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行军途中(求推荐支持)

相比后世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构成的交通网络,能够让部队快速转移作战位置。如今这个时代,部队转战各地作战,很多时候全凭两只铁脚板。

即便国军有运输车队,日军的作战投送力量更强,可很多部队上战场,依旧需要靠两条腿行进。这也意味着,部队的推进速度,还是相当有限的。

一日转战千里这种事,在这个时代几乎不可能发生。节节推进,分路包抄这种战术,在这个时代也很常见。身处敌后作战,那更是全凭两条腿,走到那就打到那。

从沪上连夜转移出来的胡彪一行,在城外城隍庙跟军统的人简单接触后,得到了几个秘密情报联络站的信息。军统能给这些信息,足以说明对胡彪的信任。

正如胡彪之前所预想的那样,通过两次交易过后,军统已经尝到了甜头。此番日军重兵逼进南京,军统也非常急需日军的军事情报,也派遣情报员潜入敌后收集情报。

只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军统能够收集到的情报极其有限。毕竟,日军攻下沪上之后,几乎马不停蹄便向南京推进,也没给国军太多反应跟准备的时间。

松沪会战打了三个月,虽然挫败了日军三月灭亡天朝的野心,却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多支国军精锐主战部队,都在松沪战场被打惨,战斗力所剩无几。

离开沪上的胡彪一行,基本采取昼伏夜出的行军方式,向着南京大步前进。行进路上,胡彪让所有人都背着携带装具跟武器弹药行进,借此锻炼队员的体魄。

尽管很多队员觉得辛苦,可看到胡彪行进时,还在脚上绑沙袋,他们就不好抱怨什么。做为队长,胡彪以身作则都没说辛苦,他们又怎么好意思说辛苦呢?

看着慢慢放亮的天空,走在队伍前面的胡彪,也适时道:“三刀,去附近看看,有没有适合休整的地方。从地图看,这附近应该有个小镇吧?”

“应该是吧!我先去前面找休息的地方,等休息一会,我再去附近村子转转!”

“行!其它人原地休息,注意警戒!”

下达休整命令后,已经强行军一晚的作战队员,都显得长松一口气,七倒八歪席地而坐。即使白天能够休息,可这种作息规率,还是需要时间调整的。

只是在胡彪看来,必须让众队员养成夜间行军作战的习惯跟能力。鉴于人数有限,胡彪未来想在敌后有所斩获,只能选择夜间偷袭的战术。

光明正大跟小鬼子死磕,胡彪觉得现阶段还做不到。好在几天行军下来,众人虽然觉得苦跟累,却也没抱怨什么。这一点,也令胡彪觉得很欣慰。

做为分队的侦察兵,分队有什么侦察任务,自然也由徐三刀负责。每次休息跟外出侦察,大多都由徐三刀跟胡彪负责。其它人,更多担任警戒及作战任务。

等到徐三刀再回来,已经找到便于一行人休息的小山谷。尽管胡彪一行是沿着大路前往南京,可更多时候还是会选择绕行,以避免曝露行踪。

身处已经被日军控制的敌后,碰到日军的概率还是比较高。虽然好几次胡彪都想动手,可他并未轻举妄动。若是闹出动静来,反倒容易引起日军警惕。

从时间上来看,此时的日军主力,应该已经对南京形成了包围态势。不出意外,此刻守卫南京城的抗战部队,正在同进攻南京的日军激烈交战。

胡彪打算再走远一点,能找到日军设在后方的弹药库,或者其它有价值的目标再动手。那样的话,或许能为前线的抗战部队减轻一些压力。

至少现阶段,快速向前推进的日军,并未遭遇敌后袭扰。当然,这跟日军把注意力,都放在进攻南京的作战意图也有很大关系。在日军经过的地方,很难看到抵抗部队。

说的简单点,面对日军此刻的兵锋,即便被打散的抗战部队,大多都躲起来或者当了逃兵。主动偷袭日军,这种行为在很多人看来,明显就是找死的行为嘛!

连主力部队尚且不是日军对手,这种敌后游击作战的方式,又怎么可能成功呢?或许正是出于这种原因,日军在其后方布署的警戒力量,似乎也没胡彪想象的多。

这就意味着,只要胡彪找准机会,应该能给前线作战的小鬼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抵达徐三刀选好的宿营地,看着跟在后面的队员,胡彪也很直接的道:“栓子,埋锅造饭!柱子,去附近找两桶水过来,其它人搭帐篷布置警戒哨,开始干活!”

这几天的行军,对秦天佑等人而言,也开始熟悉野外宿营需要做些什么。即使人不多,可各自负责一样,搭建宿营地的速度还是很高的。

选择干潮有阴的地方搭建帐篷,完了还要砍些树枝对帐篷进行伪装。白天休息,三人一班轮换警戒放哨。其中两人,担任营地的潜伏哨,明哨只安排一人值守。

这种全新的作战技能,也令秦天佑等人学到了不少新东西,也真正认可了胡彪的指挥能力。每次清晨宿营,都是众人最惬意的时刻。

选择清晨埋锅造饭,更多也是因为清晨山里基本都会有雾气。那怕烧火产生烟雾,也不至于让人一眼便看穿。中午饭一般不吃,傍晚离开前再吃一顿。

夜间行军路上,又补充一顿干粮。这样算下来,一天三顿饭雷打不动,加上肉食跟米饭管够,众人适应了几天后,也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

甚至于,众人明显能够感觉到,他们的夜视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通过一些敏感区域,那怕不打手电,借助星光行军也不用担心迷路。

带着徐三刀在宿营地转了一圈,站在高处的胡彪看着公路前方道:“那边好象有个村子?等中午,我们去村子看看,不知道村子还有没有人居住!”

以往居住在公路两侧的村庄,都享受到交通便利的好处。可随着日军大举进攻南京,胡彪一行过来后发现,很多公路两旁的村庄,大多已经看不到什么村民。

由此可见,这些村子没少受到小鬼子的祸害。对胡彪而言,行军路上找村民购买一些食物,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找不到村子,想采购食物就会比较困难。

虽然随身空间有充足的食物,可胡彪也不好经常拿。至少现阶段,众人都不知道胡彪有这种神奇能力。那怕有时会好奇,却也没细问太多。

“应该有吧!你看,那村子好象有炊烟!”

“嗯,中午侦察还是老规矩!距离南京越近,我们行事越需要小心!”

“明白!”

做为分队的侦察组长,徐三刀很清楚这个时候,陌生人进村很容易引起村民怀疑。在公路两旁能保留下来的村子,大多都有被小鬼收买或投靠的地主。

这些人为了保存自家性命,往往都会替小鬼子替风报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地主也是汉奸。好在现阶段,这些投靠小鬼子的地主,还不似后面那样猖狂。

因为谁也不知道,这场战事接下来会打成什么样。依附强者,也是很多地主的处世原则。对于这些汉奸,胡彪觉得有机会,也要让他们知道当汉奸会有什么下场。

等饭菜做好,众人难得又聚在一起吃饭。当太阳升起时,众人也开始休息。每天第一班哨,都由胡彪跟徐三刀负责,其余人则钻进帐篷安心休息。

即便白天视线有些刺眼,可已经习惯夜晚行军白天休息的众队员,钻进帐篷没多久便进入熟睡中。等休息两小时之后,才会有人被叫醒换班值勤。

重新休息的队员,大多都能一次休息至少四小时。一个白天下来,每个人几乎都能确保七到八小时的充足睡眠。这样的话,晚上才会有精神长途行军。

就在胡彪睡醒,准备跟徐三刀去山下村庄摸摸情况时。村里突然传来的枪声,令正在睡梦中的秦天佑等人也瞬间清醒。做为老兵,枪声就意味着有敌情。

那么此刻山下的村庄,又究竟为何突然传来枪声呢?

第四八四章 就派这点部队?第四十一章 抗命不遵者,杀!第一五七章 移动式重炮第三零九章 北方布局第一四三章 一击致命!第四九七章 只是一个诱饵第三三五章 他们就想撤?第四四二章 弹药即将告罄第四三零章 送礼的用意第二一零章 实力获得尊重第三八三章 都是这样过来的?第八十九章 硝烟的气味第五十八章 这是个陷阱啊!第三六三章 阴险的鬼子第二九零章 功劳我不要第二十六章 鹰击初啼第一三四章 不可能结盟吧?第六十八章 军人的宿命第三十一章 拜码头第六十五章 祭旗的对象第三九四章 加料的手榴弹第一三八章 最忠诚的朋友第四十一章 抗命不遵者,杀!第四六七章 请长官稍等!第三五九章 必须解决的目标第一三零章 炸窝的军营(求推荐)第一八七章 边打边谈嘛!第六章 抢占桥头堡第二二二章 倒霉的行长第七章 主动请战第七十六章 失控的火车(求推荐)第三五七章 女人别乱插手第二三四章 大年夜会餐第四三四章 压力山大的特高课第三五三章 家的归属感第二三三章 底气从何而来第一二一章 请求‘战术指导’第三六三章 阴险的鬼子第一八七章 边打边谈嘛!第九十八章 视察之旅第三三八章 郯城马陵山第二二九章 大楼要塌了!第三二四章 转战枣庄城第一八九章 我会很失望第一九二章 防不胜防啊!第一八一章 直接掀桌子第五十三章 树立威信第一三六章 立身之本!第二二三章 索命的弩箭第二一零章 维系交情的纽带第四六六章 费心拉拢第八十五章 鬼子还会上当吗?第二一七章 特别行动队第四五四章 任你几路防!第二一零章 维系交情的纽带第二一九章 渠道的重要性第一六九章 给盟军出主意第二四五章 有他不会的吗?第四八八章 迅速解决战斗第二零七章 患难见真情第三十五章 防空演练的必要性第一零四章 沸腾的港口第二九九章 喜极而泣的战俘第二五七章 独立团的担心第一四六章 盯上总统府第一三四章 准备进金陵(求收藏)第一六四章 把这家伙活劈了!第七十八章 贪婪的总督第一二六章 名不虚传啊!第三十六章 怒其不争第八十六章 破相的幸存者第二八九章 吃独食的忌讳第四五一章 太客气了!第三九八章 近战突袭第一八七章 边打边谈嘛!第三零九章 北方布局第一一一章 稻田阻击战第八十章 收尾殿后第四九零章 不花冤枉钱第一四五章 知道的太晚了!第一二零章 电报发不出去!第二六六章 三分钟倒计时第三四三章 必须更努力第一五八章 围歼日军师团第三一八章 应该能应付!第六十九章 包围与反包围第四四七章 首个万人坑第一四二章 交叉换位攻击!第十六章 要有所限制!第四十二章 致命的后果!第二六四章 功成身退第九十八章 接头陷阱(求推求收)第七十二章 军法从事第三六七章 送几个大炮仗第八十八章 悲催的鬼子(求推荐收藏)第九十七章 上帝的惩罚第一八五章 总统府陷落!(求推荐)第十章 人再多也白搭第八十八章 悲催的鬼子(求推荐收藏)第二零六章 遭遇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