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5 来自主编助力

再次准备冲击顶刊SCI,宁为已经不像第一次那般如同无头苍蝇般乱闯了。

大概研究了自然因子最高的顶级期刊影响力,毫无疑问这篇letter并不是适合nature。

如果说数论还能跟自然科学沾上边,那么这种算法类更贴近与应用,《cell》则是专门针对生命科学,所以《Science》无疑更为适合。

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这次发《Science》他还真没什么信心。

毕竟他刚刚在nature上驳斥了一位美国数学家的成果,而《Science》恰好是美国的期刊。

虽然他觉得这些顶级期刊的主编们大概是不会记这种仇的,但每期想投顶刊的学者那么多,不上自己这篇也是很正常的。

好在宁为的心态不错,反正只是一篇letter。

就算不能在这种综合性的顶刊发,还有JACM、IJCV、AI这些可以选择。

很快,宁为便一步步按照要求填写好了所有内容,点击了投稿按钮。

值得一提的是,宁为在填写作者的时候,考虑了一下,把余兴伟跟三个研究生的名字也带了上去。

毕竟人家天天跟着他加班,该有的好处,还是得给的。

只是在论文确定被发表前,宁为不打算告诉他们。

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了。

只是这一次,宁为明显没有得到任何优待,一晃一周过去了,论文的状态就没有变过,一直是manuscript with editor。

没办法,想投顶刊,排队是不可避免的。

好在最近他的事也挺多,白天一晃就过去了,等到晚上想起来,进入查看的时候,还来不及懊恼,便有困意袭来。

忙碌的生活也有让人惊喜的小插曲。

比如他接到了来自北大的电话邀请,还是鲁东义的老师田言真院士亲自打来的电话,表达的意思就是他来年还有两个直博生名额,如果宁为真的有兴趣去北大数院继续学习的话,可以帮他申请直博生免试名额。

这得益于鲁东义的保荐。

跟宁为分手的当天晚上,鲁东义给田言真打了个电话,就说了一句话,如果田导错过了宁为,未来肯定会后悔。

面对这一邀请,宁为拒绝了。

并不是宁为改变了主意,不想去北大直博,单纯只是他现在就想参加国家全日制统一研究生考试。

毕竟相对于写论文,宁为觉得自己现在这脑子更适合考研,不到考场上转一圈,跟出题老师斗智斗勇,白瞎了他觉醒的大脑。

用网上流行的话说,能保研我也要考,哎,不为别的,就是玩!

这思想境界可以说是极高了,毕竟是让出了一个位置。

另一方面,他现在还有出国留学的机会,是否要用,还是得等寒假回家跟老宁商量一下,以示对自家老子的尊重。

人呐,一旦感觉实力支撑起了自信,哪怕表现得依然谦虚,然行为却开始飘了,宁为显然也没能免俗。

……

美国,加州,洛杉矶北部的瓦伦西亚市。

这里是洛杉矶富人社区之一,交通极为便利,轻轨能直达好莱坞、伯班克、洛杉矶市中心,距离LA国际机场也不过一小时车程。

不止如此,这里还拥有着加州最为优秀的教育系统,这里的小学、初中、高中均在加州排名前10%,少数学校甚至排在前1%。

跟美国许多其他富人区差不多,这里社区规划科学,风景美丽,生活便利,警力充沛,除了房租跟物价高外,基本找不出其他什么缺点。

《Science》杂志社编辑室便也坐落在这座社区之中。

《Science》杂志社的主编乔治·罗伯特自然也住在这个超大型富人社区之中。

……

说起来,乔治·罗伯特还是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的。

自从他在麻省理工拿到了博士学位后,就进入到了AAAS工作,六年前接了前任主编的位置直到现在。

虽然说期刊运营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像《Science》这样的期刊,毕竟他们从不向作者讨要版面费。

而类似停刊的学术期刊多如牛毛。

但他的薪水很高,公司给的福利也很好,退休金是按照加州规定的上限缴纳,医疗保险更不用提,都属于顶级的待遇。

所以乔治的工作也很努力。

跟《nature》的亨德尔主编不同,乔治基本上除了去总部开会,其他工作时间都用于审稿,所以拒稿速度也很快。

今天宁为那篇《Turbulence Algorithm: A New Network Security Solution》终于刷新在了他的面前。

好吧,华夏人投的论文。

乔治·罗伯特大致扫了一眼论文的目录,然后注意力被作者名字吸引了。

NingWei?

然后又看了眼单位。

Jiangcheng University。

乔治笑了,很开心。

说起来他为什么能拥有现在还算满意的生活?是因为他自己的努力吗?当然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Science》能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

长盛不衰的原因是《Science》的影响因子排名。

《Science》的直接竞争对手就是《nature》

所以史密斯先生,作为一个美国数学家,有了重量级研究成果,竟然没有考虑《Science》或者《PNAS》而是发在《nature》上,请问这是几个意思?

是的,乔治·罗伯特一直想去找到史密斯当面向他提出这个问题,听听这位美国科学院院士怎么回答?

看不起《PNAS》就算了,你特么凭啥看不起《Science》?

当然学者的风度乔治还是有的。

所以这股子气只能放在心底。

但看到NingWei这个名字的时候,他真的开心坏了。

因为就是这个华夏小伙子直接把史密斯的论文拉下了神坛。

当时看到《nature》发表宁为那篇论文的时候,他还专门开了瓶香槟庆祝。

因为有了宁为的论文,最多在放两、三个月,等到学术界吵完了,估计《nature》就会将史密斯的论文直接下刊。

这是个好小伙子,起码帮他出了一口恶气。

所以他很认真的打开了宁为的正文。

这篇还真不算一般的letter,从长度就能看出来,整整三页,可以归类为COMMUNICATION类的letter,言之有物,而且文章也写得很不错,逻辑严谨。

湍流算法本身的构思也很巧妙,毕竟不是什么人都能将流体力学那一套跟网络安全算法联系起来,可以说质量很不错。

乔治立刻把这篇letter转给了一位最得他信任的副主编,并专门标注了加急。

只是转发过后,乔治又想了想,觉得这样还不够重视,于是拿起了电话。

“喂,罗森,我刚才转了一篇letter过去,这篇正好是我的研究领域,所以我作为审稿人之一,你现在马上去找一个非编委会审稿人,找个最近比较闲的,我希望这篇letter能在下期,最迟下下期发刊。”

挂上电话,乔治心情非常愉悦。

等到发刊了,他要托人专门把刊载了宁为这篇文章的期刊给史密斯先生送去,不知道这位数学家看到宁为的这篇论文刊载在《Science》上,脸上会是一副什么表情。

想来,一定很精彩!

好吧,乔治承认,他已经迫不及待想看到这一幕出现了!

顺带着,他把宁为的名字录入到了重点关键词中。

这个可爱的华夏孩子下次发论文,他就能第一时间看到了。

111 怪他咯?277 不是芯片!是未来啊!249 承载惊喜的数学魔术072 你们不羞愧吗?387 又到一年邀请季531 希望365 商业间谍405 认真点拨439 双标到飞起424 两难之境040 做人呢,别太飘503 和平号247 杀鸡儆猴的计划405 认真点拨354 标准170 三月的逻辑059 内卷,原来是从读研开始278 两分钟的新闻啊091 有能力的才能当爸爸!153 往大了说,有种为国贡献的方式是……093 您帮我丢了吧467 首先得能看懂244 这奖到底谁拿?224 大家都真诚点376 倡议书226 你看不懂的003 大脑里面多了个辞典?293 我又有个想法!148 觉醒的使命感472 大麻烦247 杀鸡儆猴的计划107 总有人运气逆天 (四千字二更)217 你猜285 论本色出演的重要性351 忙碌跟期待416 很有学问的吃货们113 来吧,让数论支配你们的恐惧290 凡·之高306 第三阶段464 重要汇报479 挥刀(上)162 天才科学家跟公主467 首先得能看懂531 希望387 又到一年邀请季285 论本色出演的重要性083 计划外的名声远播152 薛定谔快被玩坏了030 许多误会,分外美好394 也就是宁导了……362 流量471 按部就班403 人生总有低潮223 三月搬家011 想发篇SCI不容易啊264 骨子里的不认同366 芯片难题127 砸场子的来了!025 惊喜总是来的很意外478 小小的改变430 宁班异类487 至高礼遇132 临近毕业的重要指点228 史上最年轻获奖者的最短记录041 他的名字,他的姓氏240 让人惊悚的致谢辞434 太快引发的难题437 光!402 沉浸式体验047 多方兴趣330 忙起来就都没空扯皮了110 这里是思想碰撞场034 从道谢开始的反击(上)005 我愿再单身十年140 好可怕的见面礼192 三月的第一篇论文005 我愿再单身十年308 又要毕业了!512 最重要的广告环节348 信仰211 终究是不一样了!491 转变思路471 按部就班245 你们本来就不是平台的会员目标啊!496 膨胀后的烦恼305 他不俗谁俗126 理论上的亿万富翁311 好说话的老板415 完美168 总有些人活成了太阳177 您开玩笑的吧?288 你在教我做事?(大章!继续求月票!)112 报告会上205 总有许多不对劲274 超高效率带来的惊喜158 陪聊?不可能的!161 完美的心灵SPA240 让人惊悚的致谢辞210 是谁,走漏了风声?445 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