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西行平叛(6)

侯益前段时间曾上奏汉庭,希望在二月初四圣诞节(皇帝刘知远的生日)那天自己前往开封祝贺。结果朝廷的消息还没有传来,后蜀的军队已经越过边境,进驻陈仓。在此情势下,善于察言观色的侯益自然不会袖手旁观,他接连写下数封情真意切的效忠书,派遣信使送往张虔钊军中,也间接地坚定了张虔钊东进的信心。

不过信使回来之后,却向侯益禀报:蜀国的大军毫无战心,统军的大将更是起了争执,据说争执到了最后,主帅张虔钊也无法压制将领们的反对,仅率领万余军队东进;而其余部队则北上陇州,短期内不可能东进。

蜀国的军队这是怎么了,他们的将领们又吃错了什么药?侯益很是不解,只要他们继续前进,自己绝对不敢反抗,肯定会敞开凤翔府投降。有了凤翔府的补给和榜样,那蜀国将不战而获凤翔府、模壁、乾州等数座城池,这收获岂是一个小小的陇州所能替代的?!

很是诧异的侯益连忙再次派出使者,前往张虔钊军中通报凤翔府准备的物资情况,暗地里却悄悄探听消息。左等右等,自己派出的使者还没有回来,倒是王景崇的使者带着一队人马来到了凤翔府中,并献上了李廷珪军中的七颗人头!

侯益大惊,不过多年的官宦生涯让他磨练出一副好城府,愣是笑着听完了李廷珪在子午谷被禁军大败的消息。他若有所思,对使者问道:“这么说王将军以少敌众,在子午谷将那李廷珪一举击退?”

使者笑着说道:“李廷珪军中多为老弱,又岂是我精锐禁军的对手。即便是正面对阵,我大汉禁军也有信心将他们彻底击溃。不过王大人悲天怜人,不愿多做杀伤,这才在子午谷设下埋伏,将李廷珪所部予以重创!这七颗人头,皆是李廷珪麾下营指挥使以上军官,有印信为证!”

侯益命人取来金银,重谢使者,让他们返回驿站休息。又找来心腹,仔细验证印信的真伪。后蜀建立以后,多次犯边,其印信的样式和材质也都被官吏们所知晓。经过勘察之后,心腹回报:这些印信全是真的,绝非伪造!

侯益大惊,心里暗自盘算:李廷珪所部被击退,短期内绝对无力进犯;而何重建、韩保贞等所部远在陇州,对凤翔府并无影响。能影响凤翔府割据的蜀军只剩下张虔钊孤零零的一支军队,而且军心涣散、不过万人!这样的一支部队,真得值得自己投效吗?!

要知道,现在汉朝的精锐禁军正携大胜之势前往凤翔府,士气高昂的他们战力肯定很强,即便人数上处于劣势,也能与张虔钊一决高下。更要紧的是,随着禁军主力大胜的消息传出,陇县、邠州、泾川、鄜县、黄陵等地的守军就会忍不住寂寞,眼馋战功的他们肯定会主动前来与禁军主力会合,到时候汉军就会成为人多势众的一方,蜀军就会成为势单力薄的弱者!既然前段时间自己已经向汉朝服软,不如就继续下去,索性再次投靠汉朝?

这时负责监视汉军使者的亲信回报:汉军使者毫无紧张之意,回到驿馆之后,就带着亲兵们逛青楼去了!

侯益心思繁重,就容易多想。他可不知道这汉使是因为天天听着王景崇后帐中的叫床声憋了一肚子火气,还以为汉使是有所依仗、这才放浪形骸呢。思来想去,侯益连忙吩咐道:“通知全军将前段时间赶制的蜀国战旗全部销毁,不得露出马脚。严密监视张虔钊的使者,不要让他们发现异常,必要时候可以全部下狱,万不可走漏风声!”

亲兵们连忙领命,这时负责侦查的斥候队前来汇报:“启禀将军,蜀军张虔钊的一万军队马上就要到达宝鸡,距离我凤翔府不过六十里;汉军王景崇的部队也从乾州出发,距离我凤翔府尚有一百三十里!”

“传令下去,立即关闭城门,全军上城备战!”侯益连忙下令道:“来人啊,取出我的铠甲,伺候我披挂上城!”

不过侯益左等右等,并没有等到张虔钊的大军。原来张虔钊率军抵达宝鸡之后,李廷珪遭受重创的消息终于泄露出来。大家这才知道,原来自己是一支孤军。几乎所有的将领都强烈反对继续东进,张虔钊虽然素有威信,但也有些压制不住,只能下令暂缓进军。

在宝鸡,张虔钊又做了许久的思想工作,这才将部队思想统一起来。此时夜色已深,不便继续行军,张虔钊只能吩咐部队早些休息,明日四更起身,五更埋锅做饭,抛下一切辎重,向凤翔府进军。

不过王景崇这边却在董遵诲的建议下连夜行军,虽然夜路崎岖难行,但好在有火把照明,等到休息的时候,距离凤翔府已经不足五十里。王景崇立即向凤翔府派出使者,要求侯益为大军准备粮草饭食,部队将在当天下午抵达凤翔府。

侯益收到王景崇的通告之后,更是坚定了重投汉朝的决心,等到张虔钊的部队来到凤翔府城下的时候,就见城门紧闭,城头上有许多士卒披甲备战,将滚石擂木不断运向城头。

张虔钊连忙拍马上前大声叫道:“我乃是大蜀北面行营招讨安抚使、山南西道节度使、中书令张虔钊,城上可是侯益将军当面?”

凤翔城上一片寂静,无人回答。

张虔钊大惊,再次高声喊道:“我乃是张虔钊,现在依约率领大蜀军队来此,侯将军快些打开城门,我大蜀必将厚赐与你!”

城头侯益大声喊道:“狗贼休得妄言!我侯益一心忠于大汉,岂能背主求荣?!无须妄言,等到我中央禁军来此之时,就是你等灰飞之际!”侯益一边说,一边示意亲兵们大声重复,自古汉贼不两立,眼看着禁军就要来到凤翔府,自己千万不能留下把柄。

张虔钊心中大惊,侯益撕毁盟约还是小事,关键是他话里透露出来的消息,汉朝的禁军居然就要到了。自己手中的这一万士卒,虽然多是青壮男子,但士气萎靡不振,真要是与汉朝禁军对阵,自己可没有底气。要不,逃吧!

张虔钊表面上不动声色,笑骂侯益一番。等到退入军中后立即下令,全军撤回宝鸡,收拾行装,随时准备退回蜀地。就在张虔钊退兵之际,王景崇所部也开始向凤翔府挺进!

第273章 辽国剧变(下)第478章 好大一场火(上)第411章 较量(上)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231章 大家一起吹牛皮第21章 我要开青楼第359章 瞄准皇帝,射击!第134章 侍卫亲军新儿郎(下)第22章 初入兵营第244章 义释百姓第245章 追杀赵匡胤第63章 夜袭(一)第158章 大战王景崇(5)第387章 御前冲锋第497章 假道伐虢(上)第342章 专打破柴都第244章 义释百姓第120章 善后与誓言第37章 痛打赵匡胤(一)第283章 贿赂皇帝郭威第53章 赵匡胤的出走(中)第175章 所向无敌(上)第481章 难堪与憋屈第230章 汉庭应对第402章 先灭水军先锋第159章 大战王景崇(6)第210章 大政变(3)第92章 出使南平(中)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73章 襄州巨变(中)第318章 炮兵指挥使(中)第125章 西行平叛(1)第58章 包办婚姻(上)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264章 城头伏击战第351章 转行工程兵?!第61章 郢州内争第20章 义结金兰(下)第38章 痛打赵匡胤(二)第262章 郭威称帝(下)第307章 高平之战(1)第136章 瘟疫(下)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375章 南唐的反扑第99章 曹州兵变(上)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90章 老来丧子第449章 橐驼儿第149章 李守贞造反第160章 大战王景崇(7)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350章 血流成河第296章 亲密战友副统帅(上)第419章 御帐献策第28章 巧做整编第374章 刘仁瞻之殇第410章 暴怒出击第489章 背叛第220章 刘大庆之死第201章 辽军南下第461章 活下去第345章 秦州易帜第33章 喜得大将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第155章 大战王景崇(2)第487章 匕首现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90章 老来丧子第242章 刘承佑之死(中)第300章 确立储君第306章 再战北汉(2)第182章 诛杀赵思绾(3)第252章 谁为皇帝(4)第69章 浴血城头(二)第453章 儋珪枪、拨汗马,可平天下!?第13章 坊中乱战(上)第30章 香玉之心第377章 六合大战(中)第72章 襄州巨变(上)第44章 进城与误会第19章 义结金兰(上)第300章 确立储君第454章 极不愉快的会面第283章 贿赂皇帝郭威第190章 计退南唐(下)第48章 紧急救援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76章 襄州定策第362章 计歼涂山敌(上)第39章 痛打赵匡胤(三)第236章 刘子陂大战(4)第157章 大战王景崇(4)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433章 出兵北伐!第376章 六合大战(上)第475章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第343章 断我粮草?第500章 食人魔第56章 准备出兵第74章 襄州巨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