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初为姊

温仪城在二十人中被挑中之后,如同当空被大饼砸中,惊讶得目瞪口呆,整个人犹坠梦中。

“朝阳郡主会选我?”这是温仪城第一个疑问。

温良辰的丫鬟们排场很大,既然温仪城被选中,便有人出来将他带走。族长的表情有些不自然,但也不好当场驳温良辰的命令,只好命人清理道路,为她备好一间空房歇脚。

事实上,族长也没甚好说的,温良辰的问话十分奇怪,出了一个哑谜让大家想,最后也没给正确答案。

既然她最后选择温仪城,大伙儿便以他的答案为准了。

温仪城跟在一位身形高挑丫鬟身后,看着她漂亮的裙子,以及头上戴的金首饰,不可思议地想道,难道这代表着,他即将脱离这贫苦而痛苦的生活,一跃成为富贵人家的儿子?

就好似五婶子告诉十三弟那样,只要被朝阳郡主选中,便能继承那在京都占地三十亩公主府,坐拥几十万两银子的家产,享那世间难得的泼天富贵?

在温仪城幼小的心灵中,一旦拥有那数不清的银钱,是否不用再计较如何计划着吃,才能让每月族中定例下发的米面饱肚子,再也不必计较铜板是否够买猪下水给祖母补身子?

是否进入公主府后,他便能请最好的夫子,拥有一件宽阔的书房,再也不用为灯油发愁,想读什么书便读什么书?

一想到自己即将迈入这样的生活,他简直……不敢置信。

直到他来到一间房间中,抬眼望见坐在凳上的温良辰之时,这才猛地回过神来。

将慌乱和不安压入心底,年幼的温仪城谨记夫子的教诲,将一番礼数行得极为周全。

温良辰垂眸看着他,虽然他身形矮小,但是,他已经竭尽全力来做,且有模有样,让人心中甚是舒坦。

对于性子平和而善良的温仪城,温良辰自然极为满意,她嘴角带笑,温和地问道:“你今年几岁,可有在家学读书?”

其实,温良辰三年前便已经定下他,温仪城平日的行为和事迹,每个月都有专人来报,她对他的信息掌握得十分清楚。

这个瘦小的孩子与她同样年幼失恃,不过温仪城比她更惨,在那年的瘟疫之中,他的父母不幸双亡,年仅四岁的温仪城不仅要保全自己,还要赡养眼瞎的祖母,幸亏族长开恩,平日对二人素有优待,特地多赏了几口饭吃,还准他去读书。

不过,因为未到关键之处,温良辰并未现身相助,她躲在一旁,冷静地“看着”这位孩子成长。虽然看似残酷,但不得不说,他在这段成长道路上,得到了比帮助更多的东西。

她看着他不惜一切进入学堂读书,看着他辛苦地讨生活,平日中的点点滴滴,充满了辛酸,有时候,温良辰甚至不忍心,但是,为了他的将来,她只能选择这样做。

年幼的温仪城却无知无觉,完全不知道在这世上的另一处地方,有一位即将成为自己“姐姐”的姐姐,默默地关注了自己三年。

“回禀郡主,仪城今年七岁,正在族中学堂读书。”温仪城似乎有些紧张,即便温良辰看起来和蔼可亲,但是,不知为何,一看见她的眼睛,他便心生畏惧。

身为越国子民,温仪城心中明白,那双绿色的眼睛,来源于秦氏皇族最纯正的血脉。

这双眼睛,让神秘尊贵的秦氏皇族,有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之气。

温良辰抿了一口茶,将杯盏放置于桌面,露出几分感兴趣的模样,不经意地问道:“仪城如今在读什么书呀?”

温仪城顿了片刻,瞪大双眼,心道,温良辰这是……想测试他的学问?

夫子曾言,女人无才便是德,本朝的女人们,不管是大家中的闺秀,还是小家中的碧玉,顶多读读女四书罢了,平日大多数坐在家中绣花,看温良辰年龄不大,估计也问不出什么罢。

不过,他依然不敢随意轻视她,思索了许久,温仪城便打好了腹稿,板着小脸,认真答道:“因夫子让我们下场赴考童生试,因此,我近日在读明经策论,平日偶有闲暇,还会读些诗赋,地理杂记等书。”

小小年纪,读的书还不少。

“既然你自愿过继,今后便是我温府四房中人,我既然选中你,必是要考校你一番。”温仪城即将准备考童生试,那便不算普通的小孩了,温良辰便没了照顾他之意,直接不客气地问道:“曾子曾曰:‘甚哉,孝之大也’,不知你如何看?”

温仪城一听这话,头“轰”的一声,炸出一声巨响。

温良辰提出的问题,正是明经当中《孝经》的大义!

谁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谁说女人只读女四书?谁说女人只会绣花?

温仪城的表情出现裂缝,感觉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了莫大的伤害和欺骗。

明经中须得熟读牢记的有大经、中经、小经,考试时还可自由选择,必考科目为《论语》和《孝经》,但是,这两部大头占据默记默意大部分题目,要写文章的实务策不常考,因此,夫子也极少对其深教,只要求他们熟记便好。

因为温仪城还是个孩子,心思又不深,温良辰在旁暗暗观察,见他一会儿郁闷,一会儿又兴奋,和看小人画似的,她被逗得简直乐开了花。

直到多年后,温仪城逐渐长大,发现自家姐姐之所以出考题,大部分是出自于捉弄之意,温仪城简直被气得一整天都吃不下饭。

此时,温仪城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温良辰将过继和孝道放在一处出题,绝对不是让他生搬硬套扯出一堆大道理,而是要求他正面回答,且要回答到点子上。

过继之后,他便脱身于族中支干,成为主干温家四房的嫡子,温仪城早已想明白,想清楚。因此,温良辰的言外之意,聪明的他,一瞬间便明白了。

“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温仪城稚嫩的声音有几分颤抖,不过许久,便慢慢稳当下来,“子规劝我们,当今世上,未有任何人的恩情能超过父母,孝,乃是普天下头等重要之事。”

见温良辰端着身子,认真地倾听自己的话,温仪城受到鼓舞,心生暖意,继续大着胆子道:“为人子,受父母之恩,便得担起子嗣之责,父子之道,天性也,君臣之义也。今后公主和驸马便是我母父,郡主便是我长姐,我拥有父母之慈,坐享家之睦,须得对父母及长姐亲之爱之,敬之恭之。如此立礼立德,乃善人君子也。”

温良辰抿嘴一笑:“你这般小小年纪,倒懂得淑人君子,其仪不忒,果真是可造之材。”小小年纪将书读得十分透彻,并无半分的迂腐之气,其才智,恐怕离当年的秦元君差不太远。

并且,小子方才的话,还特意将公主放在驸马前头,温良辰眼睛微眯,心道,温仪城和情报上写的一样,还是个小小机灵的人儿呢。

没想到她的称赞竟如此之高,温仪城脸上一热,身子也随之慢慢放松下来,他吐出一口气:“唔……郡主过奖了。”

“既然你愿意过继入我公主府,便应该知道,古往今来的王侯将相,青史留名者少,意外消亡者多。‘《诗》中有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说的便是今后高门的生活,你可愿意为此改变自己?”温良辰眼神深邃,目光肃然,直直地盯着温仪城。

温仪城被她的眼神吓了一跳,感觉自己仿佛被看透了。

毕竟他年纪幼小,曾经幻想过无数次自己在公主府的生活,亦然懂得所要承担的责任,但是,由于年纪和眼光限制,他并未亲身经历,更不得而知,其实豪门生活不比贫苦生活容易多少。

温良辰这番话,简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天下诸侯,甚至是整个王朝,又有谁能够笑到最后?堂堂辉赫的前朝齐国,从异族手中收回失地,建立辉煌的王朝,期间出过无数耀的能人干将,最终还不是灭亡于自己人手中?

没有人,没有任何事,是可以一成不变的。日月更替,一转身便是沧海桑田,说的便是此理。

即便温仪城没有见识到高门生活的不易,却也在曾经学过的知识中,猛然琢磨出味儿来。

这是一扇他从未接触过的大门,他心中暗暗猜道,估计这扇大门打开之后,呈现在他眼中的,不仅仅是衣食无忧的繁华,更有那背后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

“郡主……”温仪城体会到这点之后,陷入了深深的犹豫之中,圆圆的小脸绷得紧紧的,如同一个皱巴巴的小包子。

温良辰悠闲地坐在凳上,安安静静地等待他的回话。她生来便是公主之女,背负公主被皇后害死之仇,但是,温仪城还有机会选择自己的命运。

不过,温仪城的态度给她莫大的信心,这孩子的确太不一般,他居然能触类旁通,理解她的意思。

“你不必立即回答我。”温良辰手指扣在桌面上,当即下了决断,“你与我回家住上一段时日,仔细忖度,若有改变主意,大可告之于我。”

温仪城虽然十分期待,却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到底是个什么样。温良辰给他机会去体验,去思考,他简直不能再开心。

温仪城露出一抹难得的笑容,脸颊突现两个小小的酒窝,他抬头道:“多谢郡主体谅,我会去府上安心生活,不会给郡主添麻烦。”

“既然如此,你便跟纯钧去收拾行礼,与我一同离开罢。”温良辰站起身来,忽地想到什么,又回头来,脸上带着几分期待之色,道,“你还有何话要对我说?”

温仪城小身子一震,面露惊愕之色,心道,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竟然猜到自己的想法?

方才他答应随温良辰之后,突然想起老宅中的祖母,若自己孤身一人前去温府,年迈的祖母又该怎么办。

温仪城皱着小眉头,似乎在犹豫是否开口。温良辰给了她一个鼓励的眼神,温仪城眨巴眨巴眼睛,眼底闪着希冀的光芒,磕磕巴巴地开口道:“郡、郡主,我能带上祖母吗?她一人在家中,无人照料,我不大放心。”

温良辰露出笑容,伸手摸摸他的发顶,温和地道:“自然可以,若你对亲祖母都不孝,我如何期盼你孝顺公主和驸马?”

若他是个冷清寡性之人,她又如何放心,将公主府交给他。

还好温仪城不是。

温良辰放心地离开屋子,让纯钧陪同温仪城收拾东西。温仪城所带的物事并不多,只有一个小包袱罢了,他祖母所携带的东西更少,包袱只有他半个的大小。

温良辰斜眼瞧着,其实温仪城的东西也不多罢,看那包袱凸起的直线形状,只怕里面有一大半都是书。

“这小子,敢情当我冤大头,什么东西都舍不得带,连书都只有几本。”温良辰不禁有些好笑,温仪城看似老实,实则鬼精。童生考试所要温习的书,绝对要装上一大箱子。

他的坦然的寒碜态度,便是笃定了温家有大书房给他使用。

如今,温仪城已变为她的预备弟弟,温良辰也不拘束,转身朝他招招手,让他过来与自己同乘一辆马车。

温良辰的马车标准的郡主配置,外表富丽堂皇,在马车的周围,围着不少看热闹的媳妇和孩子。沐浴在众人艳羡的眼神下,温仪城忍着脚底的兴奋,抱着包袱慢慢走来,脸上开始不自觉地,泛出一股难以抑制的喜气。

进入马车落座之后,温良辰脸色慢慢淡了下来,不经意朝他一瞥,道:“你可知,他们为何羡慕于你?”

ωωω_ ttκa n_ C O

马车底铺着厚厚的垫子,香炉散发着淡淡的暖香,让整个环境舒适的不得了,温仪城心思被冲得迷糊,直接回答道:“他们羡慕我得以入公主府,有机会过继成为公主和驸马之子……”

这话还未说完,他突然背后一凉,额头冷汗直下,知晓自己犯了大错。

他赶紧爬了起来,挺直了身子,焦急朝着温良辰解释道:“多谢郡主教诲,方才是我得意了。”

温良辰淡淡一笑。

看见她没有对自己生气,他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皱起眉头,十分羞愧地道:“我知道了,他们之所以会眼红,权是因为公主府眷顾于我,并不是我自己努力得到的。我、我今后会努力,用自己的能耐,真正让别人羡慕于我。”

言毕,孩子特地抬起头,将自己的小脸上写满了坚定。

他却不知自己这股严肃的劲儿,配上这一张小小的圆脸,看起来倒有几分滑稽。

温良辰又忍不住伸出手,摸摸他的脑袋,道:“小呆子,你叫我什么?”

“郡主。”温仪城愣了一下,旋即反应过来,顿时眼睛一亮,嘴角咧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看着温良辰期待的眼神,他张张嘴,发觉气氛有几分尴尬,便羞涩地微垂下头,用眼睛睨着她。

良久之后,他抽了口气,将声音放小,试探性地唤了一声:“姐姐。”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几位亲们在留言区帮偶说话【不知道你们会不会看这章=3=反正我记住了哈】。这周被编编安排上了一个好点的榜单,以往常的经验来说,一般上好点的榜就会在前几章【因为成本低不用买v】就会有人披马甲过来打负打0分,因为负分和0分是删不掉的。

如果是正常读者讨论,就会登陆ID,名字就是绿色的还能点进去看读者页面,如果是点不进去的,肯定就是马甲了,这种很大可能是故意攻击的,大多针对文章某点点矛盾不放,一定要把留言顶上去让扫文的人看到进而影响本书成绩。。。

上本书的时候就挺惨的,只有我自己一个人解释,然后看着他们误导后来读者,还有骂我脑.残的【现在流行不这么骂了,一般会说作者回娘胎学写作之类的,因为人身攻击举报可以删掉】。这本的亲们对我挺厚待的,看见有人帮本书解释,而且特别文明特别耐心【不禁感叹咱家读者就是素质高啊!】,我好开心的说^_^嘿嘿嘿偷偷笑个去。

必须感谢这几位朋友一下!蜜糕都记得哦~

第129章 危前夕第26章 三人决第127章 废后旨第121章 怀六甲第126章 难隐忧第95章 点宫妆第82章 雪里埋第112章 局中局第111章 疑心病第71章 破而立第32章 夜阑珊第103章 比金坚第39章 时候报第9章 情窦开第102章 喜事近第37章 测人心第38章 出其意第30章 志且坚第21章 求师行第2章 醒时言第6章 惊时言第106章 为媳妇第44章 隐而发第64章 迟相逢第48章 心比高第120章 主东宫第20章 见青天第61章 乱中象第58章 心似麻第29章 道中义第10章 少年穷第95章 点宫妆第11章 宫中变第134章 曾经父第112章 局中局第115章 恐得失第56章 婚无情第36章 风头劲第17章 缠似魔第33章 风水转第86章 泄密祸第30章 志且坚第98章 破晓初第112章 局中局第42章 花无意第116章 鉴人心第84章 坏清白第116章 鉴人心第30章 志且坚第95章 点宫妆第46章 诚意重第110章 谎言穿第44章 隐而发第107章 元贞事第31章 时光聚第83章 郎情切第42章 花无意第92章 倾姿容第122章 告诫言第12章 心难耐第68章 秋时游第86章 泄密祸第63章 此中人第107章 元贞事第110章 谎言穿第115章 恐得失第74章 晃经年第135章 真相白第57章 双飞翼第119章 相知意第62章 依情愫第79章 锁宫秋第57章 双飞翼第8章 女儿身第8章 女儿身第15章 阴阳错第110章 谎言穿第62章 依情愫第102章 喜事近第38章 出其意第44章 隐而发第11章 宫中变第124章 失人心第27章 人物表设定第67章 十指扣第73章 缘何处第99章 露峥嵘第128章 落华尽第81章 归来客第74章 晃经年第85章 留客居第17章 缠似魔第17章 缠似魔第12章 心难耐第44章 隐而发第126章 难隐忧第101章 殿中对第116章 鉴人心第61章 乱中象第99章 露峥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