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敲定来年进士科

次后的的日子轻松而愉快,洪大守甚至没有什么太多的事情要做,每日只等在家中收钱。过了七八天,闵廷爀才得了空儿,派人过来唤他。

至于金斗吉,则几乎天天出门去跑关系。先是捐两班,但是不买官。买官来的两班,虽然不是做不得数,但总要被人嘲笑的。

他如今可劲在敦宁府、仪宾府、声乐属、礼曹、户曹之间奔走。

目的只有一个,到处翻查档案户籍,看有没有年老无子,而且还没有什么近支兄弟的两班二三等的家门。甚至再次一点,曾经的外戚之类也可以。只要符合资格的他都抄了下来,每天回来分析好坏。

他反正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策马狂奔,乐得其所。

时不时的还和洪大守讨论一下,问洪大守有什么建议。是找那种已经穷了三四代,马上都要灭绝的高丽时代门户。还是找以前党争后被打落凡尘,如今和贫民几乎无异的李朝两班。

洪大守哪有什么办法支给他,李朝这么多家族,数的上名的就有大几十家,如今风头正劲的安东金氏更是有二十一堂派。他们自己家人甚至都弄不清,全靠宗谱记录。遑论对两班实际没多少了解的洪大守了。

反正金斗吉现在身家丰厚至极,有大把的时间去开销去浪费。

关心他的事,不如关心洪大守自己的事。屁颠屁颠赶去闵府,人家临时来了客,硬是在门房呆坐了半个多小时才轮上见面。

一问才知道是礼曹参判金鲁敬过府,至于谈啥,那就不是洪大守该问了的。

难得休沐的闵廷爀招呼洪大守自己坐下来,他揉了揉太阳穴,又让外面伺候的家人端热茶进来,斜靠着靠枕。

“怎么拖延了几乎一个月才来京城?”

“乡里有些村邻投效到晚生名下,改登户口,花了不少时间。”

“喔?倒是惯会如此!”闵廷爀做地方官的时候见多了大户隐匿户口,侵蚀国家的税基,但他们闵氏自己也这么做,所以没法去说。

“也不甚多,二百户。”

“那倒确实不太多。”对于洪大守的克制,闵廷爀有些惊奇。

“这次来,是想请令监调选汉阳监营内的铜铁匠,仿制蒸汽机。另外就是铁山一郡二十四年没有出过进士,家乡父老便为我填了一个保送,实在是盛情难却。”

“几个营匠的事好办,明天你去汉阳府领人。至于………”

闵廷爀有些欲言又止,他曾经答应过为洪大守译科通榜,保证洪大守能做上译官。但是进士,他放下茶杯,盯着洪大守,似乎在等一个解释。

“译员汰烂,令监已然知晓。晚生即使备位其中,也毫无作用。不求(府)使(监)令,只求主事卑职,全为在令监门前奔走。”

“你应该知道,明年进士科文试,只录三十三员进士,当中多少关系?”

“多少关系晚生不知,但晚生知晓,今上开科抡才,当选择能体顺枫皋大监之政略者!”

枫皋大监何人?

金祖淳是也!

洪大守的话很直白,名为为国选才的科举,实际上是为掌权的金祖淳选才。

而年前的别试,已经把安东金氏、庆州金氏、潘南朴氏的绝大部分歪瓜裂枣,沾亲带故的可用男丁给安排上了。

这一次的科举,肯定是要选几个真正能干事的人的。不然手下全是不学无术的郎党,一脚踹开又不行。事情就没人办了,杂没人打,腿没人跑,多难受呢?

反正你闵廷爀还没有成年的儿子要安插,女婿直接就是金祖淳的儿子,根本不要操心,人家通天大道宽又阔着呢。

你不扶我你扶谁?

就算老家有几个同宗的子侄,他们也没有洪大守会来事啊。

“万望大监玉成!”

“你倒是看的清!”手指轻轻的敲着扶手几,闵廷爀居然感觉洪大守说的很对。

与其袖手旁观,在明年的科举中啥事不做,或者只是塞两个老家的弱鸡进去。完全无法对自身或者当前阵营增加有效的战力,而洪大守之前用的很顺手,能力肯定是及格甚至良好的。

重点是无跟脚!

一个没有跟脚的乡下小两班,不抱紧闵廷爀这棵大树,根本就无法在李朝朝堂上立足。

铁山老家的金进士就是最好的例子,明明也考上了进士,可是保举他的金履中并没有欣赏他的才学。自然也不会在残酷的时僻党争中施以援手,鼎力相助。

那么结果显而易见,金进士黯然回乡,只能在铁山做土霸王。

所以洪大守这种人是闵廷爀最喜欢的那种,进士出身又如何?这是在李朝!

是大王与两班共治天下的李朝!不能被两班团体所接纳的进士,连个屁都算不上。

“也罢,明年你照常参加文试,其余自然有我。”

成了!

闵廷爀答应了!

虽然还是闵廷爀手下的冲阵小兵,但好歹从门下犬晋级成了两班官吏金字塔的底层,起码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部分的受制于人,肯定比命运完全由他人掌控来的强!

“令监的恩惠,晚生没齿难忘!”洪大守后退三步,大礼全身而跪。

“若有机会,我会向枫皋举荐于你!”闵廷爀很满意洪大守的识相。

当场写下四代父祖的籍贯姓名,以及既往官职等等,交给闵廷爀暂存。他之后会把洪大守的信息透露给进士科的考官,只要洪大守正常作答,一个进士是跑不了的。

至于泄题,那倒不太可能。出题的肯定是纯宗大王本人,考虑到他的实际年龄。这个试题很有可能就是金祖淳拟出来几个,然后交给纯宗随机选一个,号称是王上亲拟这样。

洪大守不是去争状元,自然也就没必要把仅有的拜见金祖淳的机会浪费在这种事情上。

就算最后倒数第一名录取,那也完全可以,反正官历上也只会写进士出身,不会故意标出多少名多少名。

现在只剩下帮铁山报一次灾的小事了。今年的年贡米还没有全部运抵汉阳呢,此时就提有些急躁,可以再等等。

2.巧遇故人选吏曹30.难得一见李书久5.李家宗亲颇寒酸29.此夷船非彼夷船30.逆教一案有眉目30.盛京城外宗室营33.本官奉命发饷俸22.无师自通打茶围33.本官奉命发饷俸6.朝中有人好定案19.也有人情留燕京1.我今穿越入朝鲜40.赵万永力排众议7.僻派丧钟已鸣响21.一场谋划似成空23.双脚踏上清国土22.行前淘换京银钱20.身陨汉阳终命绝34.朝会痛哭哀思悼17.脱出汉阳成虎豹38.三轮火铳全军溃24.可会造夹板大船31.汉阳一朝倾倒尽21.毫无反对之声浪5.赵万永不可小觑40.且随我宫门领赏23.奉天倡义大元帅28.恰有文学清华缺35.幕府尚有有识士1.我今穿越入朝鲜6.洪大守再回汉阳39.鲷鱼稳固两邦交13.想宫中如何应对3.宁从山贼不为奴11.谁叫小说挣钱多30.借清使整顿市容22.无师自通打茶围30.借清使整顿市容4.偏生前月兴教案38.国立仁川北学校24.户牌虽失事却济17.一步千钧行难重11.燕行之路不轻松2.天下何处不吃人20.花住教我如何奏4.何必定要服六孙13.磨坊产业大升级25.退而其次巡防舰11.谁叫小说挣钱多26.再裹行囊向汉阳17.盘算时日业已近2.满院飘香一百两20.花住教我如何奏4.教旨明发天下惊8.朱珪常明齐下力7.初议人选复着难37.登用实学诸子弟25.惠庆宫惠嫔洪氏31.细究景来错三连31.难道简在帝王心27.洪聪珏调修城司35.被指恶逆非道孙6.曹允大告老还乡1.家乡铁山煤铁全9.京商团夕阳落幕2.可愿文资转武资33.世所共识要变法23.东西两厢难联络15.近思录读书分子34.我与尚沃论财计25.四方同庆祝大婚16.大事临头终决意8.朱珪常明齐下力10.华阳万人疏惊世16.一封辩折值五千28.还请洪妃速纳吉23.勤王保驾投新君7.先生教我莫轻动38.一字避讳生烦恼8.吉州郡好大官威28.心中暗筹借洋兵10.华阳万人疏惊世1.我今穿越入朝鲜10.彩绘天地和春图3.行前放牌要验看17.炼铁亦有万般难17.暗忖已身患风寒24.义理二字势如山3.书院七百遍八道15.竟敢甩锅给乾隆17.天平一朝换倾倒22.雇得鞑兵做好戏28.布衣上而交天子42.于寡人有何益哉28.日本国王作大君13.金斗吉精明会算18.殿上因纸起争斗6.出发吉州寻在朝3.行前放牌要验看54.所谓议会不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