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四野乡村无人烟

干渠里没来由的划过一阵阴风,洪大守本来就心里发毛,如今更是猛的一哆嗦。

“呀!”的一声,差点跳起脚来。

可把对面瘫坐着的韩三石韩五石吓个够呛,差点打着滚儿就爬起来翻沟跑路了。

“洪小哥,你这………”三个人自己吓自己,舌头都不利索了。

渠里那个松明火把本就烧了半夜,如今也不知道是因为刚刚那阵阴风,还是因为真的大限将至,轻轻一“噗”,灭了。

这下可好,三个人大眼瞪小眼,更是紧张。

“没事没事,马上天亮了,天亮了就好了!”洪大守安慰自己也是安慰韩氏兄弟两个。

“是是是是,用不了一刻钟天就亮了!”韩三石也应和着。

地里实在是旱的久了,加上又是冬天,什么活物都没有了。原本还能听见两声鸮鸣,这时候也听不着了。

苦熬了半刻多钟,地里蒸腾起稀薄的晨雾,地平线上的太阳,刚刚还不见些微的影子,一眨眼就突然越了出来。

三个人仿佛一下子松脱出来,站起身,早上的寒气还是很重,一点儿暖意都没有。但是那些微的阳光让人感觉浑身上下都充满阳气,连冷意都减了不少。

街道两侧都是干渠,很显然都没有水了,只有些残雪。再认真看,才发现渠里何止三四十具死人,前头后头三两成堆根本望不到边。

韩五石翻出沟渠,往另一边的干渠看了一眼。也有不少饿殍,僵毙而死的尸体难以计算。

“往前走是南川店,过瑞兴、凤山两郡就能到黄州,过了黄州就是平壤啦。”

韩三石感觉一切都回到了正轨,似乎昨夜的事情没有发生,可以完全抛诸脑后,只要回到家乡,那么一切就都好说。

“不过年前往汉阳去,那时候也不过是荒凉而已,如今这景况………”

洪大守确实没想到一场旱灾,黄海道居然已经是这副样子,也不知道平安道如何了。

大旱、蝗虫、大寒、苛税、暴吏、死役………交相错压在这沟里一个个曾经活生生的百姓身上,那根上吊绳一刻也没有松开,最后收的死紧,彻底勒死了绳圈里挣扎的人。

“好了好了,别说了,咱们身上既无水又无食,不用三天,咱们也要填沟渠,还是快赶路吧,活命要紧。”

韩三石年纪最长,已经三十多岁,见惯了各种惨事。在他眼里,能活命最重要,不能活命的话,其他什么都没有意义。

“韩大哥,南川店多少脚程?”

“快的话,下午就能到,睡一觉,第二天赶一天就能到瑞兴。”

洪大守把木箱子往上紧了紧,不能拖累人家兄弟两个。也摆开腿,加快速度跟上两人。

可越走越感觉不对劲,街道两侧的田地自然是上好的平地水浇田,可惜旱的久了,全部抛荒,连杂草都没涨多少。

路上除了北风的猎猎声,居然完全没有其他任何的声响。太静了,就算是灾区疫区,也不应该如此安静。

街道两边也有几个村庄,可没有任何烟火,有被放火焚烧过的痕迹。可除了倒毙在沟渠田边的尸体之外,一个活物都没见着。

按理说应该在路口警戒,隔离所谓的疫区的官兵也一个不见。 平山郡再烂,几百个郡兵总也是有的,昨夜不过少了三十来个,哪里就能让一整条街道上一个兵都没有。

而且按理说就算村子被官兵洗过了,可是也不至于一个生口都没留下。

之前那个庄子也只不过是被洗劫一空,病患被烧死,普通的百姓没有官兵去管的。没有油水的百姓,在他们眼里不如一个屁。

“韩大哥,我思来想去,实在不对劲,四野里人畜皆无,实在蹊跷。”

“唔……是有些,可能是真的都已经疫死填沟壑了呢?”

韩三石说这话自己都不信,旱灾是真的酷烈至极,可是伤寒并没有那么夸张的席卷一道。顶多是两三个郡,呈点状出现疫情。

官府的处理手段那么的残暴,连仅仅只是有患病迹象的人都给处理了,理论上疫情应该会得到十分有效的控制。毕竟管你有没有伤寒,直接放火,确实是处理的十分干净了。

而且路边,田埂上,沟渠里的死人也大部分都是饿死的或者饥寒交迫而死的。只要有一口半口吃的,就应该还有活人啊。

哪怕你说是吃树皮吃草根,乃至于最后吃观音土,那也能活上几十天。而且“人饥,人相食!”“大旱,易子而食。”这种事情史书上数之不尽,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是什么事情能够导致所有活着的人集体消失?或者说是集体迁徙?

松都赈灾发粮食了?这算一种可能。毕竟按照洪大守之前的分析,可能这次来了一个还算办事的钦差大臣,要整肃黄海道平安道的官场,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但是这时代消息传的这么慢,不至于连瑞兴郡的灾民都能够在十天之内听到赈灾消息,并集体逃荒去松都。

要有这个组织能力,能够让数以万计的灾民只用几天的时间就跨越三四百里的路程,那这个组织者就是神仙一般的人物,称赞他一句丞相在世也不为过。

想不通想不通,那种神仙肯定是不存在的,也不可能存在。

那人都去了哪里呢?

想了一路,午后,三人到了所谓的贡道铺站南川店,眼前的一幕令人震惊。

整个集镇都在一场大火之中化为废墟,很多房屋村舍还在燃烧,滚滚的黑烟雾气弥漫在废墟之中。“嘭”的一声,一间草屋烧穿,在火焰中轰然倒塌。

“那些狗官兵应该不至于连贡道上的铺站都敢烧了吧?再过两个月请安使就要出发了,到了这一站怎么休息?”

洪大守偏过头去,向一脸不敢置信的韩氏兄弟发问。

眼前这个南川店在后来的日据时期甚至是“灭贼山”(别问我,我也不懂为啥叫这个名字,但1924年的地图上真的是这个名字。)矿区的大站,如今应该也有一二千口人。

“…………”回答洪大守的只有沉默而已。

29.先行起复任谏台5.李家宗亲颇寒酸22.赵万永察访江原32.走马上任常平司7.汉江口十死无生16.大事临头终决意28.恰有文学清华缺8.怎苦我一郡百姓27.唯有世兄大气魄37.德川家齐颇不快48.此功当赏钱一枚34.尔朝鲜可有逆教21.毫无反对之声浪35.被指恶逆非道孙14.四处林林请托来17.天平一朝换倾倒27.特命使日制述官12.父言神庙不可动32.世兄意有所指乎8.万折必东思皇明22.摇身一变全州金55.无有准备事难行15.鸣炮升堂理政事30.金平淳开肃靖门3.鲅鱼有利十六倍37.德川家齐颇不快17.吃一堑能长一智11.神话一夕即破灭29.兵进畿辅压汉阳31.修罗场里有活人27.暂且栖身大树下5.思虑己身出路途20.泮宫举发大事件9.京商团夕阳落幕16.通盘清算杀千人13.洪弼周难耐酷刑36.不意峰回又路转21.李尚宪克期会师56.寸步难行真无力21.苛暴催人化做鬼19.夤夜浪战不得脱44.贞纯王大妃薨逝34.赞叹枫皋得贤才(为爱吃油焖大虾加更)10.训练营至大同江8.怎苦我一郡百姓3.保举汉阳进士科16.大事临头终决意2.洪妙妊一语得中14.为官清廉金常明4.何必定要服六孙22.下官乃为令监计34.赞叹枫皋得贤才(为爱吃油焖大虾加更)12.发展眼光看问题18.解脱烦恼归家乡1.登坛誓师出兵去16.通盘清算杀千人8.众口一致请延后34.赞叹枫皋得贤才(为爱吃油焖大虾加更)41.大监戏言愿通榜10.江原一道尽惨白33.洪妃犹自不松口17.永平地龙大翻身4.何必定要服六孙3.夜中有人求请来36.不意峰回又路转7.官民率次投军前11.实则阁郎颇不同18.半路杀出程咬金4.不过区区衰草尔17.天欲亡我训练营7.初议人选复着难17.天平一朝换倾倒16.赵万永借故离京12.金芝淳三路进兵20.赵万永千里来投26.崩溃从内部开始4.感慨家中有好手10.殿上争锋凭口舌41.大监戏言愿通榜18.抄家八道得暴富33.黄带子欺上门来23.东西两厢难联络17.永平地龙大翻身2.李玜问我年何岁14.金昌始纵火拒捕19.孔尚炫图穷匕见1.东莱巡海备倭判30.林尚沃携款来投13.万古逆贼洪景来24.一网兜尽汉阳兵11.谁叫小说挣钱多10.辛酉大戏波折多13.金斗吉精明会算16.一封辩折值五千45.调虎离山拆僻派31.细究景来错三连33.沈西平举郡来投29.兵进畿辅压汉阳14.却把桔梗做山参28还请娘娘救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