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借粮(中)

赵云泽用了三天时间,挨家拜访了十几个乡绅。那些乡绅,住在城里的只有几家。大多数的,还是住在乡村。有的人,还担任着本乡的乡正。

玻璃杯子送出去了几十个,赵云泽换到的,是三千来斤粮食。还有一些别的礼物。

三千来斤粮食,也只能暂时解决特战队的粮草问题。要靠这点粮食帮助农民解决粮种的缺口,却是杯水车薪了。

全县农民的粮食缺口,也已经统计了出来。全县六个乡,近五千户农民,缺粮种的农民占到一半,粮种的总缺口达五十万斤。

这个数字一看很大,可这个时代农民的地多,一个男丁就授田一百亩,五十万斤平摊下去,一亩地才补两三斤粮种。田地的收成又不高,粮种和收成的比率很低。

就拿石城县种植面积最广泛的麦子来说,一亩地就要下种十二三斤,可收成却只有两三百斤。也难怪农民粮食不够吃,狠心吃粮种了。

拜访那些乡绅的同时,赵云泽也对石城县的乡村走了一遍。他发现一个现象,如今,石城县的田地里都没有生长的庄稼。农民种麦子,也都是春天下种。也就是种植春小麦。

春小麦虽然出芽率高,但这样一来,一年就只能种一季庄稼了。看来,等秋后要设立一块试验田,种冬小麦试试了。如果能成功,那一年就能种两季庄稼了。赵云泽有了这样一个想法。

对乡绅们的存粮有了底,赵云泽就打算实施他的“青苗法”了。

二月二十八这天,赵云泽在县衙内堂召集官吏议事。当他说出自己的青苗法后,与会的官吏都沉默了。

“诸位如何看待某这个办法?”赵云泽问道。

众人还是没有发言的。

赵云泽只好点将了。“邓主簿,你有什么意见?”

邓烨又思考了一会儿,道:“大人这个主意是不错。可是,那些富户未必愿意借粮给县衙呀。他们直接把粮食借给农民,利息要高的多。吃亏的事情,人家自然不愿意干。”

赵云泽点点头,道:“这一点,某也想到了。借粮的事情,由我亲自办。你们就说,这个办法可不可行吧。”

邓烨望向陈昭,道:“陈县尉,赋税都是由您催收的,您以为县令大人这办法如何?”

陈昭面现苦笑,道:“赵大人,您没在地方当过官,不知道地方官的难处。往年,光是秋后的赋税,就要反复催促,百姓才会交上来。您这青苗法,毕竟只是一县之地的政策。朝廷规定的赋税,百姓尚交的不情不愿,何况是借的粮食呢。邓大人说的不好筹粮是一方面;这不好收债,又是一方面难处呀!”

“百姓朴实,应该不会赖账吧?”赵云泽说道。

陈昭道:“赖账是不会。要是地里收成好,不用催促,他们就会主动还债。可要是遇上灾年呢?相比一家人饿肚子,他们也只有拖欠粮债了。”

“如果真遇上灾年,朝廷尚且要放粮赈济灾民,咱们的青苗法,自然也会免去农民的粮债了。”赵云泽说道。

“那县衙欠的那些乡绅的粮债,又拿什么偿还?难道大人敢动朝廷的赈济粮?”一个吏员忽然说道。

“这……”赵云泽傻眼了。唉,我还是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难怪连房玄龄这样的良相,都没有办法解决农民春耕缺少粮种的问题呢。一县之地尚且如此,何况一国呢。

这还只是纸上谈兵,就遇上了两大难题。要是真正实施起来,恐怕遇上的问题还要多。

难道自己来石城县后要办的第一件事情就这么流产了?不成,真要那样,那自己就会被这些官吏给看扁了,以后也别想指使的动他们了。而且,自己领那八名风尘女子回县衙的事情,已经让这些官吏看笑话了。自己要是再办不成这件事,那也无法扭转石城县的官民对自己的印象啊。坏了名声,这官也甭当了。还想着经略辽东,为大唐开疆拓土?做梦去吧。

想到自己的宏图大志和对李世民夸下的海口,赵云泽咬了咬牙,说道:“你们说的困难,某也知道了。但这个青苗法,我是一定要推行的。借粮的事情我来办。秋后要是农民还不上粮食,我自己掏钱,替县衙还债。”

赵云泽的话一说,众人都诧异的互相交换起眼色来。连房遗直都皱起了眉头。

“大人,您这是何苦呢?”陈昭说道,“您是长安来的,有背景有势力。不像我们这些人,没有大树可靠,什么时候能出头离开石城县这穷地方也没准。可是您不一样啊,您在石城县,也就是干一任,又何苦要自己为难自己呢。”

赵云泽站起来,朝众人拱了拱手,道:“诸位的关爱,某心领了。不过,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青苗法的事,某是一定要办的。诸位若有心,还望好好配合某做事。若是无意,一边旁观某也不介意。”

“既然大人都把话说到这地步了,我们也只能服从您的政令了。”邓烨说道,“不过,要是筹不到粮食,大人也莫怪我们不出力。另外,某斗胆请大人立下字据,若秋后农民还不上粮食,大人还要想办法填补县衙府库的缺口。”

“好,这字据我立下便是。若秋后真收不回粮债,某也不劳诸位辛苦,某自己掏钱还债。”赵云泽说道。

接下来,赵云泽当着众人的面立下了字据。解散了会议。

众人出了内堂,陈昭叹气道:“这位赵大人,还真是初生牛犊啊。这种政令都敢颁布。”

邓烨一笑,道:“兴许人家赵大人家里钱多的用不完了,有意做善事呢。”

“真要如你所说,他就不用借粮了。五十万斤的粮债呢,折合成铜钱,五千多贯呢!用马车拉也得一大车呢。”

“人家赵大人自有打算,你我就不要操那份闲心了。”邓烨笑道。

“某就是想操这份闲心,也得有那本事啊……不说这事儿了,某回公房了。”

内堂中,房遗直也在劝赵云泽:“赵兄,要不……那青苗法还是不推行了吧。咱们当初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赵云泽一笑,道:“说出话就像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朝令夕改,某的威信何在?”

“可是……”

“房兄不必担心,某的底牌还没亮呢!”

第141章 开衙与阅兵(中)第120章 四方馆疑案(一)第218章 旨意背后的文章第12章 又战泾阳第201章 午宴第63章 得赐表字第176章 梁师都的反应第489章 石城招商会(上)第20章 天降奇兵第192章 梁康登基第264章 沐清风的阴谋第182章 朔方之变(一)第41章 秦茉儿第63章 马蹄铁(下)第333章 特殊的考核第420章 裴寂罢官(下)第301章 最后一位会主第561章 命不该绝第284章 敕造新宅第223章 物证第532章 首战用我第499章 赵家喜事(上)第283章 请示夫人第114章 小露一手第76章 许敬宗第293章 重组护龙会(上)第92章 深夜魅影(四)第391章 归途漫漫(上)第544章 夜袭阴山(中)第563章 石城来客第564章 平州刺史第165章 谁抢谁第374章 往伤口上撒盐第166章 渭水遇故人(上)第61章 关于书中爵位问题第196章 提亲(下)第250章 闯三关过五将(三)第121章 四方馆疑案(二)第114章 小露一手第164章 长安城的反应(下)第84章 军训(下)第251章 闯三关过五将(三)第120章 四方馆疑案(一)第272章 大神归位第347章 猎杀与反猎杀(下)第166章 渭水遇故人(上)第174章 入朔方(中)第413章 大闹甘露殿(上)第318章 王君廓之死(下)第286章 李靖与李道宗第319章 贞观赵氏通烟炉第352章 沙盘(下)第151章 护龙会(中)第136章 泾阳谍影第392章 归途漫漫(下)第29章 论功行赏(上)第10章 突厥再犯第36章 两个逗比的人情第206章 喂兔子借钱第371章 互相试探第470章 枪声与鲜花(下)第206章 喂兔子借钱第207章 纳彩、问名第436章 一堂鸡毛第349章 皇剑之名(下)第468章 枪与鲜花(上)第50章 收徒与暖床丫头(上)第468章 枪与鲜花(上)第408章 又被弹劾第218章 旨意背后的文章第361章 戏弄赵德言第80章 乌合之众第210章 胡江之殇(上)第278章 旱情现第282章 泰康堂第460章 冤家路窄(下)第135章 验收第492章 石城招商会(下)第103章 家具厂开业(中)第353章 请战第66章 功成第466章 劫持与反劫持(中)第161章 敌友难辨(下)第169章 当李绩遇上魔王第381章 阴山之变(中)第322章 招商会(下)第351章 被嫌弃了第316章 胎教与信鹰第310章 献宝(上)第172章 投鼠忌器(下)第117章 为李世民科普(上)第470章 枪声与鲜花(下)第311章 献宝(下)第500章 赵家喜事(下)第476章 敲诈崔懿第150章 护龙会(上)第154章 做会主?第19章 突袭前奏(下)第425章 入城税与保护费(上)第330章 大比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