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

第三个疑惑实际上是比较明显的。

我们前边介绍了很多,也讲过陈豨曾经通过王黄等人和冒顿挂上了钩,并且王黄等人也实实在在参与了其中。然而令人惊诧的是,在他们这阵丢人的表演过程中,冒顿竟然没干一件事,没露一下头,这似乎不是他的风格。

事实上,冒顿是有一些动作的,我们前边因故事情节的限制,没来得及去探索这位老兄此时的心理,在此只好加以补充。

早在陈豨投诚匈奴、宣布造反之时,冒顿就乘机打发一群职业强盗南下抢劫。这是一个好机会。大汉公司的门岗都开始监守自盗,冒顿要是不利用利用这个机会,简直对不起刘邦。

冒顿这阵趁火打劫,引起了刘邦的重视。但现在他不愿意登擂台和冒顿pk,在一番思想活动过后,他有了个不算很排场但比较实用的办法——和亲。

早在五年前,在刘敬的建议下刘邦就搞过一次,当时准备把亲女儿刘乐嫁过去,可折腾一阵后弄了个假公主送给了冒顿。那是一次不成功的和亲,因为假公主过去后,反而增加了冒顿南下的频率。在陈豨刚来代地的一段时间里,还是给了匈奴人一些颜色,起到了一些震慑作用。然而陈豨也造反了,北方门户洞开,现在似乎已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阻挡匈奴铁骑。

就在冒顿带着一群职业强盗流窜作案时,一个老熟人来了,这个老熟人就是刘敬。他这次亮相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成绩,只是按套路完成一件对他来说轻车熟路的事情——和亲。

刘邦这次和亲仍然没能把女儿送过来,只是找了个本家的姑娘,叩上一个公主的名号而已。

对于这个女人,冒顿还是比较重视的,她到达匈奴后,成功地被冒顿封为“阏氏”。

不过冒顿真正感兴趣的仍不是这个女人,而是汉朝送过来的那些那些金银财宝,尤其是汉朝的一个许诺——“岁贡”,也就是汉朝每年向匈奴人纳贡。

汉朝,是我们历史上有过无比辉煌的朝代,然而,这个朝代的开局却是以无比卑膝的姿态出现

。然而在史书里,却一直躲闪其辞,讳莫如深。

我一直认为,中华民族是有很多优秀传统的民族,谦虚、执着、坚持、大度、勇敢……,但我们却也是一个很健忘的民族,是一个不敢直面历史的民族。我们只愿意怀念或者追忆那些辉煌的过往,却一直不愿意直面曾有过的屈辱。因为我们一直在试图掩盖历史的真相。

在辉煌面前,我们大肆美化,浓墨重彩;然而在屈辱面前,我们掩藏躲闪,羞于启齿。更长远的历史可以不去回忆,可近代那次几乎亡国灭种的危险,我们也开始渐渐淡漠。

记得小时候看一些抗战神剧,日本鬼子很脓包,也很龌龊,很不经打。鬼子一打就跑,我们一打就赢,久而久之让我们的年轻人产生了错觉。觉得我们真的很牛气,日本鬼子的确很不济,甚至让一些没能亲身体味那段历史的人,还会很畅想,觉得那是一种幸福。

渐渐地,我们产生了一种自豪感,觉得我们高人一等,最起码要比日本鬼子牛气很多。理由很简单,电视里都是这样的剧情,对于陪着电视长大的年轻人来说,产生这种心理是不足为奇的。

而事实上呢?

事实上是日本鬼子硬生生在我们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肆虐了50多年(从甲午战争开始算起)。

这么长时间里,我们在干什么?

在被砍头,在被侵虐,在被坑杀,在被屠戮……

我们一直在用肉体和人家的刺刀碰撞,在用肉体供应人家侵虐……

我们在干什么?

1945年8月15日,这个日子我们应该记住,那时日本鬼子投降的日子。然而,我们并没有记住,最起码我们记得不是太清楚。因为,无论是日本人还是我们中国人,都在有意或者无意中,掩盖那段历史的真相。时隔仅仅68年,我们已经开始淡漠了那段记忆,但我希望我们能够记住,最起码南京人应该记住,最起码有良知的中国人应该记住。

好了,回到主题上吧。

冒顿得到了实惠,也停下了他行色匆匆的脚步

。既然汉朝人年年来送礼,似乎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抢劫,毕竟那不算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

至此,冒顿消停了。但他没有阻拦王黄等人南下帮助陈豨的脚步,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还在精神上做了一些鼓励,在军事上提供了一些支持,他所做的一切,算是一次投资,道理很简单,不外乎是为了让利益最大化。因为王黄等人如若真的闹腾成功,他冒顿能将匈奴的地盘在向南推进几百里,甚至更多。所得的实惠自然要比现在刘邦所提供的会多的多。

但对刘邦来说,这次和亲还是颇见成效的,最起码稳住了冒顿。只要这位猛男不上擂台,其他人他根本不放在眼里。

然而,就在冒顿准备坐山观虎斗时,剧情却完全以一边倒的形势发展开了,这让他多少有些躁动。就在他满心犹豫,钻在帐篷里抓阄决定自己下一步方略之时,传来一个消息——周勃定马邑、平雁门、克云中。

机会逝矣!如果此时出马,那将不再是陈豨和刘邦之间的事情了,而是汉匈新一轮大战。灭掉汉朝,他没那份底气,如若不成,那连“岁贡”也将失去。因此,冒顿又重新消停了下来。

而此时的陈豨却是难过的。在刘邦、周勃、卢绾的共同努力下,他终于从代郡出发,开始了一次长途旅游,率领残部,逃亡大漠,开始了韩王信曾经有过的日子。

这次逃亡,又让他多活了近一年时间。这一年来,他频繁骚扰代地,也不消停。直到汉十二年十月,也就是下边我们将介绍到的彭越、黥布纷纷表演结束后,刘邦又一次派周勃、樊哙搭档,出军代地,彻底要了姓陈的命。

陈豨的闹腾,介绍到此就基本结束了。

不过有两件事还值得一提。

一是刘邦赶走陈豨之后,封自己的第四个儿子刘恒为代王,这个人在十几年后将登上历史舞台,成为我们的主角。

第二件事情是关于卢绾的,这个人为了挑拨冒顿和陈豨的关系做了一次努力,但这次努力把自己给玩了进去,并最终也受陈豨的牵连,步了他的后尘。

好了,陈豨这个人就让我们到此为止吧,该开始下一个话题了。

你可以在顶部";加入书签";记录本次陈豨的闹腾(九)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第7章 烽烟再起—(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七节窦漪房的身世(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节 戚姬的结局(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一节好一根搅屎棍七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五节 早立太子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19章 争储——第十八节 对症下药(二)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章 起点——(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九节审食其的尴尬四第5章 楚汉争锋—(三)第19章 争储——第八节 过招(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节 改正朔(七)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五节 诸吕封王(二)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节 败亡(二)第19章 争储——第十四节 设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九)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5章 楚汉争锋—(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七节 戚姬的结局(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六节审食其的尴尬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九节最后的日子四第19章 争储——第二节 栗姬的运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3章 乱世纷争—(三)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6章 旭日东升—(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9章 日落长河—(八)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七节 断粮(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一节萧规曹随(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一节 明争暗斗(一)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八节审食其的尴尬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第1章 起点——(二)第7章 烽烟再起—(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19章 争储——第十五节 开会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一)第3章 乱世纷争—(六)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二节改正朔(九)第12章 覆灭—第十三节 吕氏败亡(六)第12章 覆灭—第二节陈平的动作(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一节荒唐的谋反(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一节天才陨落(五)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二节 冲动(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九节 群臣定主(六)第9章 日落长河—(九)第3章 乱世纷争—(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20章 拔刺——第二节 废太子的结局(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七节窦漪房的身世(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五节刘兴居的抉择(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2章 覆灭—第十六节 吕氏败亡(九)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二)第19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十节 三王殒命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六节 断粮第12章 覆灭—第三节陈平的动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