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传递消息(上)

十月初八,长安太极宫内,百官聚集。

今日,是李世民册封皇长子李承乾为太子的大典。凡在京七品以上官员,除留衙值守的之外,皆至太极宫。突厥使团的人,也受邀来至太极宫观礼。

武库别署的官员之中,赵云泽、阎立本、方直、许敬宗,本品都是七品以上,今日都有资格来太极宫观礼。

所谓的本品,是指官员的散衔,并非职事。比如武库别署内卫团的校尉苏定方,现在的职事已经达到七品,但他的散衔却只是八品,因此今日是没有资格来太极宫的。

方直因为照料武库别署的修建工程,今日也没来太极宫。因此,武库别署的官员,只有赵云泽、阎立本、许敬宗三人来了。

今日是册封典礼,不同于以往的朝会。太极宫内,百官都有坐席。赵云泽和阎立本、许敬宗的坐席比较靠后,是紧挨在一起的。

而突厥使团的人,则被安排在了靠近御阶的最前方。他们对面,就是大唐的皇室王爵成员。

辰时许,鼓乐声起,在唱礼官孔颖达高呼“陛下驾到”声中,李世民龙行虎步,自太极宫侧室走出。

百官起身,齐齐对李世民行礼参拜。朝礼过后,君臣落座。

李世民朗声说道:“朕登基已两月余,两月以来,国政繁杂,朕幸赖诸臣工勤于王事,鼎力襄助于朕,朝政才不致荒废。朕登基之始,因国事所绊,余事难以顾及,只立后而未立储。古语言,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无承继之嗣。今日,朕召诸臣工聚此,乃为大唐立储君之事。”

稍一顿,李世民又道:“国之立储,古来向以嫡长为先。后宫皇后所出皇长子李承乾,正应嫡长之身,当可立之为储。”

“陛下圣明!”文武百官连忙齐声为李世民捧场。

孔颖达这时高呼道:“宣中山王李承乾进殿——”

随后,七岁之龄的李承乾,一身朝服,小大人一般迈着方步,走进了太极殿。

行至御阶前,李承乾双膝跪倒,向李世民参拜。

“宣诏!”李世民说道。

孔颖达上前几步,站到李承乾面前,展开诏书宣读起来。

“皇帝诏曰:

建立储嗣,崇严国本,所以承祧守器,所以继文统业,钦若前训,时惟典常……

咨尔皇长子中山王李承乾,体乾降灵,袭圣生德,教深蕴瑟……自顷离明辍曜,震位虚宫,地德可尊,人神攸属,式稽令典,载焕徽章,是用册尔为皇太子。

往钦哉!有国而家,有君而父,义兼二极,重系万邦。何好非贤,何恶非佞,何行非道,何敬非刑。居上勿骄,从谏勿弗,懋兹乃德,惟怀永图。用陪贰朕躬,以对扬休命,可不慎欤!

既已立嗣,当于三日后告祭太庙。着皇太子李承乾、后宫众妃、众皇子、皇女、皇族诸亲王、嗣王、郡王,诸公、侯、伯、子、男爵臣在京者,同往陪祭。钦此!”

诏书内容辞藻华丽,晦涩难懂,且又仄长无比,坐于百官之中的赵云泽听得昏昏欲睡。

阎立本倒是饶有兴趣的将诏书全文全部听在了耳中。听到最后一段时,阎立本轻轻碰了赵云泽一下。

赵云泽神思归位,以为诏书中出现了什么重要内容,也连忙竖起耳朵仔细听。可是等诏书宣读完了,赵云泽也没发现诏书中有需要自己留意的内容。

赵云泽狐疑的望向阎立本。

阎立本小声说道:“赵兄,听到没,有爵位的臣子才有资格参加三日后的太庙告祭大典,你我还尚需努力呀!”原来阎立本早就猜到了诏书最后一段会写什么。

“嗯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赵云泽轻声应了一句。

对于赵云泽的这句话,阎立本似懂非懂。也幸亏如此,要不然阎立本就该问赵云泽想革谁的命了。

宣读完诏书,李世民又赐予李承乾太子的冕服印信,对李承乾叮嘱一番后,李承乾坐到了御阶下给他预留出的位置。

之后,孔颖达再次宣读李世民的诏书,对太子的一应属官授职。孔颖达、令狐德、于志宁、张玄素、赵弘智、王仁表、崔知机、魏征等大臣,被封为了东宫属官,辅佐太子。

武德年间,大唐并未设太子太师、太傅、太保三师以及太子少师、少傅、少保三孤之职,因此,东宫属官的品级并不高。最高的,就是于志宁太子府詹事的职位,正三品,负责教导太子。其余的,多是四五品的官员。(注:唐初未设“三孤”。“三师”之职,乃贞观十一年置。)

其后,又有诸般程序,在此不一一细表。

册封大典结束后,天已近午,诸臣各回属衙。

傍晚时分,文武大臣和突厥使团众人再次来到两仪殿。因为,今晚两仪殿有庆祝大唐立储的宴会。

赵云泽这会儿打起精神了。

他之所以打起精神,不是因为他是吃货,而是因为李世民会在宴会上为阿史德乌默啜传递消息。

当宴会进行到一半之时,主客已尽沾酒意。借着酒意,李世民说道:“今日乃大唐立储之喜,只是这般饮宴,也忒无趣。我大唐以武立国,如今虽已天下承平,但武备却不可废。哪位将军愿意为朕与诸爱卿演武助兴,也好借此提醒太子,莫忽略武事啊?”

李世民的话刚一说完,程咬金摇摇晃晃的走到了殿中空场。他向李世民一拱手,打了个酒嗝,大着舌头说道:“陛下说的,正合俺老程的心意。俺老程早就手痒了,就让俺打趟家传的拳术,给太子和各位同僚瞧瞧。”

“哈哈,义贞也是一员虎将了,拳术定也精彩,那便演来吧!”李世民大笑应准。

接着,程咬金便将官袍脱下,他里面居然穿了一身武士服,看来是早有准备。

别看程咬金酒喝了不少,打起拳来,却是招招到位、虎虎生风,毫无酒醉之态。

一趟拳打完,两仪殿内顿时响起喝彩之声。

“献丑了!献丑了!”程咬金很是得意的对着李世民和众宾客拱手。

“义贞辛苦了!来,朕有赏。”李世民朝程咬金招了招手。

程咬金走到李世民面前,李世民取出一块玉佩,赏给了程咬金。

程咬金谢恩后,一只手将玉佩高高举着,很是显摆的回到了他自己的坐席。

李世民又望向执失思力,道:“执失使君,突厥也是武勇之邦,不乏骁勇之士。今日难得贵使团恰逢其会,不如让我大唐君臣也见识一下突厥勇士的风采如何?”

执失思力略一迟疑,便站起来向李世民抚胸行礼道:“陛下既有此雅兴,外臣敢不从命。”

说完,执失思力便转过头,望向他身边众使团成员,问道:“何人愿意演武?”

还没等突厥使团的人自己请缨,赵云泽忽然站了起来。他大声向李世民说道:“陛下,只是一人演武,也乏味的很。不如,就让臣陪一位突厥勇士对练几招,给陛下和诸位助兴。”

还没等李世民答应呢,程咬金先大喊出声:“好!”

有了程咬金带头,大唐的那些臣子也都纷纷起哄叫好。李世民便点头说道:“如此甚好!”

不等突厥人反应过来,赵云泽几步走到阿史德乌默啜面前,向他一抱拳道:“这位突厥将军倒是眼熟的很,某不才,愿请这位将军与某对练一番。”

第314章 与胡商谈判(上)第108章 讲武堂的构想(中)第8章 去个好地方第222章 秦府后花园第330章 大比武(上)第239章 解第196章 提亲(下)第239章 解第435章 没人上门的县衙第183章 朔方之变(二)第140章 开衙与阅兵(上)第197章 桃花运泛滥第155章 囚室求婚第55章 拜师仪式(下)第87章 御前操演(上)第444章 黄金海岸(上)第141章 开衙与阅兵(中)第446章 第二梯队第330章 大比武(上)第24章 渭水之盟(三)第387章 两败俱伤第403章 再戏赵德言(下)第148章 遇劫(中)第211章 胡江之殇(下)第363章 上国下国第514章 秋狩(三)第186章 朔方之变(五)第497章 藏宝图(上)第510章 毕业典礼(中)第555章 劫持,又见劫持第471章 平灭飞云寨(上)第400章 新师娘?第211章 胡江之殇(下)第297章 免租第329章 又是一年至第548章 大捷报第356章 爸爸去哪儿第57章 重阳登高(上)第499章 赵家喜事(上)第185章 朔方之变(四)第181章 私情与私交第147章 遇劫(上)第540章 大火拼(下)第80章 乌合之众第356章 爸爸去哪儿第276章 非常审讯(上)第457章 主客易位第278章 旱情现第493章 白蛇传首演(上)第528章 运筹帷幄(下)第456章 树上开花(下)第7章 封官第57章 重阳登高(上)第295章 重组护龙会(下)第179章 离间(下)第97章 李世民的态度第69章 荡漾的李渊第495章 夫人驾到第515章 秋狩(四)第239章 解第237章 开中法(下)第108章 讲武堂的构想(中)第454章 树上开花(上)第236章 开中法(上)第452章 借粮(下)第336章 挖墙脚第332章 大比武(下)第446章 第二梯队第279章 赈灾第301章 最后一位会主第442章 鸿门宴(下)第376章 煽风点火第538章 二将夺一城(下)第341章 夜枭演习(二)第366章 糖衣炮弹第10章 突厥再犯第227章 娶媳妇的规矩第347章 猎杀与反猎杀(下)第560章 病入膏肓第322章 招商会(下)第222章 秦府后花园第430章 人不风流枉少年(上)第88章 御前操演(下)第470章 枪声与鲜花(下)第411章 赵云泽的反击第63章 得赐表字第460章 冤家路窄(下)第398章 受冷落了第396章 认干娘?第259章 诗惊玄武门第407章 萧瑀上门第374章 往伤口上撒盐第401章 婆媳初见第56章 训徒第407章 萧瑀上门第26章 渭水之盟(五)第256章 泾州之变(上)第258章 泾州之变(下)第183章 朔方之变(二)第538章 二将夺一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