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册妃

“那依你的意思,应当如何?”福临沉声道。

“历朝历代,使用夷人制夷。一来因为他们的风俗人情、语言习惯与我们大不相同,二来他们平时虽然互相斗争,但面对外族时却特别齐心,不服外族的统领,因此朝廷通常只有起了大乱时才会派兵镇压,以防激起民变,臣有一个主意,可以通过当地的文武官吏、商贾富户招民垦荒,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一来,盗匪可以下山垦田招安,还能授官,自然就不会起反叛之心……”

福临听得眼睛一亮:“这是个好主意,不光定藩,辽阳是大清的‘龙兴之地’,自从入关定鼎北京之后,满洲大批壮丁及其家口都跟随八旗官兵移驻京师,以至于关外地区人烟稀少,土地大量荒芜,严重地损害了大清的根本,用这个法子,也甚是妥当。只要规定,招民必耕地开荒,农户不能为奴籍,那些买卖蛮族为奴的事情就会减少,再了解当时银矿究竟是何原因被官府收缴开采权,处置当时的官吏,将银矿还于壮蛮,危机自然解除……好主意,好主意啊!”

孙延龄深揖下去:“臣不过抛砖引玉,皇上转瞬之间就能想到这么深,真是圣明,真乃我大清百姓之福!”

福临背着手绕室缓步游走,半晌才顿住脚盯着孙延龄道:“你出这样的好主意,朕应该封赏,说,你想要什么奖赏?”

孙延龄撩袍跪了下去:“臣恳请皇上,让定南王之女孔四贞,与臣早日完婚。”

虽然料到孙延龄进宫是为了此事,福临还是勃然大怒:“你这意思,是让朕收回立阿贞为东宫皇妃之命吗?”

“皇上这番训斥叫臣惶恐,求皇上息怒,容臣为皇上分析,如今圣旨未下,只是着礼部备办,事情还有转圜的余地。皇上您也知道,臣与孔四贞是双方父母定下的婚约,若是明旨下发,难免叫天下人说皇上君夺臣妻,有污皇上的清名,皇上何必为了一个女子,毁了自个的名声?”

“再一个,容臣大胆猜测,皇上将公主下嫁给平西王世子,是有笼络四藩之心,可若是将孔四贞纳入后宫,反倒弄巧成拙……”

“你说,怎么个弄巧成拙?”福临阴沉着脸道。

孙延龄全然不俱,侃侃而谈道:“朝中满蒙两族的臣子,本来就对皇上亲近汉臣不满,如果皇上再弄一个汉妃进宫,宠爱非常,对如今后宫的平衡破坏不说,也打破了如今四藩互相牵制的局面,定藩无首,难免令其他三藩不起疑心,以为皇上是狡兔死走狗烹,起兔死狐悲之感,生出异心……”

福临冷哼一声:“可笑,朕是让她入宫为妃,又不是要她的性命,这分明是示恩,其他三藩怎么会不分好歹?”

“皇上,所谓杯酒释兵权,您此举,落在旁人的眼里,分明是想借机将定藩收归朝廷,有撤藩之心啊?您说,其他三藩看了,会怎么想?”

孙延龄的一昔话,令福临陷入思索之中。

过了一会儿,他脸上不像先前那样震怒了,看着孙延龄打量道:“若是朕执意不允,你当如何?”

孙延龄轻叹了口气,跪倒在地:“臣能如何?这大清是皇上的天下,自然是皇上要如何就如何。臣能做的,不过是终身不娶。”

“你肯为她终身不娶?”福临有些不信,他站起身,居高临下看着孙延龄,冷冷地问道:“若是朕非要你娶,不娶,就要了你的性命呢?”

孙延龄伏首而拜:“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臣当慨然赴死。”

“你为了阿贞,居然能够不顾自己的身家性命?”福临惊讶地看着他。

“是,虽然臣与格格的婚事,是父母之命,但这些年相处下来,同生共死,臣对格格早已情根深种,生死与共。”孙延龄坦然道。

他的声音不急不缓,显然并非出于一时意气之言。

“你想清楚了?若是朕允准了此事,你就休想得到其他赏赐,若是你绝了对阿贞的念头,仅凭今日之事,朕就能对你加官进爵,保你一世荣华,甚至,可以选一位亲王之女许配与你,身份可不比阿贞低。”

孙延龄抬起头,声音很轻很轻,却自有一股坚定之意:“臣与四贞,先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后有两心相托,生死之诺,纵有高官厚禄,臣不敢负,亦不愿负她。”

想到四贞对自个那番宁死不从的话,再看着眼前孙延龄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的模样,福临突然觉得,自己这几个月赌着气要纳四贞入宫之举显得那么可笑,他怔了半晌,轻声道:“没想到,你二人说话,倒是如出一辙。罢了,君子不夺人所好,朕就成全你们……当做对你此次建议的奖赏。”

孙延龄大喜,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抬起头看着福临,片刻之后才回过神来,磕头如捣蒜:“臣谢皇上隆恩,谢皇上成全。”

“不过——”福临强掩心中的酸楚,沉声道:“你们的婚期要延后,四贞如今还不能嫁给你,朕还要留她几年。”

孙延龄很想问为什么,但他知道,这已经是皇上最大的让步,于是伏首在地道:“臣尊旨。”

正当他准备跪安之际,就见吴良辅匆匆走了进来,低声道:“皇上,襄亲王打了福晋……”

福临挥挥手,让孙延龄退了出去。

“怎么回事?朕上次不是说过,不许他再动乌云珠吗?”福临气冲冲地问道。

“听说,听说——”吴良辅觑着福临的脸色,小心地说:“听说是福晋怀了身孕,襄亲王大怒,所以才打了她。”

福临大喜:“乌云珠她,又怀孕了?”想到刚才吴良辅所说,他连忙问:“她有没有伤着?怎么样?”

吴良辅摇了摇头:“听说不大好,卧床休息,但福晋所怀的胎儿没事。”

想到去年里,乌云珠怀孕,就因为博果尔推搡,导致她小产,福临不由动怒:“速召襄亲王进宫见驾。”

想了想,他又道:“不,朕要去看她,她怀了朕的子嗣,为朕受这样的苦,朕要去看她。”

“皇上不妥。”吴良辅连忙阻止:“没有皇上去探视亲王福晋的道理,若是此事传扬出去,对皇上声名有碍,奴才这就让人宣召襄亲王入宫见驾。”

“声名?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朕还有什么声名?朕连一个女人都护不住,朕还要什么声名?”

“皇上——”吴良辅连忙跪倒,抱住福临的腿道:“宫中知道此事的人,背后议论的,奴才已经处置了几个,没有人敢外传,外廷的臣子,顶多是猜测,并没有证实,若皇上此时出宫,就难免落人口实,皇上,万万不可啊!”

福临站住脚:“去,速召襄亲王进宫。”

博果尔进宫之后,福临没等他行完礼,就打了他两个耳光:“有什么话,你冲朕来,为何对她一个弱女子动手动脚,你还是不是个男人?朕上次就说过,一切都是朕的过错,让你好生待她,别再生事,你全当成耳边风了吗?”

捂住自己的脸,博果尔恨恨地说:“那一次,皇兄你也说过,决不再出这样的事,您做到了吗?都是乌云珠那个贱人,不守妇道,勾引皇兄,让我们兄弟反目,臣玄武真恨不得打死她。”

福临指着博果尔,一字一顿道:“听着,你若再敢动她一根手指头,朕绝不轻饶。这事,是朕不对,朕会对你补偿。和硕达尔汗巴图鲁亲王满朱锡礼之女,德容言功,无一不精,堪为你的嫡福晋。朕的皇后,是博尔济吉特氏,你身为朕的兄弟,娶博尔济吉特氏的女儿为嫡福晋,也是相得益彰。”

博果尔抬头看着福临,惊骇道:“皇兄,您,您疯了,臣弟的嫡福晋,是董鄂·乌云珠!”

“朕没有疯,宗祠的族谱之上,你的嫡福晋是博尔济吉特氏。至于董鄂·乌云珠,朕会很快下旨,立她为贤妃。”福临冷冷地说。

“贤妃贤妃!她乌云珠还真是贤德啊!真‘配’皇兄您给她选的这个字……哈哈哈哈……”博果尔失魂落魄,大笑着走出宫去。

不堪受此羞辱,回府之后,博果尔便怨愤自刎了,对外,却是宣称其病逝。

历史记载:顺治十三年七月初三,襄亲王薨。初四,礼部按福临的示意奏言,和硕襄亲王祭葬礼宜优厚,应于定例外加祭一次,工部监造坟祠,得到了允准。初六,福临正式从养心殿移居修缮后的乾清宫,以和硕襄亲王新丧不久,无心庆贺,免行庆贺礼。

初九,礼部择吉日奏请八月十九日册妃,福临以和硕襄亲王薨逝,不忍举行,命八月以后再择吉日。

到了八月二十五日,册妃的明旨却突然下发。而这个时候,两妃册立的人选,已经悄然变更:一个是内大臣董鄂·鄂硕家的嫡女乌云珠,册封为贤妃,另一个也是董鄂氏家的,一等阿达哈哈番巴度的女儿,贤妃的族妹,为贞妃。

这一年,福临十九岁,乌云珠十八岁。贞妃董鄂·宛如和孔四贞同年,都是十六岁。

第190章 相见第81章 对答第183章 小印第205章 陷害第187章 做戏第134章 大胆第118章 轻饶第133章 多兰第13章 天性第43章 雌雄 补风风9月9日捧场皇冠加更一第221章 忠奸第121章 冲撞第49章 废后 补风风9月9日捧场皇冠加更三第199章 脾胃第169章 密会第214章 色晓第204章 栽赃第15章 挑唆第8章 打闹第177章 郑经第209章 谋划第153章 蹊跷第16章 彩头第187章 做戏第68章 遇袭第186章 提醒第95章 吃醋第180章 中伏第142章 婚礼第24章 义正第148章 刺目第193章 绮梦第231章 灯会第55章 一见第206章 反戈第215章 茶经第119章 谦让第13章 天性第51章 闺蜜第173章 拜访第132章 唐突第193章 绮梦第154章 研墨第232章 迷惑第154章 研墨第151章 冲突第10章 说笑第87章 铁弹第68章 遇袭第40章 梦境第207章 纠缠第199章 脾胃第17章 惊马第232章 迷惑第15章 挑唆第30章 嫌隙第118章 轻饶第184章 围杀第171章 紧张第233章 攻打第68章 遇袭第232章 迷惑第186章 提醒第166章 不醒第67章 意乱第144章 合璧第227章 狠辣第41章 贺礼第42章 五味第80章 风俗第141章 长辞第221章 忠奸第121章 冲撞第85章 神箭第42章 五味第7章 警告第9章 冰释第112章 暗涌第199章 脾胃第27章 魅惑第128章 煽惑 补9月14日姵璃钻石捧场加更第204章 栽赃第190章 相见第152章 自伤第15章 挑唆第159章 惩治第207章 纠缠第204章 栽赃第230章 交心第147章 并蒂第125章 不肯 补跳海躲鱼9月9日捧场钻石加更第230章 交心第132章 唐突第8章 打闹第39章 表哥第185章 揭晓第170章 舒醒第210章 得月第231章 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