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唐使乞和

攻下滁州之后,董遵诲第一时间来到了滁州的仓库,发现这里的物资堆积如山,尤其是马上就要到发军饷的时候,仓库里更是堆满了钱财。虽然刚开始被南唐乱兵们哄抢了一些钱财,可是由于查封及时、保护得力,钱库并没有损失太多。现在地上仍洒落着大串大串新铸的铜钱,抬眼望去,很是耀眼,也自有一份诱惑在里面。

董遵诲见左右并无外人,便对急匆匆赶来的王政忠说道:“兄弟,我交给你一件事情去做,此事非你莫属。咱们攻下滁州的仓库后,掌控了所有的账簿,我希望你能调用几个账房老手,将这账簿稍作修改,从里面悄悄提出部分钱财来。现在战事频繁,士兵们都跟我打仗,我得对他们负责!可无论是给伤残士兵的补偿费还是给给阵亡士兵家属的抚恤金,都是一个大数目,单靠咱们做生意来筹集,很难!现在可是个好机会,朝廷就算是派人来清查库藏,到滁州就得六七天的时间,再加上他们用来清查的时间,也要延误不少时间。而且毕竟也有不少乱兵哄抢过钱库,就算是出些纰漏,也能够圆过去,这可是咱们难得的机会。”

王政忠皱了下眉头,狠狠地点了点头,“我尽力而为,一定在朝廷使者到来之前,做好账簿。”

董遵诲微微一笑,“如此我就放心了,我估摸着朝廷过几天就会提升我的官职,不过朝堂上现在空缺不多,所以很有可能让我兼任某地节度使一职。要不然朝廷赏罚不公,将士们也会有怨气,如今正是攻伐南唐的大好时机,陛下岂会容许?!到时候你就去我的封地,统驭那里的一切,并开办大型荣军农场,将受伤将士安置在那里。”

王政忠连忙应允,不几日,朝廷果然派出翰林学士窦仪,前来整理清查滁州库藏。窦仪来到滁州之后,立即向董遵诲索要账簿,并督促手下按照账簿清点物资。经过清点之后,发现府库中缺了十万贯钱财,窦仪就对董遵诲说道:“将军攻下滁州之后,自有朝廷封赏,何必落下恶名?”

董遵诲笑着解释道:“天使有些误会,这十万贯钱财并不是入了我的口袋,而是分发给俘虏的唐军将士。滁州约有十万守军,大体上每人一贯,免得他们心念南唐不肯归顺。这是相应的文书,前几天我忙着整顿军队,忘记交给您了。”

窦仪接过文书,并没有仔细查看,而是将它塞进了怀里。董遵诲既然敢如此解释,肯定已经做好了被清点督查的准备工作。可是据窦仪所知,滁州唐军原来只有十万兵马,其中有万余士兵阵亡或伤残,另有两万余人逃回南唐,还有部分士兵逃亡乡下,滁州现在只有不到五万名俘虏。如果按照董遵诲的说法,起码还有五万贯钱财下落不明,很可能是被董遵诲所贪污。不过这个世界上,如果真有哪个领军将领一文不贪,那这个人反倒更让皇帝感到威胁,不敢让他继续领军,要知道郭威当年就非常清廉!

过了一两日,董遵诲遣人来向窦仪索要绢帛,以犒赏将士。其实前几日董遵诲已经对有功将士进行了封赏,如今也只是遮人耳目而已。

不过窦仪却不清楚这一切,他拒绝了董遵诲的调拨命令,并对董遵诲说道:“将军,您当初攻破城池之后,就算是将库藏里的物资都拿出来赏赐将士,我也没有异议。可现在既然我已经将它们登记入册,就已经成为国家的财产,如果没有皇帝的诏书,谁也不可以私自处理!”

董遵诲微微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更没有像窦仪想象的那般反复纠缠。不久,皇帝郭荣得到消息,特批五万贯供董遵诲犒劳士卒。

董遵诲占领滁州之后,打通了进攻南唐腹心的通道,南唐皇帝李璟很是惶恐,马上命令泗州牙将王知朗携带他的亲笔书信前往寿州城下祈求和平。信中说:南唐皇帝敬上书后周皇帝,如今百姓流离失所,两国士兵都已疲惫不堪,李璟特意请求后周结束战争,恢复和平。作为补偿,南唐皇帝李璟愿意以兄长之礼侍奉后周皇帝郭荣,并献上大笔钱财,以填补军用,消除后周的怨气。

郭荣没有同意,他也看穿了李璟的算盘。为什么李璟早不求和、晚不求和,偏偏现在前来求和,就是因为现在是谈判的最佳时间:之前李璟如果请求谈判,就会大涨后周的威风,削弱己方的士气,战局就有可能恶化。现在滁州已下,如果不趁着寿州还在自己手里,自己还有这一筹码,一旦郭荣率军直扑南唐腹心,李璟就算是拜郭荣为叔父,也将无济于事。

郭荣看到王知朗的书信后微微一笑,对他说道:“不知使者是否经过滁州?”

见王知朗点头,郭荣笑着说道:“从滁州东进百余里,就抵达你们唐国的首府,我军打开了你们的国门,难道就得到这点红利不成?!”

王知朗哑然,他只是个小小的牙将,并没有权利与后周商谈。随后王知朗便向郭荣辞行,返回南唐境内。在王知朗安全抵达境内之后,翰林学士、户部侍郎钟谟对南唐皇帝李璟说道:“陛下,郭荣虽然傲慢无礼,但他并没有斩杀王知朗,也没有对他过分羞辱,说明郭荣内心也知道征服咱们南唐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老臣愿意主动前去与郭荣交涉,如果能够在陛下威名的庇护下与周朝达成和议,百姓们就可以安居乐业;如果不能,老臣也会为我大军争取时间,填补滁州沦陷后的防务空缺。”

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李璟的眼睛湿润了,他立即委派钟谟为议和大臣,并任命工部侍郎、文理院学士李德明为其助手,携带李璟称臣的奏章,前往寿州祈和。同时,使者一行也携带了大批贵重药材、茶叶,以及价值千两的金器,价值五千两的银器,还有绸缎两千匹、牛五百头、酒两千斛等劳军物资。

钟谟、李德明来到寿州城下,马上献上以上礼品,乞求郭荣的召见。郭荣毫不客气地收下了南唐送来的礼品,然后挑选精锐将士,在御帐左右布防,将盛大的军容展现在钟谟两人面前。

钟谟、李德明接到郭荣接见他们的通知后很是高兴,但当他们来到郭荣的御帐附近,看着这里的数万精锐部队,不由得心惊胆颤。两个人不能说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也是双腿瑟瑟行动困难。

两个人好不容易才挪进郭荣的御帐之中,看着威名显赫的郭荣,不由得拜倒在地,连连叩首,并献上李璟的求和文书。

郭荣展开一看,就见上面写道:“臣唐主李璟上言:……”郭荣轻轻点头,开头倒是不错,去除了唐国皇帝的称号。他便接着往下看去,就见下面写道:

“窃闻舍短从长,乃推通理:以小事大,著在格言。伏惟皇帝陛下,体上帝之姿,膺下武之运,协一千而命世,继八百以卜年。大驾天临,六师雷动,猥以遐陬之俗,亲为跋扈之行。循省伏深,兢畏无所,岂因薄质,有累蒸人!今则仰望高明,俯存亿兆,虔将上国,永附天朝,冀诏虎贲而归国,用巡雉堞以回兵。万乘千官,免驰驱于原隰,地征土贡,常奔走于岁时,质在神明,誓诸天地。别呈贡物,另具清单,伏冀赏纳,伫望宏慈。谨表!”

郭荣冷冷一笑,怪不得都说李璟好读书、多才艺,时时作为歌诗,皆出入风骚,单看他这篇文章,就能知道他的文学水平。只可惜治国不是写文章,抒情骈文写上一百篇也于国无益!

郭荣于是冷笑着将那奏章仍在了几案上,对两名南唐使者说道:“你们国主自谓乃是唐氏苗裔,与那些个蛮夷不同,应该也知道礼义。我朝太祖(郭威)占据中原到现在已经六年有余,你们国家与我国仅隔一条淮河,居然从未派人前来敦睦邦交,反而跋山涉水,悄悄前往辽国,与辽人勾结图谋中原。你们的礼在哪里,义在哪里?!

如今你们两人来此,不过是想给朕些甜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我退兵而已。但朕绝不是那些能被你们蒙骗的无知君王,你们岂能让我回心转意、主动撤兵?!你们回去后告诉唐主,赶紧向我俯首称臣、叩头礼拜,要不然我就发兵灭了南唐!到时候打开你们唐朝的府库,来慰问我的部下,你们那时候别后悔(现在没有投降)!”

钟谟、李德明两人在南唐也是能言善辩之士,如今却吓得浑身发抖,不敢反驳。事到如今,两个人也只能够向郭荣连连叩首,立即辞行,免得枉送了性命,做了祭旗之鬼!

郭荣见李德明言语中对自己很是敬服,于是留下钟谟,命令李德明返回南唐,劝说唐主投降。李德明被周军兵势震慑,满心降意,立即返回南唐。

【昨天忙着帮我叔搬家,只发了三千字,今天陆续将更新九千字,期待大家支持!】

第205章 逼退辽军第466章 一声霹雳第468章 铁打的泽州第327章 空城计(上)第273章 辽国剧变(下)第149章 李守贞造反第134章 侍卫亲军新儿郎(下)第503章 两脚羊(上)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44章 进城与误会第489章 背叛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499章 假道伐虢(下)第255章 黄旗加身(上)第77章 化装入城第277章 漫长血夜(下)第241章 刘承佑之死(上)第339章 奸佞误国第426章 南唐内附第71章 相互算计第68章 浴血城头(一)第54章 赵匡胤的出走(下)第258章 奔袭刘赟(中)第327章 空城计(上)第449章 橐驼儿第453章 儋珪枪、拨汗马,可平天下!?第157章 大战王景崇(4)第133章 侍卫亲军新儿郎(上)第249章 谁为皇帝(1)第341章 破柴都第13章 坊中乱战(上)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84章 倔强的张逸第57章 桂英,误会啊!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464章 决战碾子谷(下)第376章 六合大战(上)第218章 逃离开封府(6)第163章 转战西关城第268章 大战长寿村(上)第456章 击退儋珪第5章 客栈送王朴(上)第140章 深仇大恨(完)第30章 香玉之心第85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98章 走镖(三)第263章 增援晋州第313章 攻克汾州第129章 西行平叛(5)第484章 京中来信第325章 北上抗辽第42章 小巷刺杀(下)第122章 功过相抵(上)第35章 杀机初现第176章 所向无敌(下)第147章 弄巧成拙(上)第316章 御营密谈(下)第235章 刘子陂大战(3)第11章 兄弟情谊绝第32章 刘庆义入彀第162章 千里外的算计(下)第328章 空城计(下)第87章 误食砒霜(上)第158章 大战王景崇(5)第221章 寻医问药第400章 断人念想(下)第259章 奔袭刘赟(下)第219章 逃离开封府(7)第278章 王峻来援第89章 襄州事了第353章 御营副先锋第40章 痛打赵匡胤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321章 党进大战刘继业(下)第431章 李煜登基第85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435章 五千水军战辽兵(下)第466章 一声霹雳第52章 赵匡胤的出走(上)第373章 重创刘仁瞻第180章 诛杀赵思绾(上)第82章 联想的力量!第380章 撤军北上?第49章 大战城门洞第26章 城门大收获第11章 兄弟情谊绝第235章 刘子陂大战(3)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220章 刘大庆之死第468章 铁打的泽州第274章 失败的夜袭第229章 占据滑州第255章 黄旗加身(上)第15章 兵变?不怕!第83章 敲竹杠第94章 北上中原第372章 唇枪舌剑第113章 浴血搏杀(1)第209章 大政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