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一场机遇在眼前

“怎么个情形?”洪景来知道林尚沃是个精细人,肯定有什么发现。

“清国燕京现在银贵钱贱,且钱愈发贱了!”一说到老本行,林尚沃那神采都不一样了。

这事情说来话长,也不是林尚沃和洪景来两个没有学过现在国际贸易的人能说明白的,但是有一点是没有错的。

清国的白银在大规模外流!

主要有两个方向的外流,一个是以广州为贸易中心的鸦(屏蔽)片贸易,每年净流出六百万两之巨。另一个是以燕京和盛京为贸易中心的高丽参贸易,每年流出白银超过三百万两。

但这两者又不可同日而语,鸦片贸易是净流出,高丽参贸易则由于朝鲜国内的物产贫瘠,每年又有超过二百万两的回流。

即使如此,整个清国,每年也有超过七百万两的巨额现银流出。这一现象在乾隆年间早已出现,但彼时还没有如此巨大之规模,尚未引起朝廷和皇帝的重视。当然啦,即使现在,虽然已经银贵钱贱,但是还没有什么明眼人看清这一切。

庞大的帝国,即使是君王驾崩这样的重大消息,想要全部传达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路,都需要数月之久,更不要说这些士大夫视为贱业的工商之事了。

可是市场又不会骗人!

原本应该从广州连年北运的鹰洋钱,以及广东藩库改铸的关平银子,现在自然是数量越来越少,这一点广州的市场以及商人感觉肯定最敏锐。原本应该充斥市场的白银,居然出现了缺乏的情况。

现在这一情况已经完全的波及到了整个帝国,连只不过去燕京的林尚沃都已经察觉到了,情况的严重性不言而喻。

“现在清国鸦(屏蔽)片烟中毒者无算,而鸦(屏蔽)片烟都是自远海而来,流出白银无法计算。”林尚沃带着商人的敏锐。

“所以连燕京市面上都银根收紧了?”洪景来只知道还有三十来年就要第一次中英战争了,至于其他的了解则少一些。

“燕京市面上尚可,因着清国户部收兑天下解来的白银,改铸京平银,降低成色,每年可凭白多收数百万两。”

“是不是清国的铸钱也开始轻薄了?”洪景来听林尚沃这么说,也想到了一些。

“是的!清国户部铸钱,一半为宝泉局私铸小钱,每钱不足七分重,往往两枚才能当一枚制钱使用。百姓呼之为‘京钱’,贱时四五千钱才能换银一两。”

“果然如此。”

原本所谓的制钱,每枚实际应该重一钱四分,当然啦,重一钱的也可以当制钱用。毕竟缺铜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原帝国,满清也是在雍正以后云南贵州等地完全否平,才在乾隆年间获得了稳定的铜、锌产地。

“现在或许是个机会。”林尚沃不自觉的凑近洪景来。

“什么机会!”洪景来眼睛一亮。

“我听说在铁山的大工,已经把棉纺全套机械打制出来了?”

“是有这么一件事。”

这事情说来也没劲,本来洪景来以为把纺纱机、织布机、梳理机等机械仿制出来,就可以大发横财。但是千算万算,算差了一点。

朝鲜人少地多!

二百年前的两轮大规模人口灭绝,使得现在朝鲜也不过千万人口,种粮食的人都不够,就不要提其他的了。

没有人种棉花,织个锤子的棉布哦!

所以那些织机现在就都堆在铁山吃灰,根本没有用武之地。别说让洪景来发财了,这茬事情洪景来都要忘求了。

“因着银价上涨,现在清国的粮价以及布价都比之康熙时,上涨三倍还多。”

“恩?”物价上涨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嘛。

“但是……”林尚沃一瞧洪景来疑惑地样子,那真是三伏天吃西瓜一样爽,咱洪大哥也有狗屁不懂的时候。

农村各种农产品进入市场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换取银子和铜钱,用以向朝廷官府缴纳赋税。但是小户农民对外出售的物品,往往数量并不足以多到需要用白银来支付,所以大致上,在农村中流通的都是铜钱。

又是那句老话,朝廷官府要收银子的呀!

现在外银外流,银根紧缩,到处都缺乏现银。到了秋税缴纳时期,市面上的银子就必然被大量的铜钱挤兑,到时候铜钱就更加不值钱了。

变相的,也就导致了农产品的价格被严重打压,以至于农产品的价格甚至可能只不过和生产成本接近。

同时由于居住在城镇和城郊的手工业者生活成本大大提高,不论是雇用熟练的纺织工匠,还是雇佣物流工人,其成本都远较清初康熙时期大大增加。

如果洪景来所督造的那些机械,和汉阳城外那些日夜驱动不息的蒸汽碾米机以及蒸汽磨面机一样,可以让织布机等机械日夜运转,且效率比十几个,乃至于几十个工人还快。那么这其中就存在一个巨大的商机,且这个商机蕴含一个大到恐怖的市场。

人工贵了,且熟练的纺织工人更贵,但是蒸汽机除了投入生产前花钱,以后的连续投入就剩下烧煤了呗。

而且朝鲜和对岸大陆的水路实在接近,进入扬子江,从江南江北大面积收购棉花,要不了几天就能载运到汉江口。

他主要是规定各国的洋船,必须到哪个港口来交易,不允许你直接行往内地或者是在其他港口随意交易。就像琉球国的洋船,只允许在福建。暹罗国的商船,则只许在广州。

“不可行,咱们就漂流遇难船嘛!”

23.汉阳已然有布置7.汉江口十死无生5.不在嘉山多淹留7.僻派丧钟已鸣响18.坐观斗米三百钱3.郑日焕忧惧而亡(为THEBIRD加更)28.先从废妃寻突破2.可愿文资转武资1.宫内家中齐有喜22.下官乃为令监计5.江原被灾乱事起30.宣惠厅常平佥正2.韩五石衣锦还乡4.感慨家中有好手26.再裹行囊向汉阳6.韩三石一语中的24.堪称润物细无声13.金斗吉精明会算44.贞纯王大妃薨逝5.册立大礼赏赐丰31.难道简在帝王心31.难道简在帝王心22.性命操于股掌间7.对日贸易体量丰31.细究景来错三连20.商量铸币机等项6.二轮竞标求矿权5.今科我意选良民28.日本国王作大君8.万折必东思皇明33.本官奉命发饷俸22.摇身一变全州金4.原来金氏有五女11.此人真一笔好字11.大调京商出入账17.柳大房里通外国29.兵进畿辅压汉阳16.无人可得自由生7.洪母教子论时僻29.红顶皇商富贵传8.钱囊空空赴义州29.五峯山火并六孙29.五峯山火并六孙21.苛暴催人化做鬼14.满城官吏气汹汹5.朴凖源病危请封19.雄武真有义士守14.满城官吏气汹汹4.偏生前月兴教案31.枫皋对我换颜色2.可愿文资转武资49.不意狂徒来自首9.合则两利与书侩45.遣欧少年留学团16.不止懈怠还鲁莽3.高丽沙俄恰邻居19.舍科夫率兵来援25.朝中均势正打破11.乱局中似有良机18.且让贵秭做我姐12.平静下暗流激涌34.赞叹枫皋得贤才(为爱吃油焖大虾加更)1.我今穿越入朝鲜14.公开对立无可救15.疑心军中有内鬼7.不意前三之人选30.原来清宫有巧匠9.得手白银一千九9.再遭铁拳一重击37.所谓官兵不堪样33.黄带子欺上门来11.教导兵出动驱离16.五峯山别有乾坤31.一语能得天子心1.家乡铁山煤铁全48.此功当赏钱一枚9.大索汉阳城内外15.暂宿荒村野店中23.老父母宝城宣烟14.满城官吏气汹汹25.先擒后放通消息4.教旨明发天下惊28.先从废妃寻突破20.泮宫举发大事件27.暂且栖身大树下12.审问刑曹诸囚犯4.洪妃教我查拣择(为昨日仗剑加更)49.区区己身不足惜20.花住教我如何奏38.绥嫔朴氏不简单13.豆板倭银新出炉21.婚姻岂能同儿戏20.继位礼成大业定38.一字避讳生烦恼5.不在嘉山多淹留7.嘉庆直呼了不得32.江户盛景好画卷24.赵万永外放全罗12.世有如意天宝丸29.汉阳有使传信来