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三)

武涉灰头土脸的回来了,他的无功而返刺破了项羽希望的肥皂泡,也让腹背受敌的项羽头再一次感到恐惧。

就在项羽焦头烂额之时,彭越又跳出来作闹了。彭越这个人很顽强,他从来不和项羽正面交锋,把游击战术用的无比高明。城阳大败后,他陪刘贾向东南逃窜了一阵,等到项羽回军和刘邦对峙之时,彭越又很合时宜地闹腾了起来。待得项羽射伤刘邦,夺回成皋,暂时稳定西边战局之时,彭越重新占领梁地十几个城池,又一次搞起了规模经营。

彭越的这种搞法彻底截断了楚军粮路,他的这种做法彻底激怒了项羽。最终,项羽准备彻底灭了他。

刘邦受伤西退,韩信齐地初定,现在去收拾闹腾最狠的彭越似乎是个合适的时机,并且彭越现在还算是一个比较独立的小军阀,和刘邦的关系不算太密切,如果能加快进军进度,三方势力短期内肯定难以形成有效的配合。因此,项羽准备进军了。

项羽准备出发时候,还是有些不放心西边防线,尤其是成皋。好不容易把成皋夺了回来,如果刘邦此时东进,后方失守,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他在成皋做了自认为比较妥当的安排。

在这里他任命了一个人作为镇守大将——曹咎。曹咎是个实实在在的粗人,没多大能力。他之所以能得到这个官职,主要是因为他和项羽关系比较好,并非他有什么过人之处。

早在项梁、项羽叔侄还没有起义时,项梁因触犯刑法被抓,因与曹咎关系不错,就委托曹咎写信向当时的栎阳县令司马欣,在经过谋后交易和经济往来后,司马欣违章执法,抵过了项梁的罪。项氏叔侄起事后,曹咎、司马欣先后投了过来,得到项氏叔侄的绝对信任。后来项羽称霸后,司马欣被封为塞王,建都栎阳;再后来刘邦还定三秦,司马欣降汉;彭城大战后,司马欣重新归楚。司马欣的角色转换比较多,也比较快,而曹咎则不然。曹咎这些年来一直陪在项羽身边,因对项氏的绝对忠诚而重用有加,官至大司马,封海春侯。虽然职务不低,但曹先生从来没能单独将过兵,因为项羽也知道他没这个能力。

曾经项羽手下人才济济,根本用不着曹先生劳心费神,而现在形势不同了,随着这几年的楚汉对垒,猛人们要么死了,要么跑了,无能的曹咎凸显了出来。这是证明实力的机会,但对曹咎而言这无疑是一场噩梦。

项羽临走时,千叮咛万嘱咐,“谨守成皋,则汉欲挑战,慎勿与战,毋令得东而已。我十五日必诛彭越,定梁地,复从将军。”

交代完了,曹咎也答应了,项羽放心了。然而曹先生忘性大,项羽的话只是左耳边进又耳边出,来去无踪。

项羽顾不上想这么多,在他的心里还是比较认可曹咎的,因为曹咎虽然能力不强但很听话,据城防守这么简单的工作应该还是能完成的。一切安排停当后,项羽亲率大军进军彭越。

项羽的速度还是惊人的。一路向东没两天就拿下了陈留,但在外黄遇到个小挫折。因为外黄县令死活不降,带着小弟和项羽对垒了几天。这几天对砍,让项羽尤为恼火。

但外黄的县令毕竟不是硬汉,没有鱼死网破的决心,在项狂人面前挑衅几天后,最终还是举起了双手。虽然他投降了,但项羽不准备原谅他,因此下了一个命令:把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拉到城东,一律坑杀。这种命令,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不敢随便下的,但对项羽来说这不存在什么难度,简直是家常便饭,因为他这一生没少干这种事。

这个命令传出后,整个外黄骚动了,有哭声、有喊声、有骂声、有叫声,声声震耳,人心惶惶。如果这个命令得以落实的话,相信项羽败的可能会更快些。

就在外黄骚动之时,一个十三岁的少年站了出来,一番言语制止了这次屠杀,挽救了外黄。这个少年是外黄县令一个舍人的儿子,名字没能留下来,但事迹却记录的很清楚。

项羽这次屠城规定了年龄限制——十五岁以上,但然这些人中包括外黄县令,也包括他的门客。外黄县令死定了,舍人们也死定了,外黄十五岁以上的男丁们都死定了,这些人中包括少年的父亲、兄长。就在这一盘死局中,少年还是发现到了挽救他们的突破口。

解铃还须系铃人,突破口就是项羽。

项羽是个复杂的人,单从性格上就很值得体味。大事上声色俱厉、威猛无敌,小事中恭敬慈爱、仁义备至。每每攻城拔地后杀降屠城,暴虐之至;但对周围之人,却慈爱有加,如逢下属有病,泣泪分食。所有的行为都不是做作,而是天性使然。他的这种性格是其最终失败的一个因素,当然也正因为他的性格也造就了外黄少年的这次成就。

就在项羽准备杀人之时,少年跑到楚军大营求见项羽。在这个杀人如麻、威震千军的狂人面前,显示了自己的勇气和智慧。

弱不禁风的少年站在项羽的面前,勾起了项羽的怜悯之心,也给了少年足够的个人表演的机会。

“彭越强劫外黄,故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

短短一句话,引起了项羽的重视。自己想十五天灭掉彭越,十多座城池如果要强敲硬打才能拿下的话,自己的目标肯定是实现不了了。因此项羽接受了少年的建议,外黄终于得以幸免。

我个人一直认为,人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不是在鼓吹贪生怕死,而只是不喜欢滥杀无辜。作为当权者,以自己的好恶而决定别人的生死,更让人深恶痛绝。项羽和刘邦都干过这种事,而项羽干的比刘邦过火的多,莫名其妙地死他手下的冤魂应以百万计。这个数字不是体现项羽强力的标志,而是罪孽。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这次在外黄,项羽终于放下了屠刀,虽然他没能立地成佛,但还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效。据史书记载: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也就是说项羽所到之处,梁地十几座城池纷纷投向,又都归复楚国所有。不战而屈人之兵可谓是也。

项羽进展顺利,彭越可就有些难堪了,这个游击队长没有和项狂人进行决战的勇气,因为决战这种事情已经超出他的军事理论范畴。最终,彭越被迫退兵谷城,躲避项羽锋芒。

就在项羽大张旗鼓敲打彭越之时,西边战线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个大事的发生阻滞了项羽前进的步伐。

第9章 日落长河—(十二)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一节戚姬的结局(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节 不满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十八节 改正朔(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九节 刘肥避险(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二十八节最后的日子三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2章 大泽乡起义——(三)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二节 冲动(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节 晁错其人第19章 争储——第一节 洗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节审食其的尴尬(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八)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节 天才陨落(四)第2章 大泽乡起义—(六)第8章 红霞万里—(九)第6章 旭日东升—(四)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八节 戚姬的结局(二)第3章 乱世纷争—(十)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六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19章 争储——第十八节 对症下药(二)第16章 初开盛世—第七节好一根搅屎棍(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三)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八节 天才陨落(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四节 国丧(四)第9章 日落长河—(十八)第9章 日落长河—十九 刘邦为何能成功(一)第9章 日落长河—(十七)第1章 起点——(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九节审食其的尴尬四第7章 烽烟再起—(九)第7章 烽烟再起—(十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节 削藩策第5章 楚汉争锋—(十四)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五)第5章 楚汉争锋—(十一)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十节周勃的短板(二)第13章 乱中求稳—第七节 群臣定主(四)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四)第5章 楚汉争锋—(十)第10章 吕氏掌国—第十二节戚姬的结局(六)第15章 怀柔天下—第二十二节天才陨落(六)第3章 乱世纷争—(七)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四)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七节 诸吕封王(四)第13章 乱中求稳—第十节 刘恒进京(一)第5章 楚汉争锋—(九)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五节荒唐的谋反(六)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12章 覆灭—第八节 吕氏败亡(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二节 刘盈收场(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五节 国丧(五)第9章 日落长河—(六)第4章 军挺咸阳—(一)第7章 烽烟再起—(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3章 乱世纷争—(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节 国丧(三)第6章 旭日东升—(五)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六)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三十三节 刘盈收场(三)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二十五节 梁王的痛苦第5章 楚汉争锋—(十五)第19章 争储——第二十二节 冲动(三)第19章 争储——第六节 焦急的等待第16章 初开盛世—第四节 医之圣手(四)第3章 乱世纷争—(五)第12章 覆灭—第十五节 吕氏败亡(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一节 开始吧第6章 旭日东升—(六)第1章 起点——(一)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九节 天才陨落(三)第7章 烽烟再起—(七)第5章 楚汉争锋—(二十八)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七)第9章 日落长河—(十)第18章 七国之乱—第七节 传檄天下(二)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九节审食其的尴尬四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二节荒唐的谋反(三)第7章 烽烟再起—(十)第15章 怀柔天下—第十三节荒唐的谋反(四)第8章 红霞万里—(六)第19章 争储——第十三节 脑残的对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二十二节萧规曹随(三)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八节窦漪房的身世(三)第8章 红霞万里—(三十八)第8章 红霞万里—(二十九)第11章 临朝称制—第三节 走上前台(三)第10章 吕氏掌国—第九节 戚姬的结局(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节 廷争(一)第14章 初登大宝—第四节 废除“连坐”第7章 烽烟再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