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萧条”的长安

农部除了负责推广玉米和红薯这些高产作物外,也负责改良和引进一些其它的作物,比如当初魏征就把大白菜从李休手里要了出来,做为农部的一项功绩,现在李休想引进棉花,自然也要打着农部的名义,这样才名正言顺。

“农部想引进白叠子?”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愣了一下,对于白叠子他还是知道一些的,只是他一直觉得是高昌的特产,引种到大唐也不知道能不能活,更何况白叠子即不能吃又不能喝,只能做布,而大唐已经有了丝绸和麻布,所以他也根本没想过引种白叠子的事。

“不错,白叠子又名棉花,棉花织成的布陛下也见过,那种棉布虽然不如丝绸柔顺,但却麻布要强得多,而且也更加的耐磨,另外如果用棉花制成棉袄和棉被的话,在冬天也可以代替昂贵的皮裘保暖,甚至棉籽还可以榨油,可以说棉花全身都是宝,刚好这次高昌王前来,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和他们谈一谈引进棉花的事!”李休这时一脸郑重的禀报道。

听完李休的这些理由,李世民也不由得沉思了片刻,很快就做出决定道:“好吧,无忌你记一下,等到高昌王觐见之时,咱们和他聊一聊这方面的事!”

长孙无忌当即也答应一声,对于李世民同意引进白叠子他也并不意外,毕竟能够让李休亲自跑来请求的事,肯定十分的重要,更何况这还是农部的正常职责,至于高昌那边他也不担心,毕竟白叠子在高昌的种植面积那么大,就算高昌王不给,大唐也有办法搞到种子。

看到李世民同意,李休也十分高兴,随即他就告辞离开,毕竟农部那边还没有任何的准备,他得赶紧回去交待一下,好让杨兑他们做好准备。

也就在李休出宫的同时,高昌王麴文泰的车队也进入到长安城中,而在队伍正中的一辆豪华马车上,麴文泰推开车窗打量着窗外的长安城,目光中也满是审视的味道。

麴文泰是个四五十岁的中年人,相貌与汉人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眼窝比较深,鼻子也尖一些,表明他有胡人血统,事实上麴文泰虽然是汉人,但是高昌胡汉混杂,纯种的汉人也十分少见,连高昌王族也娶过不少胡女。

麴文泰从长安城的明德门进入,现在走的长安城最热闹的朱雀大街上,周围也是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不过麴文泰这时却是眉头一皱,嘴角甚至流露出几分不屑的神色。

事实这已经不是麴文泰第一次来中原了,当初前隋杨广在位时,他就曾经亲自出使拜见过杨广,当时杨广迁都到洛阳,所以麴文泰也是在洛阳见到了大唐最繁华的一面,虽然他在洛阳也仅仅呆了几天,但却对中原的繁华感到无缘的震惊,也是从那时起,他才对中原王朝心生敬畏,再也没有起过反叛之心。

可惜强大的隋朝却忽然倒下,反而被唐朝取代,而且麴文泰在西域时,就听说大唐比隋朝更加的繁华,前年更是一举灭掉了草原的霸主突厥,甚至连颉利都被大唐俘虏,这也让高昌上下大为震惊,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麴文泰才决定再次前来中原,顺便也能重温一下中原的繁华。

在来长安之前,麴文泰就已经听说长安是比洛阳还要繁华的城市,因此他心中也颇为期盼,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进到长安后却让他有些失望,虽然长安巍峨的城墙让他十分震惊,大街上的人群也十分的热闹,可是在他看来,却怎么也不及上次他在洛阳见到的景象,甚至相比当初的洛阳,长安竟然显得有些“萧条”,当然这个萧条也只是相对的,如果以他的高昌王城相比,恐怕他的王城十个加一起也比不上一个长安。

也正是因为看到现在的长安竟然比不上前隋时的洛阳,这让麴文泰也不禁对大唐有几分轻视,甚至觉得大唐只是运气好,所以才能在大隋衰败时取而代之,否则怎么会连都城都不如大隋的都城?

如果麴文泰上面的这些想法要是让李休知道的话,恐怕会笑破肚皮,因为麴文泰明显被杨广给坑了,当初杨广好大喜功,为了自己的面子,每年邀请各国的使团去洛阳朝见他,而且还以举国之力装扮洛阳,光是动用的歌伎就超过三万人,而且街道上的店铺全都要重新装潢,连卖菜得都必须得用龙须席,街道边的树木都要缠上丝绸。

更加过分的是,所有酒楼对于这些胡人全都免费,只要是个胡人,进入酒楼都可以随意吃,而且还要打肿脸充胖子说中原物产丰厚,吃东西不要钱。

麴文泰就是以上这些的亲历者,想想也是,他在洛阳呆的那几天里,不但免费吃喝,而且还有数不尽的歌舞,大街上可以说极尽繁华,简直就像是人间天堂一般。

可惜那一切都是杨广给这些胡人营造的假象,当然也有一些聪明的胡人看穿了杨广的把戏,比如有些人就发现大唐的一些穷人衣不蔽体,但却用丝绸缠树木,明显不合理,但是麴文泰明显不是一个聪明人,现在拿他用举国之力打造出的天堂洛阳与真实的长安相比,自然感觉“萧条”了许多,毕竟长安可没有免费的吃食,更没有穿着丝绸的树木。

等到麴文泰来到鸿胪寺为他们安排的住处时,更让对大唐恼火之中又带着几鄙视,因为鸿胪寺竟然给他们安排了一座普通的宅院,相比之下,当初杨广可是给他们这些使节建造了专门的宫殿居住,而且每天都安排酒宴款待,现在大唐对他们的安排简直太寒酸了。

这要么是大唐对他们的轻视,要么就是大唐的国力远比不上前隋,而无论是哪一条,都让麴文泰对大唐的观感再次下降,对这次参见李世民的事也不再抱什么期望,只不过让麴文泰做梦都没想到的是,也正是他现在的想法,才为高昌埋下了灭亡的祸根。

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玄奘归来 上第六十五章 史上十大渣爹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坦白 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又临南山第二百二十章 同病相怜第八百六十一章 半岛的未来第六百四十三章 温彦博第八百一十九章 救命之恩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警告第六百二十四章 逃亡第三百五十七章 又赐婚了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战争开始第六百二十一章 苏定方求见第八百三十八章 高季辅第五百二十五章 义女第二百八十章 马爷的隐痛第七百七十八章 李渊气晕了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昭陵 上第八百七十七章 火堆里的尸体第五百九十九章 后勤的潜规则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里应外合第一百三十八章 我哪有时间教他?第六百三十四章 饥饿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寡人有疾第一百一十六章 人市见闻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请客吃饭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好一个泉盖苏文!第一百二十六章 陌刀队的归属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伸到军中的手第九百三十五章 南方的第一座银行第一百七十二章 初见长孙氏第七十八章 卑微的可怜人第二百四十五章 秦王太年轻了第二百四十章 阳春三月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封禅大典 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海盐见闻第二百六十八章 “可怕”的李休第四百一十九章 造船作坊第六百三十一章 热气球报信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李治的一天 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搬家还是送礼?第二百零六章 罐头第一百一十章 奢侈的李休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层观第六百二十二章 马踏突厥大营第二百一十八章 洞房之夜 上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封禅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东宫的变化第二百五十七章 张十一来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石炭矿第九百七十七章 王凡第九百五十三章 虬髯客的信第五百五十四章 分权第四百八十七章 灞桥送别第九十一章 侄儿无所不知第七百三十八章 土人来袭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泉盖苏文的决定第四百七十五章 苦命的素娘第七十一章 太子的请柬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李治的勇气第六百零三章 王庭北撤第九百四十三章 周参军第三十三章 马爷的过去第六百六十四章 菜市场第二百一十一章 长安乱第二十八章 公主重伤第九百五十八章 今晚别想睡了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千军万马避白袍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秦琼也走了第四百六十章 茶叶作坊第七百六十四章 攀亲戚第一千零十五章 全砖建筑第九百三十二章 哭着回家第二百七十一章 杨农的打算 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又是李休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百济王与新罗王 中第五百九十三章 去还是不去?第一百八十二章 又到杀猪时 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突然冒出来的亲人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希拉克略的私心第九十一章 侄儿无所不知第六百九十五章 李恪来了第五十九章 嫡母红拂女第四百八十四章 李渊的异常第四百七十章 信上写了什么?第三百零六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五十章 颉利之死第一千一百二十二 章 丸都城与国内城第五百五十八章 长孙无忌辞官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封禅第六十二章 大闹李府第七百三十四章 相见第八百五十六章 模拟运营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李治回来了第二十二章 赏官赏女人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困兽犹斗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赵德言又要离开第四百二十五章 苏定方第六百八十八章 以突厥制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