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

前479年,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众弟子为其服丧3年,子贡为孔子守墓6年。关于子贡为什么给老师守墓6年,说法有三种。一种说法是子贡为了尽弟子的孝道。第二种说法是,子贡是个商人,以贩卖骡马为生,家中十分富有,一点也不用为生计担忧,有条件守墓6年。第三种说法是,子贡对孔子内心有愧。孔子病危时,众弟子都在孔子身边端汤送水,嘘寒问暖,惟有子贡外出经商,不在身边。孔子思念子贡,不停的唠叨子贡的名字。等子贡赶到时,孔子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了,于是孔子埋怨说:来何迟也!因此,子贡觉得对不起老师,决定以守墓6年的实际行动报答老师的教诲之恩。后来子贡果然在孔子墓旁结庐而居,守墓足足6年。后人为纪念此事,在孔子墓西建屋三间,立碑一座,题为“子贡庐墓处”。

据说,孔子长得宽额、狮鼻、阔口,大颅顶部微陷。身长(周制)9尺6寸。周制1尺,约现代20到23厘米。也就是说,孔子当时的身高,至少在1米92以上,可谓一标准的山东大汉。孔子的智慧,超过周朝的苌弘(一位通晓天文、地理、人事的仕大夫)。孔子的胆气,压倒当时著名的勇士孟贲。孔子发力快跑,可足踩亡命窜逃中的野兔。孔子力擎双臂,能托起落下的城门。然而,尽管孔子勇力过人,伎艺超群,却深藏不露,很少有人知道。他只是一心内修仁德,外宣仁道。因而被称为一代素王。所谓素王,是有帝王之德,无帝王之位的人。

孔子的地位不但在中国很高,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备受尊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将孔子的生日9月28日定为“世界教师节”。1971年,美国参众两院立法确定孔子的诞辰9月28日为美国的教师节。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台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均把孔子的生日定为教师节或庆祝日。日本东京文庙(孔庙)的规模甚至超过中国南京的夫子庙也就是南京孔庙(是全国四大文庙之一)。

老子同样受人敬仰。

话说函谷关守关官员尹喜早闻老聃大名。他少时即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一日夜晚观视星空,忽见东方紫云聚集,形如飞龙,由东向西滚滚而来,自语道:“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尹喜心想莫非是老子将来?于是派人清扫道路四十里,夹道焚香,以迎圣人。七月十二日午后,夕阳西斜,光华东射。尹喜正欲下关查看,忽见关下稀落行人中有一老者,倒骑青牛而来。老者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红颜素袍,简朴洁净。尹喜仰天而叹道:“我生有幸。得见圣人!”三步并作两步,奔上前去,跪于青牛前拜道:“关尹叩见圣人。”老子见叩拜之人方脸、厚唇、浓眉、端鼻,威严而不冷酷,柔慈而无媚态,早知非一般常人,故意试探道:“关令大人叩拜贫贱老翁,非常之礼也!老夫不敢承当,不知有何见教?”关尹道:“老丈,圣人也!务求留宿关舍以指修行之途。”老子道:“老夫有何神圣之处,受你如此厚爱?惭愧惭愧,羞杀老夫矣?”关尹道:“关尹不才;好观天文略知变化。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西行,见紫气浩荡,滚滚如龙,其长三万里。知来者至圣至尊,非通常之圣也;见紫气之首白云缭绕,知圣人白发,是老翁之状;见紫气之前有青牛星相牵,知圣人乘青牛而来也。”老子听罢,哈哈大笑:“过奖、过奖!老夫亦早闻你大名,特来拜会。”关尹闻言大喜,叩头不迭。之后,关尹引老子至官舍,请老子上坐,焚香而行弟子之礼,恳求道:“先生乃当今大圣人也!圣人者,不以一己之智窃为己有,必以天下人智为己任也。今汝将隐居而不仁,求教者必难寻矣!何不将汝之圣智著为书?关尹虽浅陋,愿代先生传于后世,流芳千古,造福万代。”老聃允诺,以王朝兴衰成败、百姓安危祸福为鉴,溯其源,著上、下两篇,共五千言。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人称《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故人称为《德经》,合称《道德经》。《道经》言宇宙本根,含天地变化之机,蕴阴阳变幻之妙;《德经》,言处世之方,含人事进退之术,蕴长生久视之道。关尹得之,如获至宝,终日默诵,如饥似渴。

尹喜故去,其墓见证老子弟子的虔诚。

出天静宫向东行约两公里,有一处尹喜墓,俗称尹子孤堆,为涡阳县所独有。当地人说,尹喜墓以前占地1000平方米,高约9米,宛如小丘。传说尹喜为报答老子教诲之恩,嘱其后人将其遗骸移葬于尊师故里。涡阳县原文化局局长刘光蓉介绍说,解放初期,有个地方干部叫曹林,不懂文物政策,不请示就带领群众扒尹喜墓,想使用墓砖头。此事被上级知道后,立即将其行为叫停。此事件影响很大,称为典故,曾经入选新华词典,“曹林扒墓”成为词条。1992年,涡阳县文管所对墓进行了清理。墓为砖石结构,有大型汉代方砖铺地,并存有巨石墓门两扇,每扇高170厘米,宽80厘米,厚10厘米,上有兽头铺首浮雕。由于早期多次被盗,墓志铭及墓中物品大多流失。当地村民介绍说,以前该墓面积很大,墓门上有小孔。从小孔内观看,内有石桌、石凳和石台阶,像一个四合院。如今,由于耕地原因,孤堆已经不见,现场只略微比其他地方高出一点。此地已经被用来种植庄稼,在地里还能寻到一些破碎的汉砖,上面有菱形花纹。

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七章 孔子庙和老子庙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七章 孔子庙和老子庙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七章 孔子庙和老子庙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七章 孔子庙和老子庙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七章 孔子庙和老子庙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七章 孔子庙和老子庙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第七章 孔子庙和老子庙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七章 孔子庙和老子庙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一章 老子之贤不及孔子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四章 后人崇拜孔子和老子的故事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六章 孔子未成仙成帝而老子成仙成帝第五章 孔子和老子的从政经历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七章 孔子庙和老子庙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第三章 孔子和老子的传说第八章 孔子和老子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