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出兵

“朕要派出大军,灭了今世大尊!那个该死的居然是普渡慈航师弟,朕必不饶他!”

大执事,心中冷笑:普渡慈航,今世大尊这些以前都是庆安皇帝自己扶持的,想要抗衡道宫。结果养虎遗患,反噬了其主,当真活该,一点也不值得同情。

可是,他现在却不得不帮助庆安皇帝,消灭今世大尊:“两百万两银子太多了,顶多八十万两,可以献给朝廷平叛!”

庆安皇帝听的是心花怒放,想不到这道宫这般尤其,原本狮子大开口,只是漫天要价的手段,本来弄个四五十万银子,就已经喜出望外了!

朝廷不缺粮食,在京城周边的几个大仓库里,还存着几百万石的粮草。只是没钱,运不到战场而已。

国之大事,唯祭与戎。祭祀和战争的权力,却是掌握在皇帝手中,朝臣们反对,顶多是用钱粮来掐住脖子而已。这时候,钱粮解决了,根本用不着和朝臣商议!

只用了两三天时间,就准备好了一切出兵之事,朝廷上下惊诧莫由,不知道原本待罪之身的傅天仇,如何就成了这次平叛军的主帅,许多御使纷纷上表反对。不管出于公心,还是私心,这傅天仇不善带兵,连着两次败仗的事情是真的。

却不知道这次名义上的主帅是傅天仇,实际上暗里却是傅说。一来是不要公开傅说,免得刺激道宫。二来。却是以如今大广的气运,再册封一个国师的话,根本承受不住。册封国师,浪费的气运。可以和一个实封的诸侯王差不多了,说不定犹有过之。如今大广风雨飘摇,天柱损折,却是再承受不住。

当日,三万经营人马,誓师出征。祭祀后土、神州、岳镇、海渎、源川之类的行军将要经过的方位和山川神,以太牢祭祀军旗。

庆安皇帝下罪己诏书并讨贼之檄文云:“……朕嗣服丕构,君临万邦。爰以失德,天将其怒。不念率德,诚莫追于既往;永言思咎,期有复于将来。明征其义。以示天下。小子惧德不嗣,罔敢怠荒,然以长于深宫之中,暗于经国之务,积习易溺。居安忘危,不知稼穑之艰难,不恤征戍之劳苦,泽靡下究。情未上通,事既拥隔。人怀疑阻。犹昧省己……水旱连年,赤地千里。瘟疫肆掠,千家白骨……

怨气凝结,力役不息,……转死沟壑,离去乡闾,邑里丘墟,人烟断绝。天谴于上而朕不寤,人怨于下而朕不知,驯致乱阶,变兴都邑,万品失序,九庙震惊;上累于祖宗,下负于蒸庶,……罪实在予……”

“……妖魔惑朕,而为普渡慈航。反旗蜂起,是有今世大尊。此皆为五蛊妖魔则也,必在祸乱天下,瘟疫四方……朕今讨之,吊民伐罪……凡受灾之民,免去五年之赋税。大军过处,赈济无辜赤子百姓……万方有罪,皆在朕躬!”

诏书读罢,三军齐呼万岁,开拔而出。此时正是秋日时节,草肥马壮,正是用兵时机。大军霍霍,赤气冲霄!

或许有人要问了,这罪己诏,讨伐诏书,为什么要写的这般,这让老百姓如何能听懂?却不明白一个道理,在古代,这种诏书写出来,本来就不是给老百姓看的,而是给那些能看懂的士大夫乡绅阶层们看的。

所谓争夺天下,争夺的就是这个阶层。自古皇权不下乡,根本不和小民百姓打交道。而是和乡绅士大夫这个阶层打交道,地方治理,靠的还是他们这些。

只要争取到了这个阶层,自然就争取到了整个天下。而在另一个世界,天朝为什么道德沦丧?就是因为在满清末年,废除了科举之后,这个阶层整体沦亡,乡间市井之中缺少了一种道德约束的力量。

一直到百年之后,社会依旧扁平化,缺少一种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传承文明道德的阶层。所以道德水平才会不断的划入无底的深渊。

大军出征,走的是运河水路。傅说在帅船上,仰望星空。所有人都平心静气,不敢打搅傅说半点。这里每个人都知道,傅天仇只是名义上的主帅,真正掌握大军的还是眼前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国师。

也已经很深了,白日显得喧闹异常的运河,就变得安静下来。一个个白色的气柱,在神州大地上竖起,这些都是如今造反,割据一方的反贼。

声势最大的一路就是今世大尊了,已经席卷了数十个州府,要建立那种政教合一的陆上天国。其他各处都不怎么成气候,只有远在辽西的莫吉人的气运却是越来越旺,自从击败朝廷的讨伐大军之后,就挥兵扫灭了箕国。三千里河山,几百万百姓,都被莫吉人吞并。

而如今莫吉人开始学着大广的样子,立官制,设礼仪,慢慢的有了一个正规的国家样子。如今又要出兵扫荡草原上的蒙人部落,一旦灭了蒙人,统一了塞外,那目标可就要放在了大广身上了。

虽然是去讨伐平叛,但是傅说的大半心思还是都放在莫吉人的身上,从长远的来看,莫吉人才是心腹大患。不过,现在傅说已经有了对付莫吉人的腹稿。

随着一呼一吸,身在运河之上,那些充沛的水力就变得活跃起来,滋润着那一颗丹田之中的金丹。说是金丹,看起来就像是一团金色的亮光,宛如太阳一般。

前此河车转动,聚精会神,则灵根充实矣。从此心液下降,肾气上升,是为坎离交。杳冥中有信,浩浩如潮,一半水气,濛濛如雾,一半云气,是名金水初动,方修玉液还丹。

如此则朝朝灌溉,心地清凉。血化为膏,意凝为土,土中生汞。汞性圆明,遇物不迁,灵剑在手。孟子谓“尽其心者,知其性也”。仙家名为阴丹、内丹,此炼心明性之功也。下一步却是又要转入天元,采得先天一气,点化自家金丹,以先天制后天,性命合而为一,即大还也。性属火,其数七。命属金,其数九。返本还元,故明七返九还、金液大丹。

这一步,比结成金丹还要困难。各家丹法对这一步往往秘而不宣。有些派别,这时候就要转入地元神丹,接着丹药之力,来点化金丹,上接天元。而全真北派,却没有这般化尽纯阳的功夫,直接从没有点化的金丹之中,孕育阳神。到时候出窍飞升,弃肉身不顾。

这种修法在后世几乎成了主流,就是因为要想点化金丹,开辟鸿蒙祖窍,引来先天一气太过困难。若是要炼地元丹法的话,不知道一座金山银山够不够花费。就是张三丰当年,也是靠了沈万三的财力,才炼出地元丹的。

后世之人没奈何,就只好偷工减料,走了北派这种捷径,所以后世有些修道者,干脆戏称北派功法为屌丝功。

不过更多人认为,佛门道门,不论是入手的功夫也好,修道的过程也罢,都有太多相通的地方,只有这里接引先天一气,才是双方最大的区别所在。

而接引不来先天一气,就算不得尽性了命。甚至有些人认为,没有这一步,修行的成功不过是去了佛土之类的地方,根本算不得道家的成就。

地元丹法,傅说想都不要想的,虽然他有着丹书,可是里面的炼法却是半点不懂,而且两个世界,药性物性多少有些差距,想要练成地元丹来,简直就是做梦。

那就只能凭着自己的修为,直辟鸿蒙祖窍,受气之初的一点先天一气了!

傅说的金丹刚刚练就,此时倒不急着这些。他从来不怀疑自己能不能修成大道,只为着吾侪关天命。只为者识海之中的那个八卦古镜!

他越来越不怀疑,自己的穿越是一场意外,而是仙家大法力的实现,就是为了在这个神道的世界,开创出仙家的道脉!

丹田之中的金丹慢慢的随着呼吸,心跳,经脉之中气的运转,有着规律的脉动着,每一次缓缓的脉动,都要影响到身周数十丈的空间。身周一呼一吸之间,四周的运河都要跟着鼓胀潮汐,彷佛周遭世界,跟着一起呼吸一般,这般感觉太过美妙。几乎让他不能自拔!

可惜,却不能沉迷于其中。傅说的成就金丹,消耗了大量的大广朝的气运,自然的就被搅入了大广朝的命运之中,现在他和大广的命运是捆绑在了一起。如果大广朝要是真的覆灭的话,傅说也会跟着被气运所连累,身死功消都是轻的!就如同那一夜,傅说借了几缕傅家宗祠的气运,其命运就和傅家荣辱给捆在了一起。

“师尊,”岳山秋轻轻的走到了傅说的身边,傅说的几个弟子,若论向道之心最为坚定的,就要算岳山秋了。他如今已经过开始炼精化气了,采药搬运了。

但是越是如此,他越能感觉到傅说强大的力量,那是只有在神明身上感受过的强大力量。(未完待续。。)

第18章 大祸临头第11章 捣乱第43章 月下彩云第14章 惨烈之战第34章 龙宫富贵 座上大宾第30章 满朝公卿无一语第85章 闺房画眉第28章 最终胜利第81章 收取水气第15章 灾后惨况第23章 一笔交易第27章 鬼王第69章 鬼僚山寨第35章 宋家大宅第17章 神恩如狱第51章 意识战斗第12章 慷慨第5章 反贼入城第74章 五彩异鸟第102章 斩杀邪神第17章 普度慈航第26章 复制符召 天命之人第59章 逐出家门第103章 出山回城第40章 浩然之气第34章 扫平暴乱第38章 宁安府城第10章 攻打夹山第12章 慷慨第25章 伐山破庙第16章 天人交战第101章 冥土鬼方第72章 心魔智慧第36章 逃出城去第72章 心魔智慧第21章 人心易纵第34章 满城疯魔第38章 灭杀第42章 人为刀俎第106章 修炼雷法第104章 儒家圣贤第43章 月下彩云第34章 宣慰劳军第35章 忠心第4章 斩杀官兵第31章 兰若古佛第88章 寻仇上门第39章 诸葛卧龙第11章 坐船出海 卦象变动第77章 神仙之别第六三十三章 烈武皇帝第64章 大广太祖第2章 温柔第33章 命运和格局第52章 昆仑顶开第36章 功德宝塔 命星隐没第15章 先天一气 大道之门第62章 冥土君主第35章 天下纷纷 中土气运第5章 剧变第38章 红莲业火第100章 念头通达第6章 捆绑神女第20章 最后之战第104章 儒家圣贤第102章 斩杀邪神第6章 依仗卤薄 慈悲救人第1章 观音娘娘第41章 初显真相第4章 轮回第66章 南疆辽西第27章 五气通神第13章 聚众鼓动 围攻行宫第32章 成就金丹第49章 行军扎营第75章 仙道逍遥第48章 鬼僚勇士第108章 苏家圣贤第40章 为将之道第23章 经纬军国第14章 道官散修 再论修行第34章 扫平暴乱第21章 人心易纵第45章 观机第20章 在内而亡第21章 成人之美第7章 此世无仙第34章 扫平暴乱第107章 五帝大魔第44章 棱堡第14章 血脉第41章 初显真相第26章 复制符召 天命之人第49章 鲛人来临 道人吴求第35章 宋家大宅第25章 却争座位第53章 雷珠第77章 炼化气运第24章 五行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