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郭威的努力

董遵诲和郭荣离开以后,很快赶回了郭府,两人不敢隐瞒王章府邸所发生的事情,连忙将郭威唤起。醉酒的郭威头痛欲裂,听了董遵诲两人的讲述后却大吃一惊,猛地清醒起来。郭威立即吩咐道:“道安,立即备车,我要去探望王章等人。”

董遵诲连忙命人套好马车,赶到了厅前。郭威扶着额头,匆匆钻进马车,很快就来到了王章的府上。等郭威在董遵诲搀扶下、晃晃悠悠走进厅中的时候,却见那王章正枯坐在厅中发愣。

郭威上前施了一礼,低声叫道:“王公?王公?”

却见王章慢慢抬起头来,脸色铁青,显得苍老了许多。郭威大吃一惊,连忙示意董遵诲上前将他搀起,纳闷的问到:“王公你是怎么了,怎么脸色如此难看?”

王章见郭威焦急地看着他,长叹了一口气,对郭威慢慢说道:“郭公,我有意请求外放,您看如何?”

郭威连忙劝阻道:“王公您这是说什么话,如果没有您紧缩开支、充实库藏,那将士们早就饿肚子了。现在我就要领军北上,您现在怎么可以撂摊子?!难道你就忍心看着契丹人再次南下、生灵涂炭?!”

王章叹了口气,“也罢,我就再为郭公筹措一回粮秣,只是这一次过后,老夫真是有些累了,真想休息一段时间!我没事,你去看看苏公吧,他今天可是被吓了一大跳。”

郭威点了点头,又安抚了王章几句,便在董遵诲的搀扶下离开。董遵诲很快就护送着郭威来到了苏逢吉的府邸,却发现苏府大门紧闭,很是安静。

董遵诲从门缝里往里一瞅,就见许多苏府的家丁们正心惊胆颤地躲在门后,有拿着门闩的,也有拿着竹竿的,还有人颤微微地拿着锈了多年的腰刀。可他们无论拿着什么,全都在不停颤抖。董遵诲不由得暗笑一声,轻轻拍门叫道:“苏三哥,快开门,我是郭府的董遵诲!”

里面的家丁们听见外面有人敲门,吓了一大跳。有个家丁居然一下子瘫倒在地:“完了,完了,史阎王杀上门来了……”

家丁们的头子叫做苏三,也是有品级的人,平日里也与董遵诲有些交往,听得出董遵诲的声音。苏三颤微微地问道:“是随州的董遵诲?你身后没有别人吧,你可别骗我!”

董遵诲见苏三搭话,连忙放下手来,笑着说道:“苏哥,是我!你还不知道我嘛,我可是有诚实可靠小郎君的美誉!我身后正是我家郭大人,他听说苏大人受了惊吓,特意过来探望!”

苏三一听,连忙命人打开小门,自己从门里探了出来。见周围确实没有马军都的士兵,董遵诲身后也确实是郭府的马车,苏三这才放心,一面命人敞开大门,一面命人立即向老爷苏逢吉汇报。

苏逢吉得知后连忙出迎,不过他还没来得及迎出府来,郭威就已经走了进来。苏逢吉连忙快走几步,一把抓住郭威的手,老泪纵横,哀声说道:“郭公,今天好险,你差点就见不到我了!”

郭威连忙安慰道:“苏公不必如此,那史弘肇虽然有些莽撞,又岂敢伤害于你?!有我郭威在,岂能让他耍酒疯?!”

苏逢吉长叹一声:“郭公,你今天没在那里,你是不知道那史弘肇的嚣张啊!看这架势,他史弘肇这次可是真想要我命啊!要不是有杨大人拦着,他就能抽出佩剑刺死我啊!”

郭威连忙安抚道:“苏公放宽心,那史弘肇不过是牛脾气犯了、耍酒疯而已。一会我就去责骂他一番,也给苏公你出出气……其实他就是个粗人,咱们跟他共事多年,又不是没见过他犯浑。苏公大人有大量,肯定不会与他一般见识!”

苏逢吉被郭威安抚了好一阵,这才心安,又对郭威赶过来看望自己表示感谢。两人寒暄了一段时间,郭威便提出告辞,苏逢吉特意亲自将郭威送出府去。

眼看着郭威的马车向史弘肇府邸方向驶去,苏逢吉暗道:看看人家郭威多有底气,要不,我也去地方上领个指挥使的职务,统军一方如何?接着他就打消了主意,一是自己没有指挥军队的才干,二是一旦离开了中央,史弘肇就更能从容收拾自己。苏逢吉只能长叹一声,决定紧抱皇帝的大腿以自保。

不久,郭威就来到史弘肇的府上,却发现这个惹出祸端的愣头青居然还在呼呼大睡。叫了他几次都没有叫醒,郭威也很是无奈,只能叮嘱解晖等人几句,约定明日再来探望。第二天一早,郭威就上门来将史弘肇狠狠地说了一顿,而醒了酒的史弘肇被郭威说得也有些不好意思,倒也说了几句软话。不过,无论是郭威还是董遵诲都知道,朝廷从此多事矣!

可是,辽国没有给郭威调停的机会,辽军很快再次南犯,郭威也只能向皇帝辞行,前往邺都督战。作为辅政大臣,郭威对皇帝叮嘱道:

“陛下聪明果断,能有陛下为帝,实在是我大汉的幸运!微臣作为先帝指定的辅政大臣,对陛下也是极为满意。如今就此辞别,微臣也有几句心腹话要说与陛下,还请陛下海涵。

为政的秘诀,不过是亲贤良、远奸佞,相信陛下也深有了解。只是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特别谨慎区分。太后跟随先帝多年,经历过许多天下大事,如果陛下遇到什么困惑,可以向太后她老人家求教,定能够去害避祸。

杨邠、苏逢吉、史弘肇等三位大人,都是先帝的老部下,尽忠报国,足以托付大事。只要陛下能够对他们推心置腹、始终信任不移,那朝廷上的军政大事绝对不会出现偏差。至于北疆如今面临的战争情况,微臣愿意竭尽所能,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郭威的话里充满了对皇帝的赞许与期望,刘承祐听得也很是满意,他脸色端庄严肃,恭恭敬敬地接受教诲。于是郭威向刘承祐拜别,率领董遵诲、王审琦等部将离开开封,统率大军往邺都而去。

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404章 斩将夺旗(上)第356章 三军会师话决战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90章 老来丧子第26章 城门大收获第349章 刺杀郭荣!第392章 奋起追击第82章 联想的力量!第6章 客栈送王朴(下)第114章 浴血搏杀(2)第506章 文治三事第506章 文治三事第323章 君臣定计-第353章 御营副先锋第436章 轻取益津关第372章 唇枪舌剑第99章 曹州兵变(上)第14章 坊中乱战(下)第251章 谁为皇帝(3)第448章 南北夹击?呸!第15章 兵变?不怕!第427章 三碗酒!第150章 劝说解晖第302章 楼观道(下)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382章 反间计第189章 计退南唐(上)第71章 相互算计第261章 郭威称帝(上)第304章 郭威驾崩第442章 董遵诲大婚第319章 炮兵指挥使(下)第301章 楼观道(上)第391章 溃逃?反击!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86章 风高放火天(下)第317章 炮兵指挥使(上)第74章 襄州巨变(下)第171章 铁口神算(下)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199章 史府夜宴(下)第57章 桂英,误会啊!第221章 寻医问药第329章 殉国(上)第61章 郢州内争第258章 奔袭刘赟(中)第351章 转行工程兵?!第175章 所向无敌(上)第64章 夜袭(二)第409章 美人恩重第468章 铁打的泽州第175章 所向无敌(上)第194章 居于开封(下)第10章 坊中起争端第50章 智退王西昌(上)第237章 刘子陂大战(5)第280章 孤军闯敌营第211章 大政变(4)第292章 赶赴幽燕第219章 逃离开封府(7)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373章 重创刘仁瞻第319章 炮兵指挥使(下)第74章 襄州巨变(下)第135章 瘟疫(上)第68章 浴血城头(一)第211章 大政变(4)第443章 另立皇储?第21章 我要开青楼第267章 愿为将军效死第231章 大家一起吹牛皮第115章 浴血搏杀(3)第156章 大战王景崇(3)第216章 逃离开封府(4)第73章 襄州巨变(中)第301章 楼观道(上)第421章 要命的抉择!第218章 逃离开封府(6)第273章 辽国剧变(下)第106章 争斗(中)第381章 放火?自焚!第37章 痛打赵匡胤(一)第244章 义释百姓第413章 较量(下)第479章 好大一场火(下)第420章 炮兵对决!第217章 逃离开封府(5)第150章 劝说解晖第170章 铁口神算(上)第350章 血流成河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97章 走镖(二)第263章 增援晋州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46章 城门争夺战(上)第210章 大政变(3)第150章 劝说解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