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访客

莫阿莲两兄妹互相对望了一眼。

即使是武艺一般的莫阿莲也看出,孙延龄刚才挡开莫仲景的刀那几下很轻松,要不是他没有下狠手,莫仲景在他手里过不了几招。

兄妹俩点了点头,莫仲景索性将刀放在桌上,看着孙延龄,冷声道:“这下你放心了吧?”

孙延龄淡淡一笑:“这样最好,毕竟忻城的壮人,还是对你们莫家最信服,要不然,朝廷也不会制定‘以夷制夷’之策,莫大土司肯奉上谕最好,我也不用操心换个土司来治理了。”

听到孙延龄这番软硬兼施的话,莫家三兄妹互相交换个眼神:看样子,人家早留了后手,若是执意不从,这土司都要换人做了。

“好,我去劝说父兄,但孙将军你要保证,绝不会在此之前,动我莫家人一根头发。”

见妲秀到了这个时候,还有胆子和自个谈条件,孙延龄眼里不由闪过异色,他微一思量,问道:“你有几分把握……莫大土司可是很固执,你可别想着用此缓兵之计出去找援兵,要真是那样,我可不会象现在这般客气。”

妲秀傲然一笑,“孙将军言重了,你为刀俎我为鱼肉,如今我们莫家人的身家性命都在你的手上,你还怕我们耍什么花样不成?”

听了妲秀一昔话,孙延龄重新打量眼前的少女。

----明眸皓齿、顾盼生辉,一身壮族的衣衫也难掩其丽色,遇事能够沉住气,不哀求不抱怨,直接就找出问题的核心所在,看似娇生惯养,却是个心里有成算的,难怪莫大土司最看重这个小女儿。

----美而慧,有情有义,遇到危机,不急不慌,努力争取最好的结局。

这样的女子,其实是很好的贤内助,莫家的门第也很般配,在当地俨然就是个土皇帝,他想和莫家拉近关系,如果答应妲秀,彼此成为姻亲的话,岂不是水到渠成?

如此一来,他也不用再想孔四贞是不是遵守着承诺,他是不是还有机会娶她为妻。

只是,心头掠过那道倩影,孙延龄到底还是放不下。

纵然面前的少女再好,终究不是他心上的那个人。

但不管怎么说,这一次为了大局着想,他终究是利用了妲秀,欠她一份人情。

就算她真是借这个机会去搬援兵,他也得给她这个机会。

孙延龄侧身让开,沉声道:“那孙某就静候莫二小姐佳音。”

妲秀走了出去。

她没有回头,却轻轻唱起壮族的情歌。

……哥是南山一枝梅,蜜蜂寻找滿山飞,蜜蜂落在花树上,两翅浮浮不舍回。

南山燕子飞得远,飞来飞去又飞回,路上逢花是不少,难遇难得这枝梅。

妹是高山一枝梅,冬寒雪打给风吹,妹是无双全靠哥,无双全靠哥来培。

哥你有心结个交,那怕山高路一条,結交那怕路途远,真金不怕火来烧。

今日同哥坐山边,有心无心讲一言,有心渡船渡到岸,切莫渡到半中间……

歌声优美动听,引人入胜,只是唱到后来,却有些凄婉之意。

那样甜蜜的歌,却唱得那般惆怅,听得人简直要掉下眼泪。

**

两个月后,忻城将军府,孙延龄用过晚饭,刚坐下喝了半杯茶,亲兵就匆匆来报,平西王世子来访。

“师弟,听说你这回立了大功,兵不血刃就拿下了莫土司衙署,够厉害啊。”吴应雄身着蓝色锦袍,几乎看不出他一路风尘仆仆从京城到广西的痕迹,仿佛他就在这里居住,晚上过来串个门而已。

和长相俊美,身着团花锦袍,一双狭长桃花眼充满了魅惑人心的邪气,薄唇不笑也带着三分笑意的孙延龄相比,吴应雄看上去气质谦和,沉稳笃定。

“皇上舍得放你出京了,师兄这次出来,有什么事情要办?”孙延龄冷声,不答反问道。

本来带着些邪魅之气的目光陡然间像出了鞘的剑一样,寒光四射。

正在奉茶的兵卫似是感觉到那股子寒意,连忙拿起茶盘,识相地退了出去。

“得得,就你这口气,这神情,要被外人看见,谁还敢当你是个花花大少爷,调戏妹子的蛮将军?”吴应雄虽然开玩笑,却自觉地选了张离孙延龄较远的椅子坐下,以免被他的冷风波及。

这位分明是因为京里头迟迟不放人,心里窝火嘛,朝他发气呢,他才不上当。

“师兄有何来意?请直说。”孙延龄言简意赅。

吴应雄白皙修长的手指漫不经心地放在桌上敲了敲,语气却甚是郑重,他沉声道:“十月初七,宫里头皇贵妃生下四阿哥,皇上欢喜至极,大赦天下。结果,到了十月十六日,顺天科场就案发。今年的顺天乡试科场,参加考试的生员有四千人、贡监生一千七百余人,而录取名额只有二百零六名。这场科考是由翰林侍读曹本荣、侍讲宋之绳为主考官,大理寺左右评事李振邺、张我朴和国子监博士蔡元禧等十四人为房考……”

“董鄂妃入宫后晋封为皇贵妃时,皇上就曾大赦天下,这生下四阿哥,又大赦天下,真是圣眷隆厚啊!”孙延龄冷哼了一声,“报考者多,录取名额少,那些考官的府邸,还不挤破头?”

吴应雄避而不谈董鄂妃,径自道:“师弟你真是通透。确如你所言,一些士子辇金载银,聚集京师,或直接贿赂考官,或辗转托人以行贿。而那些考官也欲借此交结权贵,为日后升迁寻找门路,接受贿赂、私许密约者已及千百人,超过了录取名额的四五倍,房考李振邺还将二十五名行贿者书写纸上,以便入围后寻对。后来,他们为了应对僧多粥少的局面,经过反复推敲、权衡利弊,竟然制定了两条以士子父辈爵位高低财产丰薄为顺序的录取标准:爵高者必录,爵高而党羽少者次之,在京三品以上官员子弟无不中;财丰者必录,财丰而名不素布者又次之……”

孙延龄连连冷笑:“他们的胆子够大的,就不怕吃下去了得连本带利吐出来?当今圣上虽然年纪轻轻,却最重人材,这些人简直是找死!”

吴应雄叹了口气:“可不是嘛,这样的榜单公布之后,众考生哗然,考生里有个叫张汉的,刻揭投科道,还有一位蒋文卓,索性刻了匿名揭遍传朝野,贡生张绣虎借二人之揭讹诈李振邺、张我朴二房考银一千二百两。当天,刑科右给事中任克溥上疏参奏说:北闱榜发之后,途谣巷议,到处都有不满怨言,此中弊窦甚多。那奏折上还说,中试举人陆其贤是用银三千多两,同科臣陆贻吉向考官李振邺、张我朴贿买得中的类似这类事不在少数……皇上接到奏疏后极为重视,命令吏部、都察院严讯……”

“待查实后,皇上又于当月的二十五日发布了一道逾旨,指出科场为取士之大典,关系最为重大,而且京师科场为各省之观瞻,官员恣意贪墨行私,目无法纪,势必影响各地的科场,下令对此案有关人员重加惩处,以戒将来。”

“在我动身之前,李振邺、张我朴、蔡元禧、陆贻吉、项绍芳及行贿有据的举人田耜、邬作霖已经都被斩首,家产籍没,父母兄弟妻子共一百零八人流徙宁古塔。同时,皇上穷追到底,株连甚广,以致‘朝署半空,囹圄几满’……”

说到这里,孙延龄已经完全明白了,他审视地看着吴应雄:“师兄的意思是,趁着朝中官吏奇缺,借机补一些咱们的人进去?”

吴应雄点了点头:“师弟你是明白人。没错,朝中有人好做官,朝中有人好办事,这样好的机会,简直是天赐良机,不用一些自己人,岂不是太可惜了?”

他瞅了瞅孙延龄的神情,笑道:“父王曾说过,你我兄弟,一文一武,虽是友朋胜似手足,你不会不帮我吧?你也知道,我们吴家兢兢业业,守边卫国,可皇上却始终都不放心,一边用着我们,一边防着我们。别说我们吴家了,就是你们定藩,何尝不是如此?你以为我那位义妹为何迟迟不能出宫,还是宫里头忌惮着呢,扣着她,一来优抚定南王旧部,二来,也当她是半个人质,防着孔廷训投了南边。”

“父王说了,既然皇上防着我们,那我们当然也要有所准备,这次的机会,就是最好的时机。师弟,你意下如何?”

孙延龄似笑非笑地说:“这么些年,平西王的准备还少吗?皇上对你们吴家虽然防着,可给的也不少啊,怎么,你父王还不知足,想更上层楼?”

“呸呸呸,这饭能乱吃,话能乱说吗?”吴应雄连声否认,“我父王也只是想做两手准备,再说了,多些倚仗,以后皇上做什么决定,就多了几分顾虑,可以多听听咱们的想法。历朝历代,功高震主,你以为定南王孔有德怎么死的?狡兔死走狗烹,我父王也不过是未雨绸缪,给我们吴家先留条后路罢了。”

第63章 来意第176章 冷暖第89章 组阵第34章 心思第38章 将雨第36章 誓言第147章 并蒂第20章 心思第95章 吃醋第91章 疑心第183章 小印第10章 说笑第33章 情动第109章 比试第47章 惊闻第145章 敬茶第16章 彩头第107章 问君第29章 算计第191章 离京第230章 袭击第16章 彩头第14章 铮铮第124章 招亲第169章 密会第15章 挑唆第126章 中计第213章 血虫第147章 并蒂第205章 陷害第175章 御膳第36章 誓言第132章 唐突第232章 迷惑第58章 偷窥第152章 自伤第66章 微动第111章 绸缪第22章 诸美第143章 洞房第103章 害怕第84章 遇劫第174章 争辩第45章 狂买第177章 郑经第122章 发动 补9月9日染小尘钻石捧场加更第151章 有毒第190章 相见第28章 先发第146章 归宁第16章 彩头第233章 攻打第224章 摔倒第224章 摔倒第216 鸿门第87章 铁弹第101章 成全第120章 互捧第206章 反戈第23章 赏赐第21章 敲打第120章 互捧第23章 赏赐第108章 不愿第37章 不耐第117章 心机第59章 深浅第96章 表露第206章 反戈第183章 小印第156章 抢人第47章 惊闻第166章 不醒第184章 围杀第211章 发病第132章 唐突第41章 贺礼第224章 如意 补9月24阿琐捧场钻石的加更第135章 情意第32章 心跳第171章 紧张第217章 追查第71章 灵犀第166章 不醒第136章 蹉跎第230章 交心第75章 鱼丸第140章 痛彻第10章 说笑第221章 忠奸第97章 闺艳第105章 险避第28章 先发第202章 命格第2章 真相第87章 铁弹第94章 狐狸第152章 自伤第232章 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