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公主和亲

无尽珠与浑元之气的碰撞,完全超出了常规战斗的形式,没人能看到招式与神通,只见无尽珠外光晕流转,而后浑元之气包裹无尽珠的光晕,不断的向内收缩。

一开始无尽珠明显也在尝试吸纳浑元之气,只是这种本原之气等级似乎过高,无尽珠吸纳的过程也并不顺利。

足足过了片刻,那些浑元之气依旧充斥无尽圣殿,反而无尽珠的光晕不断收缩。

瑞亚的眼神之中也露出动容,这种情况还是她生平第一次遇到,她从未想过还有无尽珠无法吸收的力量。

遥远的精绝神庙中,大祭司不再像以前那样穿着破旧的衣袍打扫庭院,他端坐在一片金色的空间之中,整个空间之中充斥着无尽的信仰之力,那些信仰之力仿佛汪洋大海一般,在金色空间之中汹涌澎湃。

而在这片空间之外,是一具金色的铠甲,铠甲耸立在原本神庙六臂神像的位置上,取代了原本的神像。

这铠甲双目空洞,不过在铠甲的一只手臂和背部,明显有一柄金色的圣剑和宝典镶嵌其中。

忽然金色信仰空间之中,大祭司猛然睁开双眼,他的目光透过信仰空间,直接落在无尽圣殿之中。

当他看到浑元之气时,大祭司的眼中也明显露出一丝意外。

而后大祭司缓缓抬起手掌,直接隔着重重虚空,伸手抓向了无尽圣殿。

下一刻原本还在与浑元之气僵持的无尽珠,竟然瞬间收敛光晕,而后飞出浑元之气,直接从无尽圣殿之中飞走。

无尽珠瞬间飞跃数万里,直接落在精绝神庙之中,最后镶嵌在神庙金甲的胸口。

“大祭司害怕了?”许多人都看到了无尽珠飞走,而后同样的疑问出现在众人心中。

无尽圣殿中原本还未分出胜负,无尽珠突然飞走,在旁人看来就是大祭司害怕自己的一件圣器被浑元之气摧毁。

“这无尽珠只是大祭司的其中一件圣器,这六件圣器代表着六种力量,只有合在一起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若有其中一件被毁,对大祭司来说就无法发挥出巅峰力量,他自然不敢冒这个险。”周昂倒是一眼就看出了大祭司的顾忌。

葛良工听到周昂的解释,对毕坤也是另眼相看,而后有些兴奋的说道:“总算出了个真正的能人,此人这浑元之气如此厉害,看来破阵就在今日了。”

就在葛良工说话之时,无尽圣殿中瑞亚已是神色紧张,没了无尽珠她也只是一个稍微厉害的修士,又如何能抵挡浑元之气这种本原力量。

下一刻浑元之气失去了无尽珠这个目标,便瞬间锁定了瑞亚。

浑元之气只是朝着瑞亚一裹,顷刻间瑞亚的黄金圣衣便如瓷器般碎裂,而后连同她的身体也跟着破碎。

看到这一幕,整个西北要塞一方的人都是群情激动,因为毕坤一连破了两座圣殿,而且都是看起来非常轻松,现在所有人都觉得,这毕坤一人就能破掉整个精绝杀阵。

然而就在众人都以为胜利就在眼前的时候,周昂却重重的叹了口气,同时无比惋惜的说道:“唉,可惜啊.....可惜......”

“精绝阵连破两座大殿,老师为何叹气?”葛良工见周昂叹气,十分不解的问道。

周昂先是从衣袖之中抽出一幅金色的卷轴,看到这个卷轴时葛良工微微一愣,她见过这卷轴,正是上次周昂用来册封柏小囡为咸阳县城隍时所用之物。

下一刻周昂缓缓展开卷轴,并且对葛良工解释道:“浑元之气乃禁忌之术,化身本原便不可逆转,毕坤施展此术,便也是他身死道消之时!”

“啊.....同归于尽的招式?”葛良工闻言一惊,她也没想到这浑元之气的代价如此之大。

几乎就在葛良工震撼之时,东方封神台上一道霞光卷出,从无尽圣殿中带出了一道真灵。

不过毕坤的真灵看起来非常暗淡,即便回到封神台上也只有一道影子,看起来更是浑浑噩噩。

似乎他施展浑元之气后,对真灵的影响都是极大。

不过就在毕坤真灵返回东方封神台时,周昂将金色卷轴彻底展开,而后声音洪亮的说道:“今有义士毕坤,心怀苍生舍身成仁,入杀阵破强敌,不幸殒命。吾上感天心,下顺民意,今册封毕坤为西安府城隍。命尔城隍之位,监察阴阳,享百姓香火。”

周昂的声音响彻天地,又一次册封了一个城隍之位,而且这一次册封的乃是府城隍,更是西安府的城隍。

随着周昂声音落下,那金色卷轴上也出现了一行字。

“西安府城隍-----毕坤。”

下一刻西北要塞上空庞大的人道气运倾斜而下,直接涌向封神台上的毕坤,刹那间在人道气运的沐浴之下,毕坤的真灵渐渐凝实,原本浑浑噩噩的眼神也渐渐灵动起来。

“这可是第一位府城隍,快看,原本的城隍庙也变了!”要塞之中无数目光看着封神台上的毕坤,而后这些人也发现原本西安城中那座城隍庙,竟然也笼罩在一片金光之中。

金光之中破败的城隍庙不断重塑,那大殿看起来威严堂皇,殿中一尊金色的雕像凭空出现,身着官服看起来无比威仪,相貌正是毕坤的样子。

随后毕坤真灵一跃而起,先是朝着周昂一拜,而后径直落入西安城隍庙中。

毕坤作为府城隍归位,几乎就在他落入城隍庙的刹那,城隍庙的地下一座法域也随之形成。

接着虚空之中三道幽冥鬼域的气息与这处法域相连。这三道气息来自转轮殿、碧真宫和枉死城,西安府城隍法域同时与三座地府保持联系。

此时周昂却并未收起金色卷轴,而是继续说出了一个个名字,接连又册封了足足三十位县城隍,这些名字正是这段时间命丧三座杀阵之人,而三十位县城隍,正是西安府下辖的三十一县中的三十个县城。

因为柏小囡的咸阳县城隍也隶属于西安府,自此整个西安府的城隍体系就算彻底建立完成了。

当西安府三十一位县城隍和一位府城隍悉数归位,大地之下无数的城隍法域几乎连为一体,庞大的法域空间正好与西安府上空的人道气运遥相呼应,隐隐间更有着相辅相成不断壮大的感觉。

城隍之位上得人道气运认可,下与幽冥相连,俨然就是介乎阴阳之间的香火神朝。

西安府城隍体系的完善,在天地间都形成了明显的异象,整个西北要塞上空霞光万丈,九州四夷无数强者都看到了这天降祥瑞的一幕。

如此祥瑞自然让西北百姓激动不已,而那些心向周昂的妖仙鬼仙,也是信心大振,至少西北的气运是越发浓烈,三座杀阵虽然还没破,但明显胜利的天平也是开始朝着周昂一副倾斜了。

然而这一幕落在三教高层眼中,确实截然相反的态度。

眼见西北人道气运不减反增,周昂虽然散功看似与普通人无异,但天地伟力反而更加朝着他倾斜。

“尔等不必惊慌,周子势大自然有人比我们更急,真正属于我们的机会其实并未到来,眼下反倒快要来了!”就在三教高层有些惊慌失措的时候,教宗、大祭司、圣女各自传下了一段法谕。

这三道法谕都传达了一个意思,似乎周昂气运不断攀升的同时,一个真正的大劫也在酝酿,而来三教等待的就是这个时机。

毕坤连破两阵,让西北军心大振,而后毕坤成了西安府城隍,不仅重塑真身,更是得了神位道行大进,也让越来越多的方外高人向西北要塞汇聚。

这种明显的变化,甚至连周昂身旁的葛良工和崔文山等人都感觉,似乎破阵之日已经不远。

就在西安府城隍体系大成的时候,大宁宫文华殿的殿门从外面被推开。

如今侍立在文华殿外的不再是那些內宫的小太监,而是一个个身着华丽法袍,看起来非佛非道的修行之人。

这些人就是当今国师普渡慈航的门徒,自从国师名正言顺的接受皇帝册封,如今內宫已被国师的门徒所掌控。

而原本守卫內宫的司礼监太监和锦衣卫,反而只能守卫在大宁宫的外围,以及太后所居的慈宁宫。

文华殿内垂拱小皇帝正在伏案读书,现在小皇帝也没了老师,而对他的教导都落在了国师普渡慈航身上。

国师一脸笑意的走入文华殿中,小皇帝察觉到国师的到来,主动的放下手中毛笔,抬头看向了国师。

在小皇帝的眼中,国师脸上一直挂着让人安心的笑容,但小皇帝有时候又觉得,国师的笑容好像非常的假,甚至有一种让他浑身发毛的感觉。

“不知国师驾临有何事?”小皇帝身上渐渐也有了一些帝王之相,尤其是在太后抱病,不再垂帘听政开始,小皇帝有时候也会生出一种主宰江山的气概。

“今日有鸿胪寺急报,特来与陛下商议东夷之事!”国师时刻保持着庄严神圣的样子,对皇帝也只是微微点头,脸上的神情更是从未变过。

小皇帝一听有些不解,因为东夷与九州并未接壤,历来九州与东夷也没有什么大的摩擦,两地间数年间才偶有往来,也不知道怎么就会有来自东夷的急报?

“东夷?何事与东夷有关了?”小皇帝这大半年倒也不是毫无长进,至少一些政务上的事他也多少知道一些了。

国师向前走了几步,等靠近小皇帝的御案时,他的手轻轻一甩,将一份奏折丢在了小皇帝的御案上。

此举明显是有违礼数,但是普渡慈航习以为常,而小皇帝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

小皇帝下意识的拿起奏折翻看,于此同时普渡慈航的声音跟着响起:“这是东夷扶桑国的国书,扶桑国主请求陛下赐嫁一位皇室公主,从此两国互为兄弟之邦。而若陛下不下嫁公主,扶桑国水师二十万将跨海而来.......”

普渡慈航的声音依旧庄严神圣,但当他说出这些话时,总给人一种古怪的感觉。

小皇帝自然也看到了手中的国书,确实和普渡慈航说的一模一样,虽然扶桑国主最后那句话只说二十万水师跨海而来,其用意其实已经不言而喻。

这所谓国书倒不如说是战书,要么派公主和亲,要么两国开战。

扶桑国与北狄的剌靼部有些类似,东夷由许多岛国组成,而其中最为强大的便是扶桑国。

“这......如今西北三教大军压境,若东夷再出兵,该如何抵挡?还请国师速速想个万全之策。”小皇帝神情有些慌张的说道,看向普渡慈航的目光已满是哀求。

“兵戈一起自是生灵涂炭,我与朝中诸位大臣的意思是,不如先派公主和亲,暂时安抚扶桑国。”普渡慈航一脸慈悲的说道,那样子是真的不愿看到生灵涂炭。

小皇帝闻言微微一愣,而后有些不解的说道:“可大宁自太祖立国以来,从无公主和亲的先例。成祖皇帝也曾有言,大宁只有战死的将军,绝无和亲的公主。若在朕这里以公主和亲,岂不是愧对列祖列宗?而且朕尚未成亲,也没有诞下公主,这哪来的公主和亲?”

垂拱小皇帝虽然年纪不大,不过内心深处倒还是延续了大宁朝历代帝王的一贯作风,那就是再苦再穷也不向蛮夷低头,至于公主和亲那更是万万不可能。

其实正是这个传统的影响,即便在朝堂已经非常糜烂的景安末期,连河西走廊都已经丢失的情况下,周元让的烽烟军退守陕西,也还在真刀真枪的与北狄和西域作战。

“当然不一定真要陛下的女儿,若是陛下的姐妹,有着公主封号自然也是可以的。”然而普渡慈航似乎已经认定了和亲之策,说出了一句令垂拱小皇帝都始料未及的话。

“可朕也没有姐妹啊?”小皇帝下意识的答道。

“陛下怎么忘了?城外不是就有一位吗?玉泉山庄.......”普渡慈航依旧一脸慈祥的说道,一句话明显意有所指。

听到国师说出玉泉山庄,小皇帝一个激灵,而后连忙摆手说道:“不可不可.....皇姐绝不能和亲,朕还要接皇姐到宫中享福的。”

“陛下!国事为重啊!”忽然普渡慈航目光一凝,脸上那慈祥的笑容也消失不见,整个人都变得阴沉可怕起来。

而随着普渡慈航气息变化,小皇帝身子一僵,只见小皇帝的后背脖颈处,一条手指粗细的金色蜈蚣趴在上面,那蜈蚣一半的身躯都镶嵌在小皇帝的血肉里。

就在普渡慈航说话时,那蜈蚣一口咬在小皇帝的脊柱上,接着他的目光就变得呆滞起来。

下一刻小皇帝口中机械的说道:“国师说的有理,朕这便拟诏。”

布政司衙门后院,周昂的书房中,今日不仅姜小昙和葛良工在里面,就连吴玉娇也从画卷中走了出来。

这几日西北诸事已经走上正轨,西北大地一派欣欣向荣,加上闻道碑的不断完善进化,越来越多的人才出现,更多的世外高人前来要塞准备破阵,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

周昂今日难得的在书房之中写起了字,也是出现了许久未有的悠闲时光。

“老师这几日心情不错,看这字中气象都与往日不同了。”葛良工认真的看着周昂写字,同时也由衷的感慨了一句。

周昂如今的字完全是自成一派,而且气象宏伟,文字之中蕴含着他的精气神,虽然还达不到圣人遗篇的程度,但与他最早得到的那个人字大儒墨宝也不差了。

“夫君曾说字如其人,我看这字中满是喜悦,莫非是有什么喜事发生了?让夫君如此高兴?”姜小昙跟周昂的时间最久,而且两人心意相通,她所感受到的更为明显。

周昂手中毛笔还在继续游走,脸上却也挂着明显的笑容说道:“确有喜事将至,而且这喜事应该就要登门了。”

听到周昂如此说,三个女人更是大为好奇。

几乎就在周昂话音落下的时候,一个府中下人匆匆来到书房外,恭敬的对着房内说道:“使君,府外来了一个年轻的妇人,那妇人还怀抱一个婴儿,说是来完成与使君的约定。”

听到年轻妇人,还怀抱婴儿,又是什么完成约定,葛良工和吴玉娇都是一脸鄙夷的看着周昂,而姜小昙目光之中更是满满怒意。

周昂感受到三道别样的目光,吓得手中毛笔都是一抖,原本行云流水的一幅字硬生生的泄了气韵。

“那个......你们胡思乱想什么呢?”周昂看着三人无奈的摇头说道。

“你可是藏得够深啊!连孩子都有了,是男孩还是女孩?”姜小昙的神情有些哀伤,不过她关注的好像还是那个婴儿是男孩还是女孩的问题。

“什么男孩女孩的?来的是花姑子.......”周昂此刻简直欲哭无泪,他早知道姜小昙等人会胡乱理解,还不如一开始直接说明的好。

“啊?可这才半年啊?”姜小昙一听也是一惊,而后神情也变得有些尴尬。

这时候葛良工也想起来了,去年她也是见过花姑子的,最后周昂将蛇娘子的本命精华打入花姑子腹中,就和花姑子有了一个约定。

就是花姑子诞下孩子后,那孩子必须拜在周昂门下,显然今日就是花姑子守约而来。

“獐子孕期正是半年啊?”周昂越发无奈的解释了一句。

花姑子本体是獐子,而且她并未成就元神,所以诞生后代还会遵循獐子的本性,这孩子自然不会像人类那样怀胎十月。

很快周昂便带着三女来到府外,只是等他们来到侧门时,就只看到门槛下放着一个襁褓,并没有看到花姑子的身影。

“好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娃娃。”姜小昙连忙抱起地上的婴儿。

周昂也将目光看向襁褓,只见里面是一个正在熟睡的婴儿,长得确实非常可爱。

而周昂更是感觉到,这孩子虽然才刚刚出生,但身体里蕴含的力量却无比惊人,仅仅单纯的力量便足以媲美元神境。

第115章 羊倌第84章 画壁世界第118章 泥书生第223章 弹劾贺康第65章 带兵进京第178章 照妖镜第39章 清明诗会第32章 圣人遗篇第236章 黑山公主第200章 各出手段(7000大章)第271章 我若为圣第81章 臣还有事奏第113章 万化入红尘第181章 鬼学堂第47章 三生仙果第27章 天不收你,本官来收!第116章 兴建伯是个好官第200章 各出手段(7000大章)第23章 燕姓书生第105章 宁采臣的面具第117章 山雨欲来第27章 天不收你,本官来收!第200章 各出手段(7000大章)第12章 县令斩鬼第40章 逛街吃饭撒狗粮第106章 夜审阴神第46章 龙宫宴第22章 会演戏的县令第243章 风雪离人第158章 疑案频发第256章 给你一个江湖第277章 天涯共此时第202章 万丈红尘斩天孙第68章 东海画中人第122章 荡魂钟第254章 县令周昂第271章 我若为圣第160章 王晋生背后有人第240章 西北大捷,周子重生第278章 圣人金身第230章 我是红尘说书人第187章 拜访周元让第267章 言出法随第282章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我第23章 燕姓书生第275章 谁的江湖?第105章 宁采臣的面具第195章 义士知秋一叶第161章 妖瞳第278章 圣人金身第262章 儋州经略使第56章 宁采臣斩鬼神第124章 杀机四起第192章 名字很长的剑招第172章 兴建伯的野心第230章 我是红尘说书人第275章 谁的江湖?第21章 浩气长河第184章 道人余十三第276章 我的红尘就是你(万字章)第3章 昙花一现第106章 夜审阴神第56章 宁采臣斩鬼神第195章 义士知秋一叶第136章 炼丹一生专治肾亏第61章 十七年前那个少年第225章 浑元剑经第41章 名妓瑞云第259章 狐狸与傻子第171章 葛园三宝第38章 风水大道第206章 锦瑟娘子第189章 计先生与教宗第156章 古琴云扫第80章 朝堂交锋第174章 牝鸡司晨第112章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第45章 惊鸿笔第108章 崔府君(5000大章)第138章 曹公公一退第69章 祖龙鳞甲第203章 四座封神台第110章 御前内阁会议第33章 云深处第186章 知秋一叶第25章 兰若有妖第123章 第二重化阴阳第244章 兴建侯第148章 大军入城第195章 义士知秋一叶第181章 鬼学堂第66章 枉死城第117章 山雨欲来第78章 上朝第2章 春雷乍起第10章 为何读书?第201章 虚空论道第102章 夜会陆之道(三更)第30章 鬼王对弈第277章 天涯共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