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高从诲的野望

董遵诲在赵匡胤的宅院外面等了好久,直到月上柳梢头,他的视野里也没有出现赵匡胤的身影。董遵诲连忙派出护卫们打探,等到深夜才从南门守军那里得知:赵匡胤在入夜前就离开了随州城,据说是去复州探亲。

复州是王彦超的地盘,董遵诲隐约记得这王彦超是赵匡胤老爹赵弘殷的旧部,看来这赵匡胤是跳槽了。你丫以后都开创大宋了,怎么现在这么沉不住气呢?这样一来,我父的苦心也得不到你的理解,大家还以为我们故意排挤你呢!

既然事情已经这样,董遵诲也不再后悔。反正赵匡胤以后是投靠了郭威才发达起来,自己等发展一段时间,也去郭威帐下混混。反正义社十兄弟我已经交接了三个,剩下的几个俺也得努力努力,不能便宜了你赵匡胤。

董遵诲不再想这些事情,他现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抓紧时间训练部队。别看着与王令温关系趋于缓和,要是没有一支强力的部队镇守,那这和平也只是泡沫而已。现在夜色已深,正是夜间训练的好时机啊!

就在董遵诲忙于训练部队的时候,荆南的高从诲却在发脾气。荆南也就是南平国,乃是五代十国中最小的一个国家。而且也没有多少精兵,不过因为它所处的地方乃是交通要道,过去各地区向中央政府进贡,只要经过荆南,高季兴、高从诲父子就会截留使者,掠夺财物。如果事情不暴露,那高氏父子就高高兴兴躲在江陵府中数钱;如果事情暴露了,对方指责或者发兵攻击,高氏父子就立马归还财物,说些赔罪的好话。对方既然收到财物,又听了甜言蜜语,也就懒得跟他们计较。

高季兴起初还想把地盘做大一些,不过他的实力太差了。对高季兴而言,中央政权他打不过,与之接壤的蜀国他也打不过,南唐他也打不过,就连楚国他还是打不过,所以他只能今天向这个称臣,明天向那个称臣。

也是他的运气,中原政权这几年走马灯一样换来换去,保住地盘就不错,谁也没有扩张的意思,加上高家对中原政权一向是毕恭毕敬,表现还凑合。蜀国国主倒是个有能力的人,打败过高季兴,不过蜀国国主太过于冒进,扩张太快,得罪了不少人。大家一起攻击他,蜀国也就无力消灭南平。至于南唐,人家可都是文化人,好不容易才有个俯首听命的国王当摆设,南唐国主也舍不得灭他,留着南平国还能过过瘾。楚国不算是强盛,可对付荆南还是绰绰有余,差点就把他给灭了。高季兴赶紧派出大批使者,携带大量金钱财物,前去贿赂蜀国文武大臣。拿人家的手软,文武大臣们收了好处自然要替南平说话,结果南平国就又保住了。不过周边国家都看不起高从诲,叫他“高癞子”或者“高无赖”。

别看被叫成无赖,高从诲前段时间却做了一件非常有远见的事,在契丹灭晋、刘知远太原起兵之时,高从诲就派人拿着自己的称臣表章悄悄赶往太原,劝刘知远登基称帝。

刘知远那个时候刚刚起兵,还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打赢契丹人呢,收到高从诲的表章后很是高兴,连忙拿出来给群臣炫耀,提升士气。

高从诲的使者趁机说道:如果大王一统中原,俺南平愿意为大王马前卒,横扫南方。只不过南平兵少将寡,希望能得到郢州,补充一下军粮、兵丁,更好地为大王效力。

刘知远大口一张:“中!”反正这郢州还不在我的管辖范围内,随口许诺不算啥。刘知远说道:等我大汉一统中原之日,就是那郢州归于南平之时。

使者连连拜谢,高高兴兴地回报高从诲,高从诲也很高兴,天天求神拜佛,保佑那刘知远顺利登基。他日日盼、夜夜盼,终于盼到了刘知远登基称帝、后汉一统中原。高从诲高兴地说道:先前的投资总算要看到成效了,终于见到回头钱了,不容易啊!

后汉天福十二年六月,荆南节度使、高平王高从诲上表恭贺后汉刘知远登基称帝,进贡金花银器一千两,绫罗绸缎五百匹,及土特产数车。高从诲还派使者请求刘知远履行承诺,将郢州城划归荆南。

刘知远下旨表彰高从诲,不过郢州一事却提也不提。过去他随口答应高从诲,那是因为郢州尚不在自己治下,慷别人之慨,是一件非常容易办到的事情。可是现在既然一统中原,郢州成了自己的治下,那还能这么痛快啊?于是刘知远拒绝了高从诲的要求,为了安抚高从诲,特意派出使者前去正是加封高从诲为高平国王。

高从诲很是郁闷,你就是不加封,俺也是国王啊。何况俺已经花了这么多的钱财,你怎么能和我过去一样,不守信用呢?你可是天子啊!气恼的高从诲拒不接受后汉派来的加恩使,再次派人上京求取郢州。

这次刘知远也上脾气了,老子是天子,现在说的话就是圣旨,说不给你就不给你,你能耐我何?他一面命令拖延时间,一面派人告诫郢州刺史尹实,令他加强戒备,防止南平狗急跳墙!同时,刘知远派白延遇率领五千精锐人马,星夜来援。

尹实接到消息,愁眉不展。虽然有援兵,可是相隔太远,等他们到来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郢州城里可就只有一个军的兵力,只有区区两千五百人。南平虽小,可也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如果全力攻击,郢州城怎么能抵抗得了?!

Wшw⊙ ⓣⓣⓚⓐⓝ⊙ C○

有幕僚建议,立即向周边势力求援,比如说山南东道节度使安审琦、永清军节度使王令温、随州刺史董宗本、复州防御使王彦超等人,他们手中都有一军以上人马,只要每人派出一营兵力增援,那郢州城就固若金汤!等白延遇援兵一到,南平国必将退兵!

尹实连连称是,立即派出使者向各地求援……

第38章 痛打赵匡胤(二)第363章 计歼涂山敌(下)第150章 劝说解晖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51章 智退王西昌(下)第390章 中计入彀第303章 归去来第272章 辽国剧变(中)第432章 北疆巨变第290章 贬官两级第454章 极不愉快的会面第455章 初战天井关第486章 图穷第440章 点检作天子!第10章 坊中起争端第30章 香玉之心第85章 风高放火天(上)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275章 漫长血夜(上)第107章 争斗(下)第403章 再下泗州县城第59章 包办婚姻(下)第318章 炮兵指挥使(中)第136章 瘟疫(下)第296章 亲密战友副统帅(上)第294章 李家庄之战(下)第235章 刘子陂大战(3)第16章 以爹压人第370章 严打与审判第235章 刘子陂大战(3)第498章 突袭百里!第133章 侍卫亲军新儿郎(上)第336章 忠奸冯道第236章 刘子陂大战(4)第165章 食君禄 不惜死(上)第450章 李筠造反第89章 襄州事了第268章 大战长寿村(上)第111章 城楼交锋第414章 大战洪泽湖(上)第7章 云韶坊中话拔钉(上)第278章 王峻来援第394章 河上斩蛟龙第154章 大战王景崇(1)第265章 骑兵突袭(上)第15章 兵变?不怕!第157章 大战王景崇(4)第63章 夜袭(一)第247章 打劫!(上)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194章 居于开封(下)第468章 铁打的泽州第131章 西行平叛(7)第150章 劝说解晖第210章 大政变(3)第170章 铁口神算(上)第258章 奔袭刘赟(中)第266章 骑兵突袭(下)第98章 走镖(三)第2章 俺是打虎英雄?(上)第320章 党进大战杨继业(上)第275章 漫长血夜(上)254 谁为皇帝6第108章 直入邺都(上)第343章 断我粮草?第163章 转战西关城第473章 老将末路第11章 兄弟情谊绝第238章 刘子陂大战(6)第271章 辽国剧变(上)第56章 准备出兵第37章 痛打赵匡胤(一)第290章 贬官两级第28章 巧做整编第411章 较量(上)第12章 遇事要思量第487章 匕首现第172章 引蛇出洞第363章 计歼涂山敌(下)第86章 风高放火天(下)第273章 辽国剧变(下)第125章 西行平叛(1)第175章 所向无敌(上)第118章 浴血搏杀(6)第406章 斩将夺旗(下)第390章 中计入彀第81章 月黑杀人夜第300章 确立储君第355章 迎头痛击第211章 大政变(4)第67章 从贤侄到兔崽子第247章 打劫!(上)第146章 第一次较量第221章 寻医问药第372章 唇枪舌剑第290章 贬官两级第435章 五千水军战辽兵(下)第271章 辽国剧变(上)第456章 击退儋珪第300章 确立储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