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筑基

也许是日夜操劳的缘故,偶感风寒的范质居然一病不起,连续三天无力上朝。范质的病情立即惊动了朝廷,素来不理外廷之事的皇帝也破天荒地下诏,命令太医院尽一切可能诊治,务必使范质痊愈。

皇帝的愿望很好,太医院的太医们也很是努力,奈何范质夙夜为公、长期的操劳已经严重损耗了他的身体,太医们也无力回天,也只能用药物来维系范质的性命。

这一日,董遵诲带着新购置的人参等名贵滋补药物来到了范质府上,恰好范质清醒过来,嫌这些个药物过于贵重,坚辞不要。

董遵诲怒声说道:“我还不知道你文素的为人,你从来就不接受地方上的馈赠之礼,又将自己的大部分俸禄和皇帝给予的诸多赏赐全都捐献出来,送给了开封府里那些个可怜的老弱孤寡,家里哪里还有什么余钱?!你我虽然政见略有不同,但都是为了咱大周江山,同朝为官,就不能有通财之义了?我董遵诲别的不说,几个兄长挣钱的本领都很强,这点钱财我还出得起!”

被董遵诲一阵抢白,范质也有些个不好意思,加上他又看见家人们渴望的眼神,便不再拒绝。董遵诲这才转怒为喜,命人将礼单留下,与他寒暄了几句,这才告辞。

等他离开了范质的卧室,悄悄扯了一把范质的儿子范旻,低声说道:“贤侄。你父与我交情莫逆。家中缺少什么就跟叔父我说,别不好意思。刚刚在你父亲面前我没细说,礼单上其实还有金锭百个,供你家这段时候的开销。你先别推辞,昨日你派人去当铺典当东西,却不知道那当铺乃是我家义兄王政忠所开。朝奉昨夜就将此事禀告于我,你等会派人去当铺把东西领回来!”

范旻知道董遵诲并不缺钱,也知道以董遵诲如今的地位,并不需要巴结自己的父亲,他感激地看了董遵诲一眼。郑重地作揖拜谢。

离开范府之后,董遵诲情绪并不算太高,转念一想,便领人前往赵普府上做客。听闻董遵诲来访。赵普连忙命人大开中门,自己更是亲自出门迎接,将董遵诲迎入中庭。

两人寒暄一阵,便说到了范质身上。董遵诲叹息说道:“自唐末以来,丞相不断从地方上索取贿赂好处,大家对此司空见惯,也无力改变这一陋习。而自范公上任以来,不置田产,不收赠礼,真乃丞相的楷模!”

范质的品行素来受到大家推崇。赵普也称赞他博学多才,谨守法度,清廉为官,勤于政事。董遵诲见他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只能叹息一声,皱着眉头说道:“既然你知道丞相要遵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就该向人家范质多多学习。我听说你自从拜相以来,田产扩充了数十倍,前几日更是私自收受吴越王送来的黄金。如果不是我悄悄压下弹劾你的奏章。今日你可就要成为开封府知名度最高的人物了!”

被董遵诲这么一说,赵普吓得出了一身冷汗。别看现在赵普似乎能与董遵诲平起平坐,可实际上他所有的功名利禄都是拜董遵诲所赐,如果自己被董遵诲所嫌弃,那他的仕途之路也就走到了尽头。

董遵诲看着诚惶诚恐的赵普。忍不住叹息一声,低声说道:“则平。须知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

难得有这个机会,董遵诲便将自己在后世申论考试中准备的论据一股脑地说给了赵普,让这熟读“半部论语”的赵普甚为佩服。等到董遵诲见赵普确实将自己的话听了进去,这才结束了自己的说教,对赵普说道:“西直门那边有两处商铺,每个月能有数百两收益,你抽空派人去接收一下,也算是对你的补贴。开封府居大不易,我希望你能够清廉为官,却也不希望你清苦度日。”

被董遵诲这么一说,赵普很是感动,连连说了十几句效忠的话,而后对董遵诲说道:“大帅,您已经被封为宋王,日后还是要以‘孤’自称。对了,微臣这几日苦思牵制藩镇武将的方法,终于小有所得……”

赵普还没有说完,董遵诲已经连忙追问,赵普也不再卖关子,对董遵诲说道:“大王,其实还是您给我的灵感,现在各地武将虽然没有藩镇之名,却有着藩镇之实,掌控辖地内的军事、内政。就像是那久镇大名府的符彦卿,专恣不法、吏治混乱。前不久商讨此事时,您提出的解决方案就很好,任命大理正奚屿知馆陶县,监察御史王佑知魏县,杨应梦知永济县,屯田员外郎于继徽知临济县。虽然没有公开剥夺符彦卿的执政之权,却通过四个知县将他的权力分剥、架空。

微臣参考您的处理意见,想到了两个法子,一是在各州县设立知县,将当地武将的民政权力分剥架空;二是在州郡设立通判,作为州郡官的副职,与权知军、州事共同处理政事。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都可以参与裁决,裁定的结果必须有通判的签字才能生效。不仅如此,通判还有监督官员的责任。这样一来,他们既可以分州郡之权,又能够对各地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让朝廷对各地的控制力大幅度提高,最终如心之使臂、臂之使手,指挥自如!”

董遵诲听得此言,顿时大喜,他笑着说道:“则平,我果然没有看错你,此言大善!不仅如此,咱们还可以设立专职机构来收拢各地财权,比如说转运司,将各地税收留出日常开销的经费后,都交给朝廷来管理。其中大部分由朝廷统一支配,小部分回馈当地民政。这样一来,结合知县、通判等职位的设立,就能将各地大权收归朝廷!武将,还是单纯带兵比较好!”

赵普听得此言,也很是佩服。两人又商议了一些细则,并由赵普执笔,将相关内容全部写出。董遵诲也是雷厉风行,立即拿着这文告前往王溥、范质等人府邸,与大家达成了共识。数天之后,皇帝便在相应诏书上盖上印玺,在朝廷采用文武并举的措施下,各地武将不得不执行此诏书内容。自此,后周再无藩镇割据之患!

第303章 归去来第398章 是贤士还是大头兵第411章 较量(上)第224章 田间地头第139章 深仇大恨(三)第396章 进军濠州第245章 追杀赵匡胤第469章 打铁匠第247章 打劫!(上)第474章 悲催的李重进第397章 攻克浅滩第217章 逃离开封府(5)第161章 千里外的算计(上)第54章 赵匡胤的出走(下)第249章 谁为皇帝(1)第449章 橐驼儿第504章 两脚羊(下)第430章 南唐事变(下)第390章 中计入彀第114章 浴血搏杀(2)第159章 大战王景崇(6)第236章 刘子陂大战(4)第232章 战前谋算第110章 暗夜入城第312章 有过必究第496章 两封求援信第441章 老实人,愚蠢事第137章 深仇大恨(上)第410章 暴怒出击第325章 北上抗辽第283章 贿赂皇帝郭威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418章 上阵父子兵第446章 皇帝末路(下)第100章 曹州兵变(中)第66章 祸起萧墙第478章 好大一场火(上)第20章 义结金兰(下)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130章 西行平叛(6)第298章 亲密战友副统帅(下)第392章 奋起追击第185章 诛杀赵思绾(5)第253章 谁为皇帝(5)第208章 大政变(1)第467章 文臣不惜死,武将逃命忙第195章 《争座位帖》第193章 居于开封(上)第502章 暗渡澧水第398章 是贤士还是大头兵第482章 野心与野望第269章 大战长寿村(中)第216章 逃离开封府(4)第258章 奔袭刘赟(中)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93章 出使南平(下)第421章 要命的抉择!第188章 回家完婚(下)第135章 瘟疫(上)第303章 归去来第227章 起兵南下!第315章 御营密谈(上)第101章 曹州兵变(下)第369章 拯救袍泽(下)第378章 六合大战(下)第165章 食君禄 不惜死(上)第467章 文臣不惜死,武将逃命忙第408章 重伤昏迷第82章 联想的力量!第307章 高平之战(1)第427章 三碗酒!第78章 酒楼巧遇(上)第113章 浴血搏杀(1)第114章 浴血搏杀(2)第391章 溃逃?反击!第315章 御营密谈(上)第392章 奋起追击第490章 瓜分权柄第377章 六合大战(中)第472章 壮士泪第21章 我要开青楼第407章 单挑床弩!第321章 党进大战刘继业(下)第63章 夜袭(一)第228章 痛苦的回忆第248章 打劫(下)第487章 匕首现第501章 劝降专业户丁德裕第222章 逃离开封府(完)第415章 大战洪泽湖(中)第318章 炮兵指挥使(中)第279章 谋算定胜局第58章 包办婚姻(上)第192章 先行返京第470章 向前,向前!第353章 御营副先锋第498章 突袭百里!第475章 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第484章 京中来信第193章 居于开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