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覆灭—第十节 吕氏败亡(三)

刘襄的内部工作做好了,自然把目光投向了外围。

也许有人会认为,刘襄现在该挥师西进了。然而,刘襄并非如此直接,因为他很不简单。

刘襄手上的兵力有限,并且还没几个像样的同伙,甚至连个起兵的理由都没有,这个时候傻着脸往长安跑,简直是活的不耐烦了。因此,他认为需要找些人过来帮忙,造一些声势。

第一个进入他眼帘的人是琅琊王刘泽。刘襄看中了他。

刘泽之所以如此荣幸,并不是和刘襄的关系有多么好,只是因为他俩的地盘离得近,并且相对刘襄而言,刘泽手中的兵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因此,刘襄准备用自己的方式拉他入伙。

我上边介绍过,刘襄是个满肚子坏水的家伙,他拉人入伙的方式就很能说明这一点。

当然,刘泽也不是个善茬。这一老一少两个滑头能搅合在一起,还真是别有一番景象。

刘襄派一个叫祝午的去游说刘泽。

在刘泽面前,这个姓祝的唾沫横飞、长篇大论地侃了好大一会,最终说了这么一句话:“齐王愿将全国之军交付大王,待大事已定,齐王将拥立大王称帝。”

这个结论让刘泽兴奋异常,他真没想到,这辈子还能碰到这种好事,馅饼竟然从天上掉下来直接砸进了嘴里。

刘泽兴奋地反问一句:“既然如此,齐王何不率军前来?”

祝午砸吧一下嘴,撒了他这辈子最成功的慌:“齐王年幼,不懂军事,此时不敢离兵,恐有所变。特使臣来相请大王亲临齐国,将齐兵交付大王,共同西进关中。”

这一下,刘泽乐开了花。

这些年来,他根本就没把刘襄放在眼里。要说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刘泽年过半百,而刘襄连胡子都还没长出来,刘泽过的桥比刘襄走的路还长。刘泽当年跟刘邦打天下时,刘襄连开裆裤还没穿上呢。黄口小儿,自然入不得刘泽的法眼。

兴奋的刘泽快马加鞭、毫不犹豫地跑去了齐国。

在这里,他享受到了别样的待遇。这次经历,相信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刘泽屁颠屁颠跑来后,齐国大军他没看见,不过牢头狱吏他到是认识不少。因为到齐国后,刘襄根本就没搭理他,直接把他软禁了起来,好吃好喝好招待,吃饭睡觉都可以,只是不能随便乱跑,大有为他养老送终的意思。真是后浪推前浪,一浪要比一浪强,直接把前浪撂在了沙滩上。

刘泽的肠都快悔断了,他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在江湖上混了一辈子,竟然栽在刚出道的毛头小伙手上。这不仅丢人,甚至还可能丧命。

就在刘泽懊悔之时,刘襄也没闲着,派祝午原路返回,打着刘泽的名义,接管了琅琊*权。

刘泽算是想明白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没跌进了自己的嘴里,而把自己给吞了进去。

这一次,刘泽栽了个大跟头,让他懊恼非常。前边我讲过,这个人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一次,完全是吃了自负的亏。一旦他耍其滑头来,一般人是很难招架的。

在这憋屈的几天里,刘泽在懊恼之余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准备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忽悠一把刘襄。

刘泽在刘襄的面前说了这么一段话:“齐悼惠王(刘肥)是高皇帝(刘邦)的长子,推究根源而言之,大王您就是高皇帝的嫡子长孙了,应当继位。今群臣正在由谁称帝之事上犹豫不决,而我刘泽是刘氏家族中最长者,我可游说群臣,推举大王称帝。现留我在此毫无益处,不如让我进京谋定此事。”

刘泽为了脱身,完全是睁眼说瞎话。刘肥从出生起都没和“嫡子”沾过边,现在刘泽竟然用这么句话忽悠刘襄,简直无所不用其极。

虽然刘泽完全在胡扯,但比较入耳,刘襄听的心花怒放。但刘襄并没放刘泽归国,而是备上马车,指定专人负责,送刘泽进京。

刘泽很想归国,但他乘坐的是一趟直达车,目的地长安。虽然他在路上动了几番心思,可最终都没能绕道。

纵然如此,刘泽还是值得庆贺的。毕竟逃离虎穴,成功脱身。

送走刘泽,刘襄开始有新的举动了。

刘襄找了几个人,写了篇水平极高的通告,专业称谓——檄文。然后传檄天下。

虽然刘襄识字不多,但他找的抢手却很是老道。文章不长,但把吕家人骂的狗血淋头,连吕雉都没能幸免,非常解气。

当然,刘襄也不仅是为了过嘴瘾,他的这一举动无非是给自己的西进找个油头。这篇檄文完全满足了这个要求,因为文章的最后写了这么一句话:率兵入诛不当为王者。

对象确定了,目的找到了,刀子也亮出来了,那就行动吧。

刘襄带领齐国和琅琊国的军队向西进发,在济南和吕*队打了一仗,大获全胜。随即举行挥师向西,一路高歌猛进。刘襄搞的这次规模盛大的旅游活动进展顺利。(济南是吕国都城,吕产虽身居长安,但此地却是他的地盘。)

各路诸侯收到那篇篇檄文后,举国轰动;又得到刘襄高歌猛进的消息后,热闹了起来。很多人坐不住了,纷纷过来凑热闹。

到目前为止,刘襄无疑是这次活动的倡导者,按常规路数分析的话,他应该是最大的受益者。然而,剧情的发展却大出所有人的预料。

就在刘襄在济南作闹时,京城的吕产着急了。有人跑去他家里抢东西,自然不会太甘心。虽然他在济南根本就没住过几天,但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地盘。刘襄敲锣打鼓地跑去和家里人干架,吕产自然很上火。因此,他准备用行动表示一下自己的不满。

但吕产这个人眼高手低,虽然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让人感觉很牛气。事实上,他的能力很一般。他采取的举措就有些蹩脚了。。.。

第9章 日落长河—(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节 医之圣手(二)第3章 乱世纷争—(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三节 串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四节大婚(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12章 覆灭—第十七节 吕氏败亡(十)第8章 红霞万里—(四十一)第19章 争储——第七节 定亲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节 最能闹的人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九节 刘濞收场(二)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三)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二节 走上前台(二)第9章 日落长河—(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一)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一)第8章 红霞万里—(四)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八)第3章 乱世纷争—(九)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一节 掌控朝局(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一节 医之圣手(一)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一节走上前台(一)第5章 楚汉争锋—(七)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七节刘兴居的抉择(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节荒唐的谋反(一)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一)第1章 起点——(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四节薄昭的结局一第6章 旭日东升—(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三)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三节梁王进京(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1章 起点——(二)第6章 旭日东升—(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二节戚姬的结局(六)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二节周勃的短板(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四节 群臣定主(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四节 匈奴叩边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19章 争储——第十一节 释疑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9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第5章 楚汉争锋—(八)第11章 临朝称制—第八节 诸吕封王(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九节 刘濞的败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九节 群臣定主(六)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五)第9章 日落长河—(五)第14章 初登大宝—第七节窦漪房的身世(二)第8章 红霞万里—(十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第7章 烽烟再起—(四)第2章 大泽乡起义——(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三节好一根搅屎棍九第3章 乱世纷争—(五)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八节 群臣定主(五)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六节刘兴居的抉择(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节 张释之的恐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三节 查案第8章 红霞万里—(八)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五节 群臣定主(二)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五节 抓人(二)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七节 天才陨落(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五节大婚(三)第1章 起点——(三)第9章 日落长河—(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节 密谋(三)第9章 日落长河—(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节 邓通的结局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一节刘恒进京(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六节审食其的尴尬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8章 红霞万里—(十九)第12章 覆灭—第一节陈平的动作(一)第19章 争储——第四节 王娡其人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五)第18章 七国之乱—第十八节 明争暗斗(八)第4章 军挺咸阳—(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八节好一根搅屎棍(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