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地道

聚福客栈在平阳的主干道上,与玉器铺隔着一条街道,马车上一路没有受到太多阻碍,很快,停到聚福客栈的门口。

这里算是平阳城最好的客栈,也是最高的建筑,一共有三层小楼,占地面积极广,客栈的门大开,挂着棉布的门帘,两边是木头雕刻的烫金对联,聚福聚财,门口一串红色的灯笼,在前面用绳线穿着彩旗,看起来一副气派的模样。

马车停到后院,一个戴着棉帽子搓着手的小伙计上前,与车夫一起,把马车赶到后面的停车位,这里离家里的新宅很近,青璃吩咐车夫回去通知家里,准备晚膳,这个时候做特色菜需要准备,怕是来不及,就选那火锅,准备一大桌子,菜品自家都是现成的,酱碗,想吃辣或者吃清淡,都可以自己调。

“就在三楼,定了几间天字号房。”

孙文孙武兄弟得知青璃就是北地少将军淳于谙的未婚妻,两个人顿时惊得一身冷汗,少将军看起来太过严肃,让人看着就有下跪的冲动,被深深折服,二人也算是生意场上打拼多年,官员也见过不少,无论是谁都没有少将军这样冷峻的王者之气。

在马车上,一直过了好久,二人才反应归来,彼此互相对视,以为刚才就是一场梦,他们也真够厚脸皮的,硬是认下这门亲戚,就说么,一个拥有绝色姿容的小姐,身份上肯定不会差太多,但是万万没想到是这样身份。

结交了青璃,就等于在平阳站稳脚跟,以后想要做生意,也能借光,从而顺风顺水,但是二人并不想占便宜,攀高枝,最初的想法很单纯,自家离开多年,也没有什么熟悉的人走动,和青璃有缘分,见她性子不错,就想着自家别的没有,银子却不缺,到时候贴补一下,当亲戚走动,以后青璃成亲,他们也陪送一份嫁妆。

孙文顿了顿,抬手指着楼梯,对着青璃道,“咱们上去吧,家里人都在呢。”

“走吧,大伯二伯,也快到了晚膳时辰,下人回去拾掇了,咱们聊几句,回府用膳。”

青璃面色自然,身份这个东西瞒不住,既然被发现也没什么,反正早晚也会被知晓,看兄弟二人开始还有点忐忑之色,后来目光坚定,心里大概不会太介意。

于嬷嬷和麦芽被孙文孙武所救,言谈间很是客气,没有淳于谙那个冷场王,众人说笑着,前后脚上了三层。

一般客栈,最高层都是天字号房,因为高处安静,避免被打扰,位置高,视野也好,要是有那外地来的客商,打开窗子可以把周围的店铺,住宅尽收眼底。

聚福客栈很是暖和,进来一股热气,在每个楼层的墙壁上,镶嵌着一排油灯,外面阴暗,里面灯火辉煌,给人温暖之感。

众人说说笑笑,很快到了三楼,靠着扶梯手一间门敞开着,一个四十来岁的婆子探出了脑袋,见到一行人,叫道,“老爷,二老爷,您二位怎么才回来,家里人都等着着急了,楼下有官差路过,夫人问了伙计才知道,那边闹了雪灾,一直忧心呢。”

孙文没少和家里人讲当年的事,雪流沙也是其中的一个经历,家里人知道有一个山洞,又怕这时隔多年已经不复存在,一个面相柔和,眉眼清秀,三十来岁的妇人,闻声赶紧打开了房门,见到身后的青璃,愣了一下。

“锦娘,这是咱们侄女,先进去,等会再解释。”

孙文摆摆手,众人进了房间,孙武的娘子也在,一大家子,或坐或站,偏厅里黑压压加上下人,站了不少人,锦娘眨眨眼,一头雾水,这才回来,马上就冒出来个亲戚,也太奇怪了些。

聚福客栈不愧是平阳最有档次的客栈,天字号间,一进门是一个大大的偏厅,桌椅板凳都是上等的红木,还有那瓷器摆设,看起来很是富贵,在偏厅和卧房连接的地方,有一扇雕花门,里面放置一幅屏风。

“璃丫头,快坐下喝杯热茶吧。”

人太多,椅子不够,孙武给青璃搬来一把,让她坐下,其余人都是一头雾水。青璃的对面,站着一个年纪相仿的姑娘,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脸上有些婴儿肥,皮肤白皙,这应该就是孙文说的大女儿,炮仗脾气那个,看上去不错,她的长相像锦娘多一些。

“这是怎么回事?”

另一个圆脸的妇人和锦娘长得很是相似,穿着一身碧草色小袄,如孙文孙武兄弟所说,二人娶的也是一对姐妹花,孙武的娘子叫如娘,南边沐阳的习俗,就是这样称呼,那里习惯叫女子小字,而不是用姓氏代替。

“你多大,长的真美,我叫孙念苹。”

圆脸的小姐看起来有些天真,性子也直接,还不等她爹和二叔孙武解释,自顾自地道,“真好,原来还担心到了这么个冷地方没有玩伴呢,不过你是姐姐还是妹妹?”

“我们小姐应该比您小一岁。”

于嬷嬷轻轻地咳嗽两声,她最是不喜欢那些不懂礼仪的野丫头,在莫家村这段日子,也被感化了,礼仪只是最基本的社交,若是人与人可以真心相待,这东西没有必要,就是个束缚人的枷锁,而且这个孙念苹的爹又救了她,于嬷嬷心里只有感激。

“爹,娘,真好啊,我又多个妹妹了!”

孙念苹脸上带笑,这一笑,就露出一个酒窝来。锦娘没有表现这么夸张,她带着清浅笑意,慈爱地道,“孩子,喝口热茶吧,看你穿的少,咱们这次回来也带了一箱子毛皮,等会伯母就给你翻找出来。

“姐姐,我是孙念阳,我爹孙武,我八岁了,那边那个矮冬瓜是我妹妹,孙念香。”

шωш ⊕тt kan ⊕C〇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子,推开孙念苹,站在青璃面前,抓抓脑袋,大眼睛滴溜溜地转,而被他说成矮个子的妹妹孙念香瘪着嘴,快速地跑到青璃旁边,抱着她的胳膊,“姐姐,叫我念香,我六岁,我娘说了,我以后还会长个子的,才不是矮冬瓜!”

兄弟二人家里一共四个娃,还有个两岁的小不点,在内间呼呼大睡,这么多人说话也没有把胖小子吵醒,这家人看起来就和自家一样和乐,这几个小的自来熟,性子很活泼。

“哈哈,我是没有你大伯娘富裕,只能拿出来点珠宝给你添置着。”

如娘也有个三十来岁,表情还如少女一样俏皮,平素生活富足,人也没有什么大烦恼,家里其乐融融,互相体谅,所以才显得年轻。

两姐妹在沐阳长大,这是第一次背井离乡,对平阳的印象,就是一个字,冷。一路上越往北走,几乎几天就要穿上一层,到了平阳之后,人也裹得成了胖乎乎的蚕蛹。

“你这丫头,天这么冷,就穿一层,当心染上风寒,喝苦药汤。”

锦娘不认识羽绒衣,用手摸了一下,软软的,根本看不到棉花,吓了一跳,又见自家老爷和二叔没有穿大氅,以为是在雪地里弄丢了,就没说什么,但是坚持要去翻找皮毛,连夜赶制一身带帽兜的披风出来。

没有人关注亲戚是怎来认下的,锦娘如娘嘘寒问暖,被念苹念阳念香打断,三人围在青璃身边,赶走了一旁的于嬷嬷和麦芽,占据有利地形,聊着平阳的美食。

“我喜欢吃辣的,家里的厨子是沐阳人,我爹不忍她跟着背井离乡,就把卖身契返还了。”

孙念苹做出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叹一口气,“今儿进到平阳,这里真冷啊,吃辣椒是不是感觉到身体热啊,对了,璃妹妹,你家在哪,我能去做客吗?”

“当然可以啊,我家在凤阳,但是平阳也有宅院。”

青璃回答了几个问题,这些小屁孩真真磨人,不过性子都还不错,很懂事,没有大户人家小姐少爷被娇惯的妄自尊大,念阳八岁,和小弟子喜一样大,也已经开蒙念书,头脑灵活,经常得先生夸奖。

孙文和孙武在马车上一直合计,回来怎么把认亲的过程说的合理一些,带着青璃来到聚福客栈之后,锦娘和如娘问都没有问,马上认下来,又翻找首饰,又翻找皮毛,忙得不亦乐乎,他们二人张口几次,都被打断,根本不会有人在乎他们说什么。

“小姐,您看现在马上到了晚膳时分,是不是要接人去新宅啊。”

青璃和念苹年岁相仿,两个人有话说,这个念苹是个吃货,对南边的美食有研究,那边的菜色和京都差不多,主要是偏向清淡,但是菜品更丰富,二人一说,青璃也忘了时辰。

晚膳后淳于谙约好去探地道,现在不好耽搁时间,听说搬到青璃的新宅去住段日子,两家人很高兴,不做二话,立刻整理行囊。

于嬷嬷撇嘴,这一家人太单纯,二话不说马上上门,又是外地来的,本地没有亲人,被人拐走了都不会有人知道,这样的人家怎么做生意,财富估计都是靠运道,傻人有傻福。

新宅得到了消息,下人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出两个相邻的小院子,屋子里全部擦洗一遍,一尘不染,换上新纱帐,新被褥,茶壶茶碗也去库房提了新的,厨房里熬着鸡汤,听小姐的吩咐,准备火锅的锅底,还有几个北边特有的小菜和糕点。

新宅离客栈不远,坐在马车上很快,转了几个弯就到了,门口大门打开,管家正在搓着手耐心地等待,见到青璃的马车入了大门,回禀道,“小姐,一切都准备妥当了。”

“好,辛苦。”

青璃点点头,马车停到二门处,让家里下人跟着锦娘,如娘一起收拾行李,她帮不上什么忙,带着念苹,念阳和念香一起到偏厅。

天色暗淡,偏厅里点燃上了油灯,一张方桌上,放着一个加大版的红泥小火炉,一会儿火锅上来,就放到火炉上加热,本来青璃是想用北地最著名的酸菜炖大骨头招待,又怕众人吃的不习惯。

“三位小姐少爷,这是我们府上特有的,别的地方花银子也买不到。”

于嬷嬷一脸得意,端出来一个木头制成的大圆盘,上面用木条隔着,里面分着若干隔断,有带皮的吊炉花生,奶油味瓜子,椒盐核桃,琥珀杏仁,还有最受欢迎的各种牛轧糖,水果硬糖,最近还研究出芝麻皮糖。

“这是大枣吗?看着很是奇怪啊。”

托盘里的东西,孙念苹几乎都吃过,她不知道其实味道有些奇特,指着麦芽端上来的一个小碟子,好奇地道,“这是怎么做啊?”

“这是水晶蜜枣,用蜂蜜腌渍的,你们尝尝。”

青璃递给三人一人一个小竹签,用来扎着吃,上头有蜂蜜,所以用手抓很粘。念苹扎了一个,放进嘴里,眯着眼睛享受,有枣子的香气,甜滋滋的,她在沐阳从来没吃过。

还有爆米花,青璃没拿出来,她怕三人吃得太多,一会儿吃不下火锅,这蜜枣也是最近突发奇想,家里有下人会腌渍蜜饯,正好空间里的枣子出产很高,她就随手做了点,味道不错。

第一批爆米花,已经被于嬷嬷和麦芽消灭干净,二人在晚上觉得饿的时候,也会吃上一些。空间里有咖啡豆磨成的粉,可以冲咖啡,目前还没买到可可,她又不在京都,没有特意去留意。巧克力味道的爆米花,是青璃前世的最爱,只是吃多之后会有些腻。

“苹姐姐,你看看这桃核,有咸味,很香啊。”

念阳吃了一个枣子,又把爪子伸向了核桃,核桃的表皮有了裂缝,于嬷嬷上前拈起一个,轻轻一捏,就露出了里面的核桃仁。

“好吃好吃,这个糖果太好吃了!”

念香才六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吃到一颗好吃的糖果之后,手舞足蹈,在偏厅疯跑了一圈,笑眯了眼睛。三人不怕生,很快和青璃打成一片,把自己身上的好东西齐齐上交,非要送给青璃做见面礼。

“璃妹妹,这些都是我们的生辰礼,没有特别的意义,可以送人的。”

念苹年纪大些,见青璃犹豫,以为她有什么顾虑。这丫头虽然脾气直接,却是个细心人,青璃很喜欢她,点点头,又让于嬷嬷准备上好的玉佩,送给三人,其中包括那个两岁小娃的,让念苹帮着她的弟弟收下。

那边,孙文孙武把如何认下亲戚的事情说了一边,隐瞒了青璃的身份。锦娘和如娘充其量就是商妇,以前又是浣衣女苦过来的,从内心里总有些自卑感,在沐阳的时候,面对出身良好的商户人家的夫人,总是有些放不开,要是得知青璃身份,一定会惴惴不安。

新宅的下人手脚麻利,对孙文孙武一家很是尊敬,他们虽然不曾听说小姐有这么一门亲人,但是小姐很重视,他们就要恭敬,不能给自家小姐丢人。

很快,行李收拾妥当,两夫妇都对新宅很满意,看的出来,床铺上所有全部换新,地上铺着厚实的毛毯,下人耐心地讲解屋内火炉的运用。

屋内偏厅内沙发,小茶几二人没有见过,下人也解释了一番,在茶几下面有一个小拉门,里面糕饼点心,干果瓜果,准备妥当,最出彩的是每间房都有浴室,这是青璃做的改动,浴室后面有一个通风的小窗户,防止屋内潮湿。

晚上,众人围坐在一张桌上,中心是塌陷下去的一块,里面装着红泥小火炉,这样保持火锅盆就在水平位置,众人夹着方便,菜品很多,手切的羊肉,猪里脊,五花肉,鸡肉片,还有腊肠,一些白菜,土豆片,红薯片,木耳,菌菇,豆芽,菠菜还有各种鱼丸,虾丸,海参,青璃还加了麻团和小酥肉,摆放整整一张桌子。

酱碗有两个盆,一种辣味,一种是清淡口味,自选,最后青璃一看,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辣口,锦娘见青璃惊讶,就开起了玩笑,“都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们嫁给你大伯二伯之后,口味也跟着变了。”

“是啊,辣和不辣都可以吃,这个鱼段腌渍的不错,这么一涮啊,又嫩又滑。”

鱼是空间里出产的黑鱼,刺少,其实草鱼腌渍之后下到火锅不错,就是刺多,吃起来麻烦,青璃一向很懒。

屋外狂风阵阵,屋内一室暖意,青璃和众人边吃边聊,实则早就溜号,一会儿要去找淳于谙,还不知道他有没有用晚膳,她让厨房炖了香喷喷的鲫鱼豆腐汤,心里着急,想早点过去,又不好把人撇在这里。

“真的太好吃了!”

念苹的食量不小,到最后还是吃得意犹未尽,可是肚子实在撑不下了,她只好忍痛放弃。饭后,又上来了茶水和瓜果,青璃陪着众人话了几句家常。

“大伯,你们从外地赶过来,这一天也很是疲累,早点去小院休息吧,一会儿下人会送去洗漱的热水。”

窗外,一片漆黑,府上下人在树上挂上灯笼,孙文孙武折腾一天,吃饱喝足之后,也有了困意,刚才席间,二人喝了不少酒,就是几个小的,也讨了几杯果酒,现在晃着脑袋,随时能睡过去。

“那行吧,侄女,大伯二伯得你的照顾,咱们明天再细聊。”

青璃去厨房准备鲫鱼汤,顺便送了两家人进了新院子,吩咐下人好好伺候,于嬷嬷麦芽今日受了点惊吓,又流了不少眼泪,这会也打不起精神,正在强挺着,跟着青璃在院子吹冷风。

“不用你们陪着,放心,你们早点睡,军营你们进不去。”

见二人回去,青璃简单洗漱一下,换了一身保暖的羽绒衣,又准备了一些热汤和糕饼,一路上可能会碰见巡逻的士兵,她给众人送东西吃,几乎吃了惯例。

每次遇见人,那些士兵们都很是热情,每个人带着期盼的眼神看着她,青璃得知众人的艰辛,就准备一口热茶,他们也喝的乐呵,都是一些容易满足的人。

一路上,如她所想,还真是遇见两拨人,士兵们交替去面馆喝热茶,坚决不用青璃准备,他们说,在城北大营口巡逻才是最苦的,因为要一直站立不能活动,希望少夫人把他们省下的茶水,给那群士兵们喝,也能暖身子。

记得城北大营那边是有火炉的,士兵们可以相互体谅当然好。临走之前,她给众人一人抓了一大把香喷喷的瓜子并几个核桃和大枣,让他们值夜的时候吃。

在城北大营里,每隔一段时间,会给士兵们发一小油纸包的干果,瓜子花生,青璃空间种植太多,也会供应一部分,那些东西也不值多少银子。

士兵们有些人就舍不得吃,攒着,等攒到一大包的时候,家里有人来探亲,就让爹娘妻儿带回去做个零嘴。每次见面,士兵们都会说自己过得很好,在城北大营伙食不错。每隔五六天还能吃上白花花的细面馒头,经常有肉吃,他们担心爹娘们吃不到什么好的,有点好东西都要存下来。

青璃听说之后,很是心酸,这些可爱的士兵们真的太懂事。有很多人十六七岁就离开爹娘的身边,毛头小子一个,到军营里入伍,摸爬滚打,在死人堆里爬出来,一点点锻炼成熟,等到战争之后,运气好着能活着,没有大伤,运气最不好的不是那些为国捐躯的士兵,而是伤兵,他们得不到多少抚恤银子,回家还会让家里人供养,在战场上拼命屠杀敌军,保百姓平安的人,最后就落得这样凄惨的下场。

以前,青璃曾经想过,银子只要够花就成。有空间,难免造成安逸的心态,从得知这样的情况之后,她开始筹划商铺,在族里试验粮种只是第一步,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大周的百姓吃饱,让伤兵们找到自己的归属,过上好日子,再也不担心成为家人的累赘,他们才是大周的骄傲。

对于这点也在起步阶段,沈冰雨在汝阳的信件,就写过伤兵们的一天。早上准时起床,无论阴天下雨还是晴天白日,那是他们在军营里养成的习惯,多年从未改变。起床之后用早膳,从来不浪费一粒米,饭碗也是干干净净的。

而且碗筷自己刷,哪怕只有一条手臂,也坚持自理。整理妥当之后,进入到作坊劳作,大家坚持计件,按照自己的劳动领报酬,称这样才能心安理得。

那些海制品,摆件,烤鱼片和鱿鱼丝,在京都自家的糕点铺子和家具铺子寄卖,销售得不错,也赚得一些银子,伤兵们只领了够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剩下那些坚持让沈冰雨成立一个小分队。

伤兵们说,京都有送温暖的小分队,账面有不少银子可以支出,他们伤兵人多,每个人捐献一点,慢慢积累,也能有不少,就用于帮助伤兵们生活,那些实在没有能力做活的人,这些银子希望能给那些人一点保障,他们会继续努力,大家都是过来人,很是理解那种滋味。

沈冰雨很受感动,于是,伤兵基金就这样形成了。自家跟着萃华楼去了两次外海,也赚得一些银子,沈冰雨用自己的分成银子,捐进去,成为第一笔流动基金,小分队正式成立。

最近家里造船紧锣密鼓,沈冰雨还没有时间到京都去,最近京都成立了一家报纸机构,上面分版面记录朝堂和民间的大事,这是青璃的主意,一份三文钱,成本一文多不到两文,一周发行一次,里面有官员的家事八卦,销售很是火爆,现在的问题出来了,一般买这样报纸的都是商户,百姓们大字不识,买了也看不懂,想买,也不会凑这个热闹。

不过由于发行的范围比较广,周围几个城池全部包含在内,还是多少赚了一点银子。听说皇后阮冉冉已经为肚子里的小皇子办了几次祈福宴,耶律楚阳已经当着满朝大臣面给了准话,只要是皇子,他就是太子,地位绝对不会变。

皇后之尊,是结发妻,若是皇子,即是嫡出又是长子,再没有比小皇子更合适皇位的,一出身就黄袍加身,无限尊荣。

“少夫人,您来了!”

有士兵看到马车,众人又呼啦一声围拢过来,青璃有经验,用热茶和灵泉给众人沏茶,又把铜壶提下去,让士兵们自己倒茶喝,滚烫的茶水,倒茶之后,就几乎能变成入口的温度,可见平阳有多冷。

“这些是点糕饼,你们值夜吃吧,我找少将军有急事,就不耽搁了。”

青璃进了城北大营,来到淳于谙的院子,二人相约之后,淳于谙已经等待良久,他点燃了檐下的灯笼,给青璃引路。

“来晚了些,你没用晚膳把?要是用了,也把鱼汤喝了。”

食盒被淳于谙接过去,大手拉着她的小手进到屋内,在椅子上垫了一个皮毛的垫子,“你还没说,怎么会去那种地方。”

“你先喝汤,一会儿陪我去个地方。”

青璃避开这个话题,打开食盒,端出来鲫鱼汤,空气之中,顿时飘出一股子鲜香味。方侍卫就在隔壁,他一边嗅着味道,被香气勾引到淳于谙的院子里。

定是少夫人来了,少主又能开小灶,有人关心真好,方侍卫摇摇头,有点想念在家里的婆娘,虽然看管银子紧了些,却是真关心他的,在北地打仗,没人疼啊。

“方侍卫,进来喝碗鲫鱼汤吧。”

此刻,青璃的声音犹如天籁,方侍卫立刻眼睛一亮,大步地进了偏厅,这次青璃带了两小罐,一罐子稍微少些。有了方侍卫调节气氛,淳于谙安心喝汤,不再言语。

二人用完汤,也到了入夜时分,方侍卫很有眼色地溜之大吉,淳于谙把青璃拽到怀里,“说说,怎么回事?”

“具体过程我不解释,结果是貌似发现了出关的地道,现在不能确定是不是大秦掌握那条。”

按照青璃分析,肯定不是之前她走过那条,因为那条街道在闹事,一路上能听到小贩的叫卖声,没用多久就到了一处宅院,而帽山位置偏僻。

当时青璃昏迷,意识还是清醒的,根据赵晚春的画,这里一定是大秦密道其中一条,己方需要派人去暗中查探,定能掌握一些线索。

“让车夫回府,我们骑马去。”

车夫是青璃家的下人,不能百分百信任,这次去探密道,青璃理解,打发走家里的车夫,淳于谙和青璃共乘一骑,青璃坐在前面,靠在淳于谙胸前,由他高大的身躯抵挡着冷风。

骑马很快,二人快到达到了帽山脚下,白天发生雪崩,夜晚一片寂静,只能听见耳边呼啸的风声,如鬼哭狼嚎,能住在这里,真是一种勇气。

只有一家还点着油灯,其余人家一片漆黑,青璃按照孙文孙武兄弟说的,很快找到菜窖的位置。上面有一个拉门,覆盖一层雪,冬日里想发现这个菜窖,更难,多亏兄弟二人细细描绘了地点。

淳于谙先下到地窖之中,点亮了火折子,打探一番,没有发现危险,给青璃做了个手势,青璃立刻会意,纵身一跃。

这是一个菜窖,在下面有一个房间,里面都是大白菜,在白菜的后面,是一个人多高的黑洞,和孙文两兄弟描述一致,里面到处是阴冷的风,说明这是一个通风之处。

这条路很长,有些曲折,头顶时常会掉下泥土渣子,青璃戴上帽兜,跟在淳于谙身后,时刻保持警惕,为了防止有意外发生,她进到里面之前,非要淳于谙吞下一枚解毒丹药。

“这也太长了,还没到头吗?”

绕来绕去,青璃估算着距离,约莫也应该到了城门处附近,那么出口到底在哪里?前面的风有些大,或许就在这附近。

“前面不远就是,累了吗?”

二人约莫走了一个时辰,在这狭小的密道,只余一人通过,想使用轻功,轻身术几乎不太可能,受条件限制,青璃就觉得阴风阵阵,淳于谙手里的火折子忽明忽暗,快要熄灭了。

“还能坚持一会儿。”

一直没有休息,青璃很是疲累,趁着淳于谙在前面,她偷偷从空间里端出来一碗热茶,抿了一口,给自己补充体力,这种憋屈的小地方,伸展手脚都难,大秦这些老鼠们,至少挖了两条。

又走了约莫一刻钟,终于到了尽头,淳于谙拉着青璃从地道里上去,周围一片荒山野岭,平日这边是大秦营帐所在处,现在被淳于谙大回了大秦关内,城门紧闭。

远处一片黑暗,应当就是那条险峻的长河,天气寒冷,河面上结冰,想要横渡很简单,青璃和淳于谙四面打探,试图在附近发现另外的地道出口。

“唉,马上就要过年了。”

一轮清冷的明月挂在天空中,无数闪烁着的星星,青璃一手叉腰一手给自己捶背,地道有一段路很矮,青璃要弯腰才能通过,她心里寻思,要是宇文鲲那种没有三块豆腐高的,多半直起腰就能过去。

“恩。”

淳于谙点点头,幽深的眸子望着远处大秦的城门,只要有粮草和后方补给,他必定带领大周军队破关而入,早日解决大周这块隐忧,耶律楚仁,宇文鲲,必除之。

二人选择了一块干燥的地方,坐下来歇息,淳于谙脱下自己的披风,给青璃垫在身下,怕她受凉,两个人依偎在一起,闲聊。

虽说已经找到一条大秦的密道,但是青璃并不高兴,因为她知道,这功劳不是她的,而是春儿姐。大秦狡兔三窟,上次宇文鲲带着她走那条地道,明显要顺畅,地势平坦,可容纳一辆手推车。

“还是早点回去过年吧,你出来的时候,伯父伯母很担忧。”

淳于谙眼眸深邃,转过头,看着青璃,“你出来也有快十天了,又没托人送信回去。”

“恩,我尽快回去,原想前两日就走的,谁想到下了那么大雪。”

寒风凌冽,空气中一种清新的味道,远处一片白雪茫茫,视线所到之处,只有萧瑟。

青璃想回家过年,但是现在她很犹豫,按照目前的情况,还要耽搁一段日子。其实现在她非常想趁着深夜偷偷翻过城墙,进到大秦的关内去探听一下情况,顺便打劫一些商人富户。

国库的银子都被耶律楚仁折腾光了,军队打仗靠萃华楼的贴补是杯水车薪,最后还要淳于谙这个将军自己想办法,她和淳于谙现在是一家,不是等于动了她银子,青璃很肉痛,唯有打劫才能让她舒爽。

大秦是敌国,那么大秦的商户就不用留面子,她搓着手,磨刀霍霍,心里寻思非要打劫个过瘾不可,只要谨慎行事,肯定查不到她头上来,对方只觉得遇见了江洋大盗。

青璃美滋滋地,她觉得自己还是个善良的人,只劫财,不劫色,也不要性命,那些奸诈的富商们,人人都有家底,就算被她劫去多一部分,也不会怎么样,至少铺子,房契地契她带不走的,带走也没用。

“怎么了,想什么呢?”

淳于谙见自家小丫头脸上带着梦幻的色彩,以为想到了过年之事,他抚摸着青璃的头,说了一些小时候的见闻。那时候淳于谙讨厌见人,所以过年是最厌恶的时候,因为家里总有女眷上门,他要一一拜年,忍受那些夫人毛手毛脚的骚扰,最恨别人掐他脸颊。

“是吗?”

青璃抬手,捏了淳于谙脸颊,又不是没捏过,硬硬的,常年不会笑,脸部的肌肉冻结,淳于魔头养成现在的性子,生人勿进,女子勿进,还要多亏那些大娘们的骚扰。

“我就是想过年之事,几年没有和爹娘小弟在一起了,也不知道三哥在沐阳能不能回来。”

青璃垂眸,掩饰眼里的笑意,今儿看形势,淳于谙肯定不会和她行动,她也不敢让他跟着一起冒险,最近士兵们练习新阵法,军营离不开人指挥。她会老实的回去,然后明天晚上只身前来,目的用一天的工夫打劫,等到夜幕降临,在顺着原路返回,等到打劫之后,就可以回家过年了。

“沐阳没来消息吗?”

淳于谙在北地,也不确定那边的情况,最近一段时间,百姓们似乎从屠城的阴影之中慢慢走出来,士兵和百姓一起努力,正在恢复沐阳的治安。

白若尘和水零黎接到圣旨,二人年后,过了正月十五就出发,目前大周是不是南下,就看这些小国们肯不肯效忠,若是不肯,二话不说,定要武力解决。国库空虚,没有银子,外人并不知晓,务必要虚张声势,做出一副强悍的模样,虚虚实实,让对方自己想去。

“地道发现了,这种情况要派人暗中看守,查看一下进到院子的可疑人群。”

这家院子里至少住着十来个人,青璃和淳于谙跳进院子,听见杂乱的呼吸声,这些百姓们应该都是上山祭拜的,遭遇雪流沙,被迫在山下人家中过夜。

“恩,我们回去吧。”

已经是深夜,关外没有遮挡,冷风习习,淳于谙帮助青璃暖手,她的手过了一刻钟还是冰凉,他打开自己的衣襟,把青璃的手放了进去。

淳于谙的胸膛温暖,青璃感觉到了这种温度,她的手开始不老实地左右乱摸。

“三。”

淳于谙脸色僵硬,感觉身上更加火热,他用手抓住青璃的小手,嘶哑着道,“你知道我的耐心,二。”

“一。”

这一声是青璃发出,与此同时,她快速地撤了手,在撤手之前,还摸了淳于谙一把,胸脯上的肌肉坚硬,身材不错,难怪被村里的新媳妇们议论,他对她还算讲理,至少是三个数,要是桃花眼,三之后,直接跳到一,不对,若是桃花眼这么放肆,一定会被直接拍飞的。

第2章 莫家私房菜第1章 又找了个爹爹?第62章 雪流沙第22章 行凶第9章 四美与四公子第55章 喂参汤第13章 镇上见闻第96章 商议第2章 桥祭第84章 造船第82章 冲喜第19章 空间再次升级第61章 阵前第79章 占领沛水第55章 夜审第47章 抢人第4章 流放第43章 抄家第2章 新花样第63章 交手第67章 莫如湖受伤第26章 偶遇海盗第17章 收礼第13章 镇上见闻第15章 两个奇葩第7章 大哥给的零花钱第33章 龙凤第62章 雪流沙第73章 草药种子第79章 话唠的桃花眼第61章 烧错坟第14章 遭遇大忽悠神算子第84章 解蛊第75章 林风澈认亲第49章 情话第82章 回娘家第38章 当年之事解疑第57章 待出征第11章 南疆秘地第9章 回村第64章 刘大牛登门第21章 族规第35章 给淳于谙的惊喜第75章 假象第44章 这下发了!第9章 沿途第51章 闯天牢第50章 兵围护国将军府第75章 林风澈认亲第23章 端倪第31章 毒计第46章 不眠夜第45章 发年货第45章 发年货第65章 追妻法宝第1章 又找了个爹爹?第23章 家有偷鸡贼第52章 少将军打鸟第14章 遭遇大忽悠神算子第61章 拆荷包第18章 嘿,第一桶金第17章 进山采野菊第1章 又找了个爹爹?第34章 待客第69章 同伙第65章 骗术第51章 征兵第34章 待客第16章 送铺面第12章 故人第55章 夜审第13章 赔礼第26章 小试厨艺第57章 内斗第51章 镇上买院子第51章 闯天牢第59章 白衣公子第41章 引导第18章 记上一笔第1章 揭露第49章 指点第40章 乔装第66章 邀请第25章 去空间耕种第8章 送东西来喽!第2章 莫家私房菜第77章 怪病第5 途中(一)第10章 学礼仪第58章 恶人自有恶人磨第80章 新帮工第68章 守岁第78章 大帐第61章 阵前第1章 穿成农家丑萝莉第57章 待出征第1章 媒婆到第28章 淳于谙的心思第2章 新花样第21章 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