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寻医问药

等到月上柳梢头,王政忠将所有人都领到了这个宅子,这还是他这些手下第一次来此。董遵诲在京的时候,虽然时常去郭威、冯道等人府邸拜访,平日里却很是低调,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此处购买府邸。加上此处刚刚受过排查,也算是比较安全。

王政忠也趁机将手下们进行整编,一百零五人全部按照什、伍列队,并让手下们自己推选出所信任的什长、伍长。王政忠从中挑出最有战斗力的五个什,带领他们悄悄出门,前往白天选定的几个药铺。

经过一天的大搜捕之后,开封府街头的戒备明显变松,大家很容易就来到了药铺附近,每个什负责一个药铺,打晕了在里面驻守的士兵,并挟持药铺里的大夫离开。

不久,赵匡胤就得到了消息,南城有五间药铺同时遭到袭击,大夫们都被挟持离开。

赵匡胤冷哼一声,对手下吩咐道:“大家不要慌,别中了敌人声东击西的诡计!今天咱们消灭了不少叛党的余孽,如果我是他们,肯定会躲得严严实实。而他们却在这时贸然出击,还同时袭击五家药铺,分明是想转移咱们的视线!再说了,如果他们真有伤病员,肯定会捂着藏着不让咱们发觉,哪能就此暴露呢?!咱们好不容易才将南城清理出大半,如果我们中了他们的诡计,对今天清理出来的安全领域进行再次核查,就会给叛贼们喘息的时间。现在咱们要做的,就是镇之以静,按部就班地继续清查,不要自乱了阵脚!”

其实赵匡胤说的也不错,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早日恢复城中的秩序,稳定朝堂的局势。虽然搜查、扑杀杨邠等人遗留的亲信也是当务之急,不过严格来说,失去统一指挥的散兵游卒,并不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其实只要朝局稳定、军队领命,这些逆贼余孽完全可以交给开封府的衙役来处理。

赵匡胤的这番举措可谓抓住了目前的重点,不过他也算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居然让王政忠轻松过关。其实王政忠根本没有想到什么转移视线,他只是觉得高桂英这次病得实在是不轻,多抓几个大夫来,也能集思广益。

几个白胡子老头担惊受怕地来到宅子,王政忠冲他们拱手说道:“几位大夫不必惊慌,我们不是什么歹人,绑你们来此主要是给人看病,等到病情好转以后自有诊金奉上。”

见大夫们还是惴惴不安,王政忠便命人端上来一盘子金子,分发下去,看着金子在自己手里闪耀着诱人的金黄色,大夫们都送了一口气。不止一人暗中说道:看来不是劫财劫色,老夫还以为晚节不保了呢!

大家先是来到了发高烧的意哥儿床前,挨个号脉,然后凑在一起分析病情。王政忠听着他们说着各种各样的专业术语,愣是一句也没有听懂。

等了好长一会,有一个姓赵的大夫被共推出来,对王政忠说道:“这位小公子先天体质不好,加上肝气郁结、急怒攻心,又有些担惊受怕,所以一直持续高烧。老夫与众位同仁一起商议出一个方子来,只要按方子抓药,退烧并不是问题。只是连续两天多的高烧让他的身体更为脆弱,日后还要多多调理!”

大夫说得很是隐晦,并没有说明小孩子高烧后容易留下后遗症,对脑部发育也有一定影响。如今大夫们的性命都捏在人家手中,如果实话实说,纵然对得起医德,却让自己的处境更为艰难。大家觉得只要能让这小公子退烧,就能将眼前的危机糊弄过去。

王政忠觉得这些大夫说得很有道理,连忙让他们快些写下单子,让手下们照单抓药。刚刚突袭药铺的时候,大家将每味中药都带走了部分,如今正好有了用处。

这时郭乐安红肿着眼睛,将高桂英刚刚苏醒的消息告诉王政忠。于是他连忙让郭乐安带着大夫们来到了高桂英的床前,为她细心诊治。王政忠则站在屋外,焦急地等待消息。

这次大夫们讨论的时间更长,王政忠就算站在屋外,也能听到他们刻意压低的争辩声音。等了好长一会,那姓赵的大夫才大声总结道:“基本上她的病情就是这样,听了大家的发言我也有了八成把握,治好不难,只是需要时间。走,咱们去写药方煎药。”

赵大夫领着众人走了出来,对王政忠施了一个眼色,一起走到远处。等到赵大夫确信屋里的女子听不到自己的谈话,这才对王政忠说道:“这位大人,屋子里的这位夫人我们实在是看不了,您还是另请高明吧!”

王政忠大惊失色,“怎么可能,你刚刚不是说有八成把握吗?!”

赵大夫长叹了一口气,尽量用白话解释道:“我也是给那位夫人以信心,让她多撑一段时间。这位夫人这段时间担惊受怕自不用说,还受了箭伤失血过多,导致元气大伤。更雪上加霜的是,现在她正值天葵期间,却在凉水中举着孩子泡了大半天。若是普通女子早就没了气力、丢了性命,不过这位夫人先天体质较好,这才勉强支撑。可是却也烙下了病根,实在是难以治愈。我现在虽然能开些药缓解一下她的病痛,不过她的寿命大减却已是定数!”

王政忠皱紧了眉头,自己这可怎么跟大哥董遵诲交待啊?!一时间,他倒是很羡慕已经入土为安的刘大庆,起码他死得其所,不会为这烦愁而揪心。事到如今,也只能接受现实,王政忠连忙请大夫们前去开方子抓药,并命人立即熬制,自己则蹲在原地发愣。

这时隐隐约约传来了女子的哭泣声,王政忠连忙上前,却是那偷听到大夫诊断的郭乐安。王政忠连忙上前劝解一番,起码不能让高桂英听到这哭声,免得影响治病的信心。经过他的一番耐心劝说,郭乐安这才擦了擦眼睛,去灶间端了药汤送进屋中……

一夜无话,等到天明的时候,意哥儿终于退了烧,而高桂英也有了几分气力。王政忠大喜过望,对几个大夫予以重赏。不过,他觉得高桂英的病情应该还有希望,兄长董遵诲也懂得不少惊世处方,也许他可能有办法……

第52章 赵匡胤的出走(上)第476章 灭亡前的疯狂第169章 挖沟筑墙第278章 王峻来援第74章 襄州巨变(下)第323章 君臣定计-第157章 大战王景崇(4)第324章 如有神助第274章 失败的夜袭第41章 小巷刺杀(上)第37章 痛打赵匡胤(一)第271章 辽国剧变(上)第198章 史府夜宴(上)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97章 走镖(二)第26章 城门大收获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96章 走镖(一)第251章 谁为皇帝(3)第319章 炮兵指挥使(下)第348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下)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277章 漫长血夜(下)第69章 浴血城头(二)第32章 刘庆义入彀第213章 大清洗(1)第87章 误食砒霜(上)第361章 怒锋!第249章 谁为皇帝(1)第396章 进军濠州第490章 瓜分权柄第271章 辽国剧变(上)第403章 再下泗州县城第459章 主帅间的较量第437章 大战“姚大虫”第252章 谁为皇帝(4)第186章 诛杀赵思绾(完)第157章 大战王景崇(4)第57章 桂英,误会啊!第449章 橐驼儿第430章 南唐事变(下)第24章 难忘的饭汤第287章 敷衍了事的夜袭(上)第278章 王峻来援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211章 大政变(4)第286章 攻击兖州府第502章 暗渡澧水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371章 噩耗?议和?第436章 轻取益津关第207章 意外臂助第267章 愿为将军效死第97章 走镖(二)第356章 三军会师话决战第338章 平边策第37章 痛打赵匡胤(一)第119章 浴血搏杀第122章 功过相抵(上)第262章 郭威称帝(下)第305章 再战北汉(1)第323章 君臣定计-第341章 破柴都第408章 重伤昏迷第487章 匕首现第501章 劝降专业户丁德裕第219章 逃离开封府(7)第59章 包办婚姻(下)第265章 骑兵突袭(上)第196章 血案(上)第286章 攻击兖州府第332章 功亏一篑第477章 风雨扬州城第158章 大战王景崇(5)第72章 襄州巨变(上)第390章 中计入彀第45章 巡视一营第437章 大战“姚大虫”第107章 争斗(下)第138章 深仇大恨(二)第388章 有我无敌!第64章 夜袭(二)第442章 董遵诲大婚第454章 极不愉快的会面第195章 《争座位帖》第432章 北疆巨变第156章 大战王景崇(3)第197章 血案(下)第460章 奇袭高平关第354章 伏击追兵第105章 争斗(上)第355章 迎头痛击第507章 筑基第191章 平定叛乱第38章 痛打赵匡胤(二)第6章 客栈送王朴(下)第89章 襄州事了第74章 襄州巨变(下)第246章 护棺返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