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一章 第三个方向

“要求?”闻言哈尔西不由疑惑的望向张弛,接着像是明白了什么似的有些为难的回答道:“上校,如果你的要求是改变进攻方向,那么很抱歉,我无能为力……”

“当然不是!”张弛回答:“将军,我不会让你为难的,事实上,我这个要求对美国也有利!”

张弛知道,如果对美国不利的话那根本就没法谈,因为此时的中国远征军几乎可以说没有谈判的筹码,除非要谈的事同时也符合美国的利益。

“哦,说来听听!”哈尔西饶有兴趣的点了点头。

张弛把哈尔西领到地图前,一边在地图上比划着一边说道:“我们假设……我所说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么日本人在知道美军已经将重点转到菲律宾方向后,很快就会对中国部队展开大规模的进攻,在我的假设里,日军此次在中国战场上的战略目标是要一举击溃中**队,至少也要为其将战略重点转移至中国打下足够的空间。所以,此次日军对中国的进攻的规模是空间的,中**队很有可能因为准备不足、战斗力低下等问题而溃败。将军没有意见吧!”

“嗯!”哈尔西点了点头。

其实哈尔西早就相信张弛的这个猜测了……哈尔西是个职业军人,同时也是从第一次世界打过来的,军人的敏感让他知道张弛说的十有**会成为现实,因为张弛的猜测不仅合情合理,还符合日本人的风格。

之前哈尔西那么说,不过是为了开解张弛同时也是从美国的利益考虑而已。

“那么日军的作战方向主要有两个!”张弛继续说道:“一个是菲律宾,另一个是中国。在菲律宾方面,我想……他们会改变原有希望防住或者击败美军的战术,而企图拖住美军,让美军在菲律宾陷入泥潭无法脱身,越久越好!”

哈尔西不由吃惊的望着张弛,说道:“上校,我不得不承认你说的对,日本人在菲律宾就是这么干的!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在海空方面基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但是在岛屿上……他们的确改变了战术。不久之前我还在奇怪,以为日本人这是转性了,你的话让我明白了他们转变的原因……”

“这是当然的!”张弛回答:“在菲律宾方向拖住你们,日本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让他们有时间对中国展开进攻拓宽空间。二是让日本苟延残喘,或者有转移的时间!”

哈尔西不由连连点头,此时的他对张弛所提出的“猜测”已经是深信不疑了。

张弛接着说道:“在中国方向就不用说了,正如刚才说的,日本人会尽可能的集中他们的部队朝中国起进攻。但其实……日本人还有第三个方向。”

“第三个方向?”闻言哈尔西不由疑惑的望向张弛。

“是的!”张弛点了点头:“菲律宾的确可以把美军困住一段时间,但美军总有一天会从菲律宾抽出身来的,而且由于现在美日之间的军事差距在不断拉大,这个时间还很有可能不长。”

“是的!”哈尔西表示赞同。

“另一方面!”张弛拿着铅笔在中国方向划了下:“此时的日本因为在中国作战多年,无论兵员素质、装备还是后勤都大幅下降,而中国部队却因为得到美援而有所好转。所以,虽然中国部队总体实力不及日军,中国部队会溃败,但日军想要短时间达到他们的战略目的也就是将中国占领区拓宽到他们希望的那样,却并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

接着张弛一摊手,说道:“一方面是美军有可能短时间抽身,另一方面是中国战场需要更多的时间……将军以为日本人会怎么做?”

“哦!”闻言哈尔西不由恍然大悟:“他们会在通往日本的岛屿上加强防御!”

“是的!”张弛回答:“而且日本人加强防御的岛屿很容易猜,那就是琉黄岛和冲绳……这是美军从马里亚纳群岛通往日本本土的两个跳板,如果我所料不差的话,日本人现在应该就在这两个岛上积极组织防御了。等美军从菲律宾抽出身时,这两个岛的防御或许已经加强到固若金汤的地步,到时……美军想要进攻日本就会困难得多,而日本就会得到他们转移战略重点的时间!”

“上帝!”闻言哈尔西不由皱起了眉头,然后叹道:“我们做了一件蠢事不是吗?战略转向菲律宾,表面上看起来符合美国的利益,但实际上……我们一方面要在菲律宾付出惨重的伤亡,另一方面还要因为日本人在琉黄岛和冲绳岛做足了准备而付出代价!”

“当然!”张弛回答:“这的确是件蠢事,如果现在美国能全力进攻琉黄岛和冲绳岛……那么这两个岛的日本人显然没有多少准备,原因很简单,他们原本是希望在马里亚纳群岛能够打败我们的,他们根本就没想到不仅没能打败我们,反而会被我们打败,而且还败得很惨!因此,日本人在琉黄岛和冲绳岛的防御状况很可能是一团糟,不会比塞班岛好多少,但等你们打完了菲律宾再回头时……就不一样了!”

“你说的对!”哈尔西点头道:“我们该乘胜追击的,可是……”

说着哈尔西就叹了一口气:“现在已经迟了,他们不会听我们的!”

“还不算迟!”张弛回答。

“不算迟?”哈尔西抬头望向张弛,随后就半张着嘴巴说道:“是的,这就是你说的第三个方向,对吗?”

“对!”张弛回答:“而我的要求,就是希望美国方向能同意中国部队朝这第三个方向进攻……我指的中国部队,是指整个新七军,包括中国海军、空军和6军,6军也包括还在新几内亚作战的5o师!”

见哈尔西不说话,张弛又接着加了一句:“将军,我们越迟决定,日本人在琉黄岛及冲绳岛上的准备就越充分,我们也就越难将他们拿下来!”

(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 日军援军第六百九十九章 会议第九百五十四 两面夹击第十九章 理论第七百七十一章 营救第二百一十一章 护航航母第六十五章 工兵一团 三第六十五章 工兵一团 三第二百三十章 血性第八百五十四章 创新第一百四十六章 跳伞第九百四十三 两面夹击第二百零七章 电台第四百一十八章 肃清第九百零一章 电视第261章 2栖坦克 2第六百四十五章 订单第一百二十二章 勃固之战第七十章 争论第二章 18师团第七百五十五章 误会第七百四十二章 演习第一章 工兵团第一百三十六章 放弃第七百零二章 准备第八百九十一章 左右逢源第八百零六章 取舍第二百七十二章 公平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步化解第七百一十八章 埋伏 三第二百八十六章 巧合第二十四章 汽车第八百五十二章 兵工厂第九章 机场第八百六十七章 德军的反攻第四百五十三章 第六军第二十五章 利益第二百六十五章 准备第六百六十三章 装备第七百六十七章 空战第五百三十章 长春第三百四十八章 转变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事第九百五十八 生产第九十八章 算盘第六百六十九章 骚扰第五章 登陆战第六百零八章 离间第五百三十五章 条件第八百六十六章 登陆第六百三十四章 文化论第三十七章 突围 三第一百四十章 女兵第四百七十五章 选举第四十三章 试验第五百七十二章 野马战机第八百零四章 袭击第三百七十七章 反攻第六百六十九章 骚扰第四百五十三章 第六军第四百章 进攻第四百四十四章 防御第三百章 目标第四百三十七章 雷达第四百一十八章 肃清第六百八十八章 冲动第七十章 争论第一百五十章 寺庙第六百四十二章 提议第五十四章 信息第二百三十章 血性第一百七十二章 空降第七百三十七章 情况有变 二第二十五章 利益第七百六十三章 突尼斯第十一章 防空带第八百五十四章 创新第五百九十一章 莱特湾海战第七百九十章 艾森豪威尔第五十六章 主力部队第六十六章 铁桶第十章 翻译第五百八十一章 石油第二百六十七章 海上坦克第八百九十章 生产线 二第一百零三章 防守第六百二十章 增援第九十四章 厮杀第六百六十二章 经验第四百五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五百三十五章 条件第八百六十九章 推进第一百三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话语权第304章 联合训练第五百三十一章 骚乱第一百二十六章 棠吉之战 二十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渐进邀击第七百七十五章 防线第五百六十六章 反包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