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

十二月初四,郭威率领汉军的主力部队来到了京兆府,对王峻、郭从义等有功将士加以封赏、表彰。因为接连缴获了河中府、京兆府两地的库房,郭威对基层的士兵也加以赏赐,基本上每名士兵都能分到一贯以上钱财或者等值粮食。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士兵们欢声雷动。

十二月初五,郭威命人召见董遵诲。董遵诲在开封的时候,经常借机前往郭威府中拜访,郭威也算是他半个师傅。因此接到传令兵的通知以后,董遵诲并不紧张。很快,董遵诲就来到郭威帐前,报名而入。

郭威对董遵诲笑着说道:“道安,你今年也有二十二岁了,早该成家立业喽!其实去年你就该完婚,只是被国丧(刘知远去世)所耽误,这才拖了下来。前几天我接到你父亲的书信,说你母亲最近身体不好,希望我能给你放个长假,让你赶紧回家完婚。现在河中府、京兆府已经相继平定,就剩下凤翔府一地,王景崇就那么点力量,有赵晖在一旁盯着,绝对翻不出什么波浪来!你就放心回家完婚吧!对了,你手下也有不少随州的将士,趁着马上要过年、不会作战的这段时机,我给你们放一个月的长假!不过不许全军南下,最多只能五百人!”

董遵诲的年纪在早婚早育的古代已经算是老大不小,他挠了挠头,虽然有些羞涩,可心里早就暗暗计算从京兆府至随州的路线:先从京兆府东进至渡口,而后沿丹水南下至襄州,在襄州搜刮一遍结婚的贺礼,再从那里返回随州。要不要去郢州转一趟呢?自己在那里多少也有些面子,得到的贺礼应该也不少……

郭威见董遵诲一直傻笑,不由得笑着说道:“看把你给乐得!桂英这孩子我也见过,虽然脾气急了一点,可也是你的良配。而且她的父亲高怀德、祖父高行周都是我的老相识,门第也与你很是相配!我先在这里祝你们俩白头到老、美满幸福!对了,这里有些金器,也算是我作为长辈的贺礼!”

董遵诲连忙推辞,郭威却愣是硬塞给他:“你也算是我的半个弟子,别这么见外!去年我家乐安这调皮的小丫头,还跟着桂英去你家玩呢。听说你们要结婚了,她也要闹着去给你祝贺,已经提前出发前往随州。她就麻烦你照料了,等你回来的时候顺便把她捎回来。”

董遵诲连忙应命,并接过金器。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郭威虽然清廉,也不能阻挡手下人发财。而麾下将士发了财,哪里能少了郭威这个老大应得的份额?!反正郭威如今也有不少外财,董遵诲便不再客气。

郭威又笑着说道:“对了,我昨天与秀峰一同上奏,保举你为昭武副尉,正六品下。奏章应该很快就能批复,所以你结婚的时候,桂英也不用自称‘孺人’,可以用‘安人’的服饰。”

“孺人”、“安人”都是官员妻子的封号,基本上朝奉郎以下从六品官员的妻子为孺人,朝奉郎以上正六品官员的妻子可称安人。别小看了这两者的区别,起码婚礼上抡起礼仪,安人要比孺人高一个档次。

董遵诲连忙谢过郭威的好意,捧着郭威赠予的金器回到了帐中。他还没来得及安排军中事物,与董遵诲交好的王审琦、石守信等人已经收到消息,纷纷送上贺礼。全军将士,只要是有头脸的人物,得知董遵诲要回家完婚的消息后,也都送上了一份贺礼。现在大家手上都有钱,贺礼的分量都很重。

结婚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刘庆义等人连忙埋怨董遵诲一番,马上回帐奉上自己那份厚厚的贺礼。大家知道郭威批准董遵诲可率领五百人南下,纷纷报名参加这队伍。反正如今又没有战事,正好去南方散散心,再说了现在大家身上都有不少赏钱,据说南方的小娘子很是水灵!

刘庆义与董遵诲乃是生死之交、亲如兄弟,这次结婚之事他肯定不愿意缺席,可是如果刘庆义等人也跟着董遵诲回乡,那军中就没有主事之人,岂不是浪费了这段时间的辛苦训练与不计成本的伙食投入嘛!万一再有人来撬墙角,董遵诲岂不是追悔莫及?

在董遵诲的反复劝说之下,刘庆义这才同意留在此处,替董遵诲训练部队。反正他现在也是孤家寡人,在京兆府过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董遵诲还将马德海留下,辅佐刘庆义训练部队,加强士兵们的枪术学习。

十二月初八,董遵诲率领张逸、刘大庆、党进等五百人,押送着大批贺礼、红包离开了京兆府汉军大营,很快就来到了丹水渡口。在出示了郭威手书的命令之后,董遵诲征调了渡口处的十艘军船,沿丹水而下。

一路上顺风顺水,船只行驶的速度很快。十二月十五日,船队到达襄州,受到了山南东道节度使留后安守忠的热烈欢迎。董遵诲率部在此休整一天,顺便又从襄州的库房里狠狠地捞了一笔贺礼。

十二月十七日,董遵诲一行抵达了随州,他的结义兄弟杨光义和十五岁的弟弟董遵谟已经在城门处欢迎。董遵诲于是将部队交给杨光义,让他带着前往城中军营休整,自己与董遵谟一道回家。

看着站在大门口微笑的董宗本,董遵诲突然发现父亲的头上居然有些花白。父亲不过是四十三岁,却操心于政事,更时时为自己在沙场上的安危而担心。父亲是宁折不弯的脾气,却为了自己低下头来求人,不仅多次给姑父冯道写信,还拜托他的旧日同僚对自己多多照顾。如果没有父亲在背后的默默照顾,自己怎么会在二十一岁就当上正六品的官员呢?!

自转世以来,董遵诲对自己的母亲很快接受,对自己的父亲却一直敬而远之。如今看着消瘦了许多的父亲,董遵诲一下子就将自己在现代的父亲和眼前的董宗本重叠起来,他猛地往前冲了几步,跪倒在地:“儿子不孝,让父亲您担心了!”

董宗本看着懂事的儿子,开怀大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去拜见你的母亲,她这段日子老是念叨你,真有些烦人。对了,厨房里做了你喜欢的红烧鲤鱼,一会咱们爷俩喝两盅……”

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134章 侍卫亲军新儿郎(下)第427章 三碗酒!第56章 准备出兵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5章 兵变?不怕!第8章 云韶坊中话拔钉(下)第214章 逃离开封府(2)第300章 确立储君第397章 攻克浅滩第17章 父子密谈(上)第356章 三军会师话决战第143章 殃及池鱼第355章 迎头痛击第10章 坊中起争端第266章 骑兵突袭(下)第5章 客栈送王朴(上)第290章 贬官两级第486章 图穷第437章 大战“姚大虫”第200章 郭威返京第428章 南唐事变(上)第451章 艰难的选择第91章 出使南平(上)第384章 击败朱仁裕第151章 驰援咸阳(上)第82章 联想的力量!第363章 计歼涂山敌(下)第401章 缓兵计?滚犊子!第372章 唇枪舌剑第386章 将帅失和第339章 奸佞误国第442章 董遵诲大婚第101章 曹州兵变(下)第319章 炮兵指挥使(下)第66章 祸起萧墙第488章 黄雀第59章 包办婚姻(下)第264章 城头伏击战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第20章 义结金兰(下)第109章 直入邺都(下)第184章 诛杀赵思绾(4)第428章 南唐事变(上)第201章 辽军南下第266章 骑兵突袭(下)第395章 御驾亲征?第99章 曹州兵变(上)第387章 御前冲锋第354章 伏击追兵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228章 痛苦的回忆第116章 浴血搏杀(4)第19章 义结金兰(上)第464章 决战碾子谷(下)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74章 襄州巨变(下)第339章 奸佞误国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300章 确立储君第58章 包办婚姻(上)第95章 杜重威造反第99章 曹州兵变(上)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503章 两脚羊(上)第58章 包办婚姻(上)第269章 大战长寿村(中)第213章 大清洗(1)第292章 赶赴幽燕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135章 瘟疫(上)第239章 刘子陂大战(7)第231章 大家一起吹牛皮第463章 吓人的插曲第432章 北疆巨变第75章 遵诲大事不糊涂第60章 告别与行军第72章 襄州巨变(上)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277章 漫长血夜(下)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459章 主帅间的较量第461章 活下去第337章 全国海选第478章 好大一场火(上)第329章 殉国(上)第67章 从贤侄到兔崽子第219章 逃离开封府(7)第136章 瘟疫(下)第456章 击退儋珪第292章 赶赴幽燕第36章 落魄青年赵匡胤第235章 刘子陂大战(3)第485章 吃人魔王第43章 打开心结第205章 逼退辽军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计(上)第69章 浴血城头(二)第324章 如有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