三百八十二章 都端了出来第七十二章 设套第八百零七章 总攻之前第五百四十四章 人才是根本第一百六十五章 自身位置摆的正第二百七十四章 苦战十字岭(二)第三十二章 鬼子来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穷凶极恶的叛徒第四百四十五章 战俘第五百零二章 李子元想要的第三百七十二章 常娟的心思第五百三十一章 重病就得用猛药。第二百六十章 美人计?第四百四十四章 营救与头疼的事第一百八十二章 不谋而合第四百九十九章 落荒而逃第七十九章 疑点第二百九十七章 蛮横的李子元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对手、老办法第一百三十九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六百七十二章 威力小的原因第三百九十一章 我部奉命归您指挥第六百七十三章 太平静了第七十一章 一定要找到第四百五十八章 最虚弱的时候第一百六十五章 自身位置摆的正第五百八十二章 相持第五百七十八章 争论第三百八十三章 刘雁来的婚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上下夹击的战术第七百六十六章 李子元的重视第五百七十八章 争论第二百二十八章 忽视与幸运第四百一十九章 日军真实意图是什么第四百八十二章 僵局第五百章 大相径庭的李子元第三百零四章 打草惊蛇第六百二十八章 雨夜第三百八十一章 霸气第四十四章 李子元的想法第一百五十五章 疏漏第二百一十二章 你是幸运第四百零四章 杀鸡骇猴第六百六十五章 赔了本钱的感觉第三章 擒贼先擒王第四百七十八章 意外第一百一十章 苦战八松岭(一)第六十章 调整第四百六十二章 习惯性的做法第二百六十六章 困境第四百五十七章 好人做到底第一百三十一章 最佳的选择第五百七十四章 自己去找死第六百七十五章 二打壶北第四百一十二章 解围第六百一十九章 需要人推一把第三十一章 没有想象的那么差第三百一十八章 头疼的问题第一百四十七章 中野学校第二百七十八章 突围(二)第十章 不敢想怎么行?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铁石的选择第八十五章 信任第八百一十章 承诺兑现第五百四十二章 打进去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现在我说了算第二百四十章 后怕第三百八十二章 都端了出来第一百四十九章 上下夹击的战术第五百二十章 疑惑第六百零七章 各怀心思的日伪军第二百二十四章 火气第四百八十八章 王对王的决斗第三百七十四章 突围第四百一十四章 见好即收第五百七十一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二百三十一章 日军的新战术第三百零四章 打草惊蛇第七百三十二章 你再和谁较劲?第五百四十八章 王铁石的选择第一百六十七章 不死心第四百八十七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七百四十二章 他清楚自己该怎么做第二百二十九章 欲盖弥彰第八百一十六章 剿匪战术(一)第三百九十六章 反击(二)第五百二十五章 李子元的思路第五百五十二章 用心良苦第六百九十七章 发了疯的王铁石第三百八十二章 都端了出来第四百四十三章 心动了第四百九十七章 很重的担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大井确一的思路第二百八十七章 又被咬上了第一百一十四章 有总比没有强第一百零五章 恶劣的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