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都给我住嘴

小皇子在很努力地发声,学习着说话。虽然,其实谁也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爸爸……”

小皇子忽然叫出了这两个音。

赵勤一愣,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他看着也正一脸笑容看着他的云蓉,怀疑地说道:“凛儿在说什么?”

云蓉也不回答他,逗弄着小皇子说道:“凛儿,再叫一遍!”

小皇子摇晃着给小小的、肉肉的双手,又叫了出来:“爸爸……”

赵勤模仿着他的声音:“爸爸?他是在叫这个吗?”

“对,他在叫你爸爸!”

“爸爸?这是什么意思?”虽然赵勤不知道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但听到小皇子这么叫自己,他就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云蓉解释道:“凛儿在叫你爸爸,就是父皇的意思!”

“爸爸?那凛儿为什么不直接叫我父皇?”好歹,父皇赵勤也更听得懂不是!

不过,云蓉自然有自己的理由:“爸爸是两个字一个音,学起来更容易。等凛儿再长大一点,我们就可以教他叫父皇了。”

“你哪里来这么多稀奇古怪的称呼?”从云蓉的嘴里,时常会爆出一些赵勤听不懂的词,虽然其实过了这么久,他都已经习惯了。不过,还是难免有些好奇的。

云蓉当然不可能告诉他,自己是灵魂穿越过来的。虽然也不排除,或许有一天自己真的会告诉他,但绝对不是现在。

云蓉便说道:“那只能怪你是太一板一眼了。反正你记得,爸爸就是父皇的意思。”

赵勤也不是一定要她解释什么,便说道:“是不是跟你以前告诉我的什么奶爸、奶妈的意思差不多?”

想不到都过去好几个月了,他竟然还记得当初云蓉只是这么说过一两次的称呼。

“对,你就是他的奶爸。不过我可不是他的奶妈,我是他的亲妈!”云蓉可不要自己竟然应了那句“有奶就是娘”的俗话。

赵勤又问道:“那你告诉我,凛儿叫我是爸爸,叫你又该怎么称呼?”

“妈妈。”云蓉转向小皇子,“凛儿,叫我妈妈!”

小皇子笑着,当真又叫了起来:“妈妈!”

云蓉脸贴上了他的脸,笑开了怀:“凛儿真乖!”

赵勤不甘落后,笑着也贴了过去,三个人的脸都贴在了一起,就听到三个人的笑声,还有小皇子时不时叫着的“爸爸”、“妈妈”。

跟他们三个人隔了几步远的紫苏、夏堇等人看着面前的这一幕,也都真心为他们高兴着。

抱着小孩走了好一会儿,着实有些累了。这一家三口便进了前面的一家凉亭里。徐徐的凉风吹着,一下子就觉得凉快了不少。

只会这两个称呼的小皇子倒是一点也不觉得累,还在“爸爸”、“妈妈”这样叫着。

赵勤除了高兴,也只有高兴了。

他一边笑着,一边逗弄着怀里的小皇子,一边说道:“云蓉,你送给我一个这么大的礼物,我也送给你和凛儿一个最大的礼物!”

云蓉看了看他:“是什么?”在这皇宫之中,她和凛儿什么都已经是最好的了,还有什么东西,值得赵勤说这是最大的礼物了?

果然,就听赵勤说道:“你怀着凛儿的时候,我没有好好照顾你。凛儿出生的时候,还有他满月的时候,我都没有陪在你们的身边!是我亏欠了你们太多,再过十几天,就是凛儿一周岁的生日了。那一天,我要全国上下都来为我的凛儿庆祝。我要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册封凛儿为太子。而他的生辰这天,也是我的太子的册封大典之日!”

这可真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独一份大礼了。

可是,听说了这么一份礼物,云蓉看上去却一点也没有赵勤想象之中的高兴,反而皱起了眉头。

这绝对不是赵勤所能理解的,在他的思维里,皇位是天下人都趋之若鹜的,尤其本来就是皇上的儿子,是离皇位最近的,更何况凛儿还是他唯一的儿子。他都已经册封凛儿为太子了,云蓉还有什么好忧愁的?

“你怎么了?为什么看上去一点也不高兴的样子?”

云蓉摇了摇头,说道:“我只是在想,凛儿还这么小,什么都不知道也做不了,就算你有心立他为太子的话,也可以等他再长大了一些再说吧!”云蓉是21世纪穿越来的,在她的曾经的世界中,可不认为太子或者皇上是个很好的位子!

虽然在这后宫之中,云蓉就是绝对的掌权者,凛儿也是皇上唯一的儿子,日后就算赵勤再有了别的孩子,那孩子的母亲也只可能是她。因为赵勤根本对后宫之中所剩不多的妃嫔们都当她们不存在了。

其实云蓉根本不需要担心还有人有能力觊觎皇位而对凛儿不利,但她就是不想让自己的儿子离这个天下第一的位子太近。尤其,她的凛儿还这么小。

赵勤可不是这么想的:“他是朕的儿子,马上就是大赵国的太子,待朕百年之后,他就是大赵国的下一位皇上!他现在是还小,但是有朕的教导,他日后一定是大赵国优秀的皇帝!朕当年一路走过来,是如此艰难,但朕还是成功了。他是朕的儿子,也一定是这么优秀!”

云蓉无话可说了,只怕自己再说下去,就不是质疑皇上的决定,而是质疑皇上的能力了。

不过即使云蓉再劝说下去也没用,赵勤心中已经认定,他的凛儿,就是大赵国的太子。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勤就当中宣布了这个决定,也说了凛儿的一周岁生辰之际,也就是太子的册封大典举行之日。还有十几天的时候,礼部要抓紧时间赶紧去准备了。

双喜临门,这么重要的日子,一定要越喜庆、越盛大才行!

赵勤的决定刚刚说完,殿下便一下子变成了鸡窝一般吵吵闹闹起来。

有消息灵通的人士在昨天赵勤跟云蓉说了之后不久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更有人连夜就着急了众多同仁们,商量着怎么应对皇上的这个决定。

俗话说的物以类聚,这伙人便正是如此,不需要多说,他们很快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坚决反对皇上要册立赵凛为太子的这个决定!

在这朝堂之中,皇宫之内,云蓉虽然是皇后之尊,但也确实是称得上“孤家寡人”、“势单力薄”八个字了。

他们云家,因为当年的一场被人栽赃陷害的“通敌叛国”的罪名,满门抄斩。云蓉因为是先皇指定的赵勤的皇后,才侥幸逃脱一名。而她的哥哥云动也趁乱套了出来。后来,兄妹二人相聚,终于洗清了云家的罪名,惩处了当年的真凶。但是,云动没有接受皇上的升官,卸去身上的所有官职,云游四海去了。

后宫之中,只有云蓉这一个姓云的。

朝堂之上,更是连一个姓云的都没有。

云蓉所唯一能倚仗的,不过就是皇上对她的宠爱,还有凛儿这个嫡皇长子的身份。

反观后宫之中的其他妃嫔们,她们虽然既没有赵勤的宠爱,也没有赵勤的雨露,别说连个孩子都没有,根本就是连个生孩子的机会都没有。但是,她们还有各自身后有权有势的家人。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朝为官,在后宫为妃嫔,谁都知道这个道理。所以纵使希望不大,官员们还是要为自己身在后宫的女儿或者姐妹们谋福利。

现在虽然云蓉和赵凛最是得宠的时候,可没有人认为云蓉可以一直这么得宠下去。也许再过不久,就会有其他的妃嫔怀上了龙胎。而这位幸运的妃嫔,不管是谁,反正一定是殿下的某一群官员中的亲戚。

就算是为了这个尚未出现的预想中的未来皇子,诸位重臣们也绝对要提出反对意见了。今日一旦赵勤说的册封赵凛为太子的事成了,他们当真就一点成功的余地都没有了。

朝官们都达成了统一的意见,要怪也只能怪云蓉不管在朝廷还是在后宫,都没有几个可以站出来替她和赵凛说话的人。

就算是赵端和端王妃,他们一心念着云蓉对他们的好。可惜,端王妃空有郡主的名号,也不过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罢了。身后同样没有什么势力可以支持她的主意。还有赵端,他是王爷,但差不多就是一个闲散的王爷,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也来不及了。

说到底,终归还是太势单力薄了。

高高在上的赵勤,冷眼看着殿下的诸位朝臣们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提着各自大相径庭的反对意见。争论之激烈,怎么在当日西域时臣来访并且提出问题的时候没有表现出来,反而一个个都低着头装着哑巴?最后还要靠皇后出来解决问题?

赵勤再也听不下去了,猛地大吼一声:“都给我住嘴!”

皇上发火了,官员们都赶紧闭上了嘴!一个个低着头,战战兢兢地看着殿上的皇上,谁都不敢再多说一个字了。

第119章 跟我出宫第49章 幕后黑手到底是谁?第115章 又是梦一场第60章 两相比较第119章 跟我出宫第159章 你们谁才是真的第189章 赢则输矣第124章 打入天牢第144章 针对皇上第103章 你敢威胁我第6章 一定要谨慎第66章 为父抱冤第35章 静观其变第173章 何方高人第3章 出手不凡第172章 失物奉还第150章 你们都怎么了第113章 他们不会死的第53章 顺水推舟第192章 与虎斗第158章 谁是真谁是假第154章 疑窦丛生第79章 喜降麟儿第75章 丧心病狂第71章 终将倾覆第15章 关我屁事儿啊!第197章 四人晚餐第81章 云放平反第1章 她会死吗?第18章 楚国第一剑——金鳞剑第32章 赐名嫣萤第67章 当年往事第197章 四人晚餐第3章 出手不凡第136章 第三件事第135章 早去早回第14章 试试看第162章 险中脱难第129章 劫法场第34章 发现第52章 血色残阳第5章 皇帝的算盘第37章 再谈交易第156章 我们还是回去吧第60章 两相比较第33章 遭禁足第150章 你们都怎么了第56章 淑妃的阴谋第93章 轿子毁了人伤了第184章 停第46章 复仇的火焰第57章 醋海生波第37章 再谈交易第68章 线索突现第191章 山中之王第30章 悬崖勒马第83章 思春第121章 爱之深恨之切第80章 多人夺美第121章 爱之深恨之切第98章 身份的转换第180章 好人不易做第169章 要去见情敌第26章 锐王爷——赵锐第57章 醋海生波第34章 发现第69章 畏罪潜逃第3章 出手不凡第186章 放着我来第111章 双重打击第61章 意欲离去第6章 一定要谨慎第77章 难得安逸第111章 双重打击第131章 留下来第204章 伤员失踪第200章 伤员第24章 有机会出宫了第65章 朝堂震荡第198章 云蓉和吴桐第22章 各显神通第85章 鸳鸯浴第10章 想要常来第148章 做媒婆上瘾了第127章 把他给我找出来第163章 出宫第135章 早去早回第139章 启程回国第155章 昏迷第195章 洗澡、做饭第12章 觉醒第59章 柔情款款第32章 赐名嫣萤第127章 把他给我找出来第163章 出宫第119章 跟我出宫第72章 云蓉有孕第60章 两相比较第162章 险中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