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六章 玄奘的修行

李休平时对朝堂上的事虽然也会关心一下,但他毕竟不是真正的官员,再加上又不住在长安城,所以他对朝堂上的一些事并不怎么了解,除非是这件事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否则他也许还不如长安城中的一个贩夫走卒知道的多。

比如这次李世民不允许玄奘出关,从而去天竺取经,这在李休看来本来只是李世民一句话的事,可是李世民这些人却考虑的更多,李休刚开始还不明白,直到李世民耐心的解释过后,他这才明白过来。

统治者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而宗教正是统治者最喜欢利用的手段之一,不过所有事情都有个度,统治者在利用宗教时,同时也要防止宗教太过强大,否则就可能对王朝的统治形成威胁,这也是历史上多次有皇帝灭佛的原因。

李唐王朝也同样面临着这个局面,隋末的战乱造成民不聊生,而每当战乱之时,都是宗教最容易发展的时候,特别是佛教借着这个机会大肆发展信徒,同时吞并土地,甚至还借佛祖的名义发放高利贷,搞出不少违法乱纪之事。

看到佛教壮大的危害,李渊这才决定要扶持道教,一方面给自己找了个有名望的老祖宗,一方面还可以借助道教来打击佛教,只不过道教内部比较分散,没有形成统一的势力,再加上大唐成立的时间也太短,之前对道教扶持的力度也比较小,这也使得道教在与佛教的争斗中,暂时还处于下风之中。

不过中原佛教本身也有自己的弱点,比如因为教义的不同,导致中原佛教内部形成不同的流派,如果以地域来划分的话,可以大概分为中原佛教与南传佛教,而中原地处北方,所以又称为北方佛教,南北两派的佛门教义不同,彼此之间也是争斗不休,而且教派内部同样不安宁,这也导致了佛教的势力分散,暂时也拿道教没办法,对朝廷也形不成致命的威胁。

对于佛教内部的分裂,无论是李渊还是李世民,自然都是乐见其成,可是现在两仪殿外的那个年轻玄奘,却发出大宏愿,竟然要去天竺取经,从而将南北两派的佛教整合统一起来,虽然他成功的希望很渺茫,但对大唐的统治也是个潜在的威胁,所以李世民才会那么坚决的不同意给玄奘通关的文书。

“原来如此!难怪……”李休听完李世民的解释之后,终于露出恍然的表情道,不过说到“难怪”这两个字时,猛然想到后面的话不适合让别人听到,这才立刻闭上了嘴。

“难怪什么?”不过李休的话却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当下开始追问道。

“没什么,我是说难怪殿下会不同意让玄奘去取经!”李休笑呵呵的开口道。

“是吗?”李世民却又些狐疑的看了李休一眼道,虽然李休的解释好像没什么破绽,但他总感觉李休后面话中有话,绝对不是他说的这个意思,只不过李休不说,他也不好再追问。

“殿下,老臣与驸马前来,其实是想去探望一下陛下的,不知道陛下的身体可好些了吗?”正在这时,裴寂忽然开口打断了李世民与李休的对话,毕竟现在天色已经不早了,他们也要去探望李渊了。

听到裴寂的话,李世民的注意力也终于从李休身上转移过来,当下与裴寂聊起了李渊的病情,这也让旁边的李休松了口气,他刚才想说的其实是“难怪玄奘回来后被李世民父子逼着还俗”,当然这句话绝对不能让任何听到。

说起唐僧取经的故事,后世人几乎是耳熟能详,不过却很有人知道,玄奘从天竺取经回来后,虽然受到李世民的重视,但却几次三番的被李世民劝说还俗,甚至还许以高官,最后几乎就是硬逼着玄奘还俗,另外还几次拒绝玄奘回老家附近的少林寺翻译经书的请求,只能留在长安翻译经文,可惜很快李世民就去世了,否则玄奘的下场还真不好说。

不过就算是李世民死了,继位的李治也没有放过玄奘,同样几次三番的要求他还俗,不过玄奘一心向佛,并没有向皇权低头,而且当时他也得到佛门的支持,再加上李治本身也是个好说话的人,结果最后玄奘终于成功的翻译出经文,这也为后来武周时期的佛教大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李休以前看过关于玄奘的历史记载,对于李世民父子逼迫玄奘还俗的做法,他本以为这对父子是爱惜人才,不过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他们阻止佛教教义的统一,可惜最后还是没能阻止,而佛教统一了理论了,从此之后的历史中,除了少数几个短暂时期外,道教几乎都被佛教压制着。

“想什么呢,该走了!”就在这时,李休忽然感觉有人扯自己袖子抬头一看原来是裴寂,而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都在看着,因为刚才李世民已经同意他们去探望李渊,可是李休却像木头桩子似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呵呵,微臣告退!”李休这时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向李世民行了一礼就与裴寂一同离开了大殿,而当他们走出殿门时,看到玄奘依然低着头跪在那里,似乎从刚才到现在都没有动过。

刚才李休是不知道,不过现在知道眼前这个年轻的僧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玄奘,这让他也颇为好奇,于是他让裴寂稍等自己一下,随后迈步来到玄奘的面前蹲下,并且合什行礼道:“敢问可是玄奘大师?”

听到李休的话,玄奘这才睁开眼睛抬起头,当看到面前这个年轻人时,玄奘的眼睛中也闪过一丝惊讶之色,随后这才回答道:“大师二字不敢当,小僧正是玄奘!”

“呵呵,大师客气了,在下李休,今日见到大师也是三生有幸!”李休这时笑呵呵的道,玄奘现在还很年轻,看起来好像比他大不了几岁,虽然是个和尚,但相貌却颇为英俊,特别是他的眼睛,当李休与他对视之时,感觉此人的眼神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慈悲,就连李休也感觉心中一震,这也许就是真正的高僧吧!

“原来是驸马,小僧早就听闻驸马的大名,没想到今日能够与驸马相见!”玄奘听到李休的名字也再次露出讶然的表情,随后就平和的向李休行礼道,虽然他现在跪着,但却没有丝毫的卑微之感,反而更像是两个平等的人在交流一般。

“哈哈~,区区薄名不足挂齿!”看到连玄奘这种出家人也听说过自己,这让李休也不禁高兴的大笑一声,随后想了想开口劝道,“玄奘大师,刚才我已经见过太子,以我对太子的了解,恐怕他绝对不会同意你的请求的,所以我看你还是现在就回去吧!”

听到李休的话,玄奘脸上竟然没有露出任何失望的神色,反而面色平静的道:“阿弥陀佛,小僧刚才见到太子时,就已经知道他不会同意小僧的请求,不过就算如此,小僧还是要试上一试,如果连这点毅力与决心都没有,那谈何千里迢迢的去天竺取经?”

“呃?这个……”李休听到这里也种哑口无言的感觉,他相信玄奘说的是实话,可是他明明知道李世民不会答应,却依然选择跪在这里,也许在别人看来这很傻,但对于玄奘来说,这却是他西行取经中的第一次考验,如果在第一次的考验中退缩的话,那他还有什么资格去迎接后面的考验?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不由得露出佩服的表情,李世民说玄奘取经可能会加速佛门的统一,不过在玄奘看来,所谓的取经更像是他对自己的一种磨砺与修行,只有通过了这次磨砺,才能让他的心境更加的圆满,从而达到修行中更高的境界,这种境界李休理解不了,但并不妨碍他对玄奘的佩服。

想到这里,李休也不禁向玄奘郑重的行了一礼,然后再次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在下就不打扰了,不过如果日后大师有时间的话,希望你可以去我府上一趟,也许我可以对你取经的事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或者是帮助!”

“多谢驸马!”玄奘听到这里依然不卑不亢的向李休行礼致谢。而李休听到后点了点头,随后站起来吩咐禁卫给玄奘送了碗茶水,而玄奘也毫不客气的一饮而尽,李休这才转身离开。

经过刚才李世民的讲解,李休自然知道玄奘取经之事可能会状大佛教,从而对大唐的统治造成影响,不过他记得后世一句话,那就是“办法总比困难多”。

换句话说,想要解决宗教的威胁,也并不一定非要扶持道教搞平衡,如果道教坐大的话,同样可能威胁到朝廷的统治,对此李休倒是有些想法,不过现在还不是告诉李世民的时候,至于玄奘能否取经回来,在李休看来根本影响不到大局。(未完待续。)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巴赫拉的近况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行军第四百一十九章 造船作坊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订婚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翠微宫 下第一千零十八章 伊嗣俟的消息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所谓神通 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特的人第六十六章 与李世民打赌第四百四十六章 县尉刘仁轨第二百二十六章 另一个杨文干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糊涂账 下第六百零八章 兵不血刃第九百七十七章 王凡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放不下的马爷第五百八十章 又是上元时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兕子撒娇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糊涂账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萧瑀的邀请第三百六十九章 王君廓逃了第八百一十章 训斥李承乾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西域的机会第七百八十八章 节度使第一千零二十章 李承乾的异常第五百九十一章 张公瑾上书第四百九十六章 文武全才王方翼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不出意外第九百四十一章 平安郎要学医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奇怪的马车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归来的赵德言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波斯、罗马使团第二百一十四章 选一个吧第七百一十三章 翻船了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辽东战事 下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劝说赵德言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奇怪的马车第八百六十五章 苏定方的学生 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偷玉米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吐蕃犯边第三百二十一章 玄武门 中第八百八十七章 婉娘第五百二十二章 母女相认第三百五十三章 庐江王反了第八百七十一章 征南楼第一千零十二章 世家间的争吵第五百九十章 婚事已定第三百三十一章 流放美洲第二十一章 在长安第九百八十一章 崔民干第四章 赚钱的办法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柴绍的忠告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唐,我回来了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李晋闯祸第一百五十一章 裴家有女第七百二十九章 泉州的大海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鲸鱼第六百九十二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第一千二百章 李世民的情报网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席君买第五百一十八章 杀子送刀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父子夜谈 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柳家的消息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破吐谷浑第六百零六章 献人献城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苏定方登陆第九百九十七章 胆小的李治第五百四十二章 月婵的母亲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拒之门外的国舅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又是世家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终南书院第一百六十六章 教训李承乾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青骓之死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初次试探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东西论道 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珠娘拜师 上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李承乾离京第五百八十四章 思念第五百一十七章 教训 下第二百六十五章 必当厚报第五百五十四章 分权第六百五十九章 杨氏游长安第五百七十二章 马叔,您怎么想?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军营偶遇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是不是明空?第一百四十七章 吐蕃与火焰山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休与衣娘的初见第四百五十七章 孺子可教第八十八章 虬髯客第八百一十章 训斥李承乾第八百七十七章 火堆里的尸体第七百三十七章 抵达流求大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破吐谷浑第九百六十五章 兄弟重逢第二十一章 在长安第七百一十四章 亡国奴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龙门石窟的风波 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平阳公主的反应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巧遇李泰第一百九十二章 冲突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