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2)

b.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是皮特大街上的教堂,两座白宫重叠起来才能和它一样大。

奥利弗·劳兹十分擅长使用上述方法,向普通的听众们解释原子的大小和性质。他在给欧洲的听众们进行演讲时,做了这样一个比较:一滴水中所包含的原子数目,就像整个地中海中所含有的水滴数目。当时,有很多听众乘船要花费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才能从直布罗陀抵达苏伊士运河。为了使表述更贴近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他又作了一个比较:一滴水中所包含的原子数目就如整个地球上的小草叶子那么多。

理查德·哈丁·戴维斯在一个演讲中说道:“它和第五大街剧院里的观众席一般大小。”这是他对一群纽约听众评述索菲娅街的清真寺的情景。在评述布林底希海港时又说道:“布林底希看上去就与长岛城一模一样,前提是你要从海港港尾进入。”

所以,你应该使用我们一直阐述的这些方法来进行你的演讲。例如,如果你要描述金字塔,你首先应告诉听众它有四百五十一英尺高,接下来,你就可以用听众们日常所能看到的建筑物与金字塔进行比较,这样就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金字塔的高度;如果你要说明它的占地面积,可以用它能够覆盖的街区面积来描述。再如,如果你要描述二十英尺高的某东西,就可以打个比方为,从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的一点五倍。如果你想表达有多少竿或多少英里,就可以用此地到联合车站或到某个街道的距离来比较。

竭力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假如你从事的是一个对专业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比如说律师、医生、工程师以及与此类似的一些高度专业性的工作,那么,在你面向普通民众进行演讲时,竭力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是非常必要的,你应该借助一些浅显易懂的词汇去替代那些专业术语,即使你这样做了,对一些紧要之处再加以详细的解释说明还是很必要的。以上这一点,在演讲时你应该加倍注意。

我之所以要在这里唠叨几句,提醒大家加倍注意这个问题,那是因为曾经有许多的演说皆是因此而导失败的。显然,这些演讲者在演讲之前压跟儿就没有研究过自己的听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听众只是些普通民众,他们压跟儿就不知道这些专业词汇到底代表着怎样的含义。因此,尽管他们滔滔不绝地讲得天花乱坠,自己也感觉不错,但这对于那些根本没有受过什么专业知识教育的普通听众来说,就如同六月雨后暴涨的密西西比河冲上了衣阿华州和堪萨斯州新犁过的棉花田一样,一塌糊涂了。

那么,演讲者应该如何去应对以免这样尴尬的场面再次发生呢?下面是一段印第安那州前任参议员比沃瑞兹先生送给我们的一些宝贵的建议,我想任何一个演讲者和将要成为演讲者的人都完全有必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和体味下面这段话的:

在演讲的时候,为了使自己的表达清楚明白,你可以试着采用下面这个还算不赖的方法:首先,你要把占听众大多数的普通民众作为自己假想中的演说对象。这样,为了使他们能清楚明白地理解自己的演说,你自然就会注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浅显的逻辑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好的方法,那就是你也可以把小孩子当作自己演说的对象。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了让这些小孩子明白你说的到底是什么,你也必须用一些简单明了的语言来解释自己的问题。

一位医生的演讲至今还令我记忆犹新,在演讲中他这样讲道:“横膈膜呼吸法——利用横膈膜进行呼吸对于人们肠部的蠕动以及身体的健康都是非常有益的。”说完这些他并没有进一步地对这个横膈膜呼吸法做详细的说明或者解释,而是继续按照他的计划讲起别的内容了。没有办法,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横膈膜呼吸法,于是,我只好打断他了的演讲,然后,向大家问大道:“不知在座的各位是否有人知道这个所谓的横膈膜呼吸法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呼吸法?它与其它的呼吸法比起来究竟有何不同?此外,它对人体有益有什么科学根据?这个肠部蠕动究竟又是怎么一回事?”问题的答案令这位医生诧异不已,因为几乎没有人能完完全全的明白他所说的话。因而,这位医生又不得不回过头来,对我所提的问题一一解释,内容如下:

横膈膜说白了就是位于肺的底部一片薄薄的肌肉,它把人的肚子分成了上部的把胸腔和下部的腹腔。在我们心情平静地用胸部呼吸时,横膈膜通常是处于弓形状态的,那样子就好像一个倒置的洗脸盆。

在我们使用胸部呼吸吸入空气时,气流将会向下压迫横膈膜,使其向下部凸起,一直至接近扁平状,这时,你会明显地感觉到胃部肌肉向下压迫自己的腰部。这种向下的压力将会按摩并刺激你腹腔上部的各个器官包括胃、肝、胰、脾等等。

而在我们呼出气流的时候,胃和肠在恢复原来状态的过程中又会向上压迫横膈膜,这就等于再来了一次按摩活动,它将有利于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

我们都知道,人体很多的不健康因素的源头都在肠道之中的。而通过这种横膈膜呼吸法,我们的胃和肠道就可以得到一定的活动,那么我们诸如消化不良、便秘、人体自我中毒等病症就会不药而愈了。

林肯得以清晰表达的奥妙

为了让自己的演讲能够迅速而明白的被听众理解并接受,林肯一直乐于接受别人的忠告。当林肯第一次在国会做演讲时,他使用了“有糖衣的”这个俗语。在演讲之前,作为林肯好友的大众印刷公司老板戴夫瑞斯先生向他建议,这个短语太俗了,如果这是一篇在伊利诺斯举行的演讲的演讲稿的话,勉强还能说得过去,也没什么大问题的,但这是你历史性的第一次在国会演讲啊,用在这儿就太不雅观了。林肯是这样回答戴夫瑞斯先生的:“好的,戴夫瑞斯,如果你认为大多数的人们都很难理解‘有糖衣的’这个短语的话,那我不妨就修改一下;反之,我想我还就不要做什么变更的好。”

有一次,林肯就向诺克斯大学的校长古雷沃博士解释了他为什么偏爱这些通俗易懂的文字的原因,现收录如下:

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有一些孩提时代的情形珍藏在最深处。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如果别人的话让我感到云里雾里不知所以然,我会变得非常烦躁,这比任何事都更能影响我的情绪,而且,从那以后,这种情形就一直困扰着我。有一次,邻居到我们家里来拜访,父亲和他们聊了整整一个晚上。在邻居离开后,我就回到属于自己的小卧室休息去了,尽管我很想睡觉,但我却失眠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在床上辗转反侧思来想去却怎么也弄不明白他们所说的一些话的含义,而只是弄清楚它们的含义是不能让我满意的,我总是会试图用一些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语句把它们表达出来,直到其他的任何孩子都能听明白为止。这就是我偏爱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表达的原因,也是我一直坚持这样做的动力所在。

的确如此,林肯是特别偏爱通俗易懂的文字的,她对它们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林肯曾经就读过的新塞勒姆小学的校长曼托·格雷安这样证实道:“假如一个意思能用三种方式表达的话,林肯一定会把三种方式一一找出来,然后再花上几个小时去反复思考和比较究竟哪个才是最佳的也就是最简单易懂的表达方式。”

人们表达含糊不清的原因都大体相似并且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对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晦涩的、模糊的,就凭着这些模糊的印象、晦涩的表达又怎么使人明白呢?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日子里拍摄照片一样,能拍摄出清晰的相片吗。这些人是应该向林肯学习的,学习他那种弄不明白就难以入眠的精神,学习他应对的方法。

要充分利用视觉

就像前面第四章中所提到的那样,从耳朵到大脑的神经的功能要远逊于从眼睛到大脑的神经的功能;科学家会更加准确地告诉我们,视觉功能要比听觉功能强二十五倍。

中国古代有一句谚语,也与这个道理如出一辙:“百闻不如一见。”

因此,如果你想让听众快速而清楚明了地理解你的演讲,那么你最好是把自己演讲的要点画出来,使听众能够看见。这就是新近故去的著名的国家资产注册公司的总经理约翰·帕特森演讲成功的秘诀。他曾经为《系统方法杂志》撰写过一篇介绍这一秘诀的文章:

就我个人的演讲经验而言,仅仅靠演讲辞就想让听众清楚明了地理解你、接受你无疑是远远不够的,为了使你的演讲达到理想的效果,我们还应该使用大量的辅助手段作为补充,而图画法就是应该采用的辅助方法之一。如果说图表的说服力比单纯的文字要强的话,那么图画的说服力又远远强过图表。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演讲方法,它要求演讲者把要演讲的各个分要点用图画的方式表示出来,再在这些要点之间用必要的文字串联起来。很早以前我就发现,对于听众来说,图画的力量实在是远远超过枯燥说教的。

不要小看了这些看起来有点儿滑稽可笑的小图画,它们的功效可是不一般啊。而对于这些“图画语言”,我自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一个圆圈里面加上一个美元符号就表示一张纸币,一个书包上面画上一个美元符号表示许多纸币;月亮形装的脸庞表示好的结果和影响;一个圆圈里面画上五道模线分别代表眼睛、鼻子、嘴巴和耳朵,随意改变这些模线的形状则其表示的含义也跟着改变——嘴角向下代表落伍的人、嘴角上翘代表紧跟时代潮流的人。的确,这些图画在人们看来也许不是很漂亮,但我们应该懂得,一个卓越的卡通画家作画时,他要考虑的应该是如何才能准确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图,而不是这幅画画出来是否是最美的。

第13章 优秀演讲的奥妙 (1)第3章 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 (1)第2章 培养勇气与自信 (2)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1)第20章 如何结束一个演讲 (1)第6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1)第4章 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 (2)第10章 增强记忆力 (2)第21章 如何结束一个演讲 (2)第7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2)第3章 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 (1)第17章 如何开始一个演讲 (1)第17章 如何开始一个演讲 (1)第19章 如何开始一个演讲 (3)第6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1)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2)第10章 增强记忆力 (2)第31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4)第8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3)第31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4)第27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3)第3章 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 (1)第31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4)第26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2)第5章 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 (3)第14章 优秀演讲的奥妙 (2)第17章 如何开始一个演讲 (1)第2章 培养勇气与自信 (2)第8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3)第30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3)第20章 如何结束一个演讲 (1)第7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2)第19章 如何开始一个演讲 (3)第21章 如何结束一个演讲 (2)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1)第2章 培养勇气与自信 (2)第8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3)第28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1)第30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3)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1)第31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4)第22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1)第15章 台上气质和个性 (1)第12章 成功演讲的要素第7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2)第8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3)第5章 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 (3)第31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4)第25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1)第7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2)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2)第9章 增强记忆力 (1)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2)第5章 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 (3)第26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2)第10章 增强记忆力 (2)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3)第10章 增强记忆力 (2)第26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2)第30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3)第15章 台上气质和个性 (1)第2章 培养勇气与自信 (2)第14章 优秀演讲的奥妙 (2)第23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2)第13章 优秀演讲的奥妙 (1)第21章 如何结束一个演讲 (2)第26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2)第9章 增强记忆力 (1)第1章 培养勇气与自信 (1)第1章 培养勇气与自信 (1)第26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2)第11章 增强记忆力 (3)第1章 培养勇气与自信 (1)第9章 增强记忆力 (1)第21章 如何结束一个演讲 (2)第28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1)第7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2)第25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1)第12章 成功演讲的要素第2章 培养勇气与自信 (2)第31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4)第27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3)第27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3)第29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2)第3章 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 (1)第9章 增强记忆力 (1)第30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3)第15章 台上气质和个性 (1)第16章 台上气质和个性 (2)第26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2)第1章 培养勇气与自信 (1)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3)第28章 润饰语言的重要性及途径 (1)第12章 成功演讲的要素第9章 增强记忆力 (1)第7章 著名的演讲家如何准备演讲 (2)第25章 如何激发听众的兴趣 (1)第21章 如何结束一个演讲 (2)第24章 如何使你的意思表达清楚 (3)第9章 增强记忆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