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吃酒

北风席卷着大地,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也就是北地民间的小年。

虽是受到雪灾的困扰,依然挡不住溧水城百姓们对过小年的热情,这一天是一年中很重要的一个日子,祭灶。祭灶结束,便正式地开始迎接过年的准备。

古语有云,男不拜月,女不祭灶。顾名思义,祭灶是男人的事。今年也是青璃嫁人之后的第一个年头,她和淳于谙夫妻二人格外重视。

往年在京都,官家人家都是不会祭灶的,他们认为这都是民间的习俗,只有府里的下人们才会热衷于此,今年不同,淳于谙早早地准备好了灶王爷的画像,贴在灶间。又买了一些糖果,清水,料豆等,作为供奉,后者用来供奉灶王爷的坐骑。

糖果是用那种灶糖,咀嚼起来,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这样让他没有办法乱说话,在溧水城这边,还有专门的人家供奉酒糟,寓意是让灶王爷醉得不能说话。而灶王爷受到百姓们的礼遇,懂得吃人的嘴软,自然会说好听的了。

溧水城里的灶糖和凤阳平阳不太一样,这里毕竟原来是大秦管辖地,习俗等也稍微显得不同。让青璃说,溧水城的百姓们常年做生意,很懂得创新,灶糖抽成了糖棍的模样,里面空心,外面贴合了芝麻,咬上一口,不但不粘牙,反倒脆生生的,和着芝麻,嘴里一股甜香气。

祭灶之后,时间还早,今日在城西有最后的集市,然后到是正月十五之前,基本没有铺子会开张,大家都要忙着过年。前段时间雪灾,有很多百姓来不及采买过年的食材,今日是一个好机会。

异族人突然没了动静,因为天气原因,两军无法交战,淳于谙决定,城北大军的士兵们今日休假,除了巡逻人手之外,大家可以自由活动,也去采买一些吃食。

一大早,青璃就闹着淳于谙去集市逛,家里一些东西都有准备,还缺几幅喜庆的春联,淳于谙的意思要自己书写,所以夫妻二人要去买红纸等物。

若单单是买红纸,周围的杂货铺子都有,青璃主要想感受一下那种过年气氛,看到百姓们喜气洋洋,老人小娃脸上挂着微笑,那种发自内心淳朴的欢笑,总是感染她,让她心情不自觉地变好。

集市很大,大营里的士兵们连续铲了几天的雪,才铲除一片开阔的空地。出门之前,淳于谙把青璃从上到下裹得严实,围巾遮住半边脸,这才带着她骑马出门。

一路上,有不少百姓,有人是正要去集市的路上,也有人去得早,买到自己想也要的,乐滋滋地,见到熟人互相拜年问好,说着吉利话。

青璃靠在淳于谙的怀里,左顾右盼,两边的铺子,几乎家家都挂上了大红福字和红灯笼,门口站着一身喜气的伙计,对着外面的行人招揽生意,有些铺子还特地贴上了红纸,上面写着一些优惠活动,比平时要合算不少。

前面街角一家杂货店,也是青璃常常来买东西的地方,掌柜的正在指挥着两个伙计换桃符,抬手在比划着什么,伙计精神抖擞,不住点头。

淳于谙故意放慢骑马行进的速度,路上人多,大过年的,也不好冲撞了,其次是自家娘子走马观花,看得正起劲,时不时地拉着他还要闲话几句。

前面不远处有一个拐角,进了拐角就到了集市口。今儿来往的人真多,淳于谙下马,把马匹交给外面专门看马的老伯,又给了几个铜板。

“夫君,人怎么这么多,不会是整个溧水城的百姓都集中在这里了吧?”

青璃指着前方黑压压,闹哄哄的人群,目瞪口呆。早预料到,采买的百姓会很多,但是这也太夸张了,人挤人,带小娃的大人怕小娃挤丢了,把他们抱在怀里,或让小娃骑在脖子上。

“恩。”

淳于谙抽抽嘴角,自家娘子想要看热闹,那不是正好,人多才热闹,若是零星几个人,也没有她所说的过年气氛。

“我们在右边进去,从左边出来。”

一共有两排买东西的,百姓们自觉地选好了路线,淳于谙把青璃拥在怀里,跟着人流的方向行进。外面的路稍微要窄一些,等到进了集市里,变得开阔起来。

“鸭蛋啊,过年吃一个出油的咸鸭蛋,保准明年富得流油咧!”

“糖块花生啊,过年的零嘴,一样都不能少,便宜卖喽!”

两旁,每个摊子口都聚集着百姓,还有卖东西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青璃和淳于谙靠在最边上,人多,大家都忙着四下里寻找自己想要的物事,也没空看他们这两个违和的人。

“夫君,前面的小娃,一直在看我。”

青璃在一个卖糖画的中年汉子那里驻足,她非常喜欢这样的民间手艺,这种东西,在现代也算是一门绝学,只有在一些老景区才能看到,很多手艺已经失传了。

汉子人高马大,但是手艺不赖,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用糖作画一气呵成,很多小娃都闹着让大人买。有些小娃还会玩那个转盘,抽到什么动物就是什么,也增加了趣味性。

青璃和小娃们挤在一处,聚精会神地看着作画,中年汉子正在画一只老虎,虎头部分栩栩如生,真真是猛虎下山,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把老虎的威风展示得淋漓尽致。

感觉到有人在盯着自己,青璃抬起头,发现正是前面一个骑在大人身上的小娃,小娃也就四五岁,粉嫩的,没有看作画,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青璃看。

“恩,怎么?”

淳于谙一直跟在身后保护自家娘子,生怕百姓们人挤人,冲撞了。青璃这么一说,他转了一个方向,也看到了那个小娃。

“没什么,就是觉得奇怪。”

说不上哪里奇怪,一个四五岁的小娃,不看吸引人的糖画,不停地看她,根本就说不通,难道她现在的造型比画还好看?小娃那么小,根本还不懂得美丑。

对方太小,青璃摇摇头,和淳于谙继续向前走,很快,她发现了不对。背着孩子的那个男子獐头鼠目,眼睛乱瞟,一看就是宵小之徒,而此男子四处寻找目标,找到穿着打扮不错的,就会蹭过去,指挥上面的小娃下手。

淳于谙显然看到了这一幕,但是这对他来说不算什么,也懒得管闲事。青璃摇摇头,只是无奈地叹口气,夫妻二人正在继续采买,让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小娃偷到钱袋之后,用力一抛,钱袋正好朝着不远处青璃的方向砸来。一切只在电光石火之间,淳于谙大手一挥,稳稳地接住钱袋,他身上立刻出现冰寒之气,眉头轻微皱起,不明白对方的意图。

下面的宵小男子发现之后,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对着上面的小娃掐了一把,然后飞快地带着人钻到人群中想要逃跑,彼时,丢钱袋的人已经发现,正在破口大骂。

“妈的,大过年的,那个丧尽天良的偷了老娘的钱袋?诅咒他家成绝户头!”

一个高大健壮的女子“呸”地吐了一口吐沫,人群中有好心人碰了碰她的胳膊,小声地道,“在那里。”

“哪里?看老娘不整死她!”

高大女子转过头,瞬间瞪着眼睛噤声,她没看错吧,前面那个一身黑衣,着黑色的大氅,一脸寒冰之色的男子,怎么有点眼熟呢,好像是淳于少将军。

青璃眨眨眼,马上反应过来,她一个跃起,在人群上空瞬移,很快发现那个带着小娃的男子,随身抽出一条丝带,对着宵小男子缠了过去。

小娃默不作声,做了几个手势,之后还是原来的姿势,紧盯青璃不放。

周围的百姓见有热闹看,呼啦一下,全部在周围围成了一个大圈,刚才青璃一个跃纵,让众人见了世面,原来真有这种功夫,比杂耍和戏班子还好看,后来的人群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劲儿的问。

“这位女侠,饶了小的吧,小的也是没办法了,马上过年了,家里啥也没有,还有儿子要养活呢。”

宵小男子可怜兮兮,那眼泪和不要钱一样流,见事态不好,立刻下跪求饶,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就软了心思,还有人替求情的。

世道艰难,百姓们也不容易啊,要是有银子能吃一口饱饭,谁愿意去偷去抢呢?赶上今年雪灾,前段的物价涨的太快,大过年的,大家都图个平安吉利,既然没造成损失,不如放过他一次,也算积德,给这男子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被偷荷包的高大女子站在旁边不敢吱声,那个被偷的人是她,怎么发现这事态有些不太对呢,她一时间也糊涂了。

“这真是你的儿子吗?”

小娃水灵灵的大眼睛,面皮白嫩嫩的,而男子贼眉鼠眼,就算是基因突变,也生不出这么俊秀的小包子。而且这个小包子不会说话,是个小哑巴,比划着,青璃也看不懂,只明白这个男子不是他爹。

小娃很机灵,指着自己的衣袖,青璃点点头,把他放在淳于谙怀里,挽起小娃的衣袖,上面一片青紫色的痕迹,纵横交错,让周围百姓们抽了一口冷气。

“这真是亲生的吗?咋被打成这样啊!”

“造孽啊!”

周围围观的百姓们立刻变了一个态度,看着男子的眼神也变得不那么友善。宵小男子张口结舌,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天啊,那个黑衣男子给人的压迫感太强,他不自觉地就哆嗦着跪下。

溧水城知府死了之后,衙门已经被贴上了封条,一切都交给城北大军打理,淳于谙不动声色,也没有说话,没有多久,宵小男子自己经受不住压力,差点尿了裤子。

“这小娃是小的在凤阳小凤县上捡来的,也不知道谁家的娃娃,就把他带到了溧水城。”

宵小男子可不敢实话实话,加了点水分。小娃确实在凤阳找到的,但是是他拍花子拍来的,本想买出去赚一笔银子,等到了溧水才发现,这娃是个哑巴。

无奈之下,只得做老本行,让这个小娃和他一起偷银子,要是不从,他就打骂,不给饭吃。好在这个小娃虽然是个哑巴,人还挺机灵的,也是这个机灵劲,害了他,这不,用这个小手段摆了他一道。

真相大白,百姓们这才明白事情的原委。淳于谙把男子交给城北大营的士兵暂时管理,扔到知府的衙门的牢狱,等溧水城有了官员之后量刑,小娃暂时寄居在一个好心的百姓家,等年后在委托专门的人去帮助他寻亲。

事情解决,人群散去。青璃拉着淳于谙继续逛街,碰到了几个来采买的城北大营的士兵们,众人不顾淳于谙的黑脸,自觉跟在二人身后,偶尔青璃回头和士兵们聊几句家事。

临近午时,人群依然没有减少的趋势,一些摊位上的东西卖完,收拾走人,很快有新人补上,东西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碗筷,木盆,各类的吃食,自家做的年糕,粘豆包,鞭炮,络子,绣样,年画等等。

青璃买了一副年年有鱼釉彩的碗筷,象征吉利,又买了红纸,鞭炮,还有一些特色的小零食,淳于谙跟在身边负责拿东西。

走了一上午,青璃有些累,她垂垂腿,见到一边还有摊位,零零散散坐着几个百姓。出摊的是一对老夫妻,卖热汤面,肉馅的大馄饨,青璃请客,请士兵们吃饭。

热闹的集市,一直到下晌快到晚膳时分才结束,百姓们满载而归,欢声笑语,青璃转悠了一天,热闹也看够了,很是满足。在这种紧张的战事里,更应该调解一下情绪,偶尔放松下也不错。

夫妻二人回到小院,淳于谙才算真正松口气,可算甩掉了那些烦人的跟屁虫,他怀疑自己以后还有什么威信可言,只要自家娘子在,士兵们也不怕他这张冷脸。

今日是小年,菜品要丰盛一些,夫妻二人上阵,各自展现拿手的手艺,青璃学着做香酥鸡块,早上出门之前就开始腌渍,现在差不多入味,裹上一层淀粉,下油锅大火炸,一直到金黄色为止,小院里阵阵飘香。

快到了饭点,城北大营的几个高级将领来到小院的门口,大家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看向才被从马厩里调出来的方侍卫。

方侍卫学聪明了,他可不敢得罪少夫人,这次主要是过来赔礼的,但是他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拿。少夫人这边吃食精致,他那点东西根本拿不出去手,丢人,还不如不拿,省了银子。

“张副将,不如你先推门进去好了,咱们肯定跟上。”

几个将领商议好过来蹭饭,听士兵们说,少将军今日陪着少夫人去集市转悠了一天,大包小包买了不少东西。他们推测出,晚上定有美味,肚子里的馋虫犯了,这才舍了面皮。主要少夫人这里的酒都是精品,有银子也买不到这么好的。

“少扯淡,为啥总是我?你忘记少将军上次对我黑脸了好几天的事了?”

张副将人比较老实,每次都是他先进门,后面那几个奸猾之人,总是推他身上,有段时间,少将军怎么看他都不顺眼,他差点和方侍卫一起去马棚伺候母马坐月子。

青璃刚炸好鸡块,从灶间出来,看到门口鬼鬼祟祟几个人,捂嘴轻笑,回来的时候门口无人等候,她还在奇怪,这些人真会赶,赶到饭点来了。

“少夫人!”

后面有将领抬手打招呼,青璃开了小院的们,叉腰看了众人一眼,尤其是跟在身后的方侍卫,几个月不见,还是那副憨厚的模样,她被这幅忠厚老实的外表骗过好几次,青璃咬牙切齿。

“少夫人,这次属下是来致歉的。”

方侍卫搓搓手,一脸愧疚之色。他是悔恨当初不该隐瞒,主要原因是伺候马这个活计简直太辛苦,哪有做少主的亲卫好,不时还有油水,真是猪油蒙了心啊。

“进来吧。”

青璃翻了一个白眼,不用指望方侍卫道歉多么真诚,现在先给他记账看表现,要是再敢阴她,嘿嘿,等回到京都一起算账,告诉他媳妇他在北地不老实,让他回家跪洗衣板去。

淳于谙正在灶间里炒菜,做了一道新学的醋溜白菜片。所谓新学的,就是青璃说好用什么调料,他来斟酌,下过爆炒,一气呵成,装盘。

“少将军,属下来!”

这些将领看到少将军端着菜,吓得不轻,立刻跟在后面献殷勤。青璃也不客气,想要白吃也得做活,正好帮助她捡碗筷,端热水。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青璃点燃了门口挂着的红灯笼,让这个映着白雪,宁静的小院落,笼罩上一层暖暖的光晕。

内室里,点燃了两盏油灯,淳于谙用铁丝挑亮了灯芯。今日小年,也算是过年的开端,也没必要端着少将军的架子,能来的都是战场上出生入死的兄弟,也不用分什么尊卑。

淳于谙收敛了气场,将领们就放心多了,席间,大家夸赞菜色,又在夸赞好酒,青璃笑而不语,大部分都是自家夫君做的,这个时候她聪明地没有点破。

“少主,也不知道这场战争啥时候才能结束。”

方侍卫喝了一杯酒,黑面变成黑红色,他还在感叹,一晃离开京都已经有一年多了,这场战事刚见到苗头,如果把大秦占领,还不知道需要多久,他有些想念在京都的媳妇和小娃。

“只要占领沛水,就快了。”

旁边的张副将拍了拍方侍卫的肩膀。若不是有少夫人相助,还没这么快拿下泗水城和溧水城,等到冰雪融化,大周城北大军和北堂谚的军队联络上,里应外合,占领沛水,一路挥师北上,也就两三年的事。

用四五年的时间,攻打下一个和大周同等的强国,这已经是不可置信的最快速度。

“唉,但愿南边别再有战事了。”

不是士兵,不是将领,永远都不知道在军营里多么辛苦。青璃以前也不了解,不知道士兵们过的什么日子,有些百姓总觉得吃皇粮多么好,这口饭不是那么好吃的。

三伏天顶着大太阳或者雨水训练,三九天冒着严寒风雪,开战的时候上战场不要命的杀敌,还要忍受新伤旧伤的伤痛困扰。

“等以后天下大定,属下就不想干这一行了,准备辞官,到时候跟着少夫人做个掌柜也不错。”

其中一个将领举着酒杯,敬了青璃和淳于谙一杯,青璃用果酒代替,听到之后笑道,“那倒是好,最好给我做个船长,将来啊,生意可要做到外海去。”

未来的世界更广阔,她想去未知的地方见世面,领略世间所有美好的景色,这才不枉走这么一遭。现在所有的苦难都是为未来打基础。

“你想的美,少夫人还缺掌柜?”

方侍卫放嘴里一粒花生米,吃得津津有味。青璃这边的铺子多,待遇好,每年都要赚大笔的银子,掌柜有红利,那比他们这些将领的俸禄还多。

众人七嘴八舌,话题也是五花八门,说起这么多年打仗的一些趣事,淳于谙话不多,青璃也认真听,几个将领倒是非常活跃,话题不断,一边吃酒一边闲聊。

“姜贵妃才是个人物,可惜死在了少夫人的剑下。”

张副将叹了一口气,在他眼中,姜贵妃这种有谋略的女子,就算做女皇也使得。就是她没这份心,不然大周或许在弘德帝掌权的时候就易了主,所以啊,还是女子见识有限。

这话青璃认同,这个时代男尊女卑,若稍微有那么一点男女平等的思想,姜贵妃一定是另外一个武则天。她的牌比武则天还要好,背后有姜太后这个大靠山,又生了耶律楚仁,深受弘德帝喜爱。

姜贵妃的性格阴狠毒辣,果断,能屈能伸,又得到皇帝全部的爱,唯独差了一个皇后的名分。白皇后笑到了最后,可惜,隐忍了二十余载,最美的年华,在寂寥的皇宫中。如今耶律楚阳当政,她被封为皇太后,有什么用呢?高高在上,还是一副冷板凳而已。

“如果她不是为了耶律楚仁,应该没那么好杀吧。”

姜贵妃这种女子,对谁也没有真感情,恐怕对把他当成心肝的弘德帝也是半真半假,心中只有这个儿子罢了。姜贵妃作恶多端,死有余辜。

众人闲聊到天色完全地黑暗,一桌子的菜热了几次,最后吃了个干净,几个人打着饱嗝,东倒西歪,都喝得有点多了。淳于谙脸色黑了黑,看着这些人,无奈地走出门,对着天空放了一个信号弹。

片刻,有大批的士兵赶到小院。少将军很少用信号弹这种东西,他们以为发生了什么紧急事件。

“抬回去,马上。”

自家的偏厅沙发被其中一个将领占据,正躺在上面,打着呼噜,一旁还有个酒品不好的,喝多了就唱小曲,青璃仔细听良久,也没听明白这位唱的是什么。

方侍卫还好,站在院子外面的雪地上,非要堆雪人。对于这些人,青璃发誓,下次一定不给他们拿高纯度的烈酒。

士兵们一脸黑线,找来几辆板车,把这些平日高高在上,此刻没有丝毫形象的将领们推到大营里。

将领们离开,屋子内只剩下夫妻二人。青璃打来了热水,又透了几个布巾,开始打扫。一地的花生皮,瓜子皮,杯盘狼藉,有的收拾了。

“我来吧。”

淳于谙无奈摇摇头,接过自家娘子手里的布巾,认命地忙活,他在心里给几个人记账,下次一起算,吃完了拍屁股走人,不能轻易放过他们。

一直到百姓们的入睡的时辰,二人这才清扫干净,青璃洗澡之后,趴在床上不想动,折腾一天,精疲力尽,上眼皮和下眼皮打架。

淳于谙喝了酒,兴奋地不行,毛手不停地游走,被青璃拍下几次,这个时候,自家夫君从来都是不要脸皮,说什么都没用。

胡闹了一番,一直到午夜,二人这才歇下。

“腊月二十四,扫尘掸房子。”

今日军营里有事务要处理,淳于谙只得起早,走之前,细心地给青璃准备了早膳。

青璃躺在床上,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今儿是个好天气,阳光一丝一缕地透过高丽纸,照射到窗子内,在对面梳妆台上投下了一个影子。

今儿是传统的扫尘日,以前在莫家村过年,村里的妇人们头上裹着一个头巾,用鸡毛掸子在房檐上扫尘,家里的厢房,柴房,灶间还有院子,都要进行一个大清扫,除此之外,清洗锅碗瓢盆,拆洗被褥等,干干净净迎接新年。

青璃刚用过早膳,院子里来了两个婆子,青璃认得,这两个婆子家住在军营附近,平日里和他们的男人接一些活计,其中一个负责照顾尼玛。

“少夫人,少将军让咱们过来帮忙,怕您一个人累到。”

其中一个婆子面色柔和,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另一个要爽利一些。

二人进门之后,青璃主要说了一下家里的摆设,还有几处不能动的地方,她搬着小板凳在院子里晒太阳,等婆子打扫。还是淳于魔头贴心,昨日胡闹,今早起身后腰疼,她不想动地方。

没过多久,夏荷和夏燕姐妹来拜年,带来了不少吃食,有一些精致的糕饼是夏荷亲手做错,味道还不错,青璃吃了几块。

屋内正在打扫,比较忙乱,青璃上了夏家的马车,姐妹三人在马车上喝茶闲聊。今年因为薛蓉的死,薛家不准备过年,夏燕也没走,留在这边,怕薛家老夫人使绊子,她姐姐夏荷受气。

“我晓得,发生这种事,也没办法,就等着时间过的快些。”

时间可以修补一切,慢慢的,也就淡了。薛谦现在一门心思报仇,留守在军营里,过年应该也不会回家,薛府注定是冷清的。

“是啊,不过璃妹妹你不能回平阳,只得在这边了。”

夏燕这次来是为送年礼,聊表心意,也是分享最近异族的动向。自从青璃杀死了二十多人之后,异族伸出的爪子全部缩回去,隐藏起来。

对方主要在沛水城活动,联系耶律楚仁,肯定又在酿造什么阴谋。

“管他呢,等过了年之后,腾出功夫,一网打尽。”

尼玛有了做寨主的心思,青璃支持,异族里也不全然都是坏人,先把野心勃勃的寨主杀了再说,那些金蚕蛊,她还没想好怎么利用,空间里有一只,她不是本族人,不懂秘术,金蚕蛊如何控制人心?她没秘法。

“也不要小看了异族,他们族里至少有十万人。”

异族有自己的领地,外人无法进入,除非是嫁入异族的姑娘家。

“现在的敌人首先是寨主,然后才是异族。”

青璃觉得自己有必要强调一下,又说了尼玛的一些事情。夏燕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她只能提供一些消息,具体怎么做,还要看青璃。

从腊月二十到腊月二十九这几天,过得非常快,每一天都有各种习俗,城北大军军务繁忙,有时候淳于谙要到很晚才能回家,青璃也不闲着,白日里抽时间到空间耕种收获,做衣衫鞋袜。

在溧水城免不了在雪地上行走,传统的牛皮靴子不保暖,加了棉花之后,棉花乱窜,形成一个鼓包,必须手工压线,做一双鞋非常不容易。

青璃基本都是在空间里做,底下用厚厚的毛毡垫,外面是几层皮子沾到一起的,保证踩到雪地里不湿脚,既保暖又美观,嫁给了淳于谙之后,他身上的穿戴都是她在打理。

夫妻二人过年不需要太多东西,一些糕饼点心吃不完的,青璃全部送给巡逻的士兵们,有部分年十三还要巡逻的士兵,青璃和众人约好,二十九日请他们吃饭。

大年三十,城北大军里没有太多的安排,冬日,天气冷,就没准备活动,士兵们自发出几个节目,自娱自乐,在自己的帐篷打牌,吃酒,十几二十几个人组成一队,等候晚上的时候,后勤的士兵们发下肉馅和白面,让众人自己包饺子。

包饺子费时费力,供应这么多士兵的吃食,后勤忙不过来,往年士兵们每人一个饺子应景,今年军需充足,不缺白面和猪肉,需要人手,让他们自己动手。

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中,铁定是有会包饺子的,随便指导一下,其余人跟着学,初学者尽量放少点的馅料,不然下到锅里,好好的饺子成了片汤。

大家一起包饺子,过年的氛围更浓。士兵们的兴致很高,晚上熄灯睡觉前,一个营帐的士兵们还在讨论年事。

空间里的果树,被青璃采摘干净,等到过年之前几天,果酒,果干和蜜饯成批量制造,她都堆放在库房里,让众人拿着小布袋,专门有后勤的士兵们帮助称量。

现在城北大军也和莫家村一下,吃食瓜子,按照人头发放,对于有贡献的人,会给的稍微多一些。

青璃跟着后勤士兵忙活了几天,给士兵们每个人发了一些白米。每个人的屋子里都有炉子,军营里一天只有两顿饭,青璃这样的女子都不够吃,何况身强力壮还要接受训练的士兵,她怕众人晚上饿肚子,按人头,每个人一个月领取三斤糙米作为补贴,饿了可以煮点粥。

慢慢的,城北大营的福利越来越好,也比以前细心周到。过年的肉菜,在大年二十九全部做好。青璃去后勤几次,重点强调了卫生问题。要是不卫生,一个军营的人吃的闹了肚子,问题可不小。

现在是冬日,天气冷,饭菜可以放得很久,红烧肉这样的菜色耽误时间,必须分批次做好,都等着大年三十那一天也来不及。

一直到了腊月二十九,所有的一切准备妥当。淳于谙和青璃商议,夫妻二人在家里单独过年,好不容易没有外人,只过二人世界,或许以后没有这样的机会。

用完了晚膳,二人在去城北大营,和士兵们一起欢度守岁,等过了年,青璃长大一岁,离及笄越来越近,二人可以真真正正的洞房,不像现在,每当房事进行到关键的步骤,淳于谙还要保持理智,不敢冲破最后的束缚。

长夜漫漫,云雨过后,青璃枕在淳于谙的胳膊上,看着头顶的帐帘,再次睁开眼睛就是大年三十,预示着,新的一年即将到来,她有很多的愿望等待实现,就是不知道这新的一年,在生活上有怎样的变化,到底会不会有惊喜等着她。

------题外话------

发现一个问题,感冒的人,如果传染了别人之后,自己的感冒会好的很快…

第35章 滑坡第79章 话唠的桃花眼第54章 混战第69章 拜访赵小姐第79章 叫声夫君听听第66章 迁新居,遇贵人第34章 火药用法第30章 天风书院第93章 相见欢第17章 你做菜,我看海第3章 招揽第81章 茶棚奇遇第26章 营救第58章 扔出去!第61章 烧错坟第41章 问案第52章 苛刻条件第86章 图纸第53章 诡夜第17章 京都生变第6章 表白第44章 这下发了!第30章 及时雨第75章 无苦衷第70章 原由第8章 交易第70章 刻薄女张氏遭殃第23章 端倪第45章 独处第18章 文氏到来第4章 与家人吃晚饭第5章 去大伯家第28章 淳于谙的心思第39章 取暖第7章 释怀第79章 走水第69章 拜访赵小姐第32章 探望爷奶第3章 聘礼第27章 抵达第68章 夜半黑衣人第55章 有个地方第96章 落雪,买马第5章 信徒第4章 灯会被掳第100章 二伯一家第71章 惨案第3章 和爹爹识字第6章 表白第92章 休书第74章 拍卖会第3章 招揽第60章 赌注第76章 不可预测第70章 刻薄女张氏遭殃第43章 议盖房第42章 茅草房漏雨第24章 拍飞第28章 空间收获第60章 暗示?第18章 解毒第7章 释怀第52章 少将军打鸟第22章 空间初现(二)第15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第24章 河里收鱼第36章 雨夜石洞第11章 家和第47章 淳于被围观第70章 生辰第70章 原由第36章 碰瓷第23章 携手第88章 消息第52章 苛刻条件第2章 莫家私房菜第82章 太后薨第30章 对策第14章 爹爹去哪儿第73章 山寨德胜班第63章 年关第55章 喂参汤第87章 指环第52章 反击第10章 劝导第79章 走水第39章 议定第18章 嘿,第一桶金第3章 聘礼第55章 夜审第24章 拍飞第98章 琐事第10章 相聚第75章 林风澈认亲第38章 送鱼第67章 喜相逢第21章 空间初现(一)第21章 惊才绝艳第12章 医馆门前小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