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冲冠一怒为老父

杨光义低声问道:“董公子可知道‘牛租’之事?”

“别老是叫我董公子,叫我道安就行,咱们都坐在一个酒桌上喝酒了,还客气什么啊?”董遵诲笑着说道,“牛租?我好像是听说过,不过具体不怎么清楚。”

王政忠也笑着说道:“看道安的服饰,也知道他是大户人家公子,既然不嫌弃我们两人粗鄙无礼,那老杨你也别客气了。”

杨光义点了点头,说出一段旧闻来:“话说当年朱温攻打淮南,抢来了几十万头耕牛,朱温把这些牛分给老百姓,每年交给官府租子,虽然租钱较高,可这也算是善政。不过等这些牛死了,牛租却一直没有废除,甚至到了现在,这些牛的牛子牛孙都不知道衍生多少代了,牛租却还年年照收,尤其是赵在礼主政宋州的时候,更是变本加厉。不仅收牛租,还禁止百姓买卖牛皮,私自买卖一寸就要处死。这一下也就惹怒了一个人,那就是刚刚咱们提到的那个猎户!这些事还请道安为他保密!”

董遵诲点了点头,“那是当然,实不相瞒,前几天我与老虎搏斗到最后没了力气,就是一位路过的猎户帮了我。我一直想要报答他,只不过不知道他的姓名和住址,刚刚听你说杀掉赵在礼的是咱随州的一名猎户,觉得这两个猎户可能有联系,这才冒昧偷听。”

杨光义点了点头,这才放松了戒备,解开扣子开怀畅饮,抹了抹嘴说道:“道安也是个实在人,这些事我听刘庆义说过,他就是那个帮你杀虎的人,也是干掉赵在礼的豪杰。过去他住在宋州,本来是安分守己的良民,虽然武艺娴熟,却从来没有恃强凌弱过。有一天,他的老父亲生病了,得了痈疽疮毒,病情十分严重。刘庆义将家中房产变卖一空,也没有治好老父的病。后来一个云游的医师悄悄告诉刘庆义一个偏方:将牛皮烧灰研末冲服,定有奇效。那刘庆义是个孝子,若有一线希望,就不愿意放弃。可是市集上根本就没有卖牛的,他左思右想,最后将家中土地抵押,好不容易才买了一头牛来,准备自己偷着宰杀。”

王政忠惊叹道:“无故私自杀牛可是重罪,只有病死和老死的牛才允许宰杀,其余耕牛若杀之,轻则受刑重则处死啊!”

董遵诲心中一惊,原来过去杀牛是犯法之事,看来是农牧业不发达的缘故,比如耕作工具落后,牛耕是主要的生产方式,再加上流通不易,草原上放牧的牛不能进入中原市场流通。也就到了后世,牛肉才成为咱们中国人餐桌上的常菜,怪不得韩国人吃点牛肉就兴奋半天啊,原来他们的国家一直落后贫穷啊。可怜我这几天还想着吃牛肉呢,原来过去的时候只能吃老死、病死的牛,唉,没口福了。不过看来这刘庆义倒是个孝子,为了给父亲治病甘冒风险,值得一交啊!

杨光义喝了口酒,继续说道:“为了给老父亲治病,刘庆义也只能这样了。幸好那医师没有骗他,等他杀了牛,将其中一部分牛皮烧毁研末给老父冲服后,他父亲的病终于好了。可是村子里还有好多人得了这样的毛病,刘庆义和他的父亲又都是好心之人、豪爽之人,心一软,就将牛皮拿了出来,免费提供给周围的人。结果一传十、十传百,附近几个村子都有人来求药,刘庆义一一满足。结果救活了不少人,却有忘恩负义之徒将他告发!”

“这等忘恩负义之辈,实在是该杀!”董遵诲一拍桌子,愤怒地说道。

王政忠连连点头,“道安说的不错,这等小人,杀了还算便宜了他们!人家甘冒风险免费提供,这些人却不念恩情,实在该被凌迟!”

杨光义一拍大腿,“说得没错!可惜刘庆义当时心地善良,根本没想到人心叵测,加上他又遵纪守法,结果他和老父亲全被那赵在礼手下捆进了牢里。赵在礼想要逼问出都是谁从他们手里拿过牛皮,意图逼问那些百姓,榨取钱财。刘庆义和他的老父亲为了保护乡亲们,绝不回答,被那赵在礼严刑拷打,结果刘庆义的老父亲年老体弱,熬不过去,竟被人活活打死!赵在礼还将刘庆义老父亲的首级砍下,悬挂于城头示众!”

“唉!”董遵诲和王政忠同时长叹一声,异口同声地追问道:“后来呢?”

杨光义又喝了口酒,吊足了他们的胃口,这才说道:“后来赵在礼对刘庆义继续严刑拷打,但是刘庆义忠贞不屈,赵在礼就将他押入死牢,准备改天问斩。一个牢头受过刘庆义的恩惠,协助他逃了出去。赵在礼派出人马追杀,结果那牢头被乱箭射死,刘庆义也受了重伤,跌入颖水。正好我在那附近走镖,就将他救了上来。从此刘庆义就与赵在礼结下不共戴天之仇,虽然在咱们随州做猎户,却常常去宋州那边转悠,试图刺杀那赵在礼。”

董遵诲给杨光义倒了碗酒,连声催促道:“杨大哥快说,那刘义士是如何刺杀那赵狗官的?”

杨光义笑了笑,把那碗酒一饮而尽,卖个关子说道:“不说了,说得嘴都干了,这可是最后一碗酒喽。”

王政忠就冲上去掐他的脖子,董遵诲却连忙摇了摇桌上的铃铛,催促侍女再献上美酒。不多时两个小厮抱来了三坛酒,董遵诲忙拍去泥封,将一整坛酒放在杨光义的面前:“杨大哥,快说说,他到底是如何下手的?”

杨光义举起酒坛来痛饮几口,然后非常无辜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刚刚那些,都是我闲着没事找刘庆义喝酒的时候了解的,至于刺杀赵在礼的事,刘庆义说:‘那是每一个有血性有良心的人都应该干的事情,不值得夸耀。’如果不是我见他身上又负新伤,也不会知道他在满是辽人的驿站中刺杀了赵在礼。”

董遵诲突然想起过去学过的李白的《侠客行》,便一边喝酒一边低声吟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杨光义和王政忠显然也是读过书的人,两人共举美酒,一同附声低唱:“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三人意气相投,酩酊大醉……

254 谁为皇帝6第104章 驿站夜话第210章 大政变(3)第52章 赵匡胤的出走(上)第170章 铁口神算(上)第248章 打劫(下)第387章 御前冲锋第291章 祭拜孔子第87章 误食砒霜(上)254 谁为皇帝6第182章 诛杀赵思绾(3)第209章 大政变(2)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57章 桂英,误会啊!第127章 西行平叛(3)第337章 全国海选第185章 诛杀赵思绾(5)第464章 决战碾子谷(下)第462章 决战碾子谷(上)第271章 辽国剧变(上)第107章 争斗(下)第200章 郭威返京第103章 甲具骑兵第384章 击败朱仁裕第508章 新兵入伍第221章 寻医问药第136章 瘟疫(下)第256章 黄旗加身(下)第444章 皇帝末路(上)第58章 包办婚姻(上)第195章 《争座位帖》第261章 郭威称帝(上)第282章 晋州事了第22章 初入兵营第379章 瓜代大捷第205章 逼退辽军第129章 西行平叛(5)第299章 再除王殷第189章 计退南唐(上)第21章 我要开青楼第392章 奋起追击第328章 空城计(下)第311章 自在将军第131章 西行平叛(7)第37章 痛打赵匡胤(一)第440章 点检作天子!第271章 辽国剧变(上)第453章 儋珪枪、拨汗马,可平天下!?第113章 浴血搏杀(1)第100章 曹州兵变(中)第44章 进城与误会第467章 文臣不惜死,武将逃命忙第107章 争斗(下)第231章 大家一起吹牛皮第383章 孙晟之死第273章 辽国剧变(下)第361章 怒锋!第459章 主帅间的较量第112章 粮食危机第390章 中计入彀第55章 高从诲的野望第34章 赌坊开业第469章 打铁匠第333章 气死刘崇第79章 酒楼巧遇(下)第206章 沉默的火山第201章 辽军南下第304章 郭威驾崩第21章 我要开青楼第284章 发红包与抄家第173章 崩溃的西北角第3章 俺是打虎英雄?(下)第480章 运气不佳的邻居第113章 浴血搏杀(1)第355章 迎头痛击第338章 平边策第52章 赵匡胤的出走(上)第383章 孙晟之死第216章 逃离开封府(4)第124章 功过相抵(下)第113章 浴血搏杀(1)第486章 图穷第416章 大战洪泽湖(下)第304章 郭威驾崩第259章 奔袭刘赟(下)第277章 漫长血夜(下)第260章 劝降刘赟第300章 确立储君第346章 攻克凤州第276章 漫长血夜(中)第454章 极不愉快的会面第416章 大战洪泽湖(下)第164章 郭威出征第438章 北伐的分歧第269章 大战长寿村(中)第297章 亲密战友副统帅(中)第393章 生擒南唐三将第421章 要命的抉择!第71章 相互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