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孙晟之死

原来李璟在信中写道:“古语有云:知彼知己,百战百胜;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今闻足下受周主之命,坐守寿州,顿兵经年,此危道也。吾弟景达等近在濠州,秣马厉兵,养‘精’蓄锐,将与足下相见。足下自思,能战胜否?况周主已起猜疑,别派张永德监守下蔡,以分足下之势,永德密承上旨,闻已腾谤于朝,言足下逗留不进,‘阴’生贰心。

以雄猜之主,得媒糵之言,似漆投胶,如酒下麯,恐濠州未毁一堞,而足下之身家,已先自毁矣。若使一朝削去兵柄,死生难卜,亦何若拥兵敛甲,退图自保之为愈乎?不然,择地而处,惠然南来,孤当虚左以待,与共富贵。铁券丹书,可以昭信。惟足下察之。”

李重进好不容易洗刷掉自己拥兵自重的嫌疑,李璟又来挑拨离间,岂不是让他格外愤怒!于是李重进立即命人将这信使连同蜡丸押送开封府,表明自己的清白。

郭荣看了李璟手书的书信,也很是气愤。他立即将唐使孙晟找了过来,对他质问道:“你多次向朕进言,说你唐国国主一心求和,并无他意,为何这次却来行反间计,试图招‘诱’我朝军将?!幸好我国君臣同心同德,岂会听了你国国主的妄言?!虽然如此,可李璟居然如此‘奸’猾,而你又明明在欺骗于朕,该当何罪?!”

说完郭荣就将李璟的原书扔在地上,让孙晟自己观看。孙晟取过书信,悄悄为自家国主喝彩,几月未见,没想到陛下居然长进许多,居然懂得用反间计了!

孙晟神态自若,绝无王崇质的献媚姿态,就见他郑重地质问道:“上国说我主在欺骗你们,那我到也要请教陛下,上国真得在真心对待我们吗?我主前段时间真心求和,就连向训仓皇撤退之时,我主都没有下令追击,从中足以看出我主的诚意!可是上国是怎么做得,不但没有班师回国,反而攻占了寿州,拿下了上蔡,还在六合、瓜代地区对我军横加攻击,如今又悍然攻击我大唐水军,这又是何道理?!外臣此次北上,本来是奉了我主的谕意,与上国缔结和约。而是如今外臣闲居了数月,却没有得到上国一丝一毫缔结和约的消息,这就怪不得我主调军北上,以战促和了!”

郭荣怒声说道:“朕前段时间率军还都,撤离了淮南的大部分人马,已经表述了朕的诚意,希望能够与唐国达成和议。可你们是怎么做的?不仅主动攻击我军,还抢夺了我们的扬州等地,你们这样侵略的行为,难道是在真心求和吗?!”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孙晟一正衣冠,大声说道:“扬州等地,本来就是敝国领土,这根本就是我军的收复失地行为,哪里能说是侵略呢?!”

郭荣拍案而起,怒声说道:“你真的不怕死吗?居然在朕的大殿之上于朕顶嘴!”

孙晟也高声说道:“外臣既然来到上国境内,早就将生死之事置之度外,陛下要杀就杀,我孙晟岂是怕死之辈?!”

“好,好,好!”郭荣怒声说道,脸已经涨得通红。他马上命令左右护殿卫士,将这孙晟押送到右军巡院,严加看守。郭荣还对都承旨曹翰低声说道:“这孙晟果然如董遵诲所说,乃是一忠志之士,幸好当日没让他向寿州城头喊话,要不然,肯定会适得其反!今日他这样强势反驳我,说不定回去后就会后悔,你马上去右军巡院置办一桌酒席,与那孙晟探探口风,看能否劝说他投靠咱们大周,朕一定会对他大加重用。当然,如果他继续冥顽不灵,朕也绝不会姑息与你,只可惜朕还从他嘴里得到南唐的任何情报,实在是一大遗憾!”

曹翰得了郭荣的吩咐,不敢怠慢,马上前往右军巡院,让书吏们置办了一桌酒席,请他孙晟赴宴。

孙晟也知道今天自己已经深深地得罪了郭荣,活下去的几率很小,也乐得临死前享受一番。于是他答应了曹翰的邀请,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就像是名贪吃的武将,哪里像一名文质彬彬的儒生?!

曹翰一面频频劝酒,一面试图套取南唐的警报,只是他今天注定要做无用功,孙晟即便身死,也不会泄‘露’自己所挚爱的祖国的任何机密!

曹翰足足‘花’了一个时辰的水磨工夫,却没有收到任何成效。他终于按捺不住,大声说道:“陛下赐你死亡!不过,只要你肯向陛下主动低头认错,陛下就会赦免你的罪过!”

孙晟大笑,对曹翰说道:“你看我像那种卖主求荣的人吗?这次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孙晟大笑,并向曹翰索取他入狱时‘交’纳的印信、袍服,在这里披挂妥当,向着南方深深地叩拜数次,大声说道:“老臣孙晟以死卫国,望陛下能够吸取老臣的教训,切不可自满自大!”

说完这些话,孙晟引颈待戮,曹翰被他的气势所夺,居然恭恭敬敬冲他行了一礼,这才命令卫士们上前将这孙晟绞杀。孙晟此次北上,统领了不少志愿者,曹翰立即命人对孙晟的属下进行审核,将冥顽不灵的百余人士,全都斩杀!

不久,曹翰拎着孙晟的人头前来复命。看着孙晟的人头,郭荣长叹一声,对群臣说道:“有像孙晟这样的忠臣,真是南唐的运气!朕过去对他的待遇一向是雄厚,每次展开晨会,朕总是让他坐在一个显著的位置,还常常赐给他点心水果。可孙晟却始终恋旧,不肯接受我的善意!这样的忠臣义士,虽是唐国外臣,可朕也不该就这样杀他,应该将他荣养起来,得以颐养天年。”

群臣对郭荣连连劝慰,而郭荣说这些话也不过是笼络人心而已。后来孙晟的死讯传回了南唐,南唐国主很是悲伤,追赠孙晟为太傅,并追封他为鲁国公,谥号文忠。

不过南唐国主李璟很快就抹去了悲伤的眼泪,惊恐地望着北方,因为后周皇帝郭荣再次御驾南征,而董遵诲这个杀人魔王更是成为了后周大军的先锋!

……

第464章 决战碾子谷(下)第280章 孤军闯敌营第36章 落魄青年赵匡胤第267章 愿为将军效死第51章 智退王西昌(下)第69章 浴血城头(二)第314章 盗卖军粮第226章 野外定计第344章 要你性命!第430章 南唐事变(下)第19章 义结金兰(上)第126章 西行平叛(2)第422章 打破楚州城!第240章 刘子陂大战(完)第123章 功过相抵(中)第45章 巡视一营第348章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下)第487章 匕首现第371章 噩耗?议和?第205章 逼退辽军第232章 战前谋算第260章 劝降刘赟第123章 功过相抵(中)第434章 五千水军战辽兵(上)254 谁为皇帝6第419章 御帐献策第450章 李筠造反第244章 义释百姓第352章 治理水患第386章 将帅失和第43章 打开心结第472章 壮士泪第315章 御营密谈(上)第501章 劝降专业户丁德裕第10章 坊中起争端第398章 是贤士还是大头兵第349章 刺杀郭荣!第182章 诛杀赵思绾(3)第10章 坊中起争端第358章 正阳大战第144章 杜重威之死第442章 董遵诲大婚第72章 襄州巨变(上)第170章 铁口神算(上)第18章 父子密谈(下)第345章 秦州易帜第94章 北上中原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169章 挖沟筑墙第213章 大清洗(1)第156章 大战王景崇(3)第209章 大政变(2)第61章 郢州内争第28章 巧做整编第153章 小试身手第81章 月黑杀人夜第335章 断后(下)第319章 炮兵指挥使(下)第489章 背叛第44章 进城与误会第82章 联想的力量!第135章 瘟疫(上)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502章 暗渡澧水第78章 酒楼巧遇(上)第415章 大战洪泽湖(中)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178章 李守贞的覆灭(下)第127章 西行平叛(3)第215章 逃离开封府(3)第403章 再下泗州县城第127章 西行平叛(3)第5章 客栈送王朴(上)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254 谁为皇帝6第440章 点检作天子!第394章 河上斩蛟龙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第388章 有我无敌!第133章 侍卫亲军新儿郎(上)第216章 逃离开封府(4)第163章 转战西关城第63章 夜袭(一)第26章 城门大收获第429章 李煜的野望第40章 痛打赵匡胤第441章 老实人,愚蠢事第202章 将相失和(上)第341章 破柴都第371章 噩耗?议和?第303章 归去来第124章 功过相抵(下)第427章 三碗酒!第229章 占据滑州第473章 老将末路第154章 大战王景崇(1)第73章 襄州巨变(中)第329章 殉国(上)第389章 朱元降周第157章 大战王景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