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报丧

虬髯客一家全都迁到了美洲,甚至连他的亲戚朋友也都跟着去了,唯一与他关系亲密而且还留在大唐的,也只有李靖和李休这两家人,这次虬髯客逝世的消息是由李承乾通知他的,另外随同李承道的书信还有一样东西,那就是虬髯客的报丧Щщш..lā

报丧是人去世后的第一种仪式了,而且据说这种礼节在周朝时就已经形成了,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将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所有的亲朋好友,既然对方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依然按照规矩要登门报丧。

报丧的文书有两份,一份是给李休的,另外一份自然是给李靖的,而且随同报丧文书一起送来的还有张十一的一封信,这封信上主要是写了一些虬髯客去世前的情形,以及虬髯客去世前给李休留下的一些话。

虬髯客和李休虽然没有血缘上的关系,但他对李休却极为欣赏,甚至曾经想要将李休给绑架走,所以他在去世之前,也特意给李休留下不少的遗言,不过可能虬髯客的年纪大了,遗言中大多是一些絮絮叨叨的小事,很多都是和他的家人或李休的家人有关,比如他希望李休以后多照顾一下张十一一家,因为张十一现在虽然去了美洲,但以后还是会回大唐生活的。

除了上面的事情外,虬髯客却还留下一句让他十分为难的话,那就是报丧的文书,本来按照规矩,报丧的文书必须由亲近的子侄去送,但是虬髯客在大唐这边已经没什么亲人了,所以李休的报丧文书是和李承道的书信一起送来的,勉强算是由李承道送给他。

不过剩下的一份报丧文书却是送给李靖和红拂女夫妇的,当初虬髯客与李靖夫妇结为异姓兄妹,三人的感情也十分的深厚,可以说李靖夫妇是他在这个世上最为牵挂的人之一,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在死之前,希望能够有子侄将自己报丧的文书送到李靖府上,这样也显得更加正式一些。

当然了,现在大唐能被虬髯客视为子侄的也只有李休一人了,所以他其实就是想让李休将自己的报丧文书送到李靖手中,同时这也是虬髯客在死前最后的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能让李休和李靖父子放下当初的恩怨,哪怕不能和好,但也不要像仇人那样不来往。

对于虬髯客的想法,李休也十分的清楚,不过他实在不想和李靖有什么交集,事实上他几乎将近二十年都没有登过李靖的家门,顶多也就是派人给红拂女送些礼物,当然红拂女也时不时来他府上探望,主要就是看看李休的儿女们,毕竟她的儿女大都不在长安,而她的年纪大了,也越来越喜欢小孩子,因此李休家的孩子都受到过红拂女这位祖母的照顾。

但是李休对红拂女尊敬,并不意味着他会对李靖尊敬,事实上他其实是个很记仇的人,凡是让他恨上的人,日后很难再让他原谅对方,所以这些年来他和李靖也没有任何的来往,哪怕是在朝堂上见面,他也对对方视而不见,当然李靖对李休的态度也同样如此。

“这是虬髯客留给你的最后一个心愿,我看你就帮他圆了这个心愿吧,毕竟除了你,也找不出第二个可以帮他送这份报丧文书的人了。”书房之中,马爷接过这份报丧的文书看了看说道,李休拿出这份文书询问他的意见,而他在经过慎重的考虑后,还是决定劝李休亲自送去,毕竟他也到了知天命的年纪,对于虬髯客去世前的心情也更能体会。

听到马爷也劝自己去送,李休也不由得苦笑一声,其实送份文书倒也没什么,只不过他一想到要与李靖见面时,就感觉十分的尴尬,因为他不知道能和对方说什么?

“我知道你一直无法原谅李靖,不过我觉得你倒是可以这么想一想,不要把李靖当成你的父亲,我记得对方今年都七十多了,也到了古稀之年,而且我记得晋儿不是还跟着他学习兵法吗,就算不把他当成晋儿的祖父,也是晋儿的老师了,而且他对晋儿可没有半分的保留,连压箱底的兵法都拿出来了,说起来跟着李靖学习兵法的人虽然不少,但唯一能称得上得到他真传的,也就只有晋儿了。”马爷看到李休犹豫不定,当下再次开口劝道。

李休听到马爷提到晋儿跟着李靖学习兵法的事,当下也终于点了点头道:“好吧,那我明天就去一趟,反正也只是送份文书,大不了把文书交给他我就告辞回来!”..

看到李休答应,马爷终于哈哈一笑大声道:“这才对了,男子汉大丈夫,就要有拿得起放得下的气魄,否则和妇人有什么两样?”

对于马爷的夸赞,李休也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自己只不过去送个文书,怎么就和妇人做起比较来了?

既然做出了决定,李休也不再纠结这件事,而且这份报丧的文书已经送来好几天了,再留在自己这里也说不过去,所以在第二天一早,李休就让人准备好了马车,自己亲自进长安去向李靖报丧。

李靖的卫国公府位于长安东市附近,距离皇城也不是很近,一路上李休虽然闭目坐在车中,依然可以听到街道上时不时有人讨论着与李承乾有关的事,虽然东宫谋反案已经判决下来,杜荷等人也被处斩,但这件事的余波依然没有消失,特别是对于李承乾谋反后竟然没死这件事,更是吸引了不少人的兴趣。

想到李承乾马上就要离开长安,李休心中也感觉有些空落落的,不过他该做的也都做了,现在唯一能为李承乾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等他离京时,自己再亲自去给他送行了。

李休脑子里想着李承乾的事,马车却快速的向前行驶,最后终于来到了卫国公府,而当他下了马车抬头看到卫国公府的匾额时,脸上的神情也一阵恍惚,记得上次他来这里,还是带着七娘反出家门,当时的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会有一天再来这里。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丸都城 上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安北都护府第一千一百章 忠臣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 玄奘归来 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崔干要办书院第五百四十一章 有手下就是好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龙门石窟的风波 下第一百三十七章 老花镜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一个泉盖苏文!第六百三十一章 热气球报信第三百零四章 大白菜也要推广第五百一十一章 苦命人第四百七十七章 探望素娘第六百五十七章 加速放开宵禁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交州第二百七十六章 祭奠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萧瑀入彀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道至简第一百三十四章 镜片的作用第九百五十一章 拉关系第四十一章 给公主做饭第七百九十七章 视察皇陵 上第三百八十六章 平安郎第四百七十章 信上写了什么?第一百五十三章 平阳戏水第八百二十六章 进宫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不负众望的“杀子传弟”第六百六十一章 突厥人的命运第九百五十四章 裴寂、虬髯客、李渊第一百八十三章 武士彟第三百零八章 李世民交兵权第八百零六章 替换成功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亲自见证 下第四百八十章 胡商哈格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诬陷第四百四十九章 草原政策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狄仁杰的仕途第一百七十五章 粉儿挣钱了第八百六十八章 质库与拍卖第七百三十八章 土人来袭第二百章 人工授粉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拔灼之死 中第一千章 世家的后招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探望李承乾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李佑的闹剧第一百八十八章 无赖、人渣第六百八十三章 孙思邈收弟子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去世第九百八十一章 崔民干第六百四十五章 遣唐使第一百四十九章 蜂窝煤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李治的一天 上第三百四十七章 取名字第五百五十一章 李休升官了第七百八十五章 薛仁贵第六百九十章 白叠子第四百二十一章 七天七夜第六十三章 七娘醒了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过河拆桥第三百五十二章 好喝就多喝点第六百五十六章 赵德言的新任命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马爷也要去?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萧瑀入彀第四百三十八章 清静庵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谁泄的密?第五百四十五章 两仪殿的怒吼第七百五十八章 即是姐姐又是王后第七百三十章 泄露?第八百零七章 头七第五百零七章 宦官胡宏第八十章 祭拜第五百五十三章 睡不着的上官仪第八百六十二章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孝经》第六百三十章 大雪封路第三百六十七章 女帝第四百零一章 辞官第一百四十八章 石炭矿第五百九十章 婚事已定第五百五十三章 睡不着的上官仪第三百八十七章 求你帮忙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乙祭第四百一十二章 番僧咒术第五百五十四章 分权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投降了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拒之门外的国舅第二百二十一章 李世民的反击第五百五十四章 分权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要见他第二百一十一章 长安乱第四百四十二章 种牛痘 上第九百六十章 码头上的商社第八百一十五章 天子一怒第四百二十九章 破戒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玛雅人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巧遇王方翼第六百二十八章 李道宗的苦水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巧遇李泰第一千零九章 印书局毁了第一千零十九章 让人为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