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救民稻草(下)

辽东是明朝最大的麻烦,聚集了十几万的精兵,消耗数百万的粮饷,孙阁老在辽东一天,东林党手里就握着最要命的兵权。只要兵权在手,老魏就没法正式向东林宣战下手。

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孙承宗竟然打了败仗,实在是出乎预料。

老魏几乎想跳起来,可是猛地一看,张晔脸色格外难看,脑子瞬间冷静下来。

“张公公,败得很惨吗?”

“唉,岂止是惨啊,咱家都不知道如何向主子交代。”

正在此时,从殿里跑出来一个小太监。

“二位祖宗,主子叫你们进去回话呢!”

两个大太监相互看了一眼,急忙小跑着来到寝宫。

“奴婢叩见主子万岁爷。”

“都起来吧,张大伴,魏大伴,你们在外面嘀嘀咕咕什么?”

“没什么!”魏忠贤急忙说道:“主子,奴婢们正商量着如何给主子操办万寿庆典。”

“呵呵呵!”天启哂笑道:“庆典是礼部的事情,你们忙什么。是不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

两个大太监互相看了一眼,犹豫不决。

“说吧,有什么坏消息说出来,朕撑得住!”

此话一出,张晔急忙跪在了地上,战战兢兢说道:“启奏主子,的确出了大事情,十天前,孙阁老派遣总兵赵率教和马世龙,率领一万精兵攻击耀州。结果中了建奴埋伏。”

“啊!”

天启低呼一声,竟然一下子坐了起来,动作急了。额头全都汗水。魏忠贤急忙跑过来,扶着皇上的腰,拿枕头顶住。

“不要忙了,赶快说,到底怎么样了?”天启手按着床边,指甲都白了。

“启禀主子,赵率教领着人马先跑了。马世龙被建奴俘虏,随后又逃了出来。一万精兵只剩下不到两千人。”张晔顿了顿。又说道:“建奴兵丁趁机杀过三岔河,兵锋所指,已经接近西平堡。看样子,大有攻击广宁的态势。”

听完张晔的话。天启彻底傻了,这几天频频打胜仗,就连他都看轻建奴了,以为孙承宗就算多耗费一些粮饷人力,也一样能打败建奴。可以一场惨败,却像是一盆凉水,把天启给浇醒了。

“张大伴,孙师傅为什么会打败仗,你可知道?”

“这个……从锦衣卫的密保来看。是有生员诈降,说什么建奴大贝勒到了耀州,防务空虚。孙阁老就轻易出兵了。结果惨败。”

魏忠贤在一旁问道:“惨败?孙阁老不是练兵十余万吗,怎么损失几千人就完蛋了?”这话其实是给天启听的,张晔当然清楚,他叹了口气。

“练兵岂是那么容易的,孙阁老不通军务,任由的将佐都是定辽侯淘汰的人物。他们不懂练兵精髓。竟然胡乱征兵,什么人都用。后果不言而喻。虽然孙阁老说征兵十万,可是实际数额还不到一半,其中能战的只有一万人。”

“一万?”魏忠贤的声音顿时高了八度,惊骇地问道:“这,这不是全军覆没吗?”

“没错,建奴大军正在快速渡河,杂七杂八的人马星落云散,只怕西平堡等地都受不住了。”

“不要再说了!”天启突然低吼一声,吓得两个大太监全都跪在地上。

“张大伴,朕问你,孙师傅此败,定辽侯有没有动手脚?如实告诉朕!”

“启禀主子,老奴敢说,绝对没有”张晔跪在地上,大声说道:“孙阁老是突然出兵,谁都不知道。等到得知情况之后,定辽侯还曾派人去劝阻,哪知孙阁老一意孤行,马世龙和赵率教又无能透顶,才造成了惨败!”

天启听到了这话,颓然躺在了龙床上,大口喘息着。他的双眼呆呆望着顶棚。

“魏大伴,你说孙师傅真的不会领兵吗?”

“启禀主子,孙阁老对主子自然是忠心耿耿。”魏忠贤也学会了高高抬起,再狠狠摔下的绝招。

“然则军国大事非同小可,孙阁老不过是礼部出身,没领过兵,也没打过仗,甚至也没管过财。崔尚书就报告过,孙阁老直指光复土地就要修造城池,建立长城。可是他不明白,若是野战打不赢建奴,修多少城池都是白费功夫,建奴可以随意攻击,予取予求。”

以往天启听不进去,可是败局在眼前不由他不信。

沉默了半晌,天启才叹了口气。

“辽东惨败,既然孙师傅无法承担重任,怕是就要交给定辽侯了。”

“主子,恐怕不行!”张晔为难地说道:“主子,张侯爷的主力已经调到了金州等地,散落在义州、锦州等地的人马不到两万,且分散屯扎,要想集中起来,只怕不容易啊!”

此话一出,天启和魏忠贤终于感到了天大的危机。

本来张恪的大军分驻辽东,可是为了给孙老师施展空间,愣是把大凌河以北的土地都给了孙承宗。光复金州等地之后,又拼命调兵,弄得辽东空虚无比。

本来还指望着孙老师的十万大军,可是现在军队全都成了飞花落叶,要修筑的城堡更是荡然无存。

骤然之间,辽东就像是卸下了所有武装,挺着光秃秃的胸膛等着建奴来杀。

其实情况比他们想的还要糟糕,孙承宗为了修筑城堡,已经囤积了大量的金银粮食,砖瓦木料,牲口车辆……

宝贵的物资都散落在各个墩堡之中,建奴席卷而来,他们可以吃大明的粮食,用大明的银子,攻击大明的军队!完美上演一场以战养战。

意识到了危险之后,天启立刻下旨意,召集内阁六部,共同商量对策。

一连三天,谁都拿不住主意,支持孙承宗的还主张让孙阁老力挽狂澜,有的则是支持张恪出掌兵权,收拾残局,也有人认为已经把张恪调走了,如今又草草调回来,朝廷面子不好看。

大家争来争去,莫衷一是,可是一份八百里加急送来,京城所有人都傻眼了。

明军惨败柳河之后,鞑子趁机大举进攻,前锋直插西平堡。西平堡原本的守将贺世贤被调走,如今是总兵罗一贯,此人对大明忠心耿耿,可是手下兵力太弱,罗一贯望着京城方向,自刎而死,建奴杀入城中,参将黑云鹤、游击李茂春、张明先等相继战死。

另外孙承宗派遣的援兵祖大寿和鲍承先还没赶到西平堡,就听闻西平堡失落,转身逃跑,结果被建奴追上,祖大寿逃走,鲍承先战死。

至此,孙承宗手下的几万人几乎全都战死,建奴大军接连突破防线,大军直逼广宁。

耗费白银数百万,苦心经营防线,非但没有固若金汤,反而成了一触即溃的豆腐渣。事到如今,再也没有人敢给孙承宗说话了。

六科十三道的言官准备好了充足的弹章,要一举淹没孙阁老。

言官们磨刀霍霍,可是内阁和司礼监不能把罪责推给孙承宗就完事了。他们还要想办法,如何挽救辽东败局。

其实也不用想,遍观所有武将,唯有定辽侯张恪有本事对付建奴,而且他屡创奇迹,如今也只能靠着他挽狂澜于即倒。

可是大家又猛然想起,张侯爷刚刚被调走,如今要给什么好处,才能让张侯爷出手?

不少人都上书,力荐张恪全权负责辽东的战事。甚至有人建议加封张恪为世袭罔替的国公,拿高官厚禄刺激张恪。

内阁还是比他们理智很多,经过一番激烈商讨,总算是拿出了一个方案。撤销孙承宗辽东督师的职务,加张恪兵部尚书衔,出任辽东总督,统帅全辽军务,准许开府建牙,可是任免三品以下文武官员。

张恪已经是超品的定辽侯,一个兵部尚书不过是二品官,算不得什么。

可是稍微明白大明官制的人都会吓一跳。

兵部尚书可是文官担任的,什么时候轮到武夫来做了?

而且加了尚书衔还不止,更是总督全辽军务,彻底打破了以文驭武的传统。再加上开府建牙的权力,张恪等于成了辽东王,彻彻底底的土皇帝!

这道命令下来,有人想要反对,可是谁都清楚,张恪已经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先过了眼前一关吧!

第110章 血战生死第548章 王爷的心思第479章 万炮齐发第279章 火炮和嘴炮第615章 纷纷来投第531章 崇祯的报复第423章 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第122章 暖房的妙用第590章 发现第84章 万历的笑容第328章 遍地烽火烧第235章 该扩军了第119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第326章 超级骗子第283章 釜底抽薪第279章 火炮和嘴炮第563章 覆灭(中)第336章 黑市第383章 柳河之败第509章 安东王驾到第98章 王化贞的邀请第200章 你这是作死第582章 屯田倭岛第289章 诱惑第586章 难以开口第394章 唯有坚持第468章 公主后妈第128章 气势汹汹第199章 舍我其谁第11章 强吻第573章 杀向日本第440章 风暴在扩大第174章 做个戚少保第523章 巅峰对决之奇兵第218章 少年天子第404章 捉了皇太极?第503章 张恪,忠臣也第498章 百万奴隶第352章 吓吓朝廷第477章 泰山压顶第369章 致命流言第266章 激动的小皇帝第32章 胡汉三又回来了第153章 福星第327章 造反了第267章 大动静第575章 征服倭岛第一步第198章 突发状况第121章 第一个考验第111章 大赢家第414章 斗孔第419章 临时工?第134章 组团敲诈第300章 翁婿对骂第255章 老奴退却第464章 两份圣旨第272章 硬骨头汪文言第410章 大才第481章 把人头送给皇太极第189章 破阵第547章 晋商的手段第524章 强攻第374章 出手第247章 奴酋克星第78章 逃跑吧兄弟第546章 天子脾性第543章 驱逐垃圾第72章 马脚第609章 东厂的人第31章 小礼物第174章 做个戚少保第161章 亮剑第420章 上了贼船第132章 成了财神爷第270章 朕替你出气第462章 覆灭第368章 开府建牙第191章 有人抢功第414章 斗孔第443章 崩盘和屈服第151章 得胜班师第402章 败了第322章 银弹攻势第67章 时间不多了第224章 烧到了内阁第398章 援兵来了第417章 一场戏引发的第54章 救还是不救第465章 老娘的春天第61章 绝命书第211章 皇帝又倒了第171章 进京第374章 出手第549章 开中法第482章 怒极伤身第66章 你敢杀吗第453章 刺第227章 抄家第514章 天启大爆炸第245章 大败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