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争辩

鳌拜虽然是个武人,但这些年在内阁行走,见微知着,看到这么大一群人进来,心里哪里不明白孔四贞是为了避嫌,安排在这相见不说,还整了孔家的人都出来,这样一来,就成了阖府相见,没人能说她与外臣相交了.

但他要说的事,却不方便其他人知道,当下拱手道:“公主殿下,可否借一步说话?鳌某有事与公主相商。”

听到鳌拜连“臣”这个自称都换了,四贞只佯做未觉,淡淡笑道:“我也有事与鳌大人相商,这事却是大家都能听得,不如鳌大人先听我说如何?”

鳌拜做出洗耳恭听的模样。

四贞虽然如此说,老夫人与一干女眷见礼之后,就避至了偏厅,除了随身侍候四贞的百灵几个,只有孙豹、孙虎兄弟两人留了下来。

四贞想到自己之前听的一些消息,深吸了一口气道:“鳌大人如今辅政,可知道因为圈地,街面上最近多了许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皮包骨头的百姓?那些百姓们沿路乞讨,冻僵饿毙,可鲜衣怒马,趾高气昂的八旗兵丁贵族和一些有身份的汉臣们却对他们破口大骂,拳打脚踢,甚至还有杀人流血的,您是辅政大臣,自然知道民为社稷根本,不能如此放任下去。”

鳌拜不以为然:“那些汉民,就知道闹事,我大清,可不是靠他们才成就伟业的,依我看,把带头闹事的,抓几个,杀几个,自然就好了……”

四贞沉下脸:“鳌大人忘了,我们一家人虽是满清的臣子,却也是汉民,您怎么能一概而论,不分青红皂白就将那些人全部都推到乱民里呢?这样一来,岂不是和官司逼民反,难不成,您忘了去年因为要修帝陵,加派练饷之事的教训了吗?”

鳌拜扬了扬眉,压下怒气:“公主殿下,女子不得干政,那加派练饷之事,不是在都察院左都御史魏裔介的谏言下停了吗,短短时间,也没造成多少影响。”

“我虽是女子,却是掌着定藩王事的女子,太皇太后还要我学习兵策政论呢,难不成,鳌大人倒比太皇太后更有见识?”四贞似笑非笑道,“加派练饷之事就是因为停下了,才没有造成大乱,想必鳌大人也知道此事魏大人奏谏之后,户部作速刑示,遍行晓谕,使天下小民咸知,魏大人敢言时弊的行动不仅赢得了人们的赞许,朝野上下,对停止加派练饷之事都是人人称道人,难道您不希望像魏大人一般留芳百世吗?”

“只要我大清万世昌盛,鳌某的功绩自有后世评说,岂能为了沽名钓誉,就与那见识浅薄之人一般,只计较眼前的得失?”

鳌拜振振有词,“鳌某身为辅臣,考虑的是我大清的万世基业,怎可因少数几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失,就改变朝廷的大计?……公主不要受那小人蛊惑,听信谣言,那些都是光吃饭不干活的秀才们编出来故事,他们打着什么为民请命幌子,无非是想博取清名,哼,一群欺世盗名之辈,岂能成事!”

他看着四贞,面露威胁:“圈地之事,是我大清的立业之本,想我大清入都北京后,为解决八旗官兵生计,顺治爷才下了这圈地之令,将近京各州县汉人无主荒地全部予以圈占,分给东来诸王兵丁人,那汉民如此才依附于我满清八旗的贵族,有些汉人地主为求得政治上的庇护,还带地投充,如此一来,不仅补充了大清的壮丁队伍,还使那些汉民失去了根本,再不想着前明,而土地圈占后,八旗贵族和官员、兵丁,按照各自地位高低及所属壮丁多少,分得数量不等的土地,也对朝廷更加中心……这样的事情,怎么听公主所说,倒好像顺治爷做得不对似的。”

被鳌拜这样一顶大帽子扣下来,四贞有些无奈,她沉吟片刻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我大清已经入关近二十年,和当年的情形不同,我想,就是顺治爷在世,也不会听之任之,圈地之事,自顺治四年起,就不曾再大规模的实行……”

顿时了顿,四贞语意渐有铿锵之音:“可去年底,京城郊县却屡屡发生,贵族老爷们与民争产之事,民无恒产,皆赖租种旗地为生,他们失去土地,流离失所,生活悲惨,以致‘流民南窜,有父母夫妻同缢死者;有先投儿女于河而后自投者;有得钱数百,卖其子者;有刮树皮抉草根而食者;至于僵仆路旁,为乌鸢豺狼食者,又不知其几何矣’的惨事,做为辅政大臣,鳌大人听了这些事,难道不觉得痛心吗?”

“民生之安危,在于吏治之清浊。吏治之清浊,全在督抚。只要吏治清了,官吏恪遵上谕,洁己爱民,奖廉去贫,兴利除害,我大清的国政民情自然就一片升平。与那圈地何干?”鳌拜扫了一圈瞠目结舌听着四贞和他争辩的诸人,冷冷一笑:“妇人之仁,难成大事!”

四贞面现怒色。

一旁的孙豹连忙和稀泥:“公主与鳌大人兴许是有些意见不同,其实都是为了朝廷,何必为此事争执不休呢?鳌大人,只是我们孔家,有两个庄子被您那个堂叔班布尔善圈了去,还望鳌大人周旋。”

鳌拜打了个哈哈:“好说好说,虽说我那堂叔是秘书院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兼上书房大臣,参与议政,但这圈地圈到孔额驸家的庄子上了,确实不妥,想来堂叔也不知内情,定是那狗仗人势的家奴们放纵行事,等我改天给他说说,定将那两个庄子归还。”

他看向四贞,脸露讥讽之色:“原来公主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要说那两个庄子啊?其实你何必这般兜圈子呢,明说就是了嘛。”

四贞是想借着要那两个庄子,跟鳌拜讲讲圈地的危害,是希望能够在新君初立之即,改变一些陈弊,因为四大辅政伊始,就做出革除内官十三衙门,“内官俱永不用”,清查吏治等事,为朝廷避免宦官干政,整顿吏治腐败肃清了道路,可谓颇有远见卓识,她虽然不喜鳌拜的张狂,却也认为此人有大才,所以想着对他晓以利弊,把圈地之事完全停下来……

但这一番交锋下来,她发现鳌拜虽然军功卓著骁勇善战,是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的一把好手,却刚愎自用,重满轻汉,只要触及旗人的切身利益,危及满洲贵族统治地位,就变了一副嘴脸……

四贞深深失望了,颇有一种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

听到鳌拜的讥讽之言,四贞淡淡一笑:“夏虫不可语冰,我与鳌大人恐怕很难达成共识。不过今日鳌大人所说归还孔家那两个庄子的话,我可记下了,在这里先谢过鳌大人。”

“公主客气。说完您这边的事,可否借一步说话,谈谈鳌某所求?”

四贞已经失去与他虚与委蛇的兴趣,“鳌大人,事无不可对人言,有什么事,您就在这儿说吧。”

“鳌某想从定藩借一个人,还望公主允准。”

“噢?定藩虽是藩地,却仍是朝廷的地盘,用什么人,你和缐都统打声招呼不说调来用了,谈什么借不借的?”听到鳌拜所说,四贞大奇。

“这个人是公主的包衣奴才,没有您的允准,就是缐都统也不能安排他。”

“鳌大人说的是……”

鳌拜微微一笑:“戴良臣,鳌某人要问公主所借的这个人叫戴良臣,他是你家的包衣佐领,颇有才知,希大用,所以鳌某人想借他一用。”

“我能问问鳌大人借他有什么用吗?毕竟,他是我们孔家的包衣,若是做下那违法乱纪之事,我孔家脸上也无关。”四贞询问道。

听到四贞这么说,鳌拜露出不愉之色:“鳌某是辅政之臣,岂能让他做出违法之事?只因他在广西那边地头熟悉,又是个有才干的,眼下有件事,得他去做,所以才跟公主开这个口,你若不愿,鳌某另寻他人就是。”

四贞才不信他这以退为进的说辞,要是其他人也成,鳌拜何至于要到她府上来借人?想到孙延岭被调到外城巡防之事,四贞隐隐约约觉得这两件事有些联系,却又说不出究竟。

但眼下,她却不好得罪风头正劲的鳌拜,当下点点头道:“有鳌大人做保,当然再好不过,这人我借与你了,明日到吏部备个底,我再与他书信一封,你有什么事,直接给他安排吧。”

鳌拜听四贞的口气,知道不在吏部备底这人就借不成,想到吏部由自个管着,就点头谢道:“如此,就有劳公主速速将书信写好,明日备底后,好最快发与广西。”

竟是这般心急?四贞有心探听一二,但鳌拜却借口军国机密,片字不肯吐露。

见四与与鳌拜谈完事,一旁的孙豹道:“时辰不早了,不如鳌大人今个晌午就在府上用饭如何?”

第151章 有毒第67章 意乱第3章 猛药第61章 挑明第101章 成全第94章 狐狸第72章 坚强第65章 拒绝第202章 命格第110章 未雨第200章 动手第37章 不耐第204章 栽赃第27章 魅惑第131章 缱绻第27章 魅惑第113章 册妃第188章 疏远第159章 惩治第178章 迎敌第205章 陷害第108章 不愿第162章 笼络第66章 微动第152章 自伤第184章 围杀第87章 铁弹第230章 交心第207章 纠缠第30章 嫌隙第214章 色晓第15章 挑唆第39章 表哥第168章 梳理第97章 闺艳第197章 狠招第17章 惊马第107章 问君第9章 冰释第18章 自保第109章 比试第226章 宫变第100章 落水第84章 遇劫第223章 共舞第66章 微动第221章 忠奸第227章 狠辣第118章 轻饶第1章 虚幻第9章 冰释第100章 落水第111章 绸缪第169章 密会第183章 小印第18章 自保第18章 自保第117章 心机第73章 盘查第231章 灯会第200章 动手第126章 中计第68章 遇袭第53章 上山第230章 袭击第157章 应对第198章 秘方第222章 炎热第39章 表哥第145章 敬茶第67章 意乱第151章 有毒第198章 秘方第106章 说服第109章 比试第19章 满汉第137章 石榴第81章 对答第61章 挑明第161章 出宫第207章 纠缠第111章 绸缪第86章 逼迫第95章 吃醋第56章 质问第114章 晋封第134章 大胆第122章 发动 补9月9日染小尘钻石捧场加更第23章 赏赐第38章 将雨第134章 大胆第7章 警告第46章 刺客 补风风9月9日捧场皇冠加更二第100章 落水第40章 梦境第72章 坚强第73章 盘查第153章 蹊跷第44章 出宫第182章 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