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日落长河—二十 刘邦为何能成功(二)

前两个方面只是刘邦成功道路上的外因,如果刘邦只停步在那两个方面的话,他最多是个诸侯,也可能连诸侯都混不上。其成功的落脚点还在他自己的身上。

这一节,就让我们在刘邦的身上探寻一些其成功的因素,因为这才是其最为关键的部分。好了,让我们开始吧。

其一是有理想。

一个人如果没有了理想,那只能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了,想要干出点成绩基本很难,甚至连找个像样点工作都不容易,更别说应聘“皇帝”这个高风险、高回报的岗位了。

刘邦和所有成功人士一样,是一个有理想的人。可笑的是,刘邦理想的确立还要拜谢嬴政。

嬴政这个人天不怕、地不怕,可就是怕死。自从他当上皇帝后,为了能够长生不老,到处乱跑,从不消停。结果把自己累死在了半路上,却引来了刘邦。

一次嬴政巡游,刚好让刘邦看见。仪仗显赫、排场十足,这让刘混混羡慕非常,感慨地说道:“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一幕,深深地烙印在刘邦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期盼异常。从此那个位置成了刘邦一生追求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他敢于干任何事,敢于和任何人撕破脸,纵九死而无悔。

由此可见理想的重要性。

其二是很执着。

刘邦的理想虽然有些功利,但可谓宏大。当然,怀揣这种理想的人有很多,但绝大部分人只是暗自想想,娱一下自己罢了。一旦敢于付诸实施的,通常会被我们称为革命家、政治家或者阴谋家,当然一些患了狂想症或者神经错乱的人也会这么搞,不过这是少数。

早在刘邦当混混时期,和那三个“家”是不沾边的。当然,从他的行为来看,似乎神经也没错乱。因此,我们只能把他定性为狂想症患者。

但无论怎么说,刘邦付诸了行动,并且还很执着。从啃树皮的土匪开始闹起,再也没有消停。

刘邦在沛县揭竿起义后,自立门户,谁也不投靠,闷着脑袋搞,以沛县为中心,辐射周边,四处游行示威。如果不是秦军给他一个迎头棒喝的话,刘邦肯定不会跑去项梁的手底下混。他只信奉一点:我的地盘我做主,你的地盘我也想做主。

在项梁的手下,刘邦的身份又一次实现了转折。从那时开始,他才慢慢步入“革命家”的行列,也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西进关中、还定三秦、进军关东、楚汉争雄……一系列事件,都在围绕着他的目标进行,无论期间自己的实力如何,受过什么挫折,从没放弃自己所做的选择。

应该说,刘邦是个很执着的人,在他人生的道路上从来有摇摆过。

其三是有潜质。

皇帝,说白了和黑社会老大的区别并不大,只是把社团的规模搞大一点罢了。道家的开创人老子就说过一句话“治大国如烹小鲜”,实际上是挺有道理的。

刘邦搞了十几年黑社会,对社团里的那些明规则、潜规则都了然于胸,当起皇帝来,除了换了套工作服,不用蒙着脸上班之外,其他方面变化并不大。

刘邦潜质中总体包括几个方面:

脸厚,能演戏。为楚怀王熊心、霸王项羽吊丧,与项羽探讨“我爹是你爹”理论,并且要“分一杯羹”等一系列事件,就是他绝佳的表演。

心狠,能整人。韩信、彭越的丧命,萧何的痛苦,甚至刘盈的难受,都很能说明这一点。

豪爽,能用人。刘邦的手下,完全是一个大杂烩,张良是贵族,陈平是游士,萧何是县吏,樊哙是屠夫,灌婴是布贩,娄敬是车夫,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待业青年……可以说,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出身,只要你有真本事,都有可能露头,甚至坐上高管的位置。

大度,能赏人。应该说,刘邦对手下诸将的赏赐都还是比较到位的,萧和、张良、韩信、彭越都得到了恰当的位置,连仇人雍齿都能混个“什邡侯”的帽子戴着,不得不佩服刘邦的气度。

实际上,刘邦的潜质并非我们所说的这么简单,但仅此一些,就足以让他的老对手项羽汗颜了。

其四是能够克制自己的*。

面对自己很想得到的东西,有的时候不能做的太直白、太无耻,不然的话会让很多人嗤之以鼻。如果天下无敌,或许不会遭到太大阻力,若一旦有个对手,可能会让自己千辛万苦的努力付诸东流。

在这一点上,刘邦和项羽就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当初,刘邦和项羽先后进入关中,刘邦封存府库,安抚秦人;而项羽跑来后,措施就有些直白了,乱抢了一通,还一把火烧掉了阿房宫。最终,刘邦失去了财宝而得到人心,但项羽得到了财宝却获得了个“沫猴而冠”的评语。孰优孰劣,就无需再比了。

其五是能够隐忍。

一个人如果想办成点事,在很多时候要学会隐忍。尤其在实力不够之时,千万不要随便跳出来与人缠斗,那除过会让自己死的早一些,赚一点名声之外,并不会取得什么实际效果。

我们经常说要勇往直前、至死不渝,但这实际上是有个前提的,前提就是时机恰当或者关系到原则性问题。如果不分场合、不分对象,逢事都要这么搞,通常况下会被打的鼻青脸肿。所以,在有些时候,我们朝着自己的目标适当走些弯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也是有个度的问题,隐忍并不是投降,能够区分这一点的,关键还在于自己内心的坚持和随后所走道路的选择。

刘邦就是隐忍的高手。鸿门宴上的忍辱负重,退居巴蜀时的失魂落魄,甚至包括汉匈大战后的“和亲”国策等等一系列事上,刘邦处理的都很到位。掩藏了锋芒,但获得了实惠。

其六是善于用人。

争皇帝位置的人远比抢“孝帽”的人多的多,如果不拉拢一些小弟,团结一些盟友,全靠自己四处打拼,弄得好的犹如项羽,称个“霸王”;混不好的话,就像王陵,原地踏步。

刘邦在这个方面完全是高手中的高手。他自己就曾有过这么一句话,“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粮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什么知人善任、不拘一格、不计前嫌、坦诚相待、用人不疑、论功行赏等等这些脸上贴金的词语,全部用到刘邦的身上都完全符合。

更重要的是,刘邦擅长掘人才,并且能做到人尽其用,他想不成功都难。

上边胡言乱语的这些东西,算是我对刘邦所以能够成功的一些总结。受个人能力的影响,总结的并不全,甚至还漏掉了一些重点。比如他很能打,除过在项羽和冒顿手下吃过亏外,在其他人面前从来没丢脸。

但我觉得,最为关键的一点应该是——命大。那么多人做梦都想要他的命,可刘邦却天天锻炼身体,还注重长跑,想打死他很难,想抓住他也不容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点,应该是上述所有原由的支撑。

好了,刘邦能够成功的因素就探讨这么多吧。再写下去,别说大家不愿意看了,连我自己都要吐了。。.。

第7章 烽烟再起—(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六节窦漪房的身世(一)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19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九节 诸吕封王(六)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三)第7章 烽烟再起—(七)第7章 烽烟再起—(十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三节 医之圣手(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2章 覆灭—第六节 陈平的动作(六)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八节 刘濞收场(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第1章 起点——(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二)第12章 覆灭—第七节 吕雉驾崩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三节刘恒进京(四)第3章 乱世纷争—(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七节窦漪房的身世(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二节 败亡(四)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一节走上前台(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六)第8章 红霞万里—(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节 暗斗(二)第12章 覆灭—第十五节 吕氏败亡(八)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十节 三王殒命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六节刘邦的遗产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二节 掌控朝局(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节 密谋(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一节好一根搅屎棍七第20章 拔刺——第一节 废太子的结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二节改正朔(九)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四)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4章 军挺咸阳—(五)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四节 医之圣手(四)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12章 覆灭—第四节 陈平的动作(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五节 改正朔(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九)第19章 争储——第三节 埋祸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六节薄昭的结局三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三节新一轮博弈(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九节 周勃的短板(一)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一节 刘盈收场(一)第19章 争储——第十九节 对症下药(三)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四节 改正朔(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一节刘恒进京(二)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12章 覆灭—第七节 吕雉驾崩第19章 争储——第二十节 冲动(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六节 改正朔(三)第12章 覆灭—第九节 吕氏败亡(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五节 曹参拜相(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七节 梁王请罪(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七)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12章 覆灭—第十二节 吕氏败亡(五)第8章 红霞万里—(十)第5章 楚汉争锋—(三十)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2章 大泽乡起义—(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七节 改正朔(四)第12章 覆灭—第十四节 吕氏败亡(七)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五节好一根搅屎棍(一)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七)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七)第8章 红霞万里—(九)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四节 诸吕封王(一)第7章 烽烟再起—(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九节 无双国士(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