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中国人

场面一时十分混乱,中日军队再加上“中国兄弟团”数千人就在机场外的空旷地上杀成了一团。

掐脖的、扭打嘶咬的、扣眼挖鼻的……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置对方于死地。

所以,冷兵器作战的惨烈程度一点都不比热兵器低,甚至还可以说远高于热兵器战场……原因是热兵器作战通常都有一定的距离,而冷兵器作战却是面对面,鲜血、死亡、嘶吼、惨叫就在身边,空气中还弥漫着血腥味和汗味,甚至就连对方临死前绝望和恐惧的眼神都一览无遗。

张弛和一营的战士们此时就活生生的体验了一把。这种体验,甚至让这些身经百战的战士事后想起来都后怕不已,因为那是一种近乎原始失去人性的疯狂,在这一刻,战士们都不觉得自己是个人,而是一只动物,一只为了生存而拼命的动物。

当然,这场肉搏战还是中国方面占了上风。

这不仅是因为中国人数占优……此时的日军只有一千多人,而张弛的部队再加上“中国兄弟团”的人,至少有两千多人。

但这并不是中国一方占上风的主要因素,要知道日军近战能力很强,中国方面,张弛一营的近战能力虽然也不赖,但与鬼子比起来还是有差距,毕竟小日本军队里练剑术的比例不在少数,且日军对拼刺技术的训练简直就到了偏执的地步,据说他们从当兵的第一天开始起就天天把拼刺当晨跑一样练的,时不时的还会用活人来让新兵练拼刺来练胆。这使得日军在近战中往往一个人能与三、五个敌人拼刺而不落下风。

当然,这种情况是相对抗战初期鬼子训练足素质高而言,到抗战后期小日本的训练也逐渐下降了,而中*队的素质却是战斗中慢慢成长起来,以至于后期日军就算是在拼刺战中都讨不了好。

“中国兄弟团”那就更不用说了,他们本身虽然是战俘也有些军事素质,但他们被俘后一直在半饥半饱的状态下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于是这体力就成级数的下降,而在近战中体力又是尤其重要的,不少人就算能够在近战中杀死一名敌人,但自己也是浑身虚脱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这对于一场战斗来说,其实也跟死了差不多,因为他已经无法发挥作用也就是对战场没有帮助了。

所以,如果仅仅只是人数上的优势,中国一方很可能还是打不过面前这支训练有素的日军……这说起来虽然有些气妥,但却是抗战时期的实际情况,所以就算是新一军在面对日军时也是尽量避免近身肉搏。

但中*人还有两方面的优势:

一个是“中国兄弟团”是从身后将日军包围或者也可以说是对日军照成前后夹击。

这可是占了很大的便宜。

包围这东西,在常人的思维里,或许以为那不过就是断其补给及后路,给对方以士气上的打击而已。比如像这一仗,就算是中*队将日军包围,那日军只要分出一半的人转过身来对付“中国兄弟团”不就可以了?!

但在实际上的战斗中却没有这么简单。

往小里说,就是当日军被包围后人数上的悬殊将会进一步被扩大……可以想像,被包围在中间的日军,他们虽然有一千多人,但却有许多人被压缩在圆的内部而无法发挥作用,实际能发挥战斗力的只有大慨圆周的那一圈人。而中*队能发挥战斗力的却是外围更大的圆,于是在同一时间里,中*队往往是两人甚至更多人对日军一人。

往大里说,日军在面对正面的敌人时,还得时不时的注意后方,因为他们不知道身后的战友会不会撑得住,如果身后的战友已经被撂倒而自己还一无所知的话,那就意味着自己将后背亮在敌人面前了。而中*队显然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心。

这也是在冷兵器战场上,就算补给充足也很忌讳让敌人包围的原因,一旦被包围,往往就意味着再多的兵力也只能发挥出十分有限的战斗力,那时的战斗结果就绝不是一命抵一命那么简单了。

更为重要的还是,此时的日军还不能说是完整的日军,他们中混进了许多身穿日军军装一时之间还分不清是敌是友的一营战士。

这是张弛是厉害的一着……他喊动手时并不是所有的战士都动手,至少有一个连的战士是受命继续在日军内部潜伏着并跟日军同样的动作,甚至有时还不惜假装跟中*队斗上几下。

然后,打着打着就突然对身边的日军发难。

这其实就是日军常玩的渗透战,这战术给日军造成最大危害就是,使日军不知道站在身边的战友是敌是友,因为他们随时都有可能给自己来上一刀。

日军虽然常玩,但他们同样对这种战术却毫无办法,尤其是在两军混战成一团的此时,渗透战基本可以说是无解,被渗透的一方只有溃败或是等死。

日军到最后一刻也没有逃跑,确切的说是没有出大批量的溃败,只有少数几人脱离了战场逃进了机场附近的森林。

于是战场上就留下了成片成片的尸体,有日军的,也有中*队的。

张弛狠狠的举起石头砸在被压在身下的日军的脑袋上,那日军一声惨叫后,掐着张弛脖子上的手就慢慢的松开、软下。

张弛的步枪,早已在刚才的肉搏战中不知道去哪了,于是张弛就只能用自己任何可以找得到抓得到的武器……石头。

如果在刚才,是日军先抓到这块石头的话,死的人也许就是张弛。

所以战场还真是个很奇妙的地方,死与生之间,有时仅仅只是一个平时看都懒得多看一眼的石头。

张弛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来,全都都是鲜血,周围的人也都差不多都是。

“中国人!”起身时张弛还忘叫了声,虽然这声音因为力气几乎用尽而很小声,但却是分辩敌我的唯一方法。

“中国人!”

“中国人!”

……

周围的人一声声的回答,于是张弛才知道,战斗已经结束了。

(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二 命令第333章 教练部队第三章 溃逃第九十四章 规矩第五百九十三章 补给第九百五十八 生产第三百二十八章 会议第一百六十三章 战斗力第八百零一章 闲聊第六百一十六章 机场第四百七十章 选择第三百九十九章 轰炸第八百七十九章 利益第三百六十七章 塞班岛第四百九十八章 增援第四百七十六章 指挥权第二百三十四章 会议第四十三章 狙击手第九百一十六章 轰炸第五十八章 达来第十五章 战友第八百二十八章 借口第八百二十三章 睡觉第二百五十五章 决战第八百零九章 西西里岛第三百六十三章 同一面旗帜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齐普第一百二十六章 棠吉之战 二十二第九百一十七章 空降第七百五十二章 吉罗将军第四百八十五章 登陆第三百五十八章 弗莱彻级驱逐舰第九十七章 地图第183章 新7军第二百二十二章 谢尔曼第九章 一个人第四十一章 许家村第一百四十八章 火车站第一百四十三章 晚宴第八百一十二章 主导权第三百一十九章 近战第五百零六章 改名第一百四十章 殖民第二百一十三章 学习第三百三十五章 远距作战第九章 有恃无恐第八百五十八章 赌约第六百零五章 分化第四百三十九章 空战第三百一十八章 阻力第九百六十四 历史终结论第七百四十六章 进攻第二十九章 会议第七百五十九章 医院第八百二十五章 巴顿第六百九十三章 战略方向第六十一章第三百一十三章 清剿第五十五章 突袭第八百四十七章 方向第一百四十四章 参谋第九十四章 厮杀第二百四十二章 准备第八十三章 失误第五百五十七章 反攻 二第二十七章 伦加防御战第七百二十四章 戈兰壕第四百一十七章 折钵山 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装第四章 弹药第一百三十五章 渗透第一百一十八章 快艇第十八章 准备第九十二章 油田之战 九第六百二十九章 飞行员第一百三十二章 勇气第一百六十八章 渐进邀击第七百二十四章 戈兰壕第二百九十三章 喷火坦克第一百九十一章 计划第八百九十三章 人才 二第六百二十章 增援第三百一十四章 183团第八百八十二章 僵持第五百一十章 降兵第七百四十五章 齐普第六十五章 小松弥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坑道战第九十一章 山岭第302章 战果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包围第八百八十二章 僵持第四百七十八章 计划第一百一十九章 换装第八百四十五章 耳光事件 二第655章 隆美尔第二百九十一章 地道战第四十九章 计划第183章 新7军第四百七十四章 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